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西魏、北周之际文学复古思想的兴起与衰落——兼论陈寅恪先生之“关陇文化本位政策” 被引量:4
1
作者 袁济喜 李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0-197,共8页
西魏苏绰推动文风"复古"是六朝至隋唐文学思想史最具转折意义的事件。近人陈寅恪从史学的角度考察以之为"关陇文化本位政策"的一部分。其实,复古思想的兴起乃是缘于当时仍然流行的"文质相革"的思想传统,... 西魏苏绰推动文风"复古"是六朝至隋唐文学思想史最具转折意义的事件。近人陈寅恪从史学的角度考察以之为"关陇文化本位政策"的一部分。其实,复古思想的兴起乃是缘于当时仍然流行的"文质相革"的思想传统,同时包含着转换西魏集团内部山东士人政治认同的现实需要。其衰落也是因为这种政治认同实现,山东士人在苏绰死后复又占据优势地位,使得他们所秉承的"洛阳文风"复兴,从而取代了复古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绰 入关山东士人 复古思想 兴起 衰落
下载PDF
清初复古思想之文化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勤耘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清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复古主义倾向可以追溯到清初,清初复古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以古为尚的历史观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反映,复古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种"新变",即思想家们以复古为武器来批判现实,寻求社... 清代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复古主义倾向可以追溯到清初,清初复古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以古为尚的历史观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反映,复古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种"新变",即思想家们以复古为武器来批判现实,寻求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复古思想 批判 新变 社会变革
下载PDF
晚明闽派对王世贞复古思想接受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宝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对晚明闽派数位重要作家作品的考察,揭示了王世贞对隆庆、万历前期闽中文坛的较大影响,并且指出这种影响呈现越来越弱的走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派、竟陵派的先后崛起导致后七子的影响愈来愈弱,同时也和闽中诗人强烈... 通过对晚明闽派数位重要作家作品的考察,揭示了王世贞对隆庆、万历前期闽中文坛的较大影响,并且指出这种影响呈现越来越弱的走势。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派、竟陵派的先后崛起导致后七子的影响愈来愈弱,同时也和闽中诗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振兴闽派的地域自觉意识有关。晚明闽中诗家如邓原岳、谢肇淛、曹学佺等努力张大闽派一贯的风雅传统,逐渐摆脱了后七子的巨大影响,抵消了公安派、竟陵派对闽派的冲击,使晚明闽派成为一个重要诗派继续屹立于明代诗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坛 晚明闽派 复古思想 王世贞
下载PDF
《律吕新书》的复古思想与近世雅乐理论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畅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3期45-55,M0003,共12页
《律吕新书》乐律理论的复古倾向表现在三个方面:黄钟尺制算法、十八律用法的独到之处、以《汉书·律历志》为准则。蔡元定构建以十八律为核心的乐律理论体系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理学伦理的雅乐用乐系统,而这一体系随着理学在近世... 《律吕新书》乐律理论的复古倾向表现在三个方面:黄钟尺制算法、十八律用法的独到之处、以《汉书·律历志》为准则。蔡元定构建以十八律为核心的乐律理论体系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理学伦理的雅乐用乐系统,而这一体系随着理学在近世权威地位的形成与巩固,对东亚地区雅乐理论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吕新书》 蔡元定 雅乐 十八律 复古思想
下载PDF
从《孙月峰先生评文选》看孙鑛的复古思想
5
作者 赵俊玲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78-82,共5页
明代评点大家孙鑛的《文选》评点著作——《孙月峰先生评文选》表现了他的复古思想。孙鑛在《文选》评点中提倡精腴简奥的理想文风,以之为衡量选篇的标准,并提出实现理想文风的两条途径:掌握为文之法和对作品进行反复锤炼。《孙月峰先... 明代评点大家孙鑛的《文选》评点著作——《孙月峰先生评文选》表现了他的复古思想。孙鑛在《文选》评点中提倡精腴简奥的理想文风,以之为衡量选篇的标准,并提出实现理想文风的两条途径:掌握为文之法和对作品进行反复锤炼。《孙月峰先生评文选》也因表达了评点者的文学思想和批评主张,凸显了评点的文学批评价值,成为《文选》评点史上质量最高的著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鑛 《孙月峰先生评文选》 复古思想 “千锤百炼” “法”
下载PDF
“求与古人似”——论方东树诗学复古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强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在清代复古思潮的诗学背景下,方东树首先肯定了复古的价值,提出"求与古人似"的诗学主张,主张"以古为则"。其次,从桐城派文法理论角度,指出复古的本质是学习古人抒发自我的求真精神,达到"有法而无法"的艺... 在清代复古思潮的诗学背景下,方东树首先肯定了复古的价值,提出"求与古人似"的诗学主张,主张"以古为则"。其次,从桐城派文法理论角度,指出复古的本质是学习古人抒发自我的求真精神,达到"有法而无法"的艺术境界。最后,主张"先精一家,转而之他"的师古视野,构建复古审美范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诗学 复古思想
下载PDF
赵孟頫的复古思想对元代书法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翔 《艺海》 2015年第8期71-72,共2页
赵孟頫作为元代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主张以师古为尚,其复古思想使元代书法恢复到具有丰富情感形式技巧的、具有高度规范的艺术水准上来。作为承前启后的书法家,赵孟頫对元代书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赵孟頫 复古思想 元代书法
下载PDF
王世贞史学复古思想略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艳霞 《沧桑》 2004年第Z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王世贞 复古思想 史学理论 《史记》 史学思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司马迁 《列朝诗集小传》 纪传体 《新唐书》
下载PDF
试论荀子的"王制"复古思想
9
作者 张晓勇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0-34,共5页
荀子同孔、孟一样都欲法先王,复三代之古,但其复古的方式却大不相同。他反对孟子的人性本善说,否定了孟子提出的以复人善性、行仁政为核心的社会拯救论。他认为在"先王"与"后王"之间存在着一个千年不变的"道贯... 荀子同孔、孟一样都欲法先王,复三代之古,但其复古的方式却大不相同。他反对孟子的人性本善说,否定了孟子提出的以复人善性、行仁政为核心的社会拯救论。他认为在"先王"与"后王"之间存在着一个千年不变的"道贯",即礼法、制度。因此,他提出了"法后王而一制度"的复古方案。将礼法、制度这些形而下之器与形而上的"王道"视为所欲恢复的"王者之制"的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这正是荀子复古论的特色。荀子的"王制"复古论建立在把三代之道、后王之法理想化的基础之上,其目标就是要实现以三代礼法为核心的等级制度的全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王制”复古思想 法先王 法后王 礼法 等级制度 复古方式
下载PDF
钱谦益反复古思想与《明史·文苑传》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克生 《六安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钱谦益对有明一代文学作过总结,褒贬之中激烈地抨击了曾经百年的复古文学派.由于明、清之际学风的转变和钱氏学术地位之尊,钱氏之论进而影响史局,使《明史·文苑传》弥漫着浓烈的反复古意味.只因史书遮目,后人读史...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钱谦益对有明一代文学作过总结,褒贬之中激烈地抨击了曾经百年的复古文学派.由于明、清之际学风的转变和钱氏学术地位之尊,钱氏之论进而影响史局,使《明史·文苑传》弥漫着浓烈的反复古意味.只因史书遮目,后人读史,难见公允,不可不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文学 钱谦益 <<明史·文苑传>> 复古思想
下载PDF
赵孟頫复古思想辩析
11
作者 邱立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26-129,共4页
赵孟頫是中国绘画史上提倡复古的代表人物。他的复古主张经过明代董其昌钵承并发展,对明清画坛的影响巨大。理论导向的失误,是明、清绘画衰落不振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的复古主张颇多微词,诸多论者以赵、董二人的观点相似为... 赵孟頫是中国绘画史上提倡复古的代表人物。他的复古主张经过明代董其昌钵承并发展,对明清画坛的影响巨大。理论导向的失误,是明、清绘画衰落不振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的复古主张颇多微词,诸多论者以赵、董二人的观点相似为据,将他们的复古本质视为一致,殊不知由于赵、董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绘画本体发展阶段各异,其复古的本质是绝然不同的。赵孟頫的复古主张,旨在克服宋代细瑾秀润的画风,恢复唐代简古、质朴之风格,是托古改制之举。而董其昌的复古主张,则是崇尚以柔淡为美的文人画风,排斥其它艺术风格的门户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复古思想 水墨山水画 赵孟 艺术风格 文人画 中国绘画史 发展阶段 画风 李唐
下载PDF
赵孟頫山水画复古思想研究
12
作者 赵长虹 吴英豪 《收藏与投资》 2022年第2期49-51,共3页
文章梳理赵孟頫复古思想起因、内涵和影响,分析赵孟頫复古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画坛影响,多层次探讨赵孟頫山水复古思想的内涵,更加丰富、立体地认知赵孟頫的山水复古思想。
关键词 赵孟頫 元代 山水复古思想 理学
下载PDF
浅析赵孟頫复古思想对王蒙绘画风格形成的影响
13
作者 霍俊霖 《流行色》 2020年第3期64-66,共3页
王蒙作为元四家之一,在中国画历史的发展演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身居名门,师承多家技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元末明初的吴地绘画风格变化中承担起中坚力量。吴门画派的形成和发展也无不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力图从王... 王蒙作为元四家之一,在中国画历史的发展演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身居名门,师承多家技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元末明初的吴地绘画风格变化中承担起中坚力量。吴门画派的形成和发展也无不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力图从王蒙青年时期,在其外公赵孟頫的复古思想基础上,探究赵氏对青年王蒙初期绘画风格形成的影响及王蒙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早期风格 师承 复古思想
下载PDF
清代社会思潮对印论中复古思想影响研究
14
作者 王樱潼 《河北画报》 202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复古思想”是贯穿印章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的主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本文以清代社会思潮下复古思想对篆刻的影响为主,将其分为早期印人对“印宗秦汉”思想的延续,到金石学考据学下的复古思想对篆刻的影响两方面,来研究清代社会思... “复古思想”是贯穿印章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的主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本文以清代社会思潮下复古思想对篆刻的影响为主,将其分为早期印人对“印宗秦汉”思想的延续,到金石学考据学下的复古思想对篆刻的影响两方面,来研究清代社会思潮下印论中复古思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思想 印从书出 印外求印 社会思潮
下载PDF
明代七子派与唐宋八大家散文复古思想差异分析
15
作者 季英杰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1-66,共6页
复古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有它自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在明和唐宋时期都产生了影响较大的复古思潮,这与古人的古典审美理想以及时代环境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明代七子派与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复古主张学习秦汉之文,然而二者在创作理念和实践方... 复古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有它自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在明和唐宋时期都产生了影响较大的复古思潮,这与古人的古典审美理想以及时代环境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明代七子派与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复古主张学习秦汉之文,然而二者在创作理念和实践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这与不同朝代的选举制度、文化环境和社会思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七子派 唐宋八大家 复古思想
下载PDF
同儒家守旧复古思想作斗争的进步科学家祖冲之和他在数学上的成就
16
作者 广西师院数学系大批判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1期24-30,共7页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字文远,是我国南北朝时代一位进步的数学家。他在数学、天文以及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对圆周率的计算,已能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比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A.Kashi)要早一千年。祖冲之在一生的...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字文远,是我国南北朝时代一位进步的数学家。他在数学、天文以及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对圆周率的计算,已能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比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A.Kashi)要早一千年。祖冲之在一生的实践中,反对儒家守旧、复古思想,坚持法家革新、进步路线,在思想上和学术上与儒家保守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祖国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 自汉元帝开始,地主阶级逐步由一个进步的阶级转向保守反动。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西汉末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的黄巾大起义,以及东晋的孙恩、卢循起义等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在这种形势下,儒法斗争在政治上表现为地主阶级内部变革与守旧,前进与倒退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在思想上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西汉时期,封建反动统治阶级及其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了麻痹劳动人民的革命斗志,制止人民群众的反抗,维护其反动统治,举起了“独尊儒术”的尊儒反法黑旗,拼命宣扬孔老二的“天命”思想,贩卖他的“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命观。他认为天是有意志、有目的、能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冲之 复古思想 宋书 儒家 数学 历法 大明历 岁差 牟合方盖 路线
下载PDF
元末明初复古思想与明代文学复古运动比较研究——以宋濂和前七子复古思想为代表
17
作者 蒋好霜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一般认为,元末明初复古思想对明代文学复古运动有开源溯流之功,但二者虽然都以“复古”为口号,却在纠弊对象、师法对象、学古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以宋濂为代表的元末明初复古思想本质上是被“边缘化”的文人重构文化认同、汉民... 一般认为,元末明初复古思想对明代文学复古运动有开源溯流之功,但二者虽然都以“复古”为口号,却在纠弊对象、师法对象、学古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以宋濂为代表的元末明初复古思想本质上是被“边缘化”的文人重构文化认同、汉民族文化理想的文化战略,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却是一场以“复古”为口号,以求新求变为本质的、文学自身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者在根本性质上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复古思想 明代 文学复古运动
原文传递
同向异途:文化视野中近世中日医学复古思想比较论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洪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8,共9页
17—19世纪,中日两国传统医界均出现了复古思潮。中国的医学复古思潮具有经学化特点,强调以《黄帝内经》等古代经典为理论和临床的准则。日本的汉方医学“古方派”也以复古为取向,却发掘出独特的“疾医”观念,除了认可中国扁鹊和张仲景... 17—19世纪,中日两国传统医界均出现了复古思潮。中国的医学复古思潮具有经学化特点,强调以《黄帝内经》等古代经典为理论和临床的准则。日本的汉方医学“古方派”也以复古为取向,却发掘出独特的“疾医”观念,除了认可中国扁鹊和张仲景等少数医家外,对文化意蕴浓厚的中国医经理论和后世各派医家予以一概否定,又在“去理论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从中国汉代跳跃到日本江户的医学“道统”。这一现象背后有江户儒学道统“自立”诉求的深刻影响。“复古”思想的不同倾向,左右了两国传统医学在近代西方医学冲击下的反应模式和存废结局。这对思考文化与医学的关系有深刻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思想 汉方医学 古方派 吉益东洞 道统
原文传递
从《雨月物语》看秋成的反复古主义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上田秋成的国学思想十分独特,反复古主义思想便是其特点之一。秋成认为本居宣长等人奉为日本史实的古文献是不可信的,所谓的古代精神是不可尽知的,人们由于固有的感情与欲望,永远不可能恢复到远古的纯朴清静的精神状态。在他的代表作《... 上田秋成的国学思想十分独特,反复古主义思想便是其特点之一。秋成认为本居宣长等人奉为日本史实的古文献是不可信的,所谓的古代精神是不可尽知的,人们由于固有的感情与欲望,永远不可能恢复到远古的纯朴清静的精神状态。在他的代表作《雨月物语》中体现了包括这种反复古主义思想在内的秋成国学思想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月物语 上田秋成 复古主义思想
下载PDF
儒家复古思想与道家的复古思想在审美意义上同中有异
20
作者 汉初(摘)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0-120,共1页
刘绍瑾在《孔子复古思想的审美文化意义》一文中说,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一包含浓厚怀古情结和复古情愫的经典名言,不仅在学术文化上堪称“切而要”的深刻论断,抓住了历史的要害与痛处,在审美文化上更是具有巨大的... 刘绍瑾在《孔子复古思想的审美文化意义》一文中说,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一包含浓厚怀古情结和复古情愫的经典名言,不仅在学术文化上堪称“切而要”的深刻论断,抓住了历史的要害与痛处,在审美文化上更是具有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后世中国影响甚大并且得到广泛唱和的复古诗学,仿佛就从艺术创造、美学生发的维度为这一名言作了一个触类旁通的大注脚。孔子的复古思想,与道家的某些思想有相近之处。儒道两家都对物欲横流、奇巧百出、人心不古的“下衰”之世深表不满,这是它们复古思想的一个共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思想 审美意义 同中有异 道家 儒家 文化意义 怀古情结 学术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