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黔桂湘地区中生代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特征 被引量:23
1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1 位作者 苏文超 王国芝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0-480,共11页
通过大陆构造地质研究和分析认为在印支期SW→NE挤压构造应力场的驱动下,本区沉积盆地内可能形成自SW→NE向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滇东南→桂西北)。在燕山早期,环太平洋板块自SE→NW挤压构造应力场驱动下,本区可能形成自SE→NW向的盆... 通过大陆构造地质研究和分析认为在印支期SW→NE挤压构造应力场的驱动下,本区沉积盆地内可能形成自SW→NE向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滇东南→桂西北)。在燕山早期,环太平洋板块自SE→NW挤压构造应力场驱动下,本区可能形成自SE→NW向的盆地流体大规模流动(桂东南→黔西北→滇东北),且可能被限定在康滇断块隆升区西边界的以东地区。在燕山晚期,伴随大陆构造进入伸展-走滑体制和山间断陷盆地的形成,幔源热物质侵位形成盆地流体的垂向热(流)应力驱动源,这种张剪性构造为流体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古潜山、褶皱-断裂带、逆冲断裂-褶皱带和脆韧性剪切带可能是本区主要流体圈闭构造和矿床定位构造,成矿系列可划分为改造型拉分盆地中古潜山控制的F-Fe-S-Sb-Au成矿系列、褶皱-断裂带热水再造成因的Sb-As-Hg-Au成矿系列、改造型盆地边部逆冲断裂-褶皱带中热流体成因的Ge-Ag-Pb-Zn成矿系列和脆韧性剪切带中W-Sb-Au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 盆地流体 成矿系列 褶皱-断裂带 古潜山 扬子地块南缘
下载PDF
中国大陆的组成、结构、演化和动力学 被引量:76
2
作者 任纪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Z2期5-13,共9页
中国大陆是由众多微陆块和小陆块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微、小陆块的软碰撞和多旋回缝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多旋回复合造山带、多旋回叠合盆地和多旋回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国大陆具有清晰的多旋回分阶段演化过程和复杂... 中国大陆是由众多微陆块和小陆块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微、小陆块的软碰撞和多旋回缝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多旋回复合造山带、多旋回叠合盆地和多旋回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国大陆具有清晰的多旋回分阶段演化过程和复杂的多层次镶叠式与立交桥式结构。古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构造发展受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太平洋三大全球性动力学体系之控制。其主要动力过程表现为冈瓦纳裂离、陆块北移、褶皱带南迁、亚洲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大陆 软碰撞 多旋回缝合 立交桥式结构
下载PDF
试论"盆""山"的耦合和脱耦及其运动学 被引量:33
3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9-109,115,共12页
"盆""山"耦合和脱耦基于中国大陆是一个经多期碰撞-拼合形成的复合大陆、因而盆地演化与造山作用息息相关而提出,其核心是盆地研究的活动论构造观,包括用造山带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建造的序列和用造山带古地理... "盆""山"耦合和脱耦基于中国大陆是一个经多期碰撞-拼合形成的复合大陆、因而盆地演化与造山作用息息相关而提出,其核心是盆地研究的活动论构造观,包括用造山带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建造的序列和用造山带古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正确进行古构造-古地理的重建,并采用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盆地动力学分析的方法。以造山作用为主线,在给予时间约束后,从4个方面(挤压与拉张空间上互为依存、走滑断裂的转换作用、深部过程的制约和构造逸脱)研究了"盆""山"的耦合特征及其运动学。文中以中国大陆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为例分析了"盆""山"脱耦的运动学,提出认识东、西两部侏罗纪以来的分异是理解印支期"盆""山"关系解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约束 复合大陆 活动论构造观 “盆”“山”耦合和脱耦 运动学
下载PDF
中国前晚石炭世植物群的性质--对“前华夏植物群”的讨论 被引量:7
4
作者 吴秀元 王军 张宜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0,共20页
"前华夏植物群"一词由李星学等提出,原义指以西北地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靖远组为主)及华南相当地层中的植物总称。作者分析了当前古植物地理区划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前华夏植物群"的涵义不但可... "前华夏植物群"一词由李星学等提出,原义指以西北地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靖远组为主)及华南相当地层中的植物总称。作者分析了当前古植物地理区划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前华夏植物群"的涵义不但可以代替欧美植物群中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而且还可能包括自早志留世植物登陆以来至早石炭世,在中国大陆(或称华夏复合大陆)生长的、独立的植物群。文中以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植物群中独特的科、属、种等地方性土著分子为例,以当前古植物地理区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认为"前华夏植物群区"可以从以往的"欧美植物群"或"拟鳞木植物群"区中单独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植物地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华夏植物群 华夏复合大陆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古植物地理区
下载PDF
洋板块地层学的概念、模式、组成及失序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淑梅 孔家豪 +3 位作者 李三忠 舒鹏程 马慧磊 崔慧琪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着重介绍了洋板块地层的概念、模式、组成及失序变化特征。造山带混杂岩和大陆边缘增生复合体是经历俯冲碰撞消亡后的古洋沉积记录,利用微体古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可以重建造山带混杂岩和大陆边缘增生复合体的原始地层。洋板... 着重介绍了洋板块地层的概念、模式、组成及失序变化特征。造山带混杂岩和大陆边缘增生复合体是经历俯冲碰撞消亡后的古洋沉积记录,利用微体古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可以重建造山带混杂岩和大陆边缘增生复合体的原始地层。洋板块地层(学)是用来描述沉淀在洋壳基底之上的沉积岩和火成岩序列的术语,其开始于洋中脊形成,终止于该洋中脊被移入到汇聚边缘增生楔。从造山带混杂岩中重建的古大洋地层的基本组成大体相似,但因大洋岩石圈的岩浆背景不同,造成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洋板块地层组成也会有差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不同类型洋板块地层进行分类,介绍了如何从经历碰撞造山过程的增生造山带进行洋板块地层的重建。引入“洋板块地层学”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因俯冲增生而消亡的具有洋壳基底的构造洋盆和边缘海盆地的地层单元进行重建,恢复已消失洋的地层组成单元,这对造山带地层解析、造山带构造古地理恢复、重大构造变革期古地理学研究和板块重建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板块 洋板块地层 造山带混杂岩 大陆边缘增生复合
下载PDF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Combined Atmospheric Ca^(2+) and Mg^(2+) Wet Deposition Within the Continental U.S. to Soil In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被引量:4
6
作者 E.A.MIKHAILOVA M.A.GODDARD +2 位作者 C.J.POST M.A.SCHLAUTMAN J.M.GALBRAITH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808-814,共7页
Soil inorganic carbon (SIC) stocks continuously change from the formation of pedogenic carbonates, a process requiring inputs of Ca2+ and Mg2+ ions. This study ranked the soil orders in terms of potential inorgani... Soil inorganic carbon (SIC) stocks continuously change from the formation of pedogenic carbonates, a process requiring inputs of Ca2+ and Mg2+ ions. This study ranked the soil orders in terms of potential in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resulting from wet Ca2+ and Mg2+ deposition from 1994 to 2003 with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verage annual atmospheric wet deposition of Ca2+ and Mg2+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entral Midwest-Great Plains region, likely due to soil particle input from loess-derived soils. The soil orders receiving the highest total average annual atmospheric wet Ca2+ and Mg2+ deposition, expressed as potential inorganic carbon formation (barring losses from erosion and leaching), were: 1) Mollisols (1.1 × 10^8 kg C), 2) Alfisols (8.4 × 10^7 kg C), 3) Entisols (3.8 × 10^7 kg C), and 4) Aridisols (2.8 × 10^7 kg C). In terms of area-normalized result, the soil orders were ranked: 1) Histosols (73 kg C km-2), 2) Alfisols and Vertisols (64 kg C km-2), 3) Mollisols (62 kg C km-2), and 4) Spodosols (52 kg C kin-2).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n estimate of potential soil in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as a result of atmospheric wet Ca2+ and Mg2+ deposition, and this information may be useful in assessing dynamic nature of soil inorganic carbon p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TE carbon cycle DOLOMITE pedogeni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