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板内固定联合复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洪涛 付大宇 柳美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7期0023-0025,共3页
研究钢板内固定联合复合磷酸钙植入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7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 研究钢板内固定联合复合磷酸钙植入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7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效率、治疗后骨重建相关指标水平、治疗后骨折延迟愈合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h,两组患者骨重建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骨重建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h,两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指标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过钢板内固定联合符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治疗,疗效良好,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术 复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 平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生物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治 王剑龙 +2 位作者 肖飞 向其军 刘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了CPC-PLGA复合材料,测定其抗压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固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并与单一...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了CPC-PLGA复合材料,测定其抗压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固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并与单一的CPC材料进行对照。结果CPC-30vol%PLGA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比单一的CPC材料提高了1倍多;与单一CPC材料相比,复合材料中CPC的固化产物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形态发生了改变,颗粒排列更加紧密。结论PLGA的加入可以提高CPC的抗压强度,对CPC的固化反应无不利影响,该复合材料在整形外科、骨外科及牙科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水泥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 复合材料 修复
下载PDF
壳聚糖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人工骨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连芩 李涤尘 +3 位作者 王臻 李爱民 靳忠民 王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提出添加壳聚糖纤维改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的降解性能。根据单一材料均匀降解假设和狗股骨远端松质骨区缺损修复试验研究壳聚糖纤维/骨水泥复合材料人工骨的降解性能。理论分析发现添加的纤维使得人工骨降解量与时间呈现非线性的二次... 提出添加壳聚糖纤维改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的降解性能。根据单一材料均匀降解假设和狗股骨远端松质骨区缺损修复试验研究壳聚糖纤维/骨水泥复合材料人工骨的降解性能。理论分析发现添加的纤维使得人工骨降解量与时间呈现非线性的二次函数关系;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减是人工骨降解率的关键影响因素。骨缺损修复试验结果显示人工骨残留材料率与时间形成高阶函数关系,且其试验曲线与骨组织工程理想曲线相似。分析认为,壳聚糖纤维降解速度高于骨水泥造成人工骨在缺损修复的过程中出现多孔结构,进而在促进新生骨组织生长的同时改变了该人工骨的降解规律,结合纤维质量分数的控制,有可能使人工骨的降解速率与骨组织生长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壳聚糖纤维 磷酸钙水泥 复合材料 降解性能
下载PDF
聚磷酸钙纤维/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磊 闫景龙 胡春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51-855,I0004,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聚磷酸钙纤维(calciumpolyphosphatefiber,CPPF)和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作为人工骨修复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制作骨缺损模型,将CPPF/CPC复合材料... 目的:探讨聚磷酸钙纤维(calciumpolyphosphatefiber,CPPF)和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作为人工骨修复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制作骨缺损模型,将CPPF/CPC复合材料植入左侧骨缺损处,右侧骨缺损以自体微小颗粒骨植入作为实验对照,另做不植入任何物质的骨缺损作空白对照。在2、4、8、12周时分别进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切片观察,8、12周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及骨密度测定,12周时进行力学测试。结果:CPPF/CPC人工骨组与微小颗粒骨组骨缺损均完全修复,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见修复,CPPF/CPC与微小颗粒骨两组间X线评分、骨密度及力学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PF/CP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能力、力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中修复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纤维 磷酸钙水泥 复合材料 缺损
下载PDF
聚磷酸钙/左旋聚乳酸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11
5
作者 石宗利 杜心康 王彦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7期3373-3375,i005,共4页
背景:用左旋聚乳酸(PLLA),聚羟基乙酸(PGA)等可降解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纤维状支架材料和海绵状支架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但这类支架材料存在着弹性模量低,受力时易变形,容易导致种子细胞损伤和降解吸收时间过... 背景:用左旋聚乳酸(PLLA),聚羟基乙酸(PGA)等可降解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纤维状支架材料和海绵状支架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但这类支架材料存在着弹性模量低,受力时易变形,容易导致种子细胞损伤和降解吸收时间过长等缺陷。目的:研制出可任意调控降解速率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生物相溶性能和毒理学性能的聚磷酸钙(CalciumPolyphosphate,CPP)纤维,并用该纤维为增强材料研制软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设计:以不同质量比例分组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研究所完成,基体材料选用PLLA(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合成室提供),增强材料选用自制CPP纤维。干预:以高强度、高模量可设计降解速率的CPP纤维为增强材料,PLLA为基体材料,应用溶媒投放、颗粒滤取技术制备出CPP/PLL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测试了该支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体外37℃下Hank's人工降解液中的生物降解特性。主要观察指标:物理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结果:CPP/PLLA支架复合材料具有三维连通、微孔、网状微观结构,微孔分布均匀,微孔尺寸为130~350μm,孔隙率90%;压缩模量随CPP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降解速率随CPP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结论:CPP/PLLA支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体外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 左旋聚乳酸软 支架 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聚磷酸钙纤维增强α-磷酸三钙/纳米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史雪婷 徐立新 石宗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1期9535-9538,共4页
背景:利用纤维增强磷酸钙骨水泥的机制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由于非吸收性纤维存在生物相容性低及应力遮挡等问题,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活性纤维对磷酸钙骨水泥性能的影响。目的:制备聚磷酸钙/(α-磷酸三钙/纳米羟... 背景:利用纤维增强磷酸钙骨水泥的机制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由于非吸收性纤维存在生物相容性低及应力遮挡等问题,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活性纤维对磷酸钙骨水泥性能的影响。目的:制备聚磷酸钙/(α-磷酸三钙/纳米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观察聚磷酸钙对磷酸钙骨水泥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方法:利用固相反应法和湿法反应法分别制得α-磷酸三钙和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再将2种粉末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高温处理,然后将其与不同质量比、不同长度的聚磷酸钙纤维复合制成骨水泥试样。对试样进行凝固时间、力学性能测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微观结构。结果与结论:聚磷酸钙长度为3mm、含量为10%时,抗压强度为66.43MPa,抗弯强度为13.86MPa。扫描电镜显示聚磷酸钙在磷酸钙骨水泥基体中分布均匀,结合性能好。在Ringer’s溶液中浸泡3个月,纤维仍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提示聚磷酸钙纤维对α-磷酸三钙/纳米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聚磷酸钙/(α-磷酸三钙/纳米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纤维 水泥 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 力学性能 生物材料
下载PDF
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磷酸钙骨水泥与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浩亮 王西彬 左瑞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56-2161,共6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研究最广泛与诱导成骨活性最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之一,但是单纯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后会被组织液稀释及蛋白酶分解,不能保持持久的药物浓度,难以发挥有效的骨诱导作用。目的:实验以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研究最广泛与诱导成骨活性最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之一,但是单纯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后会被组织液稀释及蛋白酶分解,不能保持持久的药物浓度,难以发挥有效的骨诱导作用。目的:实验以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载体,观察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取54只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制作骨质疏松模型,3个月后制作股骨中段骨折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断端不注射任何材料;复合材料组骨折断端注射0.5m L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断端注射0.5m L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骨折后4,12周,进行股骨骨折标本X射线检查、Micro-CT检测、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及病理观察。结果与结论:①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愈合评分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②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12周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均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骨小梁分离度均低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③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12周的最大载荷、刚度均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骨折后4周的弹性模量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④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后4周主要可见纤维软骨骨痂,骨折后12周骨痂重塑为板状骨,硬骨痂含量较少;复合材料组、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周可见明显的纤维性骨痂与软骨性骨痂,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硬骨痂含量较复合材料组多,骨折后12周硬骨痂重塑为板状骨;⑤结果说明,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提高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 磷酸钙水泥 纤维蛋白胶 复合材料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折愈合 生物力学 磷酸钙 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向其军 刘咏 +3 位作者 郑治 苏哲安 王剑龙 肖飞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5年第6期361-364,共4页
为深入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制备了CPC-PLGA生物复合材料;并通过测定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引起的浸泡液pH值的变化,以及采用JSM 5600LV型扫... 为深入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制备了CPC-PLGA生物复合材料;并通过测定该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引起的浸泡液pH值的变化,以及采用JSM 5600LV型扫描电镜观察该材料在体外降解后的微观形貌,间接评估了该材料引起体液pH值的变化以及该材料降解性能对人体细胞和骨组织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PCPLGA复合材料没有引起浸泡液pH值的较大波动,该值始终处于人体安全范围之内,对人体细胞的刺激影响将会较小;由于该材料复合了高分子聚合物PLGA,使其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可为骨组织细胞、血管等的粘附和生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水泥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 复合材料 修复 降解性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聚肽共聚物生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章苏宁 林嘉平 +1 位作者 陈涛 刘昌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75-1377,M011,共4页
Polypeptide graft copolymers such as poly(γ-benzyl-L-glutamate)(PBLG)-poly(ethylene glycol)(PEG) and poly(γ-ethyl-L-glutamate)(PELG)-poly(ethylene glycol)(PEG) were introduced into self-setting calcium phosphate cem... Polypeptide graft copolymers such as poly(γ-benzyl-L-glutamate)(PBLG)-poly(ethylene glycol)(PEG) and poly(γ-ethyl-L-glutamate)(PELG)-poly(ethylene glycol)(PEG) were introduced into self-setting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 system to improv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was improved considerably by the induction of polypeptide copolymers. It is about 22.3 higher for PBLG-g-PEG and 65.0 higher for PELG-g-PEG,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for the same polypeptide copolymer, higher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composites can be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copolymer micelles into the CPC.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he crystallite shapes of CPC depend on the weight fraction of polypeptide copolymer in the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肽共聚物 磷酸钙水泥 生物复合材料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磷酸钙骨水泥生物复合材料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萍 赵太荣 +1 位作者 任学华 储新宏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为了提高α-磷酸三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利用可溶性羧甲基壳聚糖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胶黏性,制得羧甲基壳聚糖/d-磷酸三钙骨水泥生物复合材料,并检测了含不同添加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物组成和微观结构。方法:按不同配比称量相应质量的... 为了提高α-磷酸三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利用可溶性羧甲基壳聚糖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胶黏性,制得羧甲基壳聚糖/d-磷酸三钙骨水泥生物复合材料,并检测了含不同添加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物组成和微观结构。方法:按不同配比称量相应质量的羧甲基壳聚糖与d-磷酸三钙骨水泥粉体,混合均匀,以蒸馏水为调和液,成型(测凝固时间)养护后获得4mm×4mm×25mm条形试样,测样品的抗弯强度、气孔率,采用XRD检测复合材料的产物组成,SEM观察断口微观结构。结果:羧甲基壳聚糖可以改善磷酸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但并不是随其加入量呈正比关系,而是有最佳值,当加入量为0.5%时增强效果最明显,抗折强度比未加羧甲基壳聚糖时提高38.13%;XRD及SEM检测发现,羧甲基壳聚糖的加入会影响磷酸钙骨水泥的水化结晶,当羧甲基壳聚糖添加量过高后,骨水泥浆体不能水化形成羟基磷灰石结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磷酸钙水泥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董利民 《功能材料信息》 2007年第5期32-,共1页
研制既具有多孔结构又具有足够力学强度的磷酸钙骨水泥材料是当前骨修复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报道了研制的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在植入初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植入后可渐渐降解成孔,为骨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磷酸钙... 研制既具有多孔结构又具有足够力学强度的磷酸钙骨水泥材料是当前骨修复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报道了研制的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在植入初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植入后可渐渐降解成孔,为骨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以磷酸钙骨水泥为基体,在基体中加入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微球形成复合材料,保证了复合材料植入初期有足够力学强度为新生组织提供支撑,防止自身的坍塌,而具有生物降解性微球的降解速度比磷酸钙骨水泥的固化体快,随着微球的降解在磷酸钙骨水泥基体中就会产生很多三维孔隙,利于细胞粘附生长,血管和神经长入,以及营养成分的渗入和代谢产物排出。这种结构设计使可体内降解成孔的磷酸钙骨水泥既具有足够力学强度又具有多孔结构,还可以通过改变不同材料的比例来调节复合材料的初始力学强度和降解速度。目前已研制成功了壳聚糖微球/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其凝固时间为10~15min,抗压强度达到30~40MPa,孔隙率70%~80%,孔径分布为100~300μm,并对复合材料的降解性、细胞相容性和动物体内植入试验进行了研究,表明所研制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成骨活性,是一种很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可注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水泥复合材料 力学强度 多孔结构 降解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明达 刘顺强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9期9-11,共3页
磷酸钙骨水泥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被作为重要的骨修复材料。但其存在固化时间较长、机械性能不足和低塑性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故需对其进行提高性能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改性的研究做一综述,随着对其改... 磷酸钙骨水泥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被作为重要的骨修复材料。但其存在固化时间较长、机械性能不足和低塑性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故需对其进行提高性能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改性的研究做一综述,随着对其改性研究的深入,其性能不断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水泥 复合材料 修复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凯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综合性能优于其他骨替代材料,且操作简便,与其他材料复合后性能进一步提高,较适合于颌面部骨修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磷酸钙水泥 复合材料 替代材料 缺损修复 颌面部
下载PDF
复合抗生素对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质影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苗军 刘春蓉 +5 位作者 王继芳 王岩 郝利波 毛科亚 唐佩福 刘志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研究复合抗生素对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头孢他啶和去甲万古霉素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 ,检测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及固化产物。结果 :在加入量 <5 %的情况下 ,随加入抗生素量的增加 ,水泥固化时间缩短 ,... 目的 :研究复合抗生素对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头孢他啶和去甲万古霉素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 ,检测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及固化产物。结果 :在加入量 <5 %的情况下 ,随加入抗生素量的增加 ,水泥固化时间缩短 ,抗压强度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松质骨抗压强度 ,固化产物仍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结论 :磷酸钙水泥固化反应温和 ,不影响药物活性 ,复合一定量抗生素对其理化性质影响不大 ,是理想的抗生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水泥 理化特性 复合抗生素 头孢他啶 去甲万古霉素 固化时间 抗压强度 生物活性替代材料
下载PDF
肌肉及骨内植入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明林 李涤尘 +1 位作者 刘亚雄 陈中中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20期2786-2787,共2页
目的成骨能力和降解性能是评价骨移植材料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CPC/BMP)复合人工骨在肌肉和骨缺损处的成骨性能和降解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成骨能力和降解性能是评价骨移植材料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CPC/BMP)复合人工骨在肌肉和骨缺损处的成骨性能和降解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制CPC/BMP复合物,植入小鼠肌袋和兔桡骨15mm骨缺损,以大体观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的方法研究材料周围新骨形成的特点和CPC/BMP变化规律。结果CPC植入小鼠肌袋内不能诱导成骨,CPC/BMP植入后有新骨生成,同时材料出现降解。植入骨缺损后,CPC/BMP复合物和单纯的CPC均可以促进新骨形成,但后者骨修复能力弱,材料降解速度缓慢。CPC/BMP植入4周有新骨形成,材料形态出现变化,晶体结构被逐渐破坏。24周有板层骨长入并与材料紧密结合,骨缺损初步修复,材料被溶解成规则的蜂窝状框架结构。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新骨钙化程度逐渐增高,24周时已经与正常骨接近。结论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降解性能理想,对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 磷酸钙水泥 形态发生蛋白 复合人工 缺损 形成 生物活性材料
下载PDF
复合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建东 李家顺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关键词 复合磷酸钙水泥 理化性质 替代材料 复合有机物 复合生物活性因子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聚乳酸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的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凌云 王彦平 +1 位作者 石宗利 张红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31-433,共3页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在骨与软骨组织支架复合材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聚乳酸(HAP/CPP/PLLA)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的特性。方法:采用溶媒浇铸、粒子滤取技...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在骨与软骨组织支架复合材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钙纤维/聚乳酸(HAP/CPP/PLLA)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的特性。方法:采用溶媒浇铸、粒子滤取技术与气体发泡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纳米HAP/CPP/PLLA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测试该支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纳米HAP/CPP/PLLA支架复合材料具有三维、连通、微孔网状结构,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好的压缩模量,是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纤维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组织工程 支架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明胶-羟磷灰石人工骨复合材料动物体内植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义荣 薛淼 +2 位作者 钱云芳 顾国珍 孟爱英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弥补单纯羟磷灰石不易塑造各种复杂形状的缺陷。方法将药用明胶与羟磷灰石复合,制备出GH型复合人工骨材料,将其植入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胫骨。术后2、6、12周取材,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该材料对肌... 目的弥补单纯羟磷灰石不易塑造各种复杂形状的缺陷。方法将药用明胶与羟磷灰石复合,制备出GH型复合人工骨材料,将其植入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胫骨。术后2、6、12周取材,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该材料对肌肉组织无炎性反应,与骨组织构成骨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复合材料 植入
下载PDF
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善昌 任媛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8期6759-6765,共7页
背景:复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的物理结构和无机成分与人体骨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证实续断细粉能明显提高骨缺损修复速度。目的:观察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复合植入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 背景:复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的物理结构和无机成分与人体骨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证实续断细粉能明显提高骨缺损修复速度。目的:观察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复合植入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体部制备长约1.0 cm、宽约0.5 cm、深约0.3 cm的骨缺损,右侧植入川续断复合磷酸钙材料作为实验组,左侧植入磷酸钙骨材料作为对照组。植入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CBCT检测、扫描电镜、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实验组成骨速度、材料降解率及硬度高于对照组。②CBCT检测:实验组材料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度强于对照组,且材料降解速度快于对照组。③扫描电镜:两组材料与周围正常骨组织间大多由纤维结缔组织充盈,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为紧密,空隙更加微小,随着时间的增加,材料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的结合更为紧密。④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成骨速度及成骨活性优于对照组。表明川续断复合磷酸钙骨植入材料具有明显加速成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材料 复合磷酸钙 川续断 缺损 引导再生
下载PDF
复合磷酸钙骨水泥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亮 党晓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532-1534,共3页
关键词 复合磷酸钙水泥 改性 PHOSPHATE 羟基磷灰石类 力学性能 人工材料 生物相容性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