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壁材包埋己酸菌制备微胶囊及其在浓香型白酒酯化液中的应用
1
作者 何运 周文川 张玫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8期125-129,共5页
研究己酸菌多壁材复配包埋固定化方法,将制备的己酸菌微胶囊应用于浓香型白酒酯化液的发酵生产,提高酯化液中己酸的合成量。采用单纯形质心混料试验设计,探究3种壁材复配使用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以抗性糊精0.06 g、β-环糊精0.85 g、... 研究己酸菌多壁材复配包埋固定化方法,将制备的己酸菌微胶囊应用于浓香型白酒酯化液的发酵生产,提高酯化液中己酸的合成量。采用单纯形质心混料试验设计,探究3种壁材复配使用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以抗性糊精0.06 g、β-环糊精0.85 g、海藻酸钠1.09 g进行复配,在无菌生理盐水中对己酸菌液(1%,V/V)进行包埋固定,微胶囊中己酸菌包埋量可达(8.73±0.07)×10^(7) CFU·g^(-1)。浓香型白酒酯化液模拟发酵试验结果显示,当发酵时间超过21 d,己酸菌微胶囊表现出比己酸菌液更持久和稳定的己酸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壁 己酸菌 微胶囊 浓香型白酒 酯化液
下载PDF
芝麻油微胶囊化复合壁材的选择及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丽娟 李志芬 +1 位作者 闫心丽 李新华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58,共3页
芝麻油香气成分易挥发且易沉淀,芝麻油微胶囊化可以拓广其用途。对芝麻油微胶囊的壁材和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得到了合适复合壁材的配方及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芝麻油 微胶囊化 复合壁 喷雾干燥
下载PDF
多层复合壁构筑物水压爆破药量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宪堂 陈士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6-261,共6页
根据水中爆炸荷载的特点,应用能量准则和声学近似公式,计算出水压爆破作用于构筑物每层壁的等效静载。以声波在各层介质中传播时波速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构筑物的平均声波波速,计算出结构自振频率。再考虑构筑物的强度和动力特性,以及... 根据水中爆炸荷载的特点,应用能量准则和声学近似公式,计算出水压爆破作用于构筑物每层壁的等效静载。以声波在各层介质中传播时波速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构筑物的平均声波波速,计算出结构自振频率。再考虑构筑物的强度和动力特性,以及预期的破坏程度,把每层介质假设为一独立的构筑物,提出了多层复合壁构筑物水压爆破药量计算的模型,并列举了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合壁 水压爆破 装药量 构筑物
下载PDF
采用复合壁材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 被引量:32
4
作者 邓宇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0-34,共5页
研究以 β 环糊精为主要壁材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取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 :明胶与环糊精的配比为m(明胶 )∶m(糊精 ) =1∶7,喷雾干燥进出口温度为 140 /80℃ ,原料的乳化过程为 2次细磨 1次均质。
关键词 复合壁 喷雾干燥 多不饱和脂肪酸 微胶囊 食品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试验优化包埋打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复合壁材 被引量:3
5
作者 罗鹏 周金玲 +1 位作者 陈国刚 刘忆冬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27,共3页
该文首先以乳化液稳定性、黏度和包埋率为指标,从β–环糊精、大豆分离蛋白等7种壁材中筛选出3种作为打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包埋壁材,然后利用混料设计优化三种壁材的配比。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70.7%、麦芽糊精29.3%进行复配,采... 该文首先以乳化液稳定性、黏度和包埋率为指标,从β–环糊精、大豆分离蛋白等7种壁材中筛选出3种作为打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包埋壁材,然后利用混料设计优化三种壁材的配比。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70.7%、麦芽糊精29.3%进行复配,采用芯壁比1∶3,乳化剂(1.0%,蔗糖酯∶单甘脂=4∶1)进行三次包埋验证试验,平均包埋率为87.43%±1.07%,与模型预测值(88.67%)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瓜籽油 不饱和脂肪酸 包埋率 复合壁 混料设计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鱼肝油微胶囊化复合壁材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易 邓尚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1086-11089,共4页
[目的]优化鱼肝油进行微胶囊化的壁材用量。[方法]以天然鱼肝油为芯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乳清蛋白、β-环糊精、阿拉伯胶壁材对鱼肝油微胶囊化包埋率的影响,再结合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壁材用量,建立3种壁材用量与包埋率的数学... [目的]优化鱼肝油进行微胶囊化的壁材用量。[方法]以天然鱼肝油为芯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乳清蛋白、β-环糊精、阿拉伯胶壁材对鱼肝油微胶囊化包埋率的影响,再结合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壁材用量,建立3种壁材用量与包埋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试验表明,在乳液浓度为25%时,鱼肝油微胶囊化3种壁材乳清蛋白、β-环糊精、阿拉伯胶的最佳使用比例为0.217、0.217、0.217,3种壁材比例为1∶1∶1。在此条件下,鱼肝油微粉的包埋率可达85.44%。[结论]研究可为鱼肝油的高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肝油 微胶囊化 复合壁 响应面 优化
下载PDF
复合壁材对苯甲酸钠的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章斌 侯小桢 +3 位作者 许淼鑫 姚冰琪 郭仕仪 赖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以β-环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复合壁材,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超声法制备苯甲酸钠微胶囊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法制备苯甲酸钠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阿拉伯胶质量比1∶2.72、超声波功率... 以β-环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复合壁材,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超声法制备苯甲酸钠微胶囊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法制备苯甲酸钠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阿拉伯胶质量比1∶2.72、超声波功率144 W,包埋温度56.8℃,芯/壁材质量比1∶3.53;回归方程预测的理论包埋率可达6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钠 复合壁 超声波 微胶囊 响应面
下载PDF
四种复合壁材对微胶囊大豆油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俞毅舒 童群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9-72,共4页
研究了4种复合壁材对喷雾干燥微胶囊大豆油的性能影响。4种复合壁材由阿拉伯胶(A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卡拉胶(CAR)、麦芽糊精(MD)、大豆分离蛋白(SPI)复配形成。以微胶囊效率、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 研究了4种复合壁材对喷雾干燥微胶囊大豆油的性能影响。4种复合壁材由阿拉伯胶(A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卡拉胶(CAR)、麦芽糊精(MD)、大豆分离蛋白(SPI)复配形成。以微胶囊效率、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表面形态表征微胶囊性能。结果表明:四种微胶囊均在250℃发生降解,CAR-SPI-MD复合壁材制备的微胶囊,微胶囊效率最高,为95.10%,Tg为48.9℃;CMC-SPI-MD制备的微胶囊,微胶囊效率和Tg最低;而由AG-MD及OSA-MD制备的微胶囊,其微胶囊效率和Tg居两者之间。扫描电镜图(SEM)显示微胶囊呈球形,大部分颗粒表面无显著缝隙和孔洞,但CAR-SPI-MD制备的微胶囊部分颗粒表面存在缝隙和孔洞,需要进一步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壁 微胶囊 性能
下载PDF
基于复合壁材的薏米糠油微胶囊制备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婕 王明力 +1 位作者 汤翠 万良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4,共5页
研究基于复合壁材的薏米糠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以包埋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喷雾干燥制备薏米糠油微胶囊的工艺,并分析了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表明:以阿拉伯胶(AG)和麦芽糊精(MD)为复合壁... 研究基于复合壁材的薏米糠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以包埋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喷雾干燥制备薏米糠油微胶囊的工艺,并分析了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表明:以阿拉伯胶(AG)和麦芽糊精(MD)为复合壁材,在壁材配比(AG与MD质量比)1∶1.3、芯壁质量比1∶3.2、固形物含量31%、乳化分散15 min、30 MPa均质2次、进风温度180℃的条件下,薏米糠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7.09%;热重分析表明薏米糠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良好,差示量热扫描分析其Tg为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糠油 微胶囊 复合壁 热稳定性 响应面法
下载PDF
4种复合壁材对干酪乳杆菌包埋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敬雪莲 曾月 +3 位作者 尹小琴 蓝绪悦 李慧霖 陈姝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研究4种复合壁材通过内源乳化法对干酪乳杆菌的包埋效果,及微胶囊化的干酪乳杆菌在模拟胃肠液中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海藻酸钠与乳清蛋白含量比11,油水体积比31,海藻酸钠与碳酸钙含量比31时,微胶囊的包... 研究4种复合壁材通过内源乳化法对干酪乳杆菌的包埋效果,及微胶囊化的干酪乳杆菌在模拟胃肠液中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海藻酸钠与乳清蛋白含量比11,油水体积比31,海藻酸钠与碳酸钙含量比31时,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为87.50%,且微胶囊形态成球形;以明胶与海藻酸钠做复合壁材时,微胶囊粒度最小,为89.88μm;在模拟胃液中处理2h时,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复合壁材制得的微胶囊干酪乳杆菌存活率最高,为90.39%;以酪蛋白为复合壁材制得的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肠溶性最好,菌体在30min时基本得到释放。由于蛋白质复合壁材制得的微胶囊安全可食用,包埋效果好,因此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复合壁 微胶囊
下载PDF
复合壁传热问题求解及其在环冷机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志伟 李祥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4,54,共7页
提出一种用风冷替代水冷对环冷机平料砣进行冷却的方案。采用先建立模型再试算修正的方法得到复合壁面各层温度分布,然后用温差法求解复合壁传热量;求解时采用试算结合作图的方法快速得到换热装置工作点,在对原有水冷结构进行热平衡计... 提出一种用风冷替代水冷对环冷机平料砣进行冷却的方案。采用先建立模型再试算修正的方法得到复合壁面各层温度分布,然后用温差法求解复合壁传热量;求解时采用试算结合作图的方法快速得到换热装置工作点,在对原有水冷结构进行热平衡计算基础上,设计新的风冷结构并进行换热计算,得到新结构的换热量和冷却温度,并分析工作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风冷结构替代水冷结构的方案可行,但仍应设法强化散热,以降低风冷装置的工作温度和提高其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 复合壁 传热 温差法 风冷
下载PDF
多层复合壁容器状结构水压破爆的药量计算
12
作者 吴文伟 《爆破》 CSCD 1990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文通过对容器状构筑物结构和形状的分析。运用炸药在水中爆炸产生的水中冲击波和介质中应力波传播的特性,提出了不同介质的多层复合壁容器状结构水压爆破的药量计算方法。
关键词 控制爆破 水压爆破 冲击波 应力波 爆破拆除 药量计算 多层复合壁容器结构
下载PDF
节能复合壁同步现浇双滑新技术
13
作者 马杰 罗高志 +1 位作者 李建文 李全琐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5,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节能现浇复合壁新体系及其同步现浇双滑新技术的基本构思,设计原理和试点工程的施工效果。该文对建筑节能拓宽设计思路和充实、完善、发展滑模技术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 复合壁 同步现浇双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复合壁结构在旋流井工程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鹏飞 《天津建设科技》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中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井壁采用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复合壁结构形式的旋流井施工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内衬复合壁 旋流井
下载PDF
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研究综述
15
作者 张明路 李享 +1 位作者 高春艳 李满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49-5258,共10页
当前轮足复合式机器人机构主要包含轮足结合、分离复合以及变形轮足,分别能够实现不同障碍通道的移动作业、复杂未知环境的探索操作以及突发应急救援等应用。然而,针对船舶、压力储罐等金属立面环境,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必须兼具壁面... 当前轮足复合式机器人机构主要包含轮足结合、分离复合以及变形轮足,分别能够实现不同障碍通道的移动作业、复杂未知环境的探索操作以及突发应急救援等应用。然而,针对船舶、压力储罐等金属立面环境,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必须兼具壁面适应、越障和壁面过渡的全位置自主作业能力,应用于壁面焊接、清洗、检测等作业任务。对比分析当前的国内外研究,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针对在垂直和倾斜壁面的工程应用有良好的适用性,它具备适应复杂曲面工作面的能力,并能够应对非结构化工作场景。轮足复合式爬壁结构在应对曲率变化、非结构化壁面等工作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足复合式爬机器人 复合机构 越障 复杂曲面
下载PDF
大壁厚镍基合金复合管自动TIG焊工艺研发
16
作者 陆传航 程晋宜 +2 位作者 温志刚 杨建 史忠珂 《焊接技术》 2023年第11期57-60,共4页
文中介绍了镍基双金属复合管的特点,同时采用公司研制的大壁厚轨道式自动氩弧焊设备对双金属复合管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随后对其开展理化性能测试及耐蚀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轨道式自动氩弧焊焊接镍基合金复... 文中介绍了镍基双金属复合管的特点,同时采用公司研制的大壁厚轨道式自动氩弧焊设备对双金属复合管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随后对其开展理化性能测试及耐蚀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轨道式自动氩弧焊焊接镍基合金复合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焊接接头成形优异,力学性能满足设计需求,焊接接头耐蚀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双金属复合 轨道式氩弧焊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利用单壁碳纳米管介导植物瞬时遗传转化的研究
17
作者 刘晶慧 姚晓青 +2 位作者 罗军玲 吴刚 闫晓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验证单壁碳纳米管(SWNT)介导的新型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的有效性,利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COOH-SWNT)为原材料,构建了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探索验证PEI-SWNT复合物对外源基因的结合比例以及保... 为验证单壁碳纳米管(SWNT)介导的新型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的有效性,利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COOH-SWNT)为原材料,构建了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探索验证PEI-SWNT复合物对外源基因的结合比例以及保护作用,使用PEI-SWNT复合物将RED以及UBQ10-EGFP等荧光质粒转化到油菜的原生质体和烟草叶片中。结果表明,PEI-SWNT纳米材料成功与外源目的基因结合,并对外源目的基因进行保护,使其免于核酸酶的降解,PEI-SWNT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以成功地在受体细胞内进行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烟草 遗传转化 碳纳米管 聚乙烯亚胺单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 植物基因工程
下载PDF
复合破壁方法对蜂花粉破壁率及其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马福敏 刘玉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4-186,共3页
以茶花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温差、超声-酵母发酵、温差-酵母发酵、超声-温差-酵母发酵法4种复合破壁方法对茶花粉进行破壁,通过显微镜观察计算破壁率,结合化学法测定破壁前后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确定最佳破壁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超... 以茶花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温差、超声-酵母发酵、温差-酵母发酵、超声-温差-酵母发酵法4种复合破壁方法对茶花粉进行破壁,通过显微镜观察计算破壁率,结合化学法测定破壁前后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确定最佳破壁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超声-酵母发酵复合法对茶花粉破壁率最高,且破壁后茶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最高;采用最佳破壁方法对4种花粉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前后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显示超声-酵母发酵法破壁处理对松花粉和梨花粉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总黄酮 总多糖
下载PDF
铜钢复合冷却壁传热及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奇 程树森 +1 位作者 牛建平 刘东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3-533,共11页
通过建立铜钢复合冷却壁传热及热应力分布数学模型,研究了铜钢复合冷却壁与铜冷却壁、铸钢冷却壁的传热性能差异及其铜钢界面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煤气温度为1200℃时,高炉内无渣皮覆盖铜钢复合冷却壁肋热面最高温度为180℃,较相同煤... 通过建立铜钢复合冷却壁传热及热应力分布数学模型,研究了铜钢复合冷却壁与铜冷却壁、铸钢冷却壁的传热性能差异及其铜钢界面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煤气温度为1200℃时,高炉内无渣皮覆盖铜钢复合冷却壁肋热面最高温度为180℃,较相同煤气温度下铜冷却壁的最高温度高约30℃,较铸钢冷却壁的最高温度低约520℃。铜钢复合冷却壁具备铜冷却壁的传热性能。铜钢界面边缘正应力σz大于0,表现为受拉状态;冷面增加加强筋后,铜钢界面边缘正应力σz小于0,表现为受压状态,且最大等效应力降低至114.45 MPa,低于铜钢复合板的高温强度。高炉内铜钢复合冷却壁不会发生铜钢界面分离破损。热态试验中铜钢复合冷却壁温度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钢复合冷却 传热 热态试验 热应力
下载PDF
铜钢复合冷却壁热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增勋 陈晓明 +1 位作者 闫丽峰 牛建平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5,共6页
采用ANSYS建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和热应力模型,分析稳定挂渣及渣皮脱落后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炉气温度是影响壁体温度、渣皮厚度、热负荷和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在稳定挂渣时,铜壁最高温度为124℃,热负荷81.1 kW/m2,变形... 采用ANSYS建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和热应力模型,分析稳定挂渣及渣皮脱落后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炉气温度是影响壁体温度、渣皮厚度、热负荷和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在稳定挂渣时,铜壁最高温度为124℃,热负荷81.1 kW/m2,变形量比铜质冷却壁有所减少。在渣皮脱落后,铜壁温度和应力快速上升,5 m in后趋向稳定。在冷却壁裸露的情况下,铜壁和钢板之间仍然保持牢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复合冷却 传热 热应力 渣皮 热负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