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罗哌卡因芬太尼复合硬膜外腔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伟
孔春红
+2 位作者
刘丽君
肖占元
李立光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11期823-824,共2页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芬太尼复合硬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力、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30例作为镇痛组 ,30例未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当镇痛组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并且宫...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芬太尼复合硬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力、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30例作为镇痛组 ,30例未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当镇痛组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并且宫口开大 3cm后 ,选择L2~ 4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入导管 3~ 4cm。由硬膜外导管注入 0 2 %罗哌卡因和 2 μg/ml芬太尼混合液 5ml作为试验量 ,观察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 ,再注入该混合液 3~ 7ml建立镇痛平面。然后连接日本产奥贝微量输液泵以 2ml/h速率持续硬膜外腔泵入该混合液。控制阻滞平面在T10 以下 ,在宫口开全时停药。对照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后不用任何镇痛药。观察分娩开始后产妇的生命体征及VAS评分。监测宫缩及胎心变化。记录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及失血量 ,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 ,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①镇痛组产妇用药 5min后疼痛缓解 ,与镇痛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产妇镇痛前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 ;②镇痛组第 1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1) ,2组产妇宫缩、胎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③ 2组产妇分娩方式无显著差异(P >0 0 5 ) ;④ 2组产妇失血量、催产素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复合硬膜外腔阻滞
分娩镇痛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脐动脉血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徐雅琴
梁娅嫚
+2 位作者
于漫
徐翠翠
杨伟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8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脐血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脐血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低频脉冲电刺激)、C组(低频脉冲电刺激+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每组50例。于镇痛前即刻(T0),镇痛后30 min(T1)、60 min(T2)、宫口开至7~8 cm(T3)和宫口开全(T4)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镇痛效果评估;记录镇痛前即刻(t0),镇痛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120 min(t4)和180 min(t5)时宫缩间期及产程时间;比较三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用量、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出血量、缩宫素用量、助产率、剖宫产率及外周血强啡肽(Dyn)、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新生儿窒息评分、脐动脉血缺血修饰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痛分娩满意度。结果:T1、T2、T3和T4时,三组患者的VAS评分较T0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和T4时,A、C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且C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B组,B组患者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用量、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B、C组患者的Dyn水平明显高于A组,C组患者Cor水平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IMA水平明显低于A、B组,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无痛分娩满意度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提高分娩镇痛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蛛网膜下
腔
阻滞
复合
硬膜外
阻滞
分娩镇痛
缺血修饰白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钟成跃
王灿
+1 位作者
温志鹏
凤旭东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5期797-799,共3页
目的:评价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2例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
目的:评价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2例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单纯全麻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48 h免疫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24 h和48 h时,对照组患者CD3、CD4及CD4/CD8等免疫指标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手术前(P<0.05),而同期观察组患者仅术后24 h时CD4及CD4/CD8的水平低于手术前(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的下降及恢复均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麻醉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
腔
阻滞
复合
全麻
肝内胆管结石
免疫功能
术后感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哌卡因芬太尼复合硬膜外腔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伟
孔春红
刘丽君
肖占元
李立光
机构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出处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11期823-824,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芬太尼复合硬膜外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力、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30例作为镇痛组 ,30例未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当镇痛组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并且宫口开大 3cm后 ,选择L2~ 4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入导管 3~ 4cm。由硬膜外导管注入 0 2 %罗哌卡因和 2 μg/ml芬太尼混合液 5ml作为试验量 ,观察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 ,再注入该混合液 3~ 7ml建立镇痛平面。然后连接日本产奥贝微量输液泵以 2ml/h速率持续硬膜外腔泵入该混合液。控制阻滞平面在T10 以下 ,在宫口开全时停药。对照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后不用任何镇痛药。观察分娩开始后产妇的生命体征及VAS评分。监测宫缩及胎心变化。记录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及失血量 ,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 ,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①镇痛组产妇用药 5min后疼痛缓解 ,与镇痛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产妇镇痛前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 ;②镇痛组第 1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1) ,2组产妇宫缩、胎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③ 2组产妇分娩方式无显著差异(P >0 0 5 ) ;④ 2组产妇失血量、催产素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复合硬膜外腔阻滞
分娩镇痛
应用
分类号
R714.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6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脐动脉血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徐雅琴
梁娅嫚
于漫
徐翠翠
杨伟娜
机构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8期943-946,共4页
基金
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No.2018013041)
文摘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脐血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低频脉冲电刺激)、C组(低频脉冲电刺激+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每组50例。于镇痛前即刻(T0),镇痛后30 min(T1)、60 min(T2)、宫口开至7~8 cm(T3)和宫口开全(T4)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镇痛效果评估;记录镇痛前即刻(t0),镇痛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120 min(t4)和180 min(t5)时宫缩间期及产程时间;比较三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用量、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出血量、缩宫素用量、助产率、剖宫产率及外周血强啡肽(Dyn)、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新生儿窒息评分、脐动脉血缺血修饰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痛分娩满意度。结果:T1、T2、T3和T4时,三组患者的VAS评分较T0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和T4时,A、C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且C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B组,B组患者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用量、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B、C组患者的Dyn水平明显高于A组,C组患者Cor水平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IMA水平明显低于A、B组,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无痛分娩满意度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提高分娩镇痛的安全性。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刺激
蛛网膜下
腔
阻滞
复合
硬膜外
阻滞
分娩镇痛
缺血修饰白蛋白
Keywords
Low-frequency puls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lgesia
Labor analgesia
Ischemic modified albumin
分类号
R971.2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钟成跃
王灿
温志鹏
凤旭东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
出处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5期797-799,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2例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单纯全麻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48 h免疫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24 h和48 h时,对照组患者CD3、CD4及CD4/CD8等免疫指标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手术前(P<0.05),而同期观察组患者仅术后24 h时CD4及CD4/CD8的水平低于手术前(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的下降及恢复均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麻醉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硬膜外
腔
阻滞
复合
全麻
肝内胆管结石
免疫功能
术后感染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罗哌卡因芬太尼复合硬膜外腔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刘伟
孔春红
刘丽君
肖占元
李立光
《黑龙江医学》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脐动脉血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徐雅琴
梁娅嫚
于漫
徐翠翠
杨伟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麻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感染的影响
钟成跃
王灿
温志鹏
凤旭东
《抗感染药学》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