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复合和弦在巴伯艺术歌曲中的运用情况探析 |
谢冰倩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2
|
论复合功能、复合和弦及调性重叠——《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及风格手法》第十五章、第二十二章 |
刘学严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83 |
5
|
|
3
|
中南美洲钢琴作品多调性及和弦构筑技法 |
蔡幸子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14 |
0 |
|
4
|
谢尔盖·波特凯维茨《六首钢琴抒情诗》和声分析 |
曹婵婵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5
|
论中国五声性民族和声的和弦结构 |
崔永日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2
|
|
6
|
布里顿复合思维和声语言探析——以声乐套曲《Winter words(冬之语)》为例 |
宫富艺
彭欣培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7
|
现代技法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化合——论钢琴曲《多耶》的创作特征 |
杨凌云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21
|
|
8
|
螺狮壳中做道场——达拉皮科拉《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的结构组织分析 |
陈俪月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0 |
4
|
|
9
|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作品100)的和声语言初探 |
郑雅心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0
|
民族五声性纵向结构的教学与实践 |
王虎
王进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1
|
雷斯比吉《夜曲》音乐分析 |
张玲
张碚
|
《文教资料》
|
2007 |
0 |
|
12
|
试析德彪西《贝尔加莫组曲》之“前奏曲”的和声特性 |
罗钢芹
|
《艺术探索》
|
2009 |
0 |
|
13
|
现代和声在布里顿音乐作品中的运用 |
韩晋宁
|
《黄河之声》
|
2007 |
0 |
|
14
|
论微分音与传统音乐语汇的结合——对帕维尔·米凯顿作品中音高材料的分析 |
代博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5
|
《水的嬉戏》和声评析——拉威尔早期和声风格初探 |
乔惟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9 |
5
|
|
16
|
德彪西的《欢乐岛》及其演奏 |
刘珍丽
|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CAS
|
1995 |
2
|
|
17
|
作曲技法探索(二) |
丁善德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1986 |
2
|
|
18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作品中的色彩性和声手法及其象形表现 |
乔惟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88 |
2
|
|
19
|
普罗科菲耶夫《瞬间》之五的和声结构 |
房晓甦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3 |
0 |
|
20
|
浅析塞缪尔·巴伯钢琴独奏作品——《Nocturne》(HomagetoJohnField)OP.33 |
刘丽舒
|
《北方音乐》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