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及钛合金复合微弧氧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倪尔鑫 严继康 +3 位作者 唐婉霞 段志操 吴云峰 杨钢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5年第1期457-461,共5页
详细介绍了钛及钛合金复合微弧氧化的分类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钛及钛合金复合微弧氧化的性能特点;展望了钛及钛合金复合微弧氧化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 氧化 阳极氧化 氧化 碱热处理 复合微弧氧化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钛合金复合微弧氧化膜结构与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奥妮 刘道新 +1 位作者 徐星辰 张晓化 《钛工业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了在钛合金表面制备耐磨性能良好的复合微弧氧化膜层,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复合六方氮化硼(hBN)固体润滑微粒微弧氧化膜层微观结构及其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复合微弧氧化(MAO)膜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 为了在钛合金表面制备耐磨性能良好的复合微弧氧化膜层,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复合六方氮化硼(hBN)固体润滑微粒微弧氧化膜层微观结构及其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复合微弧氧化(MAO)膜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降低了复合MAO膜层中h BN微粒含量,削弱了膜基结合,因而不利于膜层耐磨性能的改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由于挥发性强导致膜层的致密性下降,降低了膜层的耐磨性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复合MAO膜层的结构和耐磨性能影响较小;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则有效改善了hBN微粒在电解液中的分散性,进而改善其在MAO膜层中的复合及分布状况,从而明显改进了复合MAO膜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弧氧化 表面活性剂 钛合金 观结构 耐磨性能
下载PDF
La(NO_(3))_(3)掺杂对TC4微弧氧化/水热复合涂层显微结构和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云龙 牛楚涵 +5 位作者 董鑫焱 张宇民 李启荣 李成海 张瑞霞 张唯一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0-16,共7页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TC4钛合金在骨组织再修复领域中临床使用量很大,中国每年的消耗量约为百万件以上。但TC4钛合金耐磨性低、生物活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工程应用领域的扩展。为此,采用微弧氧化/水热合成复合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微弧氧化/...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TC4钛合金在骨组织再修复领域中临床使用量很大,中国每年的消耗量约为百万件以上。但TC4钛合金耐磨性低、生物活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工程应用领域的扩展。为此,采用微弧氧化/水热合成复合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微弧氧化/水热复合涂层,研究水热合成液中La(NO_(3))_(3)掺杂量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水热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显微硬度、耐磨性等参数的影响作用。利用XRD、SEM、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水热涂层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微弧氧化/水热涂层相组成主要由锐钛矿型TiO_(2)和羟基磷灰石组成。经过水热处理后合成液中La^(3+)进入到复合涂层中,参与涂层反应。随着La(NO_(3))3掺杂量增加,获得的复合涂层中羟基磷灰石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当La(NO_(3))_(3)掺杂量超过24 mmol/L时,涂层表面变得更为光滑。TC4钛合金微弧氧化/水热涂层的显微硬度先降低后增加,且其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La(NO_(3))_(3)掺杂量达到24 mmol/L时,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最小值,约为271.8 HV9.8 N;涂层摩擦系数达到最大值,约为0.8~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氧化/水热复合涂层 羟基磷灰石 结构 耐磨性
下载PDF
喷砂复合微弧氧化处理纯钛表面后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钰晶 王永 +1 位作者 张磊 赵心怡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6期36-40,共5页
目的:研究喷砂复合微弧氧化处理纯钛材料后成骨细胞的附着、增殖及活性,从而探讨喷砂复合微弧氧化处理技术在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能性。方法首先将实验分为3组:A组为纯钛对照组、B组为喷砂酸蚀(SLA)组、C组为喷砂复... 目的:研究喷砂复合微弧氧化处理纯钛材料后成骨细胞的附着、增殖及活性,从而探讨喷砂复合微弧氧化处理技术在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能性。方法首先将实验分为3组:A组为纯钛对照组、B组为喷砂酸蚀(SLA)组、C组为喷砂复合微弧氧化组,每组35片;取第4代成骨细胞接种于处理好的3组钛片上,培养到测定的时间点;在细胞对数生长期每组取1块钛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在钛片表面生长的情况并拍片记录。用血球计数板记录每组钛片表面在1、2、3、6、7、8 d的细胞数,观察细胞的生长曲线。通过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的毒性与存活、增殖情况。用碱性磷酸酶(ALP)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活性。结果MTT法细胞毒性与存活、增殖的测试中,培养1、2 d中测得的各组成骨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3 d后细胞增殖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复合微弧氧化组>SLA组>纯钛对照组。ALP活性检测中,3、6 d两个检测时间点上,各组ALP活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的活性比3d前有明显增高,喷砂复合微弧氧化组>SLA组>纯钛对照组。结论喷砂复合微弧氧化处理方法比传统的表面改性处理方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喷砂复合微弧氧化 纯钛
原文传递
纯铝表面ZrO2复合微弧氧化膜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欧阳小琴 周琳燕 +4 位作者 余斌 万莹 张斌斌 胡水莲 冯长杰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73-76,共4页
以纯铝为基材,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ZrO2颗粒进行微弧氧化,制备了ZrO2复合微弧氧化膜层。采用SEM和EDS观察并分析微弧氧化复合膜层表面形貌和膜层成分,研究不同含量纳米ZrO2颗粒的添加对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硬度和耐蚀性... 以纯铝为基材,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ZrO2颗粒进行微弧氧化,制备了ZrO2复合微弧氧化膜层。采用SEM和EDS观察并分析微弧氧化复合膜层表面形貌和膜层成分,研究不同含量纳米ZrO2颗粒的添加对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及其复合膜层表面粗糙不平,纳米ZrO2颗粒的添加使得微弧氧化复合膜层裂纹减少,孔径减小,硬度和耐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复合膜层 氧化 硬度 耐蚀性
原文传递
TC4钛合金微弧氧化-SiC复合膜的膜层结构及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6
6
作者 苏浩文 赵晴 +3 位作者 程法嵩 杜楠 王帅星 胡彦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79,共6页
目的通过微弧氧化共沉积工艺,获得摩擦磨损性能优良的微弧氧化-SiC复合膜。方法在硅酸钠-六偏磷酸钠-钨酸钠-多聚磷酸钠体系的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加入2.0 g/L SiC微粒,以直流脉冲模式制备TC4钛合金微弧氧化-SiC复合膜。利用KH-7700型三维... 目的通过微弧氧化共沉积工艺,获得摩擦磨损性能优良的微弧氧化-SiC复合膜。方法在硅酸钠-六偏磷酸钠-钨酸钠-多聚磷酸钠体系的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加入2.0 g/L SiC微粒,以直流脉冲模式制备TC4钛合金微弧氧化-SiC复合膜。利用KH-7700型三维视频显微镜、XRD、SEM,对复合膜的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采用CFT-1型显微磨损试验仪检测了其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 SiC复合膜层中的微孔数量明显少于不含SiC相的氧化膜层,复合膜表面分布着SiC相、金红石、锐钛矿TiO_2相、Al2Ti O5相以及非晶态的P、Si、W化合物。在干摩擦磨损条件下,微弧氧化-SiC复合膜的摩擦系数为0.26,比磨损率为0.72×10^(-6) mm^3/(N·m),微弧氧化-SiC复合膜只发生轻微的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结论得到了摩擦磨损性能优良的复合膜,复合膜中的SiC新相改变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降低了复合膜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氧化复合 SiC粒含量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TC4钛合金微弧氧化六方氮化硼复合膜的组构及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晴 王伟 +3 位作者 王力强 王帅星 杜楠 文庆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共4页
为了提高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耐磨性能,同时降低其摩擦系数,在硅酸钠-六偏磷酸钠-钨酸钠电解液中添加了1.5 g/L六方氮化硼(h BN)微粒,采用WHD-30微弧氧化电源直流脉冲模式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h BN复合膜。利用SEM,XRD,三维立... 为了提高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耐磨性能,同时降低其摩擦系数,在硅酸钠-六偏磷酸钠-钨酸钠电解液中添加了1.5 g/L六方氮化硼(h BN)微粒,采用WHD-30微弧氧化电源直流脉冲模式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h BN复合膜。利用SEM,XRD,三维立体显微仪对复合膜的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在室温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微弧氧化h BN复合膜的表层弥散有h BN颗粒,膜的表面只有少量的微孔;膜中具有金红石及锐钛矿Ti O2、Al2Ti O5和h BN,包含一些非晶态的P,Si,W化合物;在4 N载荷下干摩擦,微弧氧化h BN复合膜的摩擦系数为0.05,比磨损率为0.94 mm-6/(N·m),只发生了轻微的黏着磨损,几乎未发生磨粒磨损,起到了自润滑的作用;本法制备的复合膜既提高了TC4钛合金的耐磨性能,同时又减小了其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复合 六方氮化硼 TC4钛合金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纳米TiO2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耐磨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樊超 史海兰 +6 位作者 宋志文 赵斌 宋红颜 杜建国 张绪忠 张梦梦 刘道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0-76,121,共8页
为了探究纳米TiO2微粒对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层形貌及其耐磨、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将纳米TiO2微粒添加到优化的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复合MAO膜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及往复摩擦... 为了探究纳米TiO2微粒对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层形貌及其耐磨、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将纳米TiO2微粒添加到优化的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复合MAO膜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及往复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量TiO2对膜层的形貌、耐腐蚀及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TiO2微粒加入量的增加,微弧氧化2A12铝合金的磨损率先减少后增大,电解液中添加2 g/L的TiO2微粒制备的MAO膜层耐磨性能最优,体积磨损率从未添加微粒时的4.74×10^-4mm^3/(N·m)降低至3.79×10^-4mm^3/(N·m),降低了20%。TiO2微粒的复合提高了微弧氧化2A12铝合金的耐NaCl环境腐蚀性能,其中电解液中添加2 g/L的TiO2微粒制备的MAO膜层对铝合金耐腐蚀性能改善最为显著,自腐蚀电流密度比无TiO2微粒MAO膜层降低了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12铝合金 复合微弧氧化 纳米TiO2 腐蚀 磨损
下载PDF
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谢凤宽 章浩 刘谦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67-178,共12页
钛合金比强度优异,是适用于轻量化设计的轻金属合金,然而钛合金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微弧氧化技术是提升钛合金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归纳了电解液体系的选用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梳... 钛合金比强度优异,是适用于轻量化设计的轻金属合金,然而钛合金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微弧氧化技术是提升钛合金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归纳了电解液体系的选用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梳理总结了工艺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详细介绍了微弧氧化复合技术改善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展望了改善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趋势和攻克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氧化 电解液体系 工艺参数 氧化复合技术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coating on rare-earth compounds-immersed magnesium alloy by micro-arc oxidation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峰 李玉洁 +3 位作者 顾佳婧 严青松 罗强 蔡启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647-1654,共8页
A composite ceramic coating containing Y2O3-ZrO2-MgO(YSZ-MgO) was prepared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which was immersed in Y(NO3)3 aqueous solution as pretreatment,by micro-arc oxidation(MAO) process.The morpholo... A composite ceramic coating containing Y2O3-ZrO2-MgO(YSZ-MgO) was prepared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which was immersed in Y(NO3)3 aqueous solution as pretreatment,by micro-arc oxidation(MAO) process.The morphology,elemental and phase compositions,corrosion behavior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atings were studied by SEM,EDX,XRD,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st,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and thermal shock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 mainly consists of ZrO2,Y2O3,MgO,Mg2SiO4,and MgF2.Among these compounds,Y2O3 accounts for 26.7% of(Y2O3 + ZrO2).The thickness of YSZ-MgO coating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ZrO2-MgO coating,but its compactness and surface roughness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ZrO2-MgO coating.YSZ-MgO coating has a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and its corrosion rate in 5% NaCl aqueous solu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ZrO2-MgO and only about 8.5% of that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After oxidation at 410 °C,the mass gain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presents a linear increase with the oxidation time.The YSZ-MgO coating and ZrO2-MgO coating can remarkably decrease the oxidation mass gain.The oxidation mass gain of YSZ-MgO coating is lower than that of ZrO2-MgO coating,especially during a long oxidation period.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YSZ-MgO coating is superior to ZrO2-MgO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 magnesium alloy micro-arc oxidation(MAO) Y2O3-ZrO2-MgO composite coating corrosion behavior thermal stability
下载PDF
Wear performance of in-situ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after micro-arc oxidation 被引量:15
11
作者 Yaman ERARSL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47-352,共6页
An attempt was made to modify the surface of in-situ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 (AMC) by micro-arc oxidation (MAO).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AMC, CuAl2 reinforcements were generated by introducing 15% CuO into the... An attempt was made to modify the surface of in-situ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 (AMC) by micro-arc oxidation (MAO).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AMC, CuAl2 reinforcements were generated by introducing 15% CuO into the aluminium melt. AMC was hot forged, homogenised, quenched and artificially aged before the MAO in a KOH, KF and Na2SiO3-containing electrolyte. After the MAO process the surface of the AMC was covered with Al2O3 coating having an effective thickness of about 15μm. Appearance of crack and/or delamination free zone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indent after the Rockwell C adhesion test indicated good adhesion between the composite and the Al2O3 coating. During dry sliding wear tests, this adherent Al2O3coating resisted the destructive action of the Al2O3 ball and provided about 15 times enhancement in wear resistance as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composite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microarc oxidation WEAR TRIB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