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淀粉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小玲 李仲谨 +1 位作者 陈佑宁 赵维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5,共3页
以玉米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合成复合淀粉微球。通过IR、SEM分析及粒度分析仪(LAP)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微球产率高达88.36%,且颗粒分散性好、表面较光滑、粒径分布较窄,其中14-142um占80%,7~37um占50%以上。
关键词 复合淀粉微球 粒度分析仪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复合淀粉微球对铜离子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冀国强 邵秀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863-1867,共5页
以复合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其对Cu2+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Cu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行为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淀粉微球在120 min时可以达到对Cu2+吸附的平衡状态,静态吸附实验发... 以复合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其对Cu2+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Cu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行为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淀粉微球在120 min时可以达到对Cu2+吸附的平衡状态,静态吸附实验发现,在pH=6、温度35℃、Cu2+初始浓度0.10 mol/L时复合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量较高。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吸附行为可能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淀粉微球 CU2+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淀粉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冀国强 邵秀芝 王玉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31,共6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β–环糊精,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复合淀粉微球。为优化其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淀粉乳浓度、淀粉与β–环糊精质量配比、油水体积比和交联剂用量为影响因子,应用BBD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 以可溶性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β–环糊精,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复合淀粉微球。为优化其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淀粉乳浓度、淀粉与β–环糊精质量配比、油水体积比和交联剂用量为影响因子,应用BBD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淀粉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并得到复合淀粉微球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15.09%、淀粉与β–环糊精质量配比2.62∶1、油水体积比3.84∶1和交联剂用量6.13 ml;在此条件下,验证得到淀粉微球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0.5337 mg/g,与预测值0.5659 mg/g相对误差为5.69%,说明应用响应面法所得复合淀粉微球制备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淀粉微球 响应面法 反相悬浮聚合法
下载PDF
复合淀粉微球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小玲 孟小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2,121,共3页
以玉米淀粉-环糊精为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复合淀粉微球。利用IR和DSC表征淀粉微球的结构,探讨了淀粉交联成球反应机理,通过溶胀法测其交联度,选取有机色素胭脂红及无机碱土金属钙离子为吸附对象进行吸附实验,并测试微球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交联度 复合淀粉微球 胭脂红
下载PDF
Fe^(3+)/N-(2-羟乙基)乙二胺阳离子复合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5
作者 尚青杨 苏秀霞 +1 位作者 张婧 闫海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62,共6页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Fe^(3+)/N-(2-羟乙基)乙二胺阳离子复合淀粉微球(CSM),通过单因素探索实验和响应曲面设计优化,探讨了FeCl_(3)·6H_(2)O用量、N-(2-羟乙基)乙二胺(AEEA)用量、K_(2)S_(2)O_(8)/NaHSO_(3)用量、MBAA用量、...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Fe^(3+)/N-(2-羟乙基)乙二胺阳离子复合淀粉微球(CSM),通过单因素探索实验和响应曲面设计优化,探讨了FeCl_(3)·6H_(2)O用量、N-(2-羟乙基)乙二胺(AEEA)用量、K_(2)S_(2)O_(8)/NaHSO_(3)用量、MBAA用量、复合乳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SM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工艺最佳合成条件如下,以1.5g St为基准,AEEA为3.4665g,FeCl_(3)·6H_(2)O为5g,K_(2)S_(2)O_(8)/NaHSO_(3)用量为0.8g,MBAA 0.5g,复合乳化剂2.0g,反应温度为60℃。结果表明:CSM对水中Cr(Ⅵ)(100mg/L)的去除率可达85.74%,吸附量为17.15mg/g。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表征CSM,发现CSM形状规整,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复合淀粉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吸附材料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复合玉米淀粉微球的合成与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建慧 李霄 杨小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251-1253,1256,共4页
以复合淀粉(玉米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复合玉米淀粉微球。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用溶胀度法测定微球交联程度,通过微球对... 以复合淀粉(玉米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复合玉米淀粉微球。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用溶胀度法测定微球交联程度,通过微球对无机金属粒子和有机色素吸附量测定微球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玉米淀粉微球外型规则,粒度均匀,分散性好。复合玉米淀粉微球的溶胀度比玉米淀粉降低,对无机物Ca2+、有机物胭脂红的吸附作用比玉米淀粉更强,可以作为良好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淀粉微球 玉米淀粉 吸附性
下载PDF
磁性两性淀粉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春晓 任洁 +3 位作者 马艳梅 刘扬 秦泗超 唐逸飞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10期6-10,共5页
以玉米淀粉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制备了交联淀粉,接着采用半干法合成了高取代度的磁性两性淀粉。然后以两性淀粉、FeCl_2和FeCl_3为原料,采用混合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两性淀粉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了IR、SEM、VSM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 以玉米淀粉和环氧丙烷为原料,制备了交联淀粉,接着采用半干法合成了高取代度的磁性两性淀粉。然后以两性淀粉、FeCl_2和FeCl_3为原料,采用混合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两性淀粉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了IR、SEM、VSM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呈不规则球形、表面粗糙、平均粒径为20nm,同时具有超顺磁性,易于实现磁分离。以甲基橙和次甲基蓝为客体分子,测定了磁性两性淀粉复合微球的吸附性能并优化了合成条件。由甲基橙的吸附效果得出制备阳离子淀粉的最佳条件为:淀粉5g,NaOH 0.98g,醚化剂2.85g,水占体系25%,80℃下反应2.5h。由次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得出制备阴离子淀粉的最佳条件为:阳离子淀粉5g,碱0.36g,氯乙酸钠0.87g,60℃下反应2h。当淀粉与氧铁比例不超过1∶1时,磁性两性淀粉复合微球对甲基橙及次甲基蓝的吸附率都接近100%。当超过这一比例时,吸附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淀粉复合 四氧化三铁 共沉淀法 吸附
下载PDF
β-环糊精/淀粉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扑热息痛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洁 沈鑫超 +6 位作者 徐梦秋 李彤 王文冰 肖莉 李言言 陈梦 郭玉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65-69,共5页
以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β-环糊精-淀粉复合载药微球,通过模拟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测定复合微球对扑热息痛的体外释放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合成的最佳... 以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β-环糊精-淀粉复合载药微球,通过模拟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测定复合微球对扑热息痛的体外释放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淀粉质量比为2∶1,油相用量为50 mL,淀粉浓度为15%,交联剂用量为0.2g,载药率为10.93%.所得复合微球规整圆滑,粒径约为2μm,10h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人工胃液中达70%,人工肠液中达65%,释放曲线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淀粉复合 扑热息痛 缓释
下载PDF
磁性淀粉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14
9
作者 钱斯日古楞 王红英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91-193,共3页
采用乳化复合技术制备出粒径为50~370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系数为0.2738,具有磁核的淀粉复合微球。该微球呈球形,其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在水介质中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液,在磁场强度为0.05Wb/m2的弱磁场中具有强磁响应性。制备磁性微球... 采用乳化复合技术制备出粒径为50~370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系数为0.2738,具有磁核的淀粉复合微球。该微球呈球形,其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在水介质中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液,在磁场强度为0.05Wb/m2的弱磁场中具有强磁响应性。制备磁性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淀粉用量为124.95mg/mL,氯化亚铁用量为53.00mg/mL,pH值大于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淀粉复合 乳化复合技术 制备 性质 氯化亚铁
下载PDF
靶向性药物载体-磁性淀粉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5
10
作者 邱广亮 李咏兰 +1 位作者 斯日古楞 栗淑媛 《化工科技》 CAS 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乳化复合技术制备出粒径为 (5 0~ 375 )mm、分散系数为 0 .2 73 6、Fe3O4 质量分数为38%的具有磁核的淀粉复合微球。微球呈珠形 ,表面光滑 ,在水中可形成稳定的分散液 ,在 0 .0 5T弱磁场中具有强磁响应性。制备微球的最佳条件是 :... 采用乳化复合技术制备出粒径为 (5 0~ 375 )mm、分散系数为 0 .2 73 6、Fe3O4 质量分数为38%的具有磁核的淀粉复合微球。微球呈珠形 ,表面光滑 ,在水中可形成稳定的分散液 ,在 0 .0 5T弱磁场中具有强磁响应性。制备微球的最佳条件是 :淀粉用量为 (95 .7~ 178.5 ) g/l,氯化亚铁用量为 (17.79- 88.96 ) g/l,pH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淀粉 磁性淀粉复合 磁性氧化铁 靶向性药物载体 制备 性质
下载PDF
磁性淀粉微球固定化乙酰乳酸脱羧酶及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邱广亮 邱广明 +2 位作者 李咏兰 格特乐 期日古楞 《广州化工》 CAS 2000年第4期24-27,共4页
采用复合技术制备出粒径为 100~300nm的磁性淀粉复合微球。以此为载体采用溴化氰共价结合法、戌二醛交联法、物理吸附法固定化a一乙酰乳酸脱羧酶。以戌二醛交联法制备的磁性酶为最佳,其活力为1138.8U/g微球,蛋白... 采用复合技术制备出粒径为 100~300nm的磁性淀粉复合微球。以此为载体采用溴化氰共价结合法、戌二醛交联法、物理吸附法固定化a一乙酰乳酸脱羧酶。以戌二醛交联法制备的磁性酶为最佳,其活力为1138.8U/g微球,蛋白载量为89.7mg/g微球,比活为12.6U/mg蛋白,活性回收率为59.6%。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磁性酶最适温度30℃,最适pH为5.0,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均有所提高,磁性酶重复使用10次,其相对活性仍保持在77.2%。将磁性固定化ALDC用于啤酒发酵,磁性酶用量为 80U/L麦芽汁,主发酵温度为 13℃,保持 10d,发酵后双乙酰含量降到 0.13×10-6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淀粉复合 固定化 乙酰乳酸脱羧酸 啤酒
下载PDF
淀粉/二氧化硅微球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赞 李银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38,共4页
利用土豆淀粉、玉米淀粉、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研究了该复合微球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对水中铅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利用土豆淀粉、玉米淀粉、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研究了该复合微球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对水中铅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对铅离子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铅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31.34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对铅离子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活性点上的化学反应为吸附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二氧化硅复合 重金属离子 吸附
下载PDF
改性淀粉对水样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13
作者 苗秀荣 王雪萍 《河南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25-27,共3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β-环糊精,在高温水浴中使其糊化,得到水相;其次以大豆油作为油相的主要成分,并加入一定的复配乳化剂;然后向油相中逐渐滴入水相,在搅拌的作用下加入一定量的环氧氯丙烷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β-环糊精,在高温水浴中使其糊化,得到水相;其次以大豆油作为油相的主要成分,并加入一定的复配乳化剂;然后向油相中逐渐滴入水相,在搅拌的作用下加入一定量的环氧氯丙烷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得复合淀粉微球。对淀粉微球的溶解性和溶胀度进行了测试,发现经交联制得的淀粉微球溶解性和溶胀度均降低,表明部分淀粉发生了交联反应,对淀粉粒子遇水膨胀有抑制的作用。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复合淀粉微球对铜离子的捕集性能,复合淀粉微球在36℃,铜离子初始浓度为6 mg/L,吸附时间为125 min,pH值为6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淀粉 交联剂 复合淀粉微球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