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1
作者 孙淑娟 施江 +4 位作者 李汉兴 刘露民 彭群华 吕海鹏 林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系统解析冬桑复合茶(mulberry-leaf teas,MTs)关键化学成分,并通过与感官结果结合阐明其中潜在风味成分。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市售冬桑、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原料,冬桑绿茶复合茶、冬桑乌龙茶复合茶和冬桑红茶复合茶样...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系统解析冬桑复合茶(mulberry-leaf teas,MTs)关键化学成分,并通过与感官结果结合阐明其中潜在风味成分。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市售冬桑、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原料,冬桑绿茶复合茶、冬桑乌龙茶复合茶和冬桑红茶复合茶样本。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s orptive extraction,SBSE)富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热解析附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分析,并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全面解析MTs的关键香气成分及非挥发性品质成分。结果冬桑绿茶中β-环柠檬醛、橙花醇和2-甲基丁酸顺式-3-己烯酯,冬桑乌龙茶中2-壬烯醛、苯甲醛、香叶醛和芳樟醇,冬桑红茶中芳樟醇、脱氢芳樟醇、4-萜品醇、α-松油醇、橙花醇和香叶醇等香气成分是构成复合茶的香气关键成分。此外,共鉴定出73个黄酮类、36个有机酸类、21个脂类、18个萜类和苯丙烷类、15个糖类、8个生物碱类、7个氨基酸类以及5个脂溶性色素类成分,筛选出15个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大于1的特征性成分,特别是(+)-没食子儿茶素、槲皮素3-O-槐糖、原花青素C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4α-8)儿茶素、槲皮素3,7-糖苷、二氢杨梅素、山奈酚-3-鼠李糖苷、dTDP-6-脱氧-D-糖、D-岩藻糖、二羟基-1(10)-螺环戊烯-2-酮11-糖苷、PI(16:0/18:2(9Z,12Z))、PG(16:0/18:3(6Z,9Z,12Z))(L10)、对羟基奎尼酸、抗坏血酸等桑叶特征性成分,这些非挥发性成分是直接或间接贡献复合茶滋味的关键成分。结论本研究系统解析了传统茶与冬桑叶拼配的复合茶关键风味物质基础及其对特征风味品质的潜在贡献,为优化茶与冬桑复合配方提供科学依据,拓展茶跨界组合应用提供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桑复合茶 香气 非挥发性成分 代谢组学
下载PDF
蜜桃乌龙复合茶中“桃香”关键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丽丽 王佳童 +2 位作者 朱荫 施江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9,共13页
天然花果与传统茶组合能够显著提升复合茶的风味丰富度,蜜桃乌龙复合茶兼具乌龙茶与桃的特征性风味品质,深受茶叶消费者追捧,目前针对市售蜜桃乌龙复合茶特征风味品质形成机理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利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 sorptive... 天然花果与传统茶组合能够显著提升复合茶的风味丰富度,蜜桃乌龙复合茶兼具乌龙茶与桃的特征性风味品质,深受茶叶消费者追捧,目前针对市售蜜桃乌龙复合茶特征风味品质形成机理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利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 SBS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14个具有典型“桃香”属性的蜜桃乌龙复合茶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出14个醇类、3个酚类、3个含氮杂环类、6个含氧杂环类、8个内酯类、14个醛类、16个酮类、8个烯类、5个有机酸类和41个酯类化合物,其中γ-癸内酯(16.75%)、γ-十一烷酸内酯(11.72%)、芳樟醇(10.31%)、δ-癸内酯(10.23%)、乙酸叶醇酯(5.28%)、γ-辛内酯(4.77%)、反式β-紫罗酮(3.30%)是较为重要的挥发性成分。此外,感官审评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结果表明,反式β-紫罗酮、大马士酮、芳樟醇、δ-癸内酯、乙酸异戊酯、γ-十一烷酸内酯、乙酸叶醇酯和正己酸乙酯是蜜桃乌龙复合茶关键风味贡献化合物,并通过与桃香精油的香气成分比对进一步分析其对桃香的贡献。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复合茶香气品质化学的理论基础,为传统茶与天然花果跨界利用及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桃乌龙复合茶 搅拌棒吸附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对气味活度值 桃香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罗布麻无花果叶复合茶包配方优化
3
作者 李飞飞 石淼 +5 位作者 周慧雯 高琛瑜 董荣 乔丹 刘明臣 张珍珍 《茶叶学报》 2023年第4期29-36,共8页
【目的】研制一款复合功能性保健茶包。【方法】以罗布麻茶和无花果叶作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罗布麻茶无花果复合茶包进行工艺优化,采用模糊数学法对罗布麻茶无花果叶复合茶包的色泽、滋味、香气和风格进行感官评分... 【目的】研制一款复合功能性保健茶包。【方法】以罗布麻茶和无花果叶作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罗布麻茶无花果复合茶包进行工艺优化,采用模糊数学法对罗布麻茶无花果叶复合茶包的色泽、滋味、香气和风格进行感官评分。【结果】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无花果叶杀青5 min,无花果叶与罗布麻茶复配比为1∶3,包装材料为玉米纤维,感官评分最高为84分,香气均衡,口感柔和,无苦涩感。【结论】采用本法研制的罗布麻茶无花果叶复合茶包成品香气浓郁,而且工艺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无花果叶 复合茶 模糊数学法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松针绿茶抗氧化复合茶饮料的加工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丽华 麦啟彬 +5 位作者 杨小翠 刁美灵 吴晓华 刘日淼 王翼彬 陈骁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4-247,共4页
以松针、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松针绿茶复合茶饮料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及饮料配方,结果表明:在松针与绿茶质量比为1∶1,料水比(g∶mL)为1∶80,提取时间为30 min,浸提温度为90... 以松针、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松针绿茶复合茶饮料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及饮料配方,结果表明:在松针与绿茶质量比为1∶1,料水比(g∶mL)为1∶80,提取时间为30 min,浸提温度为90℃;白砂糖添加量为3%,柠檬酸添加量为0.015%,蜂蜜添加量为0.1%参数下研制的松针绿茶复合茶饮料不仅具有独特的松针和绿茶香味,口感宜人且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其中总抗氧化能力为149.492 U/mL,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7.860 U/mL,茶多酚含量为1941.18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绿 复合茶饮料 抗氧化
下载PDF
柿叶复合茶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绍兰 范小红 +3 位作者 张新富 胡建辉 刘迪克 辛淑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24,共4页
以秋季柿叶为原料,通过比较研究不发酵型与发酵型柿叶茶的加工与品质特征,选择出不发酵型柿叶茶,即柿叶经过清洗-沥水-摊晾-滚筒杀青(260℃)-揉捻(40min)-造形(85℃)-烘干(90℃)-提香(95℃、50 min)工序制作,其品质较优;并与西洋参、麦... 以秋季柿叶为原料,通过比较研究不发酵型与发酵型柿叶茶的加工与品质特征,选择出不发酵型柿叶茶,即柿叶经过清洗-沥水-摊晾-滚筒杀青(260℃)-揉捻(40min)-造形(85℃)-烘干(90℃)-提香(95℃、50 min)工序制作,其品质较优;并与西洋参、麦冬、射干、刺五加、茉莉花、玫瑰花、菊花等中药材进行拼配制作复合茶,利用均匀设计方案确定最佳种类及拼配比例,结果表明:柿叶茶45.8%(2.71 g)、西洋参10.3%(0.61 g)、麦冬8.6%(0.51 g)、刺五加26.0%(1.54g)、玫瑰花9.3%(0.55g),按此比例可配制成汤色、香气、滋味俱佳的柿叶复合茶。既丰富了柿叶茶的风味,又赋予了复合茶润喉利咽、美容安神的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加工工艺 复合茶 感官审评
下载PDF
杀青工艺对杜仲复合茶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雯 肖斌 +4 位作者 王丽霞 蒲国涛 高婷 柳洁 李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研究杀青工艺对杜仲复合茶活性成分的影响,为杜仲复合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杜仲鲜叶与茶鲜叶以不同质量比(9∶1,7∶3,5∶5,3∶7,1∶9)混合,以及在3∶7质量比下,采用不同杀青方式(锅式、蒸汽、微波)生产的杜仲复... 【目的】研究杀青工艺对杜仲复合茶活性成分的影响,为杜仲复合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杜仲鲜叶与茶鲜叶以不同质量比(9∶1,7∶3,5∶5,3∶7,1∶9)混合,以及在3∶7质量比下,采用不同杀青方式(锅式、蒸汽、微波)生产的杜仲复合茶中各活性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水浸出物)含量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微波杀青方式,以杀青功率和转速为试验因素,杀青功率设6和4kW 2个水平,杀青转速设350,300和250r/min 3个水平,两因素各水平两两组合形成6个处理,分析杀青条件对杜仲复合茶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杜仲鲜叶与茶鲜叶按3∶7的质量比混合时,杜仲复合茶中各活性成分的含量较为均衡适宜;采用微波杀青的方式杜仲复合茶中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杀青功率和转速,尤其是二者的合理搭配对杜仲复合茶中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在微波功率6kW、转速300r/min的杀青条件下,杜仲复合茶中茶多酚、氨基酸、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和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99.3,39.2,19.3,10.5和406.3mg/g,除茶多酚外,其余活性成分含量均为各处理中最高。【结论】杜仲鲜叶与茶鲜叶以3∶7质量比混合有利于杜仲复合茶活性成分的保留;采用微波杀青方式较有利于减少杜仲复合茶活性成分的损失;微波杀青条件以6kW、300r/min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青工艺 杜仲复合茶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冬凌草、菊花复合茶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佑稷 李国民 田宏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冬凌草为主料 ,菊花为辅料采用对比分析、正交试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配比、浸提温度、酶法澄清和调配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冬凌草、菊花两粉末按质量比 1 0∶1加入75℃的水中 ,所得复合茶原汁以pH值 4 5、时间 5h、温度 7... 以冬凌草为主料 ,菊花为辅料采用对比分析、正交试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配比、浸提温度、酶法澄清和调配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冬凌草、菊花两粉末按质量比 1 0∶1加入75℃的水中 ,所得复合茶原汁以pH值 4 5、时间 5h、温度 75℃酶法处理效果最佳 ;用复合茶原汁1 5 0mL/L、蔗糖 1 0 0g/L、柠檬酸 1 g/L、蜂蜜 4g/L、β环状糊精 0 8g/L调配茶 ,制得营养丰富、清凉爽口、风味独特的复合茶保健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 菊花 复合茶 加工工艺 浸提温度 保健饮料 组合配方
下载PDF
罗布麻复合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念善 张燕梅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50,共2页
以自行研制的罗布麻复合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 5 6例 (治疗组 )并与牛黄降压丸治疗5 2例 (对照组 )比较 ,连续用药 8周 ,应用血压器定时测血压观察其疗效。结果表明 ,治疗组降压疗效为 87 5 % ,优于对照组的 73 1%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 以自行研制的罗布麻复合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 5 6例 (治疗组 )并与牛黄降压丸治疗5 2例 (对照组 )比较 ,连续用药 8周 ,应用血压器定时测血压观察其疗效。结果表明 ,治疗组降压疗效为 87 5 % ,优于对照组的 73 1%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复合茶 原发性高血压病 脑血管疾病 胃肠道疾病
下载PDF
雪梨龙井复合茶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路彦霞 李洋 +1 位作者 贾永红 马立芝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14-119,共6页
以龙井茶和雪梨为主要原料,对雪梨龙井复合茶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在对茶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3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茶汤浸提条件,最终确定茶汤的最优浸提条件为茶水比1∶110(g/mL),浸提温度... 以龙井茶和雪梨为主要原料,对雪梨龙井复合茶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在对茶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3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茶汤浸提条件,最终确定茶汤的最优浸提条件为茶水比1∶110(g/mL),浸提温度为85℃,浸提时间10 min。以茶汤和雪梨汁的体积比、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为3个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根据茶多酚含量和感官评价,确定雪梨龙井复合茶饮料的最佳复配配方:龙井茶汤与雪梨汁的体积比为6∶4,白砂糖5%,柠檬酸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茶 多酚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红枣发酵复合茶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晗 付素芳 刘锐萍 《饮料工业》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红枣、乌龙茶为主要原料 ,配以稳定剂等辅助料 ,经发酵、杀菌等处理 ,制成一种口感细腻、气味纯和、酸甜适口 ,且有保健功能的饮料。
关键词 红枣 发酵 复合茶饮料
下载PDF
一种营养保健复合茶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应强 赵红霞 杨丰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7-70,共4页
以茶、红枣、绿豆、枸杞浸提液为主要原料,结合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提液比例、加工工艺和灭菌条件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复合茶饮料最佳配方为:茶汁、绿豆汁、枸杞汁、红枣汁混合的比例为6∶4∶3∶5(V/V),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05%,... 以茶、红枣、绿豆、枸杞浸提液为主要原料,结合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提液比例、加工工艺和灭菌条件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复合茶饮料最佳配方为:茶汁、绿豆汁、枸杞汁、红枣汁混合的比例为6∶4∶3∶5(V/V),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05%,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015%,柠檬酸添加量0.01%,白砂糖添加量2%,添加0.45g/kg山梨酸钾在85℃下杀菌10min时,可达到商业无菌,产品感官品质最优。本产品是一种既有茶的清香可口,又有绿豆、红枣和枸杞香味的复合型保健茶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保健 复合茶饮料 研制
下载PDF
银杏叶菊花复合茶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桂花 于颖 《饮料工业》 2008年第5期22-25,共4页
采用银杏叶、菊花及绿茶为主要原料研制出复合茶饮料,研究了银杏叶、菊花及绿茶的浸提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为:12%银杏叶浸提液、34%菊花浸提液、34%绿茶浸提液、6%蔗糖、0.02%柠檬酸。
关键词 银杏叶 菊花 浸提工艺 复合茶饮料
下载PDF
绿茶、红枣、桂圆、枸杞子复合茶饮料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5
13
作者 兰社益 曹雁平 《饮料工业》 1999年第1期42-43,49,共3页
对传统饮品—袋泡“八宝茶”进行剖析,精选绿茶、红枣、桂圆、枸杞子为原料,经浸取、脱气、过滤、杀菌等工序制得液体复合茶饮料。对关键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复合茶饮料 八宝 绿 红枣 桂圆 枸杞
下载PDF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正周 《蚕桑茶叶通讯》 1995年第3期32-34,共3页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王正周(浙江农业大学)建国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茶园建设中一般都强调集中连片,发展单一种植的茶园,茶树夏天受烈日暴晒,冬天遭寒风袭击,茶园水土流失严重... 茶林复合茶园的生态优势王正周(浙江农业大学)建国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茶园建设中一般都强调集中连片,发展单一种植的茶园,茶树夏天受烈日暴晒,冬天遭寒风袭击,茶园水土流失严重,病虫害猖獗,既制约茶叶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茶 生态效益 系统生产力 小气候 土壤肥力 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白丁香花、甘草复合茶饮料配方研究
15
作者 吴洪军 付婷婷 赵凤臣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3期24-26,共3页
以东北白丁香花、甘草、绿茶为主要原料,选择浸提温度、物料与水质量之比、浸提时间为三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三个水平,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最佳浸提汁液的条件,以白丁香花汁、甘草汁、绿茶汤、AK糖为原料,应用DSP7.05正交分析方法软件中的D... 以东北白丁香花、甘草、绿茶为主要原料,选择浸提温度、物料与水质量之比、浸提时间为三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三个水平,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最佳浸提汁液的条件,以白丁香花汁、甘草汁、绿茶汤、AK糖为原料,应用DSP7.05正交分析方法软件中的Duncar新复极差法分析试验,经感官评价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白丁香花汁20%、甘草汁10%、绿茶汤10%、AK糖0.02%、β-环状糊精0.75%。产品具有白丁香花和甘草特有的香气和滋味,茶味浓郁,酸甜适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丁香花 甘草 复合茶饮料
下载PDF
莲藕杭白菊复合茶饮料工艺及护色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壹钦 郜海燕 +3 位作者 韩延超 刘兴泉 陈杭君 穆宏磊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以干燥杭白菊和荷叶及酶解后的莲藕为原料,以木糖醇等为添加剂,复配获得莲藕杭白菊复合茶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茶饮料配方并探索莲藕的护色条件。结果表明,经复配护色剂(0.50%氯化钠、0.15%柠檬酸、0.20%EDT... 以干燥杭白菊和荷叶及酶解后的莲藕为原料,以木糖醇等为添加剂,复配获得莲藕杭白菊复合茶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茶饮料配方并探索莲藕的护色条件。结果表明,经复配护色剂(0.50%氯化钠、0.15%柠檬酸、0.20%EDTA以及0.15%异抗坏血酸)漂烫处理的莲藕能保持白嫩明亮(L^*=89.2),茶饮料色泽金黄。按60%莲藕酶解液、22.5%杭白菊提取液、7.5%荷叶提取液、0.3 g/L木糖醇调配的茶饮料感官评分最高,达86.7分。制得的莲藕杭白菊复合茶饮料综合了莲藕与杭白菊特有的香气,金黄透光,香甜细腻,为莲藕饮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杭白菊 复合茶饮料 工艺 护色
下载PDF
葛根麦冬复合茶降血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欣 陈梅 +3 位作者 席毅 王欣 单媛媛 吕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7-353,共7页
为初步探究葛根麦冬复合茶降血糖作用,本研究对正常小鼠进行葛根麦冬复合茶干预,并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将高(3.0 g/kg BW)、中(2.0 g/kg BW)、低(1.0 g/kg BW)剂量的葛根麦冬复合茶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灌胃,检测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糖耐... 为初步探究葛根麦冬复合茶降血糖作用,本研究对正常小鼠进行葛根麦冬复合茶干预,并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将高(3.0 g/kg BW)、中(2.0 g/kg BW)、低(1.0 g/kg BW)剂量的葛根麦冬复合茶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灌胃,检测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指标。此外,对高血糖人群进行干预,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实验组服用葛根麦冬复合茶,每日2次,每次3 g,持续60 d。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葛根麦冬复合茶对正常小鼠的体重、血糖无影响,但高、中剂量组高血糖模型小鼠餐后2 h血糖显著、极显著降低(P<0.05,P<0.01),高剂量组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减少(P<0.05)。经过临床试验,葛根麦冬复合茶可以极显著降低高血糖人群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P<0.01),血糖下降有效率为70.91%,以及改善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倦怠乏力症状有效率均达44.90%以上。本研究表明葛根麦冬复合茶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麦冬 复合茶 降血糖 葡萄糖耐量
下载PDF
复合茶对热处理和负重游泳小鼠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先清 闫永建 +3 位作者 赵秀兰 陈玉莉 王淑娥 于红霞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复合茶 高温 热处理 负重游泳小鼠 生理指标 影响
下载PDF
基于有机酸代谢的复合茶降脂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才碧 文治瑞 +4 位作者 木仁 潘秀娟 王传明 杨再波 周小露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7,共16页
探讨复合茶的降脂作用,为茶叶的降脂机理及复合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SPF级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K)、阳性对照组(YK)、空白对照组(CK)和复合茶处理组(DH)4组,每个组10只;灌胃给予复合茶30 d后,分析复合茶对高脂血症小鼠... 探讨复合茶的降脂作用,为茶叶的降脂机理及复合茶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SPF级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K)、阳性对照组(YK)、空白对照组(CK)和复合茶处理组(DH)4组,每个组10只;灌胃给予复合茶30 d后,分析复合茶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体重、肝系数和肝组织形态以及肝脏有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NK组小鼠的体重极显著上升,而DH组的增重、肝体比均无显著差异;共检测到52种差异显著有机酸代谢物,与CK组相比,DH组中有B-脲基异丁酸和N-乙酰天冬氨酰谷显著上调,肌酸等14种有机酸代谢物显著下调;YK组中有精氨基琥珀酸等13种显著上调,绿原酸等17种显著下调。研究表明:复合茶具有较强的降脂作用和肝脏保护作用,且效果优于YK组(血脂康处理);其可能原因是复合茶调节绿原酸等有机酸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改善了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血脂异常,从而达到减肥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高脂血症 复合茶 代谢组
下载PDF
银杏复合茶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有国 何冬梅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银杏茶的生产工艺目前种类繁多 ,但是大都达不到应有标准 ,有的饮用后有一定的副作用。所述银杏复合茶的生产工艺采取了对银杏叶进行脱毒脱气的措施 ,把酚、酸类有毒物质 ,通过高温让其挥发一定的比例 ,使其含量达到 15mg/kg以下 ,以获... 银杏茶的生产工艺目前种类繁多 ,但是大都达不到应有标准 ,有的饮用后有一定的副作用。所述银杏复合茶的生产工艺采取了对银杏叶进行脱毒脱气的措施 ,把酚、酸类有毒物质 ,通过高温让其挥发一定的比例 ,使其含量达到 15mg/kg以下 ,以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复合茶 生产技术 质量标准 初制工序 精制工序 筛分 包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