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激素受体的表达改变及其对患者生存的评估
1
作者 董振江 马祥敏 +1 位作者 冯志龙 周新平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52-856,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和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中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五科收治的60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原发灶组...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和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中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五科收治的60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原发灶组织和复发转移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AR、ER、PR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比较乳腺癌原发灶、复发转移灶与生存患者、死亡患者AR、ER、PR的表达,分析AR的表达与ER、PR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AR、ER、PR单独和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乳腺癌原发灶中ER阳性表达率(55.00%)、PR阳性表达率(55.00%)与复发转移灶中ER阳性表达率(51.67%)、PR阳性表达率(4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原发灶AR(33.33%)和复发转移灶中AR阳性表达率(5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原发组和复发灶中AR、ER、PR表达一致率分别为58.33%、63.33%、60.00%。AR+/AR+、AR+/AR-、AR-/AR+、AR-/AR-的OS分别为13个月、31个月、16个月和42个月(P<0.05)。ER+/ER+、ER+/ER-、ER-/ER+、ER-/ER-的OS分别为42个月、37个月、23个月和15个月(P<0.05)。PR+/PR+、PR+/PR-、PR-/PR+、PR-/PR-的OS分别为42个月、36个月、23个月和22个月(P<0.05)。死亡患者AR、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r=0.275,0.314,P<0.05)。AR、ER、PR联合检测预测乳腺癌患者生存的AUC为0.873,高于AR、ER、PR单独检测(P<0.05)。结论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AR、ER、PR的表达一致性较高,AR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但AR阴性患者更易出现乳腺癌复发转移,且AR、ER、PR三者联合诊断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原发 复发转移灶 激素受体 生存 预测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理 赵佳琳 +3 位作者 赵大春 张燕娜 茅枫 孙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3-677,共5页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Ki-67指数和P53状态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6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ER、PR、Cer...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Ki-67指数和P53状态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6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ER、PR、Cerb-B2、Ki-67指数和P53状态的表达特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从原发灶到复发转移灶,ER阳性率由60.7%变为57.1%,表达不一致率为12.5%(7/56);PR阳性率由55.4%变为44.6%,表达不一致率为16.1%(9/56);Cerb-B2阳性率由19.1%变为29.5%,表达不一致率为9.1%(4/44);Ki-67指数表达不一致率为24.5%(12/49);P53阳性率由37.5%变为55.6%,表达不一致率为13.3%(6/45)。结论检测复发转移灶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可能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原发 复发转移灶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Cerb-B2受体
下载PDF
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治宽 孟海燕 +1 位作者 韩春 杨俊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Her-2、VEGF的表达变化,分析Her-2与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复发转移灶中He...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Her-2、VEGF的表达变化,分析Her-2与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复发转移灶中Her-2、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0.00%、53.33%,显著高于原发灶(18.33%、31.67%)(P<0.05);Her-2总的变化率为28.33%,VEGF总的变化率为35.00%。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Her-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Her-2与VEGF可能发挥协同作用,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差,两者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原发 复发转移灶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青青 刘立红 袁静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8例乳腺癌原发灶与对应的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的表达。结果:ER、PR、HER-...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8例乳腺癌原发灶与对应的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的表达。结果:ER、PR、HER-2在复发转移灶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 47%、39. 71%、33. 82%,较原发灶中(58. 82%、55. 88%、36. 76%)明显降低。其中ER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 <0. 05),PR、HER-2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的表达均降低。对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重新检测ER、PR、HE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原发 复发转移灶
下载PDF
Her-2、ER、PR、NM 23、P53和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冬梅 刘冠军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6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Her-2、ER、PR、NM 23、P53和Ki67在乳腺癌原发和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学确诊的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及其复发转移灶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43乳腺癌原发及复发转移灶中的Her-2、ER、PR、NM 23... 目的探讨Her-2、ER、PR、NM 23、P53和Ki67在乳腺癌原发和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学确诊的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及其复发转移灶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43乳腺癌原发及复发转移灶中的Her-2、ER、PR、NM 23、P53和Ki67表达;对Her-2(++)标本进行FISH检测;采用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Her-2、ER、PR、NM 23、P53和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的阳性率分别为51.2%和55.8%、55.8%和60.5%、37.2%和51.2%、80.6%和69.8%、69.8%和60.5%、69.8%和65.1%;ER与PR、ER与Ki67、PR与Ki67及P53与NM 23在乳腺癌原发灶中存在相关性,ER与Ki67在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中存在相关性;在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间,Her-变化率为9.30%,ER变化率为46.51%,PR变化率为37.21%,NM 23变化率为16.28%,P53变化率为23.26%,Ki67变化率为16.28%。结论 Her-2、ER、PR、NM 23、P53和Ki67原发性乳腺癌以及复发转移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原发性乳腺癌以及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前,均应做Her-2、ER、PR、NM 23、P53和Ki67的检测,以指导患者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转移灶 HER-2 激素受体 NM 23 P53 Ki 67
下载PDF
乳腺癌ER、PR、HER-2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表达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邓智平 朱江 +6 位作者 马宁强 宋张骏 汪存涛 王雁 李逢生 韩丕华 王虎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562-1564,共3页
目的:探讨ER、PR及Her-2在乳腺癌原发和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乳腺癌原发及复发转移灶中的ER、PR及HER-2表达。结果:ER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变化率为66.67%(30/45),PR总的变化率为17.78%,cer... 目的:探讨ER、PR及Her-2在乳腺癌原发和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乳腺癌原发及复发转移灶中的ER、PR及HER-2表达。结果:ER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变化率为66.67%(30/45),PR总的变化率为17.78%,cerbB2癌基因蛋白总的变化率13.33%。结论: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转移灶 激素受体 cerbB2癌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R、PR及cerbB_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亚兰 曹虹然 +1 位作者 白雪峰 李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免疫靶向药物赫赛汀生物治疗的前提是相应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过表达。目前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受体表达情况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发灶,而忽略了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可能... 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免疫靶向药物赫赛汀生物治疗的前提是相应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过表达。目前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受体表达情况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发灶,而忽略了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本研究着重研究ER、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0例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中ER、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ER的阳性率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阳性率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ER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变化率为35%,PR总的变化率为25%,cerbB2癌基因蛋白总的变化率15%。结论: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存在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对复发或转移乳腺癌进行临床治疗时,仍应考虑上述3种指标在复发、转移灶里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转移灶 cerbB2癌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灶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晨琛 詹维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近年来,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2012年我国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癌位居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第12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则更是位居第7位(患病率达到13.58/1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68%。在我国,通过高频超声检查获得的甲... 近年来,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2012年我国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癌位居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第12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则更是位居第7位(患病率达到13.58/1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68%。在我国,通过高频超声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0%-76%,而其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复发转移灶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 价值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部转移灶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漆其光 廖卫国 +1 位作者 温清泉 陈伟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6期17-18,共2页
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部转移灶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探讨。方法对48例鼻咽癌放疗后残留颈部转移灶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行病理检查、并进行随诊。结果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33.6%,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部转移灶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探讨。方法对48例鼻咽癌放疗后残留颈部转移灶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行病理检查、并进行随诊。结果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33.6%,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首选手术治疗术式采用根治性颈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残留和复发颈部转移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或复发挽救性手术治疗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湘宁 陈万楷 潘智灵 《实用癌症杂志》 2007年第4期376-377,共2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颈部转移灶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2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残留或复发颈部转移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诊,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3例患者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52.2%,未发生严重... 目的观察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颈部转移灶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2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残留或复发颈部转移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诊,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3例患者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52.2%,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者手术治疗的术式应采用根治性颈清扫术或区域性颈清扫术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残留和复发颈部转移 手术治疗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Outcome of Re-resection for Recurrent Live Cancer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a Follow-up of 267\Cass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汉 吴孟超 +3 位作者 罗祥基 杨业发 尉公田 胡雷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3年第1期2-9,58,共9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spective outcome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 in re-resection for recurrent liver cancer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67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rimary liver c...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spective outcome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 in re-resection for recurrent liver cancer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67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after re-resection from January 1960 to July 200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hepatectomy was performed on 205 cases, resection of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on 51 cases and combined resection of recurrent liver cancer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on 11 cases.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peration type and survival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ypes of liver re-resection included left lateral lobectomy in 11.2% of patients, hemihepatetomy and extended hemi-hepatectomy in 4.4%, local radical resection in 68.3%, other subsegmentectomy in 17.1%. The peak recurrence rate (64.4%) occurred at 1–2 years. The overall 1-, 3,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after second resection were 81.0%, 40.3%, 19.4% and 9.0% respectively, while they were 77.5%, 29.8%, 13.2% and 6.61% respectively after the third resection.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44 months. The re-resection with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also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of longer survival.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ubsegmentectomy and local excision is appropriate for the hepatic repeat resection. The peak recurrence may be correlated with portal thrombus and operative factor. The re-resection can be indicated not only in intrahepatic recurrent metastases but also in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in selected patients. Re-resection has become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recurrence of PLC, as neither chemotherapy nor other nonsurgical therapies can achieve such favorable results. Key words prospective outcome - re-resection - primary liver cancer - recurrence -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pective outcome re-resection primary liver cancer recurrence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