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合成Fe3O4@SiO2复合纳米磁性粒子用于质粒DNA的提纯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显祥 王森 +1 位作者 杨婉身 单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用超声合成了Fe3O4@SiO2复合纳米磁性粒子,并用于质粒DNA的提取.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震动样品磁场计(VSM)、X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对合成的复合磁性粒子的表面形貌、结构、磁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合成的复合磁微粒粒径... 用超声合成了Fe3O4@SiO2复合纳米磁性粒子,并用于质粒DNA的提取.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震动样品磁场计(VSM)、X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对合成的复合磁性粒子的表面形貌、结构、磁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合成的复合磁微粒粒径分布均匀,在15~20nm,磁响应性好.用该复合磁微粒提取DNA的纯度能达到A260/A280=1.8±0.1,琼脂糖电泳证明质粒DNA结构基本没有被破坏,主要为超螺旋结构,能满足PCR等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磁性粒子 超声 Fe3O4@SiO2 DNA 提取
原文传递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四氧化三铁复合磁性纳米粒子 被引量:3
2
作者 初立秋 陈煜 +2 位作者 苏温娟 谭惠民 赵信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季铵化试剂,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QC)———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采用AgNO3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季铵化度。以柠檬酸钠为改性剂,一步法制备了水基Fe3O4磁性纳米粒子。基于静电自组装作用,采用反相微... 以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季铵化试剂,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QC)———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采用AgNO3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季铵化度。以柠檬酸钠为改性剂,一步法制备了水基Fe3O4磁性纳米粒子。基于静电自组装作用,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QC/Fe3O4复合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多种手段对所制备的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表明,QC主要包覆于Fe3O4的表面。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磁核为Fe3O4晶体结构,平均粒径大约为50 nm^60 nm。VSM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磁性纳米粒子仍具有超顺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9.4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季铵盐 四氧化三铁 反相微乳液法 静电自组装 复合磁性纳米粒子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Fe_3O_4/PDA-PtNPs-Hb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及其对H_2O_2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春芳 陈华龙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
以氯铂酸为氧化剂、Fe_3O_4纳米粒子为载体、血红蛋白(Hb)为模型蛋白,利用多巴胺(DA)氧化聚合生成聚多巴胺(PDA),同时氯铂酸还原为铂纳米粒子(Pt NPs)的性质,一步法合成了Fe_3O_4/PDA-Pt NPs-Hb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将Fe_3O_4/PDA... 以氯铂酸为氧化剂、Fe_3O_4纳米粒子为载体、血红蛋白(Hb)为模型蛋白,利用多巴胺(DA)氧化聚合生成聚多巴胺(PDA),同时氯铂酸还原为铂纳米粒子(Pt NPs)的性质,一步法合成了Fe_3O_4/PDA-Pt NPs-Hb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将Fe_3O_4/PDA-Pt NPs-Hb固定于磁性玻碳基底表面制得Fe_3O_4/PDA-Pt NPs-Hb/MGC电极。对固定在Fe_3O_4/PDA-Pt NPs-Hb复合磁性纳米粒子中的Hb在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_3O_4/PDA-Pt NPs-Hb复合磁性纳米粒子不仅能简便地固定在电极表面,而且能有效地促进Hb与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此外,Fe_3O_4/PDA-Pt NPs-Hb/MGC电极对H_2O_2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在6.6~72.6μ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达3.92μM(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复合磁性纳米粒子 直接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Ag@Fe_2O_3的制备及表征
4
作者 邓祥 杨杨 +3 位作者 赵军 何杰 邹贵梅 黄小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1-873,共3页
采用高温溶剂,以硝酸银和三乙酰丙酮铁为原料,实现了Ag@Fe2O3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并用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物质的量之比Ag NO3/Fe(acac)3为1∶1.5,第一步... 采用高温溶剂,以硝酸银和三乙酰丙酮铁为原料,实现了Ag@Fe2O3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并用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物质的量之比Ag NO3/Fe(acac)3为1∶1.5,第一步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1 h,第二步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2 h时,产率达到最大值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银 三乙酰丙酮铁 Ag@Fe2O3磁性纳米复合粒子
下载PDF
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分离肝癌线粒体
5
作者 唐博 梁锐 +3 位作者 张易 金学利 赵樑 王立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利用人肝癌组织,研究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与传统线粒体分离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取人肝癌组织,分别采用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线粒体。扫描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蛋白标志物,流式... 目的利用人肝癌组织,研究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与传统线粒体分离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取人肝癌组织,分别采用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线粒体。扫描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蛋白标志物,流式细胞仪分析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采用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方法分离得到的肝癌组织线粒体结构完整,无胞核、胞膜等组分的污染,几乎没有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的污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稳定。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分离方法具备简便易行,分离得到的线粒体结构完整、纯度及活性较高,并且不需要大型设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抗体复合 密度梯度离心 线粒体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磁性铁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
6
作者 黄擎宇 王淑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综合运用了共沉淀和反相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的铁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在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磁性铁氧化物包覆并形成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对铁氧化物... 综合运用了共沉淀和反相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的铁氧化物复合纳米粒子。在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磁性铁氧化物包覆并形成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对铁氧化物纳米粒子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VSM)和振荡样品磁强计分析(TEM);对磁性复合纳米粒子进行TEM分析、动态光散射分析和VSM的测试分析。获得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直径约为300nm,饱和磁化度为6.9 emu/g,并且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反相乳液聚合法 磁性铁氧化物 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 超顺磁性
下载PDF
离子液体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DNA提取中的应用
7
作者 乔晋东 张小恺 +1 位作者 庞飞 冯鹏飞 《刑事技术》 2016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研究制备离子液体复合磁性纳米粒子,提高DNA提取纯化效率。方法将具有高提取效率的离子液体作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磁流体为分散相,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一步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具... 目的研究制备离子液体复合磁性纳米粒子,提高DNA提取纯化效率。方法将具有高提取效率的离子液体作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磁流体为分散相,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一步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较高提取效率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并与QIAGEN磁珠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制备的离子液体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化学性质稳定、分散性能良好、粒径均匀且具有超顺磁性,优于QIAGEN磁珠试剂盒。结论离子液体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可用于微量生物检材DNA提取,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所用试剂环境友好、成本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 离子液体复合磁性纳米粒子 一步悬浮聚合法
下载PDF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包覆Fe_3O_4磁导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汉文 余家会 +4 位作者 张春富 谢雷东 侯铮迟 徐冬梅 姚思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296,共4页
选择N?异丙基丙烯酰胺(N-isopropylacrylamide,NIP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ethylenebisacrylamide,MBA)为交联剂,用辐射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温敏的PNIPAM包覆Fe3O4磁导向纳米粒子。研究了NIPAM单体浓度、交联剂MBA用量、不同... 选择N?异丙基丙烯酰胺(N-isopropylacrylamide,NIP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ethylenebisacrylamide,MBA)为交联剂,用辐射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温敏的PNIPAM包覆Fe3O4磁导向纳米粒子。研究了NIPAM单体浓度、交联剂MBA用量、不同光照时间及温度对核壳结构磁性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单体NIPAM浓度的增加、交联剂MBA浓度的减小、光照时间的增加,聚NIPAM包覆Fe3O4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大。在25—39℃温度范围内PNIPAM包覆Fe3O4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具有最低临界溶解温度特性(Lowercriticalsolutiontemperature,LCST)。以SEM和动态激光光散射仪(PCS)对该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粒径进行测定,表明辐射化学方法合成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四氧化三铁 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下载PDF
CoTAPc-Fe_3O_4纳米复合固定化漆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军涛 黄俊 +1 位作者 刘诚 李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制备了CoTAPc-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该纳米复合粒子对漆酶进行了固定,研究了戊二醛浓度、固定化温度、pH值、BSA浓度、给酶量等因素对固定化漆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以此载体固定漆酶的最佳条件:戊二醛浓度为5%,... 制备了CoTAPc-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该纳米复合粒子对漆酶进行了固定,研究了戊二醛浓度、固定化温度、pH值、BSA浓度、给酶量等因素对固定化漆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以此载体固定漆酶的最佳条件:戊二醛浓度为5%,固定化温度为0℃,pH值为7,BSA浓度为2.5 mg/mL、给酶量为2 mL。固定化漆酶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APc—Fe3O4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 漆酶固定 交联法
下载PDF
两种Fe_3O_4核壳式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处理含Pb(Ⅱ)废水应用废水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诸慧 刘路路 +2 位作者 刘旭 朱伊娜 李晔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6年第6期5-9,共5页
利用共沉淀法,经过表面修饰,分别包覆传统的和可生物降解的螯合剂得到多层核壳式结构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Fe_3O_4@SiO_2@NH_3@EDTA和Fe_3O_4@SiO_2@NH_3@NTA,并通过XRD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复合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 利用共沉淀法,经过表面修饰,分别包覆传统的和可生物降解的螯合剂得到多层核壳式结构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Fe_3O_4@SiO_2@NH_3@EDTA和Fe_3O_4@SiO_2@NH_3@NTA,并通过XRD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复合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Fe_3O_4复合粒子,粒子粒径约为12nm。同时利用复合粒子为吸附剂处理重金属溶液,分别研究不同时间、pH值、重金属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对两种粒子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 可降解螯合剂 吸附重金属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可见光活性的磁性Ce/Ti-SiO2-Fe3O4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其催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陈善斌 赵强钦 李海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将Ti4+/Ce3+包覆组装在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制备了磁性复合Ce/Ti-SiO2-Fe3O4纳米粒子,用XRD、TEM、UV-Vis和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苯酚的光降解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复合纳米粒子磁响应性好,可见光区表现出很强的MMC... 将Ti4+/Ce3+包覆组装在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制备了磁性复合Ce/Ti-SiO2-Fe3O4纳米粒子,用XRD、TEM、UV-Vis和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苯酚的光降解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复合纳米粒子磁响应性好,可见光区表现出很强的MMCT吸收,在阳光下照射9h,苯酚降解率达到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纳米 可见光催化剂 苯酚
下载PDF
磁性纳米介孔硅体系的设计制备
12
作者 朱佳颖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9期50-52,共3页
通过两种方法制备Fe_3O_4@SiO_2纳米粒子,并对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一步法合成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操作简单,并且性能优异。利用透射电镜TEM对复合微粒的粒径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利用磁滞回线对其进行磁性能评价。结果表... 通过两种方法制备Fe_3O_4@SiO_2纳米粒子,并对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一步法合成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操作简单,并且性能优异。利用透射电镜TEM对复合微粒的粒径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利用磁滞回线对其进行磁性能评价。结果表明Fe_3O_4@SiO_2纳米粒子粒径粒径25 nm左右,并且具有高饱和磁化率的超顺磁性能,其剩余饱和磁化率高达50 emu·g^(-1),分散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 二氧化硅 四氧化三铁 超顺磁性 核壳结构
下载PDF
磁性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与青铜器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绒 韩海洲 +1 位作者 郑行望 李玉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726-1734,共9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以PVP分散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为核、SiO2为壳并复合有荧光标记物钌联吡啶的核壳型复合功能纳米粒子.在对该功能型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进行TEM、荧光特性和磁性等特性表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水溶性高聚物PVP...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以PVP分散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为核、SiO2为壳并复合有荧光标记物钌联吡啶的核壳型复合功能纳米粒子.在对该功能型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进行TEM、荧光特性和磁性等特性表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水溶性高聚物PVP溶液对Fe3O4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并将其均匀的包入SiO2壳中,基于此研究了该功能型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与青铜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功能型复合纳米粒子为材料对青铜器腐蚀机理进行了在线、无损、实时监测以及将复合纳米材料从被分析体系中无损去除的方法,发展了适合于去除吸附于青铜器文物表面的功能型纳米粒子的新方法.这一研究结果为以该纳米粒子为基质构建适合于青铜器表面成分分析的纳米传感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 反相微乳液法 PVP 青铜器
原文传递
Fe_3O_4@SiO_2@polymer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承林 贺欢 +4 位作者 高红军 刘赣 马如江 安英丽 史林启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9-275,共7页
本文通过多步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层结构的、多功能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Fe3O4@SiO2@polymer).纳米复合粒子内核是磁性Fe3O4纳米粒子,SiO2包裹在Fe3O4上能够使其稳定分散和保护其不被腐蚀氧化;中间层是生物相容的聚天冬氨酸(PAsp)... 本文通过多步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层结构的、多功能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Fe3O4@SiO2@polymer).纳米复合粒子内核是磁性Fe3O4纳米粒子,SiO2包裹在Fe3O4上能够使其稳定分散和保护其不被腐蚀氧化;中间层是生物相容的聚天冬氨酸(PAsp)载药层;最外层是亲水的聚乙二醇(PEG)稳定层.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各层都是生物相容的,利用静电作用将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负载在磁性纳米复合粒子中,通过PAsp的pH响应调节了DOX的释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 Fe3O4@SiO2 多层结构 药物释放
原文传递
胶态磁组装光子晶体及其离子强度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由爱梅 曹玉华 曹光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9-483,共5页
采用细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合物包覆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MCNPs),通过磁场诱导组装制备得到胶态磁组装光子晶体(CMA-PC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MCNPs具有规整的球形形貌和明显的核壳结构,并且单分散... 采用细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合物包覆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MCNPs),通过磁场诱导组装制备得到胶态磁组装光子晶体(CMA-PC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MCNPs具有规整的球形形貌和明显的核壳结构,并且单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112 nm,聚合物壳层厚约10 nm.MCNPs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快速(<1 s)组装形成光子晶体结构.当离子强度在0.03~0.75 mmol/L范围内变化时,CMA-PCs的衍射色呈现从橙红色到紫色的变化,反射波长从607 nm蓝移至434 nm,并且离子强度的响应在10 s内即可达到平衡,表明制得的CMA-PCs可以作为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离子强度的半定量检测,并且具有简便、快速及裸眼可视化检测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胶态磁组装光子晶体 离子强度
下载PDF
High densities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graphene fabricated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nd their use as efficient synergistic microwave absorbers 被引量:37
16
作者 Guizhen wang Zhe Gao +3 位作者 Gengping Wan Shiwei Lin Peng Yang Yong Qin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04-716,共13页
An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to synthesize Fe3O4/graphene and Ni/graphene composites. The structure and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the as-prepared composites are investigated. The... An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to synthesize Fe3O4/graphene and Ni/graphene composites. The structure and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the as-prepared composites are investigated. The surfaces of graphene are densely covered by Fe3O4 or Ni nanoparticles with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re well distributed on each graphene sheet without significant conglomeration or large vacancies. The coated graphene materials exhibit remarkably improved electromagnetic (EM) absorption properties compared to the pristine graphene. The optimal reflection loss (RL) reaches -46.4 dB at 15.6 GHz with a thickness of only 1.4 mm for the Fe3O4/graphene composites obtained by applying 100 cycles of Fe2O3 deposition followed by a hydrogen reduction. The enhanced absorption ability arises from the effective impedance matching, multiple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and increased magnetic loss from the added magnetic constituents. Moreover, compared with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materials, the composites have a lower filling ratio and smaller coating thicknes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M absorption propertie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nanoscal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gnetic particles on graphene by ALD is a very promising way to design lightweight and high-efficiency microwave absor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 GRAPHEN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icrowave absorption
原文传递
Advanced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with microemulsion phase 被引量:2
17
作者 LI Wei XU Peng +2 位作者 ZHOU HuaCong YANG LiangRong LIU HuiZhou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87-416,共30页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with microemulsion phase.Microemulsion phase can be considered as true nanoreactors,which can be used to synthesize nanomaterials.P...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with microemulsion phase.Microemulsion phase can be considered as true nanoreactors,which can be used to synthesize nanomaterials.Properties and the mechanism of nanoparticle formation with microemulsion phase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Preparation of the various nanomaterials,such as metal nanomaterials,oxide nanomaterials,magnetic nanoparticles,in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nanomaterials,metallic-organic composite nanomaterials,and other composite nanomaterials,are investigated with different microemulsion phases.The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s are presented with the schematic dia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emulsion phase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SURFACTANT formation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