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郝建军 艾庆贺 +3 位作者 袁大超 李兆玮 杨淑华 赵建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225,274,共11页
针对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对施药机的驱动电机、转向机构、喷杆及防飘装置、施药管路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与设计;采用流量传感器... 针对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动自走式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施药机。对施药机的驱动电机、转向机构、喷杆及防飘装置、施药管路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与设计;采用流量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管路药液流量和底盘行驶速度,通过增量式PID算法实时调节比例控制阀开度,实现了变量施药控制;开发了基于Android手机的APP控制软件,实现了对施药机的远程控制。流量控制精度试验表明,调控后单个喷头目标流量与实际流量的相对误差η≤4.0%;变量施药试验表明,施药系统平均超调量为2.7%,施药量与理论值相差2.1%;雾滴沉积试验表明,雾滴沉积个数极差为4个/cm^(2),单位面积最低沉积量为35个/cm^(2),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电动自走式施药机 变量施药 APP控制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民 向峰 +3 位作者 金鑫 朱志明 赵如浪 王永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24-27,共4页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量减产25.18%~41.45%[大豆与玉米行比4∶2处理减产幅度(41.45%)最大,大豆与玉米行比3∶4处理减产幅度(25.18%)最小],玉米有效穗数减少3.95%~14.47%(除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处理外),千粒重减少0.56%~3.63%,穗粒数减少5.24%~10.85%,穗长减少6.15%~11.28%,穗粗减小0.21%~3.16%,秃尖长增加21.65%~37.11%,株高降低2.21%~9.36%,茎粗减小15.83%~20.83%。综合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大豆与玉米行比4∶2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以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夏大豆玉米不同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不同生育时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彬 栾海业 +2 位作者 杨力 王春吉 周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田间配置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通过比较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的种植模式;同时研究了不同玉米生育期喷施“海藻博士”对玉米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4玉米“品字型”种植模式结合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喷施3 750 g/hm^(2)海藻博士水剂,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和生物量分配效果最佳,产量可以达到14 087.2 kg/hm^(2),百粒重达到37.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喷施“海藻博士” 玉米产量
下载PDF
东台地区早春大棚西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技术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素芹 袁飞 +3 位作者 陈秀红 徐红 朱淡梅 刘小燕 《上海蔬菜》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早春大棚西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西瓜每667 m^(2)收益16 000元左右、大豆和玉米收益2 500元左右,扣除生产成本3 950元,全年每667 m^(2)净效益14 550元。2022年,该种植模式在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推... 早春大棚西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西瓜每667 m^(2)收益16 000元左右、大豆和玉米收益2 500元左右,扣除生产成本3 950元,全年每667 m^(2)净效益14 550元。2022年,该种植模式在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推广应用280 hm^(2),产值达7 77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早春大棚西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适应性分析
5
作者 杨永森 金龙 田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26-29,共4页
为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使用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采用“4+4种植模式”(4行玉米+4行大豆),设5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为T_(1)(宁豆6号)、T_(2)(中黄318)、T_(3)(承豆6号)、T_(4)(铁丰31)和T_(5)(辽豆15号),玉米品种均为先玉1... 为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使用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采用“4+4种植模式”(4行玉米+4行大豆),设5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为T_(1)(宁豆6号)、T_(2)(中黄318)、T_(3)(承豆6号)、T_(4)(铁丰31)和T_(5)(辽豆15号),玉米品种均为先玉1225,对比分析各处理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各处理大豆生育期在143~145 d,株高、底荚高等农艺性状以T4处理表现最好;单株豆粒数以T_(4)和T_(2)处理较多,分别为49.36、48.55粒,产量以T_(4)处理最高(1384.65 kg/hm^(2)),T_(2)处理次之(1296.60 kg/hm^(2));经济效益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以T4处理最高。综合各品种表现,筛选出大豆品种铁丰31适合在研究区作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的优质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大豆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倩 王欣 +1 位作者 王怀义 孙雪梅 《云南农业》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为探索个旧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筛选大豆品种而实施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复宽1.8 m,行配比2∶2的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最适宜个旧市推广,油春1204、中豆54、中豆58是适宜复合种植的首选大豆品种。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实测产量
下载PDF
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7
作者 吕剑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20-23,共4页
为明确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开展了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均有优缺点,有些模式大豆产量高而玉米产量低,有些模式玉米产量高而大豆产量低,如6... 为明确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开展了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来看,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均有优缺点,有些模式大豆产量高而玉米产量低,有些模式玉米产量高而大豆产量低,如6+4(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大豆产量最高、玉米产量最低,3+4模式(3行大豆+4行玉米)大豆产量较低、玉米产量最高;从大豆和玉米的综合效益来看,以3+6模式(3行大豆+6行玉米)产值最高,3+4模式产值次之,6+4模式产值最低。综合来看,6+4模式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的大豆最有利于机械化收割。因此,应该把6+4模式作为泾川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的主推模式,但应注意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综合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产量 产值 甘肃泾川
下载PDF
横州市云表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及建议
8
作者 张荣善 陈海瑶 《江西农业》 2024年第6期184-186,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横州市云表镇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与供给重要农产品的有效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广西省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关键举措。为正确进行农户与种植户试种,横州市云表镇在创建玉米大豆综合种植示范区的过程中,持续推广...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横州市云表镇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与供给重要农产品的有效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广西省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关键举措。为正确进行农户与种植户试种,横州市云表镇在创建玉米大豆综合种植示范区的过程中,持续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稳粮增豆方面,该模式的推广实践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显著提升了横州市云表镇的土地利用效能。根据横州市云表镇的推广实践情况总结该模式的技术推广要点及建议,供相关部门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推广 建议
下载PDF
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9
作者 王良全 赵匆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12-15,19,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夏播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浙秋豆3号、宝豆1519和贡秋豆结荚紧实,籽粒饱满度高,耐密... 为筛选出适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夏播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浙秋豆3号、宝豆1519和贡秋豆结荚紧实,籽粒饱满度高,耐密性、抗倒伏性、抗病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作石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夏播大豆种植品种推广。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适当提前播种可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性状 产量 陕西石泉
下载PDF
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10
作者 杨云 金容 +3 位作者 符鹏 王鹏 李仕伟 龙芸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38-41,共4页
春玉米套作夏大豆是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增收一季大豆。为筛选出适合西南丘陵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收集了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 春玉米套作夏大豆是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增收一季大豆。为筛选出适合西南丘陵山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收集了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对各玉米品种的株高、株型、倒伏率、百粒重、穗粒数、产量和大豆的倒伏率、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百粒重、单株粒数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株型较好、抗倒伏且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为仲玉3号、绵单53和科茂918;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株高较矮可间接增加大豆产量;通过生产效益分析可知,绵单53和仲玉3号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生产中应用可获得较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品种 性状 产值
下载PDF
适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11
作者 史文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45-48,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稳定粮食生产的有效种植模式。通过复合种植,高低秆作物搭配,可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为了给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了适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稳定粮食生产的有效种植模式。通过复合种植,高低秆作物搭配,可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为了给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了适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由于2022年玉米全生育期降雨偏少,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影响整体产量,大豆未受到影响,成熟度较好。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中,玉米各处理平均产量9250.84 kg/hm^(2)(8765.43~10154.32 kg/hm^(2)),说明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从大豆产量结果来分析,佳禾2号折合产量2839.51 kg/hm^(2),较对照中黄30增产524.70 kg/hm^(2),增幅22.67%,居第1位;陇黄3号折合产量2654.32 kg/hm^(2),较对照中黄30增产339.51 kg/hm^(2),增幅14.67%,居第2位;冀豆17折合产量2592.59 kg/hm^(2),较对照中黄30增产277.78 kg/hm^(2),增幅12.00%,居第3位;中黄30折合产量2314.81 kg/hm^(2),居第4位;东豆027折合产量1172.84 kg/hm^(2),较对照中黄30减产1141.97 kg/hm^(2),减幅49.33%,居最后一位。综上所述,佳禾2号、陇黄3号、冀豆17、中黄30等品种经济性状较好,倒伏程度低,抗旱性好,产量较高,适宜该区域生态环境下种植;东豆系列品种生育期较长,不能较好地完熟,产量较低,建议下一年继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种植密度初探
12
作者 朱德明 《种子科技》 2024年第8期139-141,145,共4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贵州推广的新型种植模式,保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大豆增产增收是关键,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大豆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大豆产业向前发展。有研究表明,合理密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大豆的适...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贵州推广的新型种植模式,保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大豆增产增收是关键,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大豆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大豆产业向前发展。有研究表明,合理密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大豆的适宜种植密度除受品种基因型(株型、结荚习性、生育期等)控制外,还受环境条件(播种期、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田间配置等)的影响。因此,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播种1~5粒豆的产量变化,研究了该种植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种植密度
下载PDF
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玉米产量及效益分析
13
作者 王四芳 刘翔 +2 位作者 赵光 罗真 汤颢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30-33,共4页
为了探索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L.)Merr.]、玉米(Zea mays L.)的产量及效益表现,分析了多个品种大豆、玉米在该模式下的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豆63和玉米品种汉玉919在经济效益上... 为了探索汉川市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L.)Merr.]、玉米(Zea mays L.)的产量及效益表现,分析了多个品种大豆、玉米在该模式下的产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豆63和玉米品种汉玉919在经济效益上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Glycine max(L.)Merr.] 玉米(Zea mays L.) 产量 效益 汉川市
下载PDF
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下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分析
14
作者 胡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0004-0007,共4页
为了实现多种作物的高效共生,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的区别,并通过国内实践案例展示了其实施效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增强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化肥... 为了实现多种作物的高效共生,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的区别,并通过国内实践案例展示了其实施效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增强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方面,该模式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实践中,该模式使得农民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作物,综合收入纯利润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方面,该模式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了耕地的有序轮作换茬,还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正面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立冬 季林章 范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21-23,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且适宜泗阳县种植的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净作相当,可增收大豆1247.62~1549.52 kg/hm^(2)... 为筛选出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且适宜泗阳县种植的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净作相当,可增收大豆1247.62~1549.52 kg/hm^(2),效益较净作玉米高出7485.72~9297.12元/hm^(2)。其中,以间作泗豆14195品种组合收入最高,其次是间作苏豆26品种,以间作淮豆16品种组合收入最低。该模式解决了间(套)作作物高产的难题,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降低劳动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 品种 产量 效益分析
下载PDF
浅析聊城市玉米-香菜-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芳 张素芳 +1 位作者 杨红燕 吴怀英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7期57-59,共3页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山东省聊城市围绕保粮增收高效栽培模式,总结推广了玉米-香菜-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文章从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栽培技术要点、启示经验四个方面对该复合种植模式进行分析,供...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山东省聊城市围绕保粮增收高效栽培模式,总结推广了玉米-香菜-小麦“三种三收”复合种植模式。文章从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栽培技术要点、启示经验四个方面对该复合种植模式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香菜-小麦 “三种三收” 复合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山东聊城市
下载PDF
徽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路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2期54-57,共4页
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水量756 mm,无霜期220 d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徽县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6.67 hm^(2),主要通过在... 徽县地处嘉陵江上游,年平均气温10~12℃,年平均降水量756 mm,无霜期220 d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生长。近年来,徽县积极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2023年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66.67 hm^(2),主要通过在粮油主产乡(镇)遴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示范完成。本文立足区域实际,就推广生产种植模式转变和科学、规范、有序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为徽县大豆、玉米生产种植提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模式、提供了新技术,起到了稳粮增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及造林技术探讨
18
作者 韩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65-67,共3页
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在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以杨树林间复合种植为例,对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及其相应的造林技术进行探讨。概述了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的定义与原理,分析了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的主要优势... 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在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以杨树林间复合种植为例,对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及其相应的造林技术进行探讨。概述了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的定义与原理,分析了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的主要优势,详细探讨了混交种植、林下种植、边缘种植、排列种植和蔓生物种植这5种复合种植模式的具体造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林 林间复合种植模式 造林技术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黄进勇 李新平 孙敦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1-56,共6页
研究结果表明 ,与冬小麦 夏玉米平作和春玉米单作相比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各作物生殖生长时期均处于高空间生态位 ,田间光、温、气等生态条件得以改善 ,改平面受光为立体受光 ,作物群体内相对光强明显提高 ,而且各作... 研究结果表明 ,与冬小麦 夏玉米平作和春玉米单作相比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各作物生殖生长时期均处于高空间生态位 ,田间光、温、气等生态条件得以改善 ,改平面受光为立体受光 ,作物群体内相对光强明显提高 ,而且各作物行间地温升高 ,种植带内风速加大 ,均有利于提高籽粒灌浆的强度和速度 .同时 ,在籽粒灌浆过程中 ,各作物功能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比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作或春玉米单作有所提高 ,这是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主要增产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玉米 复合种植模式 生理生态效应
下载PDF
3种复合种植模式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的初探 被引量:11
20
作者 拜得珍 纪中华 +2 位作者 杨艳鲜 方海东 廖承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0-163,167,共5页
为了探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与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效果方面的关系,以土壤物理性肥力、化学性肥力、蓄水能力、土壤剖面特性和生物治理效益为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红壤经过各模式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得... 为了探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与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效果方面的关系,以土壤物理性肥力、化学性肥力、蓄水能力、土壤剖面特性和生物治理效益为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红壤经过各模式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通气孔隙度和>1mm团聚体都增加,容重分别是对照区的0.89倍、0.83倍和0.93倍,明显降低。(2)治理、恢复3年,种植模式木豆+酸角、柱花草+酸角、象草+酸角,0~30cm土层有机质分别较对照地增加1.76倍、1.74倍和1.09倍,全氮和有效养分增加幅度也很大。(3)在同一施肥状态下,各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土层内都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好于深层土壤理化性质。(4)各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分别是对照地的54倍、10倍和28倍;土壤实际蓄水效益也是对照的16.0倍、7.0倍和4.2倍,处理1最高土壤水分滞留量达2.7×104t/hm2,水土保持效益明显。综合各治理指标,发现木豆+酸角模式对改良退化红壤质量取得的综合效益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复合种植模式 金沙江干热河谷 土壤恢复 土壤肥力 蓄水能力 土壤剖面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