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吸收-压缩复叠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靖瑜 陆震 李大庆 《节能技术》 CAS 1998年第2期2-4,共3页
本文介绍两种吸收─压缩复叠循环──以压缩循环为主体的制冷循环和以吸收循环为主体的热泵循环。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复叠循环综合了两类循环的特点,比单独的吸收或压缩循环有更高的性能参数,在某些方面特别是节能领域有广阔的应... 本文介绍两种吸收─压缩复叠循环──以压缩循环为主体的制冷循环和以吸收循环为主体的热泵循环。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复叠循环综合了两类循环的特点,比单独的吸收或压缩循环有更高的性能参数,在某些方面特别是节能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循环 压缩循环 制冷 复叠循环 制冷循环
下载PDF
非共沸混合天然工质泄漏对自复叠循环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晏刚 王维 +1 位作者 钱文波 冯永斌 《制冷与空调》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非共沸混合工质两相区的等温泄漏模型为基础,分析自复叠循环装置中各部件的泄漏对工质组分的影响,以天然工质R600a/CO2自复叠低温冷冻箱为例,研究不同泄漏点和不同泄漏率的泄漏特性。结果表明:当工质泄漏时,混合工质组分和循环性能均... 以非共沸混合工质两相区的等温泄漏模型为基础,分析自复叠循环装置中各部件的泄漏对工质组分的影响,以天然工质R600a/CO2自复叠低温冷冻箱为例,研究不同泄漏点和不同泄漏率的泄漏特性。结果表明:当工质泄漏时,混合工质组分和循环性能均发生变化,在蒸发器出口处的泄漏对循环性能影响最大;当泄漏引起循环工质组分发生较大变化时,压缩机变容量和变压力比调节能力明显降低,此时系统不能满足设计工况的要求,工作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循环 天然工质 泄漏 R600A CO2 非共沸 制冷
下载PDF
蓄热型热泵热水器单级与复叠循环性能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巫江虹 游少芳 +2 位作者 谢方 朱钰娟 肖皓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79-1884,共6页
引言热泵机组的复叠循环,可以降低在寒冷气候下压缩机的压缩比,提高其制热效率[1]。Agyeni m等[2]采用石蜡为相变蓄热材料(PCM),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内部传热特性,由于石蜡的热导率较小导致蓄热放热效率较低,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循环 单级循环 COP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中光电转换测霜与类复叠循环除霜相结合新型技术
4
作者 朱冬雪 褚红燕 +2 位作者 鹿世化 宁婕妤 高晓蕾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8年第4期27-32,共6页
分析了多种测霜、除霜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将光电转换测霜与类复叠循环除霜相结合可获得更有效的测霜、除霜效果.具体内容包括:把现已成熟的光电原理运用到测霜装置上,用光电转换测霜,当光电信号的电压值达到除霜要求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 分析了多种测霜、除霜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将光电转换测霜与类复叠循环除霜相结合可获得更有效的测霜、除霜效果.具体内容包括:把现已成熟的光电原理运用到测霜装置上,用光电转换测霜,当光电信号的电压值达到除霜要求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及时转换到除霜模式,高压压缩机继续制热,低压压缩机进行除霜循环,实现制热和除霜同时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测霜、除霜技术的结合既避免了误除霜事故的发生,也保证了压缩机的稳定运行,且缩短了除霜时间,改善了除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转换测霜 复叠循环除霜 智能控制系统 误除霜
下载PDF
喷釉干燥用空气源热泵复叠式循环系统COP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张任平 周祖祥 +3 位作者 傅兵 张四根 黄菊 钟悦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1-807,共7页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自然工质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在清洁能源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建立了R134a/CO_(2)复叠式热泵系统热力模型,基于REFPROP软件得到循环工质的热物理参数,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分析环境温度、供热温度、低温蒸发温度...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自然工质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在清洁能源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建立了R134a/CO_(2)复叠式热泵系统热力模型,基于REFPROP软件得到循环工质的热物理参数,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分析环境温度、供热温度、低温蒸发温度、中间冷凝温度、高温冷凝温度、中间换热温差等因素对热泵系统的COP(性能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0℃的供热温度下复叠式热泵系统的COP比常规热泵系统高52.53%。复叠式循环系统低温级在给定蒸发温度工况下,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最佳中间冷凝温度。当中间冷凝温度为25℃时,最大COP为4.68。高温冷凝温度50℃和70℃系统的COP分别为3.92和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二氧化碳工质 循环 热力性能
下载PDF
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13
6
作者 任挪颖 颜俊 +2 位作者 钱伟 晏刚 吴业正 《制冷与空调》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在介绍自复叠制冷循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自复叠循环选取混合工质的几点要求,分析目前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循环中各部件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以促进其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复叠循环 工质 循环性能
下载PDF
单纯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计算与分析
7
作者 徐士鸣 岳伟庭 冷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52,共4页
介绍了以氨 /水为工质的单纯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并对此循环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只有在冷却水温度较低、制冷剂蒸发温度较高的条件下 ,才能显示其具有较高COP值的优点。当冷却水温度较高时 ,因循环的工作温度和压力过高 。
关键词 计算 分析 复叠循环 吸收式制冷循环
下载PDF
复叠系统低温级制冷剂的循环性能对比实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孟冲 公茂琼 +1 位作者 张宇 吴剑峰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8-192,共5页
通过实验测试,比较了不同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复叠系统低温级常用制冷工质R13、R23、R503和R508B的COP、压比及制冷量等循环性能,又结合各制冷工质的环境性能、热工性能,分析了现有常用复叠系统低温级制冷工质各自的优缺点,为新工质的... 通过实验测试,比较了不同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复叠系统低温级常用制冷工质R13、R23、R503和R508B的COP、压比及制冷量等循环性能,又结合各制冷工质的环境性能、热工性能,分析了现有常用复叠系统低温级制冷工质各自的优缺点,为新工质的开发及进一步的制冷性能对比实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循环 制冷工质 制冷性能
下载PDF
一个改进自行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光明 何一坚 +2 位作者 季益华 吴杰 张权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7-31,共5页
自行复叠制冷循环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能源、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针对一个改进的自行复叠制冷循环 ,建立了该制冷循环的实验台 ,进行了不同配比的二元混合工质和三元混合工... 自行复叠制冷循环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能源、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针对一个改进的自行复叠制冷循环 ,建立了该制冷循环的实验台 ,进行了不同配比的二元混合工质和三元混合工质的自行复叠制冷循环性能实验 ,得出了改进自行复叠制冷循环的降温特性图以及性能系数COP和制冷量与制冷温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制冷循环 实验研究 二元自行系统 三元自行系统 降温曲线
下载PDF
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晏刚 任挪颖 +1 位作者 徐荣吉 吴业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6-538,557,共4页
针对传统船舶一机多温冷藏系统在不同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蒸发温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改进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用于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的蒸发温度.根据船舶双温冷库的间室... 针对传统船舶一机多温冷藏系统在不同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蒸发温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改进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用于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的蒸发温度.根据船舶双温冷库的间室温度,选取R600a和R32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并对系统进行了流程设计、模拟计算,得到了设计工况下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压缩机压缩比和性能系数随R600a质量分数变化的曲线,发现当R600a/R32的质量分数为0.7/0.3时系统的综合性能最优.为了更好地满足船舶储存食物的温度要求,设计了自复叠三温冷库的流程图,为进一步研究三温冷库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多温冷库 制冷循环 非共沸混合工质
下载PDF
R22/R23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向阳 张华 +1 位作者 黄森 刘训海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42,共5页
通过一个两级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系统来研究R2 2 /R2 3混合工质的循环特性 ,在一系列合理简化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组分的充注比例和循环比例的关系 ,分析了循环比例的计算方法 ,并给出了循环系统中各点参数的计算结果和空间压焓图。
关键词 自动制冷循环 压焓图 混合工质 循环特性 合理 循环系统 循环 组分 特性研究 比例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曹丹 王勤 陈光明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5,共7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采用了环保多元混合物R50/R23/R600a为制冷工质,对新循环进行了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循环工质配比、循环压比和精馏柱回流液的抽取率对系统COP的影响。在压缩机效率、冷凝温度和蒸发温...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采用了环保多元混合物R50/R23/R600a为制冷工质,对新循环进行了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循环工质配比、循环压比和精馏柱回流液的抽取率对系统COP的影响。在压缩机效率、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进一步将新循环与未改进前的精馏循环进行了性能上的比较,发现新循环能够获得更高的C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制冷循环 精馏装置 制冷工质 数值模拟 COP 压缩机
下载PDF
R290/CO_2自然工质低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理论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宁静红 马一太 李敏霞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3,共5页
介绍了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R290和CO_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分析了R290和CO_2的物性特征,通过对R290/CO_2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分析,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计算出循环存在最优的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优质量流量比;为提... 介绍了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R290和CO_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分析了R290和CO_2的物性特征,通过对R290/CO_2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分析,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计算出循环存在最优的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优质量流量比;为提高循环效率和保证循环的安全运行,应尽可能地升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和减少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可以看出R290/CO_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90/CO2 式制冷循环 效率 质量流量比
下载PDF
30K~60K温区混合工质内复叠节流制冷循环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二仓 公茂琼 周远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内复叠节流制冷循环获得30K-60K温区的新制冷方案。进行了与之相关的热力学问题分析,建立了实验装置,首次获得了50K左右的低温。
关键词 制冷循环 多元混合物工质 节流制冷
下载PDF
CO_2-NH_3低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34
15
作者 查世彤 马一太 +1 位作者 王景刚 魏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9,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低温环境的采用自然工质CO2-NH3的复叠式制冷循环,介绍和分析了CO2和NH3的物性特征,并且进行了该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流量比。通过与R13-R2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低温环境的采用自然工质CO2-NH3的复叠式制冷循环,介绍和分析了CO2和NH3的物性特征,并且进行了该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流量比。通过与R13-R22和NH3-NH3复叠式循环的比较,可以看出CO2-NH3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02-NH3 低温式制冷循环 热力学分析 自然工质 冷凝温度 最佳流量比
下载PDF
R134a/R23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陆向阳 张华 +1 位作者 黄森 刘训海 《低温与特气》 CAS 2004年第5期26-30,共5页
在分析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特点和R134a/R23混合工质特性的基础上,搭建了试验台进行了循环特性的研究。在一系列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循环系统中各点参数的计算结果和制冷循环的空间压焓图。
关键词 R134a/R23 非共沸混合工质 自动制冷循环 空问压焓图
下载PDF
自复叠制冷循环双温冰箱设计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晏刚 颜俊 +2 位作者 王维 钱伟 任挪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1-555,共5页
为了给冰箱提供不同的间室温度来满足储存要求,将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自复叠制冷循环应用于双温冰箱系统,研究了两间室蒸发器出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冷藏室与冷冻室制冷量比例及冷凝蒸发器高压侧出口过冷度的变化对冰箱系统优化... 为了给冰箱提供不同的间室温度来满足储存要求,将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自复叠制冷循环应用于双温冰箱系统,研究了两间室蒸发器出口温度、冷凝器出口温度、冷藏室与冷冻室制冷量比例及冷凝蒸发器高压侧出口过冷度的变化对冰箱系统优化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随着冷藏室和冷冻室蒸发器出口温度的降低、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提高两间室制冷量的比例可增大性能系数,但压缩机耗功和压力比也同时增大;增大冷凝蒸发器高压端出口侧制冷剂的过冷度可以减小压缩机耗功,提高系统性能系数.研究结果对于自复叠双温冰箱的实际推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循环 双温冰箱 混合制冷剂
下载PDF
带有分凝器的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丽 徐士鸣 +3 位作者 都萍 杨春光 高红岩 舒卫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为了提高小型自复叠制冷装置中CO2和丙烷的分离效率,在循环中增设了分凝器。分析了CO2浓度、冷凝器出口蒸汽干度及分凝器高压侧出口温度对带有分凝器的自复叠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质量浓度从0.22上升到0.31时,实验和理论... 为了提高小型自复叠制冷装置中CO2和丙烷的分离效率,在循环中增设了分凝器。分析了CO2浓度、冷凝器出口蒸汽干度及分凝器高压侧出口温度对带有分凝器的自复叠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质量浓度从0.22上升到0.31时,实验和理论计算的蒸发温度分别升高了6.8 K和5.7 K,相应的COP分别提高了68.3%和24.9%。当冷凝器出口蒸汽干度从0.5增加到0.9时,蒸发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在干度等于0.7时达到了211.37 K的最低值;COP陡降了98.8%。此外,分凝器高压侧出口温度升高8.21 K导致蒸发温度升高了1.41 K,COP增加了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循环 分凝器 天然制冷剂 CO2 丙烷
下载PDF
自然工质低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查世彤 马一太 +2 位作者 王景刚 李丽新 苏维诚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介绍了用于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 CO2 、NH3 和 R2 90 3 的复叠式制冷循环 ,介绍和分析了 CO2 、R2 90和 NH3 的物性特征 ,并且进行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 介绍了用于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 CO2 、NH3 和 R2 90 3 的复叠式制冷循环 ,介绍和分析了 CO2 、R2 90和 NH3 的物性特征 ,并且进行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流量比。通过 CO2 -NH3 ,CO2 -R2 90和 NH3 -NH3 复叠式循环的比较 ,可以看出CO2 -NH3 、CO2 -R2 90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工质 制冷循环 热力学 式制冷循环 二氧化碳 氨气 R290材料
下载PDF
一种四级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传晶 刘红绍 +2 位作者 张华 刘占杰 白文涛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提出了一种四级自动复叠制冷循环,搭建相应的试验装置,选取合理的混合工质及配比并成功制取了-140℃的低温。测量系统各级节流后的温度特性,并进行分析,指出混合工质配比对蒸发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 自动制冷循环 混合工质 低温冷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