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用于颈椎椎间融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6 位作者 潘刚明 张宏斌 詹纯利 陈丙旭 许春 胡旭东 李兆麟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907-908,共2页
目的 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珊瑚羟基磷灰石/rhBMP-2/几丁糖,combined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在颈椎融合中的成骨效果。方法 按照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以实验犬为实验对象,同体对照研究,分别选择颈椎3/4和5/6为融合节段... 目的 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珊瑚羟基磷灰石/rhBMP-2/几丁糖,combined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在颈椎融合中的成骨效果。方法 按照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以实验犬为实验对象,同体对照研究,分别选择颈椎3/4和5/6为融合节段,随机选择其中一个节段应用CCHA为植入物,另一个节段则选择自体髂骨为植入物,按照Robinson’s法进行椎间融合手术,并加钢板内固定。手术后10周进行X线检查,并按照Lane-Sandhu评分法中骨形成的评定标准来确定愈合情况,以骨融合情况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选定α=0.05,β=0.05,γ=FS/SF=2时,接受CCHA优于自体骨。结果CCHA应用于颈椎融合时,在手术后10周时,达到完全愈合,去除结果相同的1例,第12例时,曲线与上界相交,停止实验。结论 从手术后10周的骨融合情况来看,CCHA比自体骨融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 椎间融合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颈椎 动物实验 骨移植
下载PDF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异位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13 位作者 徐国洲 夏虹 张宏斌 赖晃文 杨传红 詹纯利 李建军 陈丙旭 陈小冬 朱家龙 胡旭东 许春 李兆麟 李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异位成骨的影响;寻找具有骨诱导、骨传导、炎症反应轻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将两种不同理化条件下制得的CHA分为A,B两组,每组都同样按照不同的4种组合方法:CHA... 目的:探讨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异位成骨的影响;寻找具有骨诱导、骨传导、炎症反应轻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将两种不同理化条件下制得的CHA分为A,B两组,每组都同样按照不同的4种组合方法:CHA,CHA/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rhBMP-2),CHA/几丁糖,CHA/rhBMP-2/几丁糖制得4种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CHA)人工骨,分别编成A1~4小组和B1~4小组,分别植入大鼠背部肌肉的4个部位中。术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动物精神状况,伤口情况;以X线投照获得影像,处死动物后取材,以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成骨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肝脏损害情况。结果: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CHA对成骨、炎症反应、肝脏损害无差异;不同组合的CCHA之间有差异,CHA/rhBMP-2/几丁糖的成骨效果好,炎症反应、排斥反应轻。结论:通过理化条件的改变,在不影响异位成骨、不增加炎症反应的前提下,提高了CHA的机械强度,使它更加容易塑形,适宜手术操作,应用指征、部位将更加广泛。CHA/rhBMP-2/几丁糖构型的CCHA人工骨,增加了CHA的骨诱导作用,并使该种作用均匀、持久;同时,又降低了异物移植后的炎症反应;rhBMP-2等复合药物的应用,在实验剂量时,无肝脏损害,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 异位成骨 效应 实验研究 骨生成 骨移植
下载PDF
犬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皮下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袁捷 殷德民 +4 位作者 王敏 许锋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犬自体皮下非受力部位植入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hydroxyapatite,CHA),观察成骨情况及其转归。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犬BMSCs,并通过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检... 目的:犬自体皮下非受力部位植入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hydroxyapatite,CHA),观察成骨情况及其转归。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犬BMSCs,并通过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成骨表型。将第2代细胞接种于CHA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植于9只犬右侧腹部皮下,并在对称部位植入CHA作为对照。术后4、12、26周取材,HE染色,观察新生组织结构;通过形态计量学分析,对成骨情况量化,并行t检验。结果:成骨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显示骨钙蛋白表达阳性。HE染色示植入4周后,无明显骨形成;12周后,实验组有较多新生骨小梁形成,苦味酸-硫堇和Masson染色示骨基质和胶原形成良好;26周后,实验组骨小梁量有减少趋势。图像分析显示,实验组12周成骨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犬BMSCs诱导后具有成骨活性,复合CHA后,可促进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在无应力刺激情况下,随时间延长,局部成骨活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珊瑚羟基磷灰石 组织工程 应力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成骨诱导 皮下 实验研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尹飚 张余 +1 位作者 张宏斌 尹庆水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1期900-902,共3页
目的研究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CHA)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成骨细胞分别和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CHA)、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HA)混合培养,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CCHA对成骨细胞的ALP活性... 目的研究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CHA)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成骨细胞分别和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CHA)、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HA)混合培养,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CCHA对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HA对ALP活性没有影响。二者对细胞增殖指数均无影响。结论CC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尹庆水 张余 +4 位作者 李兆麟 徐国洲 夏虹 黄华扬 权日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 自行研制复合人工骨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天然海珊瑚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热液交换反应”先制成一种珊瑚羟基磷灰石 (CorallingHydroxyAptite,CHA)人工骨。再将此CHA人工骨与重组人BMP2 (rhBMP2 )和 2 %几丁糖复合 ... 目的 自行研制复合人工骨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天然海珊瑚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热液交换反应”先制成一种珊瑚羟基磷灰石 (CorallingHydroxyAptite,CHA)人工骨。再将此CHA人工骨与重组人BMP2 (rhBMP2 )和 2 %几丁糖复合 ,制备成rhBMP2 /CHA复合人工骨。将此新型复合人工骨分别植入 2 0只SD大白鼠体内 ,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并应用临床治疗骨缺损和椎间融合共 30例 ,观察术后局部伤口情况 ,全身反应和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观察平均 14个月 ,无全身性异常反应 ,仅 1例伤口有渗液 ,3周内伤口愈合 ,其余无不良反应 ,伤口均在 2周内一期愈合。骨愈合情况 :骨囊肿和胫骨干骺端骨折骨缺损植骨后 2个月愈合 ;脊柱椎间融合术后 3个月融合 ;骨不连术后 4~ 6个月愈合 ,无并发症发生。人工骨在观察期内未能完全降解。结论 自行研制的rhBMP2 /CHA复合人工骨生物相容性好 ,无毒性 ,成骨诱导作用优于单纯CHA和异体脱钙骨 ,临床应用满意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研制 临床应用 重组人BMP2
下载PDF
注射型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不连
6
作者 李菊根 张余 尹庆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型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将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颗粒化处理后,与一定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几丁糖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注射型复合人工骨,并应用... 目的探讨注射型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将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颗粒化处理后,与一定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几丁糖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注射型复合人工骨,并应用于15例骨不连。结果经过1~3次局部注射后,6~8个月12例骨性愈合,3例骨不连未愈合。结论注射型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是治疗骨不连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骨不连
下载PDF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权日 张余 +7 位作者 尹庆水 李兆麟 李文 张宏斌 詹纯利 陈丙旭 许春 胡旭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成骨效果。方法以24只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只。分别为CCHA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按照标准骨缺损动物模型实验。术后2周、4周、6周、8周对动物进... 目的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成骨效果。方法以24只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只。分别为CCHA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按照标准骨缺损动物模型实验。术后2周、4周、6周、8周对动物进行精神状况、伤口和影像学(X线)观察。每次处死2只动物并取材,以组织学方法对成骨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按照Lane-Sandhu评分法评价效果后采用SSP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成骨效果比较表明CCHA组>自体骨组>空白对照组;炎症反应表明CCHA组<自体骨组=空白对照组。两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HA的成骨效果好、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轻,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 治疗 骨缺损 手术
原文传递
复合人工骨与自体骨移植近期融合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3 位作者 李兆麟 徐国洲 黄华扬 张宏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37-939,942,共4页
目的评价复合人工骨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几丁糖(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CHC)做为自体骨移植替代物在手术后10周的融合效果。方法按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试验,分别以CHC和自体骨应用于骨不连、脊柱... 目的评价复合人工骨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几丁糖(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CHC)做为自体骨移植替代物在手术后10周的融合效果。方法按序贯实验设计方法设计试验,分别以CHC和自体骨应用于骨不连、脊柱融合病例的治疗,于术后10周行X光检查,并按照Lane-Sandhu评分法中骨形成的评定标准来确定愈合情况,以愈合情况为观察指标,选定α=0.05、β=0.05、γ=FS/SF=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去除观察结果相同的2对至第13对时,曲线与上界相交,停止试验。结论从CHC做为骨移植替代物手术后10周的骨融合情况来讲,CHC比自体骨融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骨 自体骨移植 融合效果 比较研究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注射型复合人工骨的研制与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1 位作者 李兆麟 李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复合人工骨 临床应用 研制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注射型 初步 局部注射 骨不连 金葡液 红骨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