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SiC复合编织管的抗热冲击性能与失效机理研究
1
作者 胡庆宽 许琦鹏 +3 位作者 万志慧 杨保建 周为 晋小超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6,共9页
以二维二轴编织的SiC/SiC复合编织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热冲击性能及失效机理。自主搭建了基于石英灯辐照加热的循环热冲击试验平台,基于该平台开展了SiC/SiC复合编织管的循环热冲击试验考核,并对循环热冲击后的复合编织管进行了径向... 以二维二轴编织的SiC/SiC复合编织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热冲击性能及失效机理。自主搭建了基于石英灯辐照加热的循环热冲击试验平台,基于该平台开展了SiC/SiC复合编织管的循环热冲击试验考核,并对循环热冲击后的复合编织管进行了径向压缩测试,探究了复合编织管力学性能与破坏机理,拟合得到了热冲击强度退化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搭建的循环热冲击试验平台能够模拟快速升降温的实际服役环境,最高升温、降温速率在试验过程中分别可达约40、60℃/s。随着热冲击循环次数的增加,SiC/SiC复合编织管环向拉伸强度下降,且降幅随之增大。热冲击产生的热应力导致纤维周围的基体产生微裂纹,弱化了纤维束与基体之间的连接,这是复合编织管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拟合的强度退化经验公式能够准确描述强度退化规律,可以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SiC/SiC复合编织 石英灯辐照加热 热冲击 失效机理
下载PDF
控制线芯可伸缩复合编织加强型护套采煤机软电缆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燕丽 宋学才 《江苏科技信息》 2013年第3期71-72,共2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采煤机软电缆的先进技术,采用控制线芯可伸缩复合编织加强型护套生产工艺及原理,控制线芯可伸缩复合编织加强型护套采煤机软电缆产品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
关键词 波浪形可伸缩控制线芯 复合编织加强型护套 采煤机软电缆
下载PDF
一种防水防潮高阻隔性复合编织集装袋
3
作者 王仁龙(整理) 《塑料包装》 CAS 2022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防水防潮高阻隔性复合编织集装袋,作为包装材料的集装袋本体设置在指定位置,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单向气阀;包括:所述单向气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伸入到连接座的内部并且与防潮气囊... 本文介绍了一种防水防潮高阻隔性复合编织集装袋,作为包装材料的集装袋本体设置在指定位置,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单向气阀;包括:所述单向气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伸入到连接座的内部并且与防潮气囊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带,且所述固定带的外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置在材质为弹性材料的连接条的一侧。该防水防潮高阻隔性复合编织集装袋,设置有气囊,使用该装置之前,通过单向气阀向防潮气囊的内部注射气体,集装袋本体外侧通过防水外层、抗压层和承重层组成,进而有效地使得该装置达到防水、抗压和承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袋 复合编织 防水防潮 高阻隔性
下载PDF
复合编织布气相防锈纸获国家专利
4
作者 邱小毛 《造纸信息》 1996年第11期17-17,共1页
武汉防锈纸厂生产的新产品——复合编织布气相防锈纸获得国家专利,9月2日,该厂收到了国家专利局的通知。 气相防锈纸作为金属及其制品的防锈包装纸,为我国的金属产品出口创汇,发挥了神奇的保护作用。传统的气相防锈纸,一面涂布气相缓蚀... 武汉防锈纸厂生产的新产品——复合编织布气相防锈纸获得国家专利,9月2日,该厂收到了国家专利局的通知。 气相防锈纸作为金属及其制品的防锈包装纸,为我国的金属产品出口创汇,发挥了神奇的保护作用。传统的气相防锈纸,一面涂布气相缓蚀剂,另一面复合PE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锈纸 复合编织 缓蚀剂 防锈包装 布气 国家专利 专利产品 保护作用 气相 金属产品
下载PDF
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平板弹道冲击特性及损伤分析
5
作者 牟浩蕾 李仪 +2 位作者 宋东方 解江 冯振宇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7,104,共10页
为了研究1000D629T/EPMOLD110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平板抗冲击行为及损伤特性,采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技术(VARI)和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加工不同厚度的平板试验件,通过空气炮装置进行弹道冲击试验。同时,基于芳纶平纹编织复合... 为了研究1000D629T/EPMOLD110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平板抗冲击行为及损伤特性,采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技术(VARI)和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加工不同厚度的平板试验件,通过空气炮装置进行弹道冲击试验。同时,基于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基础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建立经验证的细观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通过拟合确定宏观模型的材料本构参数;建立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平板弹道冲击宏观有限元模型,结合CT扫描结果进一步分析其弹道极限特性及损伤形貌等。结果表明: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平板在圆柱弹体冲击试验下的失效模式主要为纤维拉伸断裂、纤维脱出、面外剪切与层间分离等;随着平板厚度增加,其弹道极限相应增加,且与VARI工艺相比,采用RTM工艺可将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平板的抗冲击性能提升5%;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平板宏观模型的弹道冲击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弹道极限误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平纹编织复合材料 弹道冲击试验 损伤分析 细观代表体积单元(RVE)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加筋壁板低速冲击及冲击后压缩性能多尺度分析
6
作者 王维韩 侯玉亮 +2 位作者 赵巧莉 刘雨桐 李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117,202,共10页
该文通过构建平纹编织复合材料(plain woven composites,PWC)的微/细/宏观多尺度模型,对复合材料T型和工型加筋壁板的低速冲击(low-velocity impact,LVI)和冲击后压缩(compression after impact,CAI)性能进行分析。根据PWC内部结构特征... 该文通过构建平纹编织复合材料(plain woven composites,PWC)的微/细/宏观多尺度模型,对复合材料T型和工型加筋壁板的低速冲击(low-velocity impact,LVI)和冲击后压缩(compression after impact,CAI)性能进行分析。根据PWC内部结构特征,构建微观和细观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模型,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条件,预测其等效力学参数。同时,基于局部均匀化方法,将细观RVE模型转化为包含0°和90°子胞的等效交叉层合板(equivalent cross-ply laminate,ECPL)胞元。通过ECPL胞元建立PWC加筋壁板的宏观分析模型,并进行LVI和CAI性能分析。首先进行了能量为8 J、10 J和12 J的LVI试验和多尺度模拟,研究了PWC加筋壁板在LVI载荷下的力学行为。随后,对不同能量冲击后的加筋壁板进行CAI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其冲击后压缩剩余力学性能和损伤行为。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能量冲击下的LVI和CAI试验和预测结果,发现多尺度模型对加筋壁板力学性能的预测误差均小于6%,验证了该多尺度模型的有效性。试验和预测结果表明,在CAI载荷作用下,PWC加筋壁板的蒙皮部分沿着冲击损伤的位置发生完全断裂,其中,纤维断裂和层间分层成为PWC加筋壁板的主要损伤形式。此外,工型加筋壁板表现出更好的抵抗压缩强度衰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编织复合材料 加筋壁板 多尺度模型 低速冲击 冲击后压缩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杜金康 于国强 +4 位作者 庞洋龙 张华军 梁小强 高希光 宋迎东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18,共7页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在室温和800℃,1000℃,1200℃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下开展了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采集了高温环境下试件的变形数据。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在室温和800℃,1000℃,1200℃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下开展了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采集了高温环境下试件的变形数据。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了试件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800~1200℃内,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响应同样具有明显的双线性特征,初始线性段的弹性模量与室温测试结果相近,高温环境下第二线性段弹性模量低于室温环境;800~1200℃惰性气体环境下材料拉伸强度较室温环境低20%左右;温度主要影响材料中纤维与基体的结合状态和SiC纤维的强度。一方面,温度越高断口纤维拔出情况越严重;另一方面,温度越高SiC纤维强度越低,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强度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陶瓷基复合材料 二维编织SiC/SiC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断口形貌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建模关键问题研究
8
作者 刘帅 王真 +2 位作者 卢国盛 刘芳 沈敏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基于细观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是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其中细观模型的建立是力学分析的基础。纤维束的空间走向和细观结构几何参数表征是细观结构建模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针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 基于细观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是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其中细观模型的建立是力学分析的基础。纤维束的空间走向和细观结构几何参数表征是细观结构建模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针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三单胞模型开展研究,全面分析了单胞45°划分方式和水平划分方式中纤维束的各种空间走向,获得了详细的三单胞的纤维束方向余弦;针对三种形状的纤维束横截面,分析推导了编织工艺参数与单胞几何参数的复杂关系,利用编织工艺参数作为初始参数对单胞结构进行定量化表征,并获得了纤维束体积分数和纱线填充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工作为三维多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建模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细观结构 三单胞模型 纤维束 方向余弦
下载PDF
玻纤/碳纤三维编织一体成型多异质界面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
9
作者 谢依娜 权震震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10-15,22,共7页
为减少电磁波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反射,减少二次污染,采用玻纤作为阻抗匹配层,为增强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构造玻纤-碳纤多异质界面,通过多次反射延伸传播路径消耗电磁波;采用三维混杂编织工艺设计并制备3种玻纤/碳纤一体成型多异... 为减少电磁波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反射,减少二次污染,采用玻纤作为阻抗匹配层,为增强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构造玻纤-碳纤多异质界面,通过多次反射延伸传播路径消耗电磁波;采用三维混杂编织工艺设计并制备3种玻纤/碳纤一体成型多异质界面预制件,再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固化得到复合材料H-G/C、H-G/C/G和H-G/C/G/C,研究分析3种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和轴向静态压缩性能。结果表明,3层结构的H-G/C/G复合材料在频率为12.34GHz时屏蔽效能高达71.14dB,X波段内平均吸收功率系数为0.77,屏蔽机制以吸收为主,抗压缩强度为254.59MPa,复合材料表现出低反射、高屏蔽效能和高抗压缩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玻璃纤维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低反射 电磁屏蔽
下载PDF
基于多频率超声综合比对法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检测
10
作者 曲亚林 宁宁 詹绍正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6期71-74,共4页
介绍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工艺成型特点以及容易产生的缺陷类型。采用多种频率的超声波对三维编织材料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多频率超声综合比对法虽然无法对材料内部的孔隙分布进行定量检测... 介绍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工艺成型特点以及容易产生的缺陷类型。采用多种频率的超声波对三维编织材料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多频率超声综合比对法虽然无法对材料内部的孔隙分布进行定量检测,但可以对不同区域孔隙分布情况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超声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DIGIMAT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作者 段成红 吴港本 罗翔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6-131,共6页
为准确预测不同编织工艺参数下编织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拓宽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建立了考虑随纤维路经产生扭结缺陷的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并基于平均场均匀化方法,利用DIGIMAT预测... 为准确预测不同编织工艺参数下编织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拓宽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建立了考虑随纤维路经产生扭结缺陷的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并基于平均场均匀化方法,利用DIGIMAT预测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分析不同编织角对编织复合材料等效工程常数的影响规律;其次基于强度失效准则,预测编织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加载情况下的力学性能;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编织复合材料RVE的应力与应变。结果表明:预测的编织参数对等效工程常数的影响规律与试验测量一致,获得的应力、应变可为进一步研究其损伤破坏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代表性体积单元 DIGIMAT 编织
下载PDF
基于面胞-内胞建模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冰球撞击分析方法及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子豪 刘璐璐 +3 位作者 徐凯龙 罗刚 赵振华 陈伟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4,共9页
针对碳/环氧树脂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开展冰球高速冲击下的损伤研究。应用空气炮冲击实验系统,分别用三种不同冲击速度进行冲击实验,对试件的主要损伤位置进行工业CT扫描,观察其内部损伤形式。分别考虑面胞区域和内胞区域的不同,应用... 针对碳/环氧树脂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开展冰球高速冲击下的损伤研究。应用空气炮冲击实验系统,分别用三种不同冲击速度进行冲击实验,对试件的主要损伤位置进行工业CT扫描,观察其内部损伤形式。分别考虑面胞区域和内胞区域的不同,应用宏观本构模型和冰球的应变率相关材料模型建立冰球冲击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复合材料厚度和冰球冲击角度对材料损伤的影响,并与实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面胞区域的基体损伤程度相较于内胞区域更严重;迎弹面的损伤面积一般要大于背弹面;斜撞击的冲击角度对损伤面积和损伤位置有所影响,随着冲击角度降低,复合材料的损伤面积也会减小;提升复合材料板的厚度可以提高吸收能量的能力并降低材料损伤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冰撞击 单胞 数值分析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轴向压缩性能及破坏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信发 王校培 +3 位作者 王坤 彭锦峰 蔡登安 周光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2-710,共9页
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制备了三维多层缠绕编织、三维五向面芯编织和三维七向编织3种不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系统分析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纱线轨迹,分别开展了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编织工艺对三维编织复... 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制备了三维多层缠绕编织、三维五向面芯编织和三维七向编织3种不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系统分析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纱线轨迹,分别开展了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编织工艺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压缩承载、破坏模式及吸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编织结构圆管的轴向承载能力和破坏机制存在显著差异。三维多层缠绕编织圆管的环向纱体积含量较高,能有效承担轴向载荷,其轴向承载能力明显高于其余两类编织圆管。但由于纤维间载荷传递性能较弱,易发生脆性破坏,导致吸能效果最差。而三维五向面芯编织和三维七向编织圆管具有紧密交织的纱线结构,径向编织纱能有效限制剪切裂纹扩展,从而引发渐进稳定的开花式破坏,此类破坏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三维五向面芯编织圆管纤维断裂更加充分,吸能效果最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圆管 压缩试验 破坏模式 吸能特性
下载PDF
碳纤维平纹与斜纹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多尺度分析与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乐 时建纬 +1 位作者 杨晶晶 李成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5,106,共11页
为了探究平纹与斜纹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响应,构建了多尺度框架来进行二者的分析与比较。首先构造出介观下的平纹与斜纹编织结构几何模型来探究二者的力学性能,然后将平纹与斜纹编织几何模型进行局部均匀化从而转化为等效交叉层合板模型... 为了探究平纹与斜纹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响应,构建了多尺度框架来进行二者的分析与比较。首先构造出介观下的平纹与斜纹编织结构几何模型来探究二者的力学性能,然后将平纹与斜纹编织几何模型进行局部均匀化从而转化为等效交叉层合板模型,最后把二者的等效交叉模型拓展为宏观下的低速冲击仿真模型,在6 J能量下做了冲击仿真模拟并与实验结果做了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二者仿真下的冲击力变化趋势与实验下的冲击力变化趋势相似,说明了该多尺度框架的可行性。斜纹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力峰值、冲击力震荡时间以及吸收能量都要高于平纹编织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等效交叉层合板模型 多尺度模型 低速冲击
下载PDF
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超声热成像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胤 宋远佳 +2 位作者 江海军 陈飞 张凯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6-883,共8页
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主要为内部的分层损伤,采用目视检测无法有效检测损伤,损伤使得结构承载能力严重降低,威胁编织复合材料构件的安全使用。本文使用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进行无损检测研究,使用10J、20J... 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主要为内部的分层损伤,采用目视检测无法有效检测损伤,损伤使得结构承载能力严重降低,威胁编织复合材料构件的安全使用。本文使用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进行无损检测研究,使用10J、20J、30J、40J、50J的冲击能量制作了5个试件。对超声激励过程的温升曲线、空间温度曲线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不同冲击能量试件发现,低速冲击下损伤主要是内部损伤,冲击能量越大,损伤区域越大,且损伤具有延展性。采用曲线分类算法对损伤区域进行了定量识别,发现编织复合材料损伤面积和冲击能量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红外热成像 编织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损伤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三胞模型考虑孔隙缺陷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多尺度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怀 李成 +1 位作者 刘乐 龚桂林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3,共10页
编织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孔洞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影响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于开源软件TexGen[1]实现编织复合材料内胞、面胞和角胞的参数化建模,在面胞和角胞模型中均考虑了纱线轨迹在空间中的偏移和受到打紧工... 编织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孔洞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影响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于开源软件TexGen[1]实现编织复合材料内胞、面胞和角胞的参数化建模,在面胞和角胞模型中均考虑了纱线轨迹在空间中的偏移和受到打紧工序时纱线之间的相互挤压。利用random函数在微观尺度微观模型的基体中引入孔隙单元来模拟纤维束内干斑,在细观尺度上的三单胞模型基体中引入孔隙单元来模拟纤维束间孔隙,在宏观尺度上建立含内胞、面胞、角胞细观单元宏观均质模型对宏观弹性常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孔隙率对细观尺度三类单胞模型的弹性常数影响程度不同;(2)纤维束内干斑孔隙对宏观弹性性能的影响要大于纤维束间孔隙,随着干斑孔隙率Pm增加,纵向泊松比减小,而随着纤维束间孔隙率Pn增加,纵向泊松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 孔隙率 三单胞模型 多尺度
下载PDF
三点弯曲工况下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的材料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光 冯玉鹏 +2 位作者 解东旋 肖森 景国玺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8-606,共9页
在汽车碰撞产生的弯曲载荷下,复合材料安全构件应具有抵抗变形和耗散碰撞能量的能力。为确定三点弯曲工况中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渐进损伤材料模型力学参数,开展了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特性试验和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三点弯... 在汽车碰撞产生的弯曲载荷下,复合材料安全构件应具有抵抗变形和耗散碰撞能量的能力。为确定三点弯曲工况中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渐进损伤材料模型力学参数,开展了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特性试验和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该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弯曲失效历程及力-变形特性。进而分析了渐进损伤材料模型中各非试验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讨论了多层壳建模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获得了复合材料渐进损伤模型的非试验参数和有效的仿真建模方法。获得的材料特性可用于该材料结构在相似工况中的碰撞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编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力学特性 三点弯曲 材料模型 模型标定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应变测量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蒲浩 王育鹏 +1 位作者 杨胜春 李磊 《工程与试验》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针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受载时应变场不均匀、试样表面较小区域的应变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材料的整体变形等问题,本文通过经向无缺口拉伸试验,进行了3种不同丝栅尺寸应变计、引伸计和非接触式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的应变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针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受载时应变场不均匀、试样表面较小区域的应变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材料的整体变形等问题,本文通过经向无缺口拉伸试验,进行了3种不同丝栅尺寸应变计、引伸计和非接触式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的应变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受载时应变场分布是不均匀的,且变形量差异较大;采用更大丝栅尺寸的应变计可以降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变形不均匀的影响,获得更准确的应变结果;非接触式三维全场应变测量可以准确反映被测试样的全场应变,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准确的应变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测试 无缺口拉伸试验 应变测量技术
下载PDF
温度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葛辛辛 赵南 +3 位作者 杨骏 屈毫拓 欧阳旭宇 张攀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9期178-184,共7页
目的 研究室温和低温下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的冲击性能。方法 通过开展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的压缩试验,对冲击响应曲线、冲击损伤容貌、压缩失效模式和剩余压缩强度进行分析,探讨冲击时的环境温度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冲击性能的影... 目的 研究室温和低温下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的冲击性能。方法 通过开展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的压缩试验,对冲击响应曲线、冲击损伤容貌、压缩失效模式和剩余压缩强度进行分析,探讨冲击时的环境温度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 冲击后的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存在凹坑、分层、基体裂纹和纤维断裂等多种失效模式,压缩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横贯冲击损伤区域截断式破坏失效。结论 低温环境增强基体强度,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程度,从而提高编织复合材料结构的剩余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损伤 失效模式 压缩强度
下载PDF
三维编织含孔复合材料工字梁的弯曲性能分析
20
作者 祝林清 李倩倩 李炜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20,31,共8页
制备了含孔三维编织工字梁织物及其复合材料,获得了不同孔洞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工字梁,对其进行了弯曲测试,同时结合3D-DIC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研究了三维编织含孔复合材料工字梁的弯曲过程及其损伤机理。结果表明,两孔工字梁在达到其... 制备了含孔三维编织工字梁织物及其复合材料,获得了不同孔洞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工字梁,对其进行了弯曲测试,同时结合3D-DIC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研究了三维编织含孔复合材料工字梁的弯曲过程及其损伤机理。结果表明,两孔工字梁在达到其峰值载荷之后,仍然能够保持76%以上的载荷。三维编织含孔工字梁复合材料在弯曲载荷的作用下发生基体开裂、纤维与基体分离、纤维断裂。最大应力点位于腹板空腹区上下方的凹状区域,孔洞周围树脂表面树脂最先发生开裂,裂纹沿着孔洞周边以及编织角方向延展,造成材料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工字梁 弯曲性能 DI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