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聚合物CTNI/PMMA薄膜的制备及传输特性的研究
1
作者 张福军 任诠 +9 位作者 张健 孙香冰 王彦玲 杨旭东 高怡 杨洪亮 冯林 张光辉 Chow Yuk-tak 许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6-779,769,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C16H33(CH3)3N]Ni(dmit)2(简称为CTNI),通过旋涂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复合聚合物CTNI/PMMA薄膜,用视频摄像技术测量了其光传输损耗。结果表明,对8%质量分数掺杂浓度的CTNI/PMMA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光传输损... 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C16H33(CH3)3N]Ni(dmit)2(简称为CTNI),通过旋涂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复合聚合物CTNI/PMMA薄膜,用视频摄像技术测量了其光传输损耗。结果表明,对8%质量分数掺杂浓度的CTNI/PMMA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光传输损耗为3.001dB/cm,随着CTNI在复合聚合物薄膜中浓度的增加,薄膜的光传输损耗线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合物薄膜 传输损耗 视频摄像技术
下载PDF
基于1,2-二氰基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高耐久性有机阻变存储器
2
作者 李伟 朱慧文 +7 位作者 孙彤 屈文山 李建刚 杨辉 高志翔 施薇 魏斌 王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292,共10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1,2-二氰基苯(O-DCB)与聚(3-己基噻吩)(P3HT)复合薄膜的高耐久性有机阻变存储器(ORSM).ORSM表现出非易失型和双极性存储特性,电流开关比(I_(on/off))超过10^(4),耐久性高达400次,保持时间为10^(5)s,V_(set)和V_(reset...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1,2-二氰基苯(O-DCB)与聚(3-己基噻吩)(P3HT)复合薄膜的高耐久性有机阻变存储器(ORSM).ORSM表现出非易失型和双极性存储特性,电流开关比(I_(on/off))超过10^(4),耐久性高达400次,保持时间为10^(5)s,V_(set)和V_(reset)分别为-6.9 V和2.6 V.器件的阻变机理是陷阱电荷的俘获与去俘获,即负偏压或正偏压诱导电荷陷阱的填充和抽离过程,导致电荷传输方式的改变,从而产生高低电阻间的切换.器件的高耐久性一方面是由于O-DCB较小的分子尺寸和较好的溶解性形成了均匀分布且稳定的电荷陷阱,另一方面是由于O-DCB较好的分子平面促进了其与P3HT共轭链的相互作用.该研究为高耐久性ORSM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加快了ORSM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阻变存储器 聚合物/小分子复合薄膜 分子平面性 高耐久性
下载PDF
气相法沉积Ag/聚合物复合薄膜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瑛洁 江晓红 +3 位作者 YARMOLENKO M A RAGACHEVA A 王明 陆路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
将Ag Cl晶体和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质量比1∶1)混合物作为靶材,分别在石英玻璃、单晶硅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MMA)和镀铝聚酯膜基底上,通过低功率电子束蒸发法沉积一定厚度的含Ag/聚合物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将Ag Cl晶体和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质量比1∶1)混合物作为靶材,分别在石英玻璃、单晶硅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MMA)和镀铝聚酯膜基底上,通过低功率电子束蒸发法沉积一定厚度的含Ag/聚合物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薄膜成分、结构和表面形貌,运用接触角测试仪评估薄膜表面的疏水性,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厚度约为490 nm,表面存在明显的两相结构,即以CC、C—C、C—CFn、C—F、—CF2基团形成的聚合物基膜里分散着纳米Ag和Ag Cl颗粒;石英和硅片基底上复合薄膜的接触角分别为108.41°和104.38°,表现为疏水性,对标准菌株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其中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能力比大肠杆菌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聚合物复合薄膜 电子束蒸发 疏水性能 抗菌性能
下载PDF
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极化及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史伟 郭世义 +2 位作者 任诠 房昌水 许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1-322,共2页
制取了PbTiO3 纳米微晶与高透明度的聚合物PEK -C组成的复合材料薄膜 ,从介电性和有效场理论出发 ,对极化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极化后的复合材料的X -ray衍射 ,得知PbTiO3 微晶的c轴取向度达到 68% ,测量了 3 80nm~ 90 0nm... 制取了PbTiO3 纳米微晶与高透明度的聚合物PEK -C组成的复合材料薄膜 ,从介电性和有效场理论出发 ,对极化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极化后的复合材料的X -ray衍射 ,得知PbTiO3 微晶的c轴取向度达到 68% ,测量了 3 80nm~ 90 0nm的透过光谱 ,估算了极化前后光学带隙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iO3纳米微晶 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 极化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聚合物复合薄膜的n-p型湿热发电机
5
作者 李沛达 王治宇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0-1440,共11页
从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湿气中获取电能的绿色发电技术近年来备受瞩目.本研究提出一种简易高效的方法,制备了内含热氧化还原对的n型和p型湿热产电聚合物复合薄膜.并以之构建n-p型湿热发电器件,同时利用环境中的湿气化学势与低品位热能产生电... 从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湿气中获取电能的绿色发电技术近年来备受瞩目.本研究提出一种简易高效的方法,制备了内含热氧化还原对的n型和p型湿热产电聚合物复合薄膜.并以之构建n-p型湿热发电器件,同时利用环境中的湿气化学势与低品位热能产生电能.研究表明温度与湿度梯度可以协同促进湿热产电薄膜中的离子扩散和器件产电能力,在其体系中引入热氧化还原对可进一步强化环境热能向电能的转换.在80%RH和20℃温差条件下,此n-p型湿热发电器件的功率密度为17μW·cm^(-2).集成9个器件可以仅依靠人体表面的湿热能量产生4~8 V电压.此类器件具有环境刺激响应快速、环境适应性好、轻薄柔性、绿色环保的特点,在自供能可穿戴电子、传感、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发电机 聚合物复合薄膜 温度梯度 湿度梯度 发电
原文传递
聚合物网络液晶电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安 何杰 +1 位作者 阎斌 汪映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2-377,共6页
聚合物网络织构对液晶分子的稳定作用决定了聚合物网络液晶(PNLC)的电光性能。实验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通过改变RAFT试剂(RAFT-PS)含量来调节聚合物网络织构,实现对PNLC电光性能的控制。结果表明,随着RAFT-PS含量... 聚合物网络织构对液晶分子的稳定作用决定了聚合物网络液晶(PNLC)的电光性能。实验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通过改变RAFT试剂(RAFT-PS)含量来调节聚合物网络织构,实现对PNLC电光性能的控制。结果表明,随着RAFT-PS含量由10%增加到40%,聚合物网络孔径变大,液晶畴区面积增加,畴区数量减少,阈值电压(Vth)下降了52.8%,饱和电压(Vs)下降了37.7%,显著地改善了PNLC的电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网络液晶 聚合物/液晶复合薄膜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电光性能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受体给体复合体薄膜光伏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封伟 曹猛 +3 位作者 韦玮 吴洪才 万梅香 吉野胜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57-1162,共6页
提出了用一种新的有机物 聚合物复合体薄膜制备受体 给体聚合物光伏电池的思路 ,用于克服由于激子或极化子扩散范围短而熄灭造成的电荷分离与传输效率低的缺陷 .在采用对称N ,N′ 二苯并咪唑 3,4,9,10 四羧酸二亚酰胺和聚 (2 ,5 ... 提出了用一种新的有机物 聚合物复合体薄膜制备受体 给体聚合物光伏电池的思路 ,用于克服由于激子或极化子扩散范围短而熄灭造成的电荷分离与传输效率低的缺陷 .在采用对称N ,N′ 二苯并咪唑 3,4,9,10 四羧酸二亚酰胺和聚 (2 ,5 二十五烷氧基 对 苯撑乙烯 ) (ROPPV)为原材料制备成复合体薄膜 ,对其电学、光学及用其制作的光伏电池的性能进行了讨论 .结果显示了导电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聚合物光伏电池 有机染料 共轭聚合物 异质结 光子器件 有机聚合物复合薄膜
原文传递
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薄膜PbTiO_3-PEK-c的电光特性及其弛豫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任诠 吕增海 +6 位作者 马常宝 郭世义 杨旭东 许东 王少伟 张光辉 王志刚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82-885,共4页
制备了掺杂型纳米晶聚合物钛酸铅聚醚醚酮 (PbTiO3 PEK c)复合薄膜 ,采用简单透射技术测量了该复合薄膜的线性电光系数 。
关键词 PbTiO3-PEK-c 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薄膜 电光特性 电光系数 驰豫过程 测量
原文传递
用视频摄像技术测定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薄膜的传输损耗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增海 杨旭东 +6 位作者 任诠 王雪亭 闾晓琴 孟凡青 马常宝 张光辉 Y.T.Chow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45-948,共4页
研制了一种新的钛酸铅 聚醚醚酮 (PT PEK c)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薄膜 ,用视频摄像技术准确、实时地分析了这种复合薄膜的传输损耗。该方法包括一架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和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 ,以及棱镜耦合系统 ,其测量范围为 0 5~ 10 0dB... 研制了一种新的钛酸铅 聚醚醚酮 (PT PEK c)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薄膜 ,用视频摄像技术准确、实时地分析了这种复合薄膜的传输损耗。该方法包括一架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和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 ,以及棱镜耦合系统 ,其测量范围为 0 5~ 10 0dB/cm ,用这种方法测得PT PEK c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薄膜在 6 33nm处的传输损耗为 3 0 9dB/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聚合物复合薄膜 传输损耗 视频摄像技术
原文传递
Measurement of Composite Film Parameters by a Prism Coupler
10
作者 FANYun-zheng RENQuan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2001年第1期20-23,共4页
A new polymer composite thin film DMACB/PEK-c is reported. After poling of the film, the refractive indices n t and n n, that is the in-film-plane and the normal-to-film-plane refractive indices at 633 nm and the thic... A new polymer composite thin film DMACB/PEK-c is reported. After poling of the film, the refractive indices n t and n n, that is the in-film-plane and the normal-to-film-plane refractive indices at 633 nm and the thickness d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quasi-waveguide m -line method.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are: n t=1.657 3±0.001 7, n n=1.627 8±0.001 9, and d =1.427 8±0.003 1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composite film Optical properties Prism coupler
下载PDF
Properties of PAn/PVA Conducting Composite Film by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11
作者 ZHENG Jian-bang,WANG Hui,FENG Wei,WU Hong-cai (School of Electron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CHN)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1999年第4期216-220,共5页
The polyaniline (PAn)/poly(vinyl alcohol) (PVA) conductive composite film is synthesized with perchloric acid (HClO 4) as the dopant and oxidant in reaction system by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The result shows t... The polyaniline (PAn)/poly(vinyl alcohol) (PVA) conductive composite film is synthesized with perchloric acid (HClO 4) as the dopant and oxidant in reaction system by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composite film has very high conductive properties, the maximum value of conductivity reaches 0.173 S/cm at the concentration 0.75 mol. The influences of HClO 4 on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film are investigated.In addition,the electrode reaction progress is discussed with the result that obtained from SEM and FTIR analyz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ucting Composites Film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POLYANILINE Poly(Vinyl Alcoho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