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虫复合为害对棉花产量产值影响途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瑞琪 张仕福 樊孝贤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3-327,共5页
根据3年田间试验结果,对所设计的6种害虫3种不同组合的棉花多虫复合为害系统,进行了害虫对棉花桃数、铃重、烂桃、僵瓣、皮棉绒长及品级、总产量和产值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各复合为害系统害虫与棉花产量结构要素、品质... 根据3年田间试验结果,对所设计的6种害虫3种不同组合的棉花多虫复合为害系统,进行了害虫对棉花桃数、铃重、烂桃、僵瓣、皮棉绒长及品级、总产量和产值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各复合为害系统害虫与棉花产量结构要素、品质要素、产量及产值的最优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地描述了多虫复合为害系统中害虫对棉花产量和产值的为害损失,初步探讨了多虫复合为害规律,明确了复合为害系统中各类害虫对棉花产量、品质和产值的影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多虫复合为害 为害损失 产量
下载PDF
云南稻作区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其复合为害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坤 董艳 +4 位作者 王海龙 张立敏 昝庆安 陈斌 李正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对云南不同稻作区286块水稻主栽品种稻田有害生物种类组成及其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了云南水稻有害生物群落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3种稻作区有害生物主要种类、发生动态及其复合为害特点差异显著,粳稻区叶鞘腐败病... 对云南不同稻作区286块水稻主栽品种稻田有害生物种类组成及其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了云南水稻有害生物群落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3种稻作区有害生物主要种类、发生动态及其复合为害特点差异显著,粳稻区叶鞘腐败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叶蝉类、粘虫类、蛀茎类发生严重,籼粳交错区纹枯病、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籼稻区叶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高于水稻冠层杂草发生严重;而稻曲病、稻飞虱和低于水稻冠层杂草在3种稻作区普遍存在且发生严重.杂草在水稻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且种类较多,其中稗草、慈姑、眼子菜、紫背浮萍等在3种稻作区发生均较严重.粳稻区和籼稻区有害生物复合为害整体水平高于籼粳交错区.就云南水稻有害生物群落的演化而言,稻曲病、纹枯病和稻飞虱在各稻作区发生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杂草优势种类正在由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朝着以多年生恶性杂草为主的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有害生物 发生动态 复合为害
原文传递
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复合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钱士明 高财根 付关英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0年第4期11-12,共2页
根据田间对比试验结果 ,嘉兴地区单季稻田二代二化螟和五 ( 3 )代稻纵卷叶螟混合发生时 ,其复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 :y =0 .0 1 59X1+0 .2 4 56X2 -0 .2 2 2 7(式中X1为二化螟枯鞘团密度 ,X2 为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 )。按照当前水稻生产水... 根据田间对比试验结果 ,嘉兴地区单季稻田二代二化螟和五 ( 3 )代稻纵卷叶螟混合发生时 ,其复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 :y =0 .0 1 59X1+0 .2 4 56X2 -0 .2 2 2 7(式中X1为二化螟枯鞘团密度 ,X2 为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 )。按照当前水稻生产水平 ,计算得经济允许损失L =2 .3 4 64。由满足 0 .0 1 59X1+0 .2 4 56X2 -0 .2 2 2 7=2 .3 4 64 ,测得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混合为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水稻 防治指标 复合为害
原文传递
喀什棉区第一、二代棉铃虫对棉花的复合危害和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举 李号宾 +2 位作者 王伟 张爱新 王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2007年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得出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复合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模型,Y=13.40232+4.65075X1+4.999563X2+0.624735X12+3.876875X22-1.93X1X2。结果显示:一、二代棉铃虫交互作用不明显,... 2007年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得出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复合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模型,Y=13.40232+4.65075X1+4.999563X2+0.624735X12+3.876875X22-1.93X1X2。结果显示:一、二代棉铃虫交互作用不明显,得出每代棉铃虫的为害效应模型,一代Y′1=13.40232+4.65075X1,二代Y′2=13.40232+4.999563X2+3.876875X22。根据模型,制定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棉铃虫 复合为害 防治指标
下载PDF
华北棉区二代棉铃虫和叶螨为害棉花的动态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予元 戴小枫 +3 位作者 刘芹轩 高宗仁 李巧丝 邱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9-344,共6页
1993年在河南省郑州市进行二代棉铃虫和叶螨对棉花的复合为害和动态防治指标田间开放式小区试验。按“206”回归最优设计布置处理,以肩然感虫结合人工接虫形成棉铃虫量和螨害指数梯度组合,用协方差分析排除黄萎病干扰,以订正后的皮棉损... 1993年在河南省郑州市进行二代棉铃虫和叶螨对棉花的复合为害和动态防治指标田间开放式小区试验。按“206”回归最优设计布置处理,以肩然感虫结合人工接虫形成棉铃虫量和螨害指数梯度组合,用协方差分析排除黄萎病干扰,以订正后的皮棉损失率为试验结果。主成分分析证明棉铃虫和叶螨的一次及二次型数值,尤其是二者的交互作用与皮棉损失率都呈显著正相关,得出二者复合为害二次曲线方程为: y=-0.13903+0.16901x_1-2.535×10^(-4)x_1~2+1.0502x_2-0.01185x_2~2+3.614×10^(-4)x_1x_2±0.63 由此推导出3%允许皮棉损失率的棉铃虫单独为害防治指标为29.5头3龄幼虫/百株,叶螨单独为害防治指标为3.11%螨害指数,以及一系列动态复合防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叶螨 复合为害 动态防治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