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X20基因变异线粒体复合物Ⅳ缺乏症相关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4例病例系列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超平 施亿贇 +3 位作者 李西华 赵蕾 周水珍 王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8-383,共6页
背景原发性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中周围神经是线粒体病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目的总结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 背景原发性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中周围神经是线粒体病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目的总结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并以“COX20”、“线粒体复合物Ⅳ缺乏症(ComplexⅣdeficienc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总结已报道COX20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COX20基因变异位点。结果4例患儿纳入分析,男、女各2例,其中3例自幼运动发育落后。4例均在儿童期起病,均以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肌电图均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改变,感觉神经轴索受累为主。4例患儿均携带COX20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包括错义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其中移码变异c.262delG(p.E88Kfs*35)尚未见报道。文献复习目前共报道COX基因变异18个家系22例患儿(包括本文病例),起病中位年龄为5(1.0~17)岁,22例均以行走困难或步态不稳起病,11例(50.0%)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病程中14例(63.6%)出现构音障碍,14例(63.6%)出现肌力下降和/或足部畸形,8例(36.4%)出现共济失调,6例(27.3%)出现肌张力障碍,5例(22.7%)存在认知倒退等。21例患儿行神经传导及肌电图检查,19例(90.5%)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头颅(18例)及脊髓(10例)MR检查提示,脊髓萎缩4例(40%),小脑萎缩4例(22.2%)。9例患儿已无法独立行走,丧失独立行走能力中位年龄为10(7~21)岁。目前共报道9个变异位点,4种变异类型,其中错义变异5个,剪切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结论COX20基因变异患者多早期起病,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可合并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认知倒退等,病情逐渐进展,致残率高。COX20基因变异类型以错义变异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0 基因型 周围神经病 复合物ⅳ缺乏症 线粒体病
下载PDF
长期运动对老年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复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彩珍 卢健 许豪文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4期568-569,共2页
目的 :研究长期运动训练对老年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复合物I和复合物Ⅳ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C57BL/6J雄性小鼠跑转笼为运动方式 ,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极谱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复合物I和复合物Ⅳ的活性。结果 :随着小鼠年龄的增长 ... 目的 :研究长期运动训练对老年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复合物I和复合物Ⅳ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C57BL/6J雄性小鼠跑转笼为运动方式 ,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极谱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复合物I和复合物Ⅳ的活性。结果 :随着小鼠年龄的增长 ,骨骼肌线粒体复合物I(NADH脱氢酶)活性显著下降 ,复合物IV(细胞色素氧化酶 )活性无明显变化。经过8个月运动训练的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复合物I及复合物IV活性明显升高 ,显著高于同龄对照鼠甚至高于5月龄鼠。结论 :运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致骨骼肌线粒体功能产生适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骨骼肌线粒体 复合物 复合物ⅳ
下载PDF
食物水限制对子午沙鼠肾和肝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及相关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海迪 侯天德 +3 位作者 曹旺杰 程昉 桑秋 宗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观察食物水限制条件下对肾和肝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影响,研究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响应特征。方法以健康成年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为材料,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食物水限制3 d、6 d、9 d后子午沙鼠肾脏与肝脏组... 目的观察食物水限制条件下对肾和肝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影响,研究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响应特征。方法以健康成年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为材料,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食物水限制3 d、6 d、9 d后子午沙鼠肾脏与肝脏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水限制胁迫可引起肾和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4种复合物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体质量逐渐降低。其中水限制3 d是其适应性反应的重要阶段,3 d时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升高幅度较大,9 d时活性均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肾组织线粒体SOD活性呈不同程度升高,肾与肝组织线粒体MDA含量在水限制下显著升高。结论食物水限制引起肾和肝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升高与肾对水的重吸收和肝代谢增加有关,长时间水限制诱导自由基水平升高,对代谢酶活性的维持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水限制 子午沙鼠 线粒体 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 肾与肝组织
下载PDF
食管康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呼吸链ComplexⅠ、Ⅳ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蓆宝 田晶晶 袁红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观察食管康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complexⅠ、Ⅳ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治疗组和食管康治疗组,每组16只。采用改良的“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大鼠RE模型,... 目的:观察食管康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complexⅠ、Ⅳ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治疗组和食管康治疗组,每组16只。采用改良的“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大鼠RE模型,分为模型组、食管康组及西药组。从术后第6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食管康、兰索拉唑+加枸橼酸莫沙必利灌胃,治疗14天后,观察RE模型大鼠食管组织complexⅠ、Ⅳ活性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食管组织complexⅠ、Ⅳ活性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康组及西药组大鼠食管组织complexⅠ、Ⅳ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康组与西药组的大鼠食管组织complexⅠ、Ⅳ活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康提高食管组织中complexⅠ、Ⅳ活性,保持呼吸链完整性,增加线粒体氧利用能力和氧化磷酸化功能,从而改善线粒体膜结构的完整性,起到对RE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康 气机升降 能量代谢 呼吸链复合物 呼吸链复合物ⅳ
下载PDF
四君子汤修复脾虚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9
5
作者 刘友章 王昌俊 +4 位作者 周俊亮 刘静 刘兆周 欧志穗 金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118-122,共5页
目的:运用灌服耗气破气中药联合饥饱失节复合因素建立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 目的:运用灌服耗气破气中药联合饥饱失节复合因素建立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实验室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1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四君子汤治疗组,10只/组。②除正常组以普通饲料进行常规喂养外,其余3组均建立脾虚模型。脾虚模型组隔日喂食,并以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比例为3∶3∶2,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3mL/只,隔日1次,共30周。自然复健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同正常组。四君子汤治疗组前26周同脾虚模型组,后4周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1∶1∶1∶1制成100%水煎剂)灌胃,每次4mL/只。③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4种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含量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水平,提取线粒体DNA,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Ⅰ、COXⅡ和COXⅢ序列分析。结果:40只SD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组织线粒体各种细胞色素含量检测结果:实验第30周,脾虚模型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a,b,c,c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自然复健组均有所升高,接近正常组(P>0.05);四君子汤治疗组显著升高,超过正常组水平(P<0.05)。②不同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检测结果:四君子汤治疗组骨骼肌、心肌、肝脏、胃黏膜部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均高于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P<0.01或0.05),与正常组基本相似(P>0.05)。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序列分析:脾虚模型组和自然复健组COXⅠa,COXⅡ,COXⅢ存在突变现象,正常组和四君子汤组未见COX亚基突变。结论:四君子汤能够修复脾虚所导致的mtDNA编码COX亚基损伤,提高细胞色素含量及其氧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四君子汤/治疗应用 中药疗法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序列分析 DNA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亚低温对急性颅脑创伤大鼠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琴 黄慧玲 +2 位作者 刘锐 蔡英 胡可琼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4-526,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急性颅脑创伤(TB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TBI组和亚低温TBI组,制作中度脑创伤模型。亚低温组伤后给予6h亚低温治疗(31℃~33℃)后复温,实验动物于伤后24h处...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急性颅脑创伤(TB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TBI组和亚低温TBI组,制作中度脑创伤模型。亚低温组伤后给予6h亚低温治疗(31℃~33℃)后复温,实验动物于伤后24h处死,取出左侧受伤大脑,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线粒体,JanusgreenB染色光镜下观察线粒体活性,电镜鉴定其纯度,生化方法测定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以及还原型烟酰胺二核苷酸(NADH)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温TBI组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均下降(P<0.05);亚低温TBI组SDH活性(16.09±5.58)保持正常;与亚低温TBI组比较,常温TBI组SDH酶活性(3.46±1.82)降低(P<0.05),而CCO和NADH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颅脑创伤后线粒体功能受损,酶活性有所下降,伤后亚低温治疗有助于维持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少继发能量损失,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温 人工 线粒体 电子传递复合物 琥珀酸脱氢酶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Dot/Icm分泌系统的结构基础与工作机制
7
作者 黄艳芳 关洪鑫 欧阳松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军团病肺炎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它独特的IVB型分泌系统Dot/Icm(defective for organelle trafficking/intracellular multi-plication defect)对其致病性至关重要。作为嗜肺军团菌...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军团病肺炎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它独特的IVB型分泌系统Dot/Icm(defective for organelle trafficking/intracellular multi-plication defect)对其致病性至关重要。作为嗜肺军团菌的毒力输出器,Dot/Icm分泌系统向宿主细胞内转运约330种效应蛋白质,并通过这些效应蛋白质调控宿主的多种细胞生命过程。本文总结了嗜肺军团菌Dot/Icm系统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其底物识别和转运机制的最新认识。Dot/Icm分泌系统的结构分为外膜核心复合物(outer membrane core complex,OMCC)、内膜复合物(inner membrane complex,IMC)和Ⅳ型偶联复合物(type IV coupling complex,T4CC)3个组件。其中,OMCC和IMC共同组成一个跨细菌胞膜的通道以供效应蛋白质的向外输送。而T4CC利用自身不同的结构组件识别并捕获具有不同特征序列的效应蛋白质,这些效应蛋白质通过由IMC或T4CC形成的内膜通道最后穿过OMCC的中央通道分泌出去。本文将为深入理解嗜肺军团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帮助,也将为寻找更加有效地治疗微生物疾病的方法和开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Dot/Icm分泌系统 型偶联复合物
下载PDF
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坚 冉珂 +1 位作者 杨东林 常业恬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探讨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组),吗啡预处理+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组(N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 [目的]探讨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组),吗啡预处理+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组(N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50 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30 min,再灌注120 min;M组静注吗啡0.3mg/kg,24 h后处理同I/R组;N组在静注吗啡前10 min,静注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纳洛酮6mg/kg,其余处理同I/R组.再灌注120min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表达水平,同时测心梗面积.[结果]与C组相比,I/R组、M组和N组CcO表达水平均降低;与I/R组比,M组CcO表达水平增高,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吗啡延迟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心肌CcO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治疗应用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心肌再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大鼠 Sprague-Dawley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下载PDF
吗啡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李志坚 冉珂 +1 位作者 杨东林 常业恬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7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阻断血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 【目的】探讨吗啡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阻断血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30 min ,再灌注120 min;吗啡后处理1组(M1组)于开放左冠状动脉即刻1 min内静推吗啡0.1 mg/kg ,再灌注120 min ,吗啡后处理2组(m^2组)于开放左冠状动脉即刻1 min内静推吗啡0.3 mg/kg ,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末测心肌梗死面积,免疫印迹法测心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的表达。【结果】和IR组相比,M1组和m^2组心肌梗死面积均减小( P <0.05),m^2组心梗面积降低较M1组更为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M1组和m^2组CcO表达均上调( P <0.05)。【结论】吗啡后处理对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心肌CcO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药理学 心肌再灌注损伤 药物疗法 大鼠 SPRAGUE-DAWLEY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代谢
下载PDF
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小鼠脑神经元及其线粒体复合物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柴原 盖聪 +6 位作者 强天遥 冯琬迪 马浩洁 高誉珊 郭振宇 王媛媛 孙红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07-1711,共5页
目的:通过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线粒体复合物酶Ⅳ(COX)活性及其亚基COXⅠmRNA相关作用的研究,探讨中药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75只C57BL/6雄性小鼠... 目的:通过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线粒体复合物酶Ⅳ(COX)活性及其亚基COXⅠmRNA相关作用的研究,探讨中药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7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补组、牵正组和合方组,每组15只。采用爬杆法测量小鼠行为学,应用HE染色观察中脑黑质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H阳性神经元数目;测定脑内COX的活性及其亚基COXⅠmRNA表达情况。结果:造模28d后,与模型组比较,3个中药治疗组能显著缩短PD小鼠的平均爬杆时间(P<0.05),增加中脑黑质神经元数目,改善神经元形态,并能明显减少TH阳性神经元丢失(P<0.05),提高COXⅠmRNA的表达(P<0.05),合方组可显著增加线粒体复合物酶Ⅳ活性(P<0.05)。结论:大补阴丸、牵正散及合方能提高PD小鼠脑COXⅠmRNA表达,且合方能改善PD小鼠脑线粒体复合物酶Ⅳ的活性,以维持正常线粒体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补阴丸 牵正散 多巴胺能神经元 线粒体复合物
原文传递
地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兵 魏霞 +3 位作者 李文志 崔晓光 周华成 潘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 评价地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MAC地氟烷组(D1.0组... 目的 评价地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MAC地氟烷组(D1.0组)和1.5MAC地氟烷组(D1.5组)。采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1.0组和D1.5组缺血前分别吸入1.0MAC和1.5MAC地氟烷40min。再灌注4h时,迅速断头取前脑,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线粒体,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Ⅱ+Ⅲ和Ⅳ的活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1.0组和D1.5组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升高(P〈0.05);各组复合体Ⅱ+Ⅲ、D1.0组及D1.5组复合体Ⅲ+Ⅲ和Ⅳ的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体积增大、基质电子密度降低、嵴间隙增宽、破裂、膜崩解;D1.0组和D1.5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结论地氟烷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提高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吸入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电子传递复合物 电子传递 复合物 电子传递复合物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原文传递
电子传递链功能缺陷相关线粒体疾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何东 刘鑫雨 +8 位作者 李可 钟一宁 王文敬 张瑜 邓安琪 张敏 邹佳佳 韩智慧 邹薇薇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9-768,共10页
线粒体疾病(mitochondrial diseases, MDs)与电子传递链功能缺陷密切相关。电子传递链上的五种复合物共同维持电子传递链的正常功能,从而确保ATP的产生。电子传递链上任何一种复合物的功能缺陷都会损伤线粒体功能,导致线粒体疾病的发生... 线粒体疾病(mitochondrial diseases, MDs)与电子传递链功能缺陷密切相关。电子传递链上的五种复合物共同维持电子传递链的正常功能,从而确保ATP的产生。电子传递链上任何一种复合物的功能缺陷都会损伤线粒体功能,导致线粒体疾病的发生。因此,针对不同的复合物功能缺陷,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挽救其功能,达到缓解或治愈线粒体疾病的目的。本文以电子传递链上五种复合物为研究对象,阐述不同复合物功能缺陷导致的线粒体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传递链 线粒体疾病 复合物 复合物 复合物 复合物ⅳ 复合物
原文传递
SURF1基因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所致Leigh综合征患儿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芳 杨艳玲 +10 位作者 戚豫 王朝霞 袁云 宋金青 钱宁 姜玉武 肖江喜 王霄英 王丽 秦炯 吴希如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0-564,共5页
目的研究因常染色体SURF1基因突变所致Leigh综合征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39例Leigh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属的外周血白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URF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序列,进行正反向序列测... 目的研究因常染色体SURF1基因突变所致Leigh综合征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39例Leigh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属的外周血白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URF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序列,进行正反向序列测定检测突变,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验证测序结果,并与100名健康成人对照。结果39例Leigh综合征患儿中有5例(12.8%)SURF1基因外显子7存在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均因智力或运动障碍于出生后8个月至9.8年来院就诊。其中3例患儿的父母接受了SURF1基因突变分析,发现双亲中一方SURF1基因存在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而另一方及健康对照的相关外显子序列未发现异常。结论我们首次报道了5例SURF1基因604G→C杂合性错义突变导致Leigh综合征的患儿及其家系,频度高达12.8%,提示该突变可能是中国人的热点突变。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今后Leigh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病 蛋白质类 突变 误义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LEIGH综合征 错义突变 SURF 杂合性 1基因 遗传学研究
原文传递
miR-181c对缺氧预处理大鼠卒中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潇方 吴世政 +2 位作者 张淑坤 乌仁塔娜 白振忠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miR-181c对缺氧预处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9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缺氧预处理组、缺氧预处理缺血组。术后测定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脑梗死面积... 目的探讨miR-181c对缺氧预处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9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缺氧预处理组、缺氧预处理缺血组。术后测定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脑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质中miR-181c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皮质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合酶1亚基(mt—cox1)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预处理缺血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较单纯缺血组大鼠有明显改善,同时梗死面积由22.50%±2.96%减小到16.40%±3.13%(t=5.26,P〈0.01)。缺氧预处理缺血组miR-181c的表达较单纯缺血组表达明显降低(1.89±0.14与3.05±0.26,t=6.10,P〈0.01),其mt—cox1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0.54±0.07与0.93±0.04,t=8.01,P〈0.01)。结论缺氧预处理可能通过下调miR-181c基因表达使其靶蛋白mt—cox1表达增加,有效缓解SD大鼠的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梗死 大脑中动脉 微RNAS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大鼠
原文传递
细胞色素C氧化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敏 陈平 +2 位作者 彭红 沈芹 陈燕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5-669,共5页
目的观察COPD患者肺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肺切除术的周围型肺癌患者20例,参照COPD的诊断标准和患者的吸烟状况分为对照组(7... 目的观察COPD患者肺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肺切除术的周围型肺癌患者20例,参照COPD的诊断标准和患者的吸烟状况分为对照组(7例)、吸烟非COPD组(7例)和吸烟并COPD组(6例),取远离病变的肺组织。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采用分光光度法、半定量逆转录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中COX活性、COXⅡ亚基(COXⅡ)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COXⅡ蛋白的分布和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吸烟并COPD组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指数为(13.8±1.9)%,明显高于吸烟非COPD组[(9.6±0.8)%]和对照组[(5.9±1.0)%];吸烟并COPD组肺组织中COX活性为(4.4±0.7)×10^5U/kg,COXⅡ mRNA相对表达量为0.76±0.17,肺血管内皮细胞中COXⅡ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4.5±1.6,明显低于吸烟非COPD组[(6.0±0.6)×10^5U/kg、0.81±0.15和18.6±2.1]和对照组[(7.6±0.4)×10^5U/kg、0.86±0.20和23.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66~13.27,均P〈0.05);COX活性与FEV,占预计值%和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和0.91,均P〈0.01),与吸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78,P〈0.01);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COXⅡ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1)。结论COPD患者的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COX表达和活性下降,且均与吸烟有相关性。COX可能参与介导COPD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内皮细胞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T6253C点突变致线粒体脑肌病伴有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焦劲松 张永庆 +4 位作者 杜皓萍 王康 汪仁斌 王国相 洪闻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7-241,共5页
目的报道1例33岁男性,头痛后继以卒中样发作,影像学提示基底节区和颞枕叶缺血性改变,肌肉活检证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者的基因突变。方法我们应用基因分析未发现常见致病性突变,因此应用 DNA 芯片扫描线粒体基因全序列,寻找可能... 目的报道1例33岁男性,头痛后继以卒中样发作,影像学提示基底节区和颞枕叶缺血性改变,肌肉活检证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者的基因突变。方法我们应用基因分析未发现常见致病性突变,因此应用 DNA 芯片扫描线粒体基因全序列,寻找可能的致病突变。通过 DNA 芯片扫描线粒体基因全序列,应用直接测序法证实突变。结果在线粒体 DNA 共发现了3个新突变,其中 T6253C 突变导致细胞色素 C 氧化酶1第117位保守的蛋氨酸被苏氨酸取代,患者的母亲也携带相同的突变,而98名健康个体无人携带此突变,我们认为 T6253C 是导致该患者发病的致病突变。结论这是首例关于细胞色素 C 氧化酶1基因点突变导致线粒体脑肌病伴有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酸中毒 乳酸性 脑血管意外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点突变
原文传递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和Ⅱ mRNA的表达与精子活动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秀芬 姜宏 +2 位作者 朱杰 汪存利 何瑞冰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XⅠ)和Ⅱ(COXⅡ)在正常精子和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对48份精液进行常规检查,收集活动力正常的精子和(a+b)级≤40%的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提取精子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目的比较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XⅠ)和Ⅱ(COXⅡ)在正常精子和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对48份精液进行常规检查,收集活动力正常的精子和(a+b)级≤40%的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提取精子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OXⅠ,COXⅡ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活动力正常的精子比较,COXⅠ和COXⅡmRNA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精子密度与COXⅠ和COXⅡmR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1=0.268,r2=0.042,P均>0.05)。结论人精子线粒体COXⅠ,COXⅡmRNA表达减少可能是精子活动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能动性 电子传递复合物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