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种复合型骨移植材料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比较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宋亚平
陈传耀
温璞
孔羽
吴琴艳
-
机构
广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8年第2期51-56,83,共7页
-
基金
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11B080701056)
-
文摘
目的:通过建立简易骨缺损模型,将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复合物、珊瑚羟基磷灰石与自体骨的复合物、珊瑚羟基磷灰石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的复合物以及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这四种骨移植材料分别植入相同的骨缺损区;比较四组骨移植材料在早期不同时段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方法:在6只比格犬双侧胫骨干骺端制备四个相同骨缺损,分别植入PRF/CHA、自体骨/CHA、rhBMP-2/CHA、CHA;术后第2、4、8周于比格犬颈部皮下分别注射盐酸四环素,钙黄绿素,茜素红行荧光标志;12周后处死比格犬、取材,观察四组大体标本植骨区骨生长情况,制作硬组织切片,测量荧光标记率,比较不同植骨区不同时段的新骨形成量。结果:大体标本见四组骨缺损间隙均完全关闭,植骨区无明显差异。硬组织切片观察:2周后四组均可见橙黄色荧光带,即均有新骨形成,成骨量:自体骨/CHA组>PRF/CHA组≈rhBMP-2/CHA组>CHA组;术后2~4周,绿色荧光带明显增多,四组成骨能力均增强,成骨量:自体骨/CHA组>PRF/CHA组≈rhBMP-2/CHA组>CHA组;4~8周均有红色荧光带,成骨量:PRF/CHA组>自体骨/CHA组>rhBMP-2/CHA组>CHA组。结论:12周内,三种复合型骨移植材料的成骨效能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珊瑚羟基磷灰石;三组复合型骨移植材料在早期不同时段的成骨量不同,自体骨/CHA组成骨效能最强,PRF/CHA组优于rhBMP-2/CHA组;术后2周,四组骨移植材料均有新骨形成,随着时间延长,新骨量增多。
-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复合型骨移植材料
荧光标记率
骨生长因子
-
Keywords
bone defect repair
composite bone graft material
fluorescence mark rate
bonegrowth factor
-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