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贺坤 李小平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6期130-137,共8页
休闲农业园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其规划涉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在分析现代休闲园区规划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多学科交融、多目标指向的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理念。以浙江万家丰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为例,从生态... 休闲农业园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其规划涉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在分析现代休闲园区规划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多学科交融、多目标指向的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理念。以浙江万家丰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为例,从生态和产业发展两个核心功能出发,以生境共生网络结构和产业融合、互动格局的构建为目标,通过复合视角下的系统化整合,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形式和功能区划结构,做到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三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园 复合视角 产业融合 生境网络 景观规划
下载PDF
试论萧红作品的复合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朝霞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萧红以她女性的敏感通过儿童视角书写童年经验,而儿童视角文本中往往是儿童身份叙事者和隐含作者即成人身份共存,构成作品的复合视角,儿童简单审美的声音与成人复杂评判的声音轮流切换,形成两套不同的话语系统,在儿童轻松愉快的表层叙述... 萧红以她女性的敏感通过儿童视角书写童年经验,而儿童视角文本中往往是儿童身份叙事者和隐含作者即成人身份共存,构成作品的复合视角,儿童简单审美的声音与成人复杂评判的声音轮流切换,形成两套不同的话语系统,在儿童轻松愉快的表层叙述中,隐含了生活本身的沉重与丰富,因而对读者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儿童视角 复合视角
下载PDF
萧红复合视角管窥 被引量:2
3
作者 蓝露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作家视角的生成根源是什么 ?这一视角与儿童视角之间的接应关系是什么 ?复合视角如何相辅相成地构成文学表现的艺术张力 ?在萧红的作品中 ,复合视角表现为儿童的天然情感和作家的价值抉择的吻合 。
关键词 萧红 复合视角 儿童视角
下载PDF
“西方经济学”复合视角教法的反思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3期62-64,共3页
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自然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专门学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改革与深化,已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十大核心... 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自然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专门学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改革与深化,已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十大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克服教条,在内容上科学引领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实践,在方法上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于不同的内容;注重经济思维训练,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经济分析能力,从而达到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复合视角教法 经济思维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复合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
5
作者 马宇驰 彭昕星 刘妍 《图书馆界》 2022年第2期24-27,共4页
空间再造主要应用于实体物理空间的升级转型。本文融合场景视角和环境视角,以分析实体物理空间再造为基础,引入对虚拟数码空间的升级再造思考,透过多视角、多维度分析,助力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首先以场景为视角,聚焦物理空间内用户行... 空间再造主要应用于实体物理空间的升级转型。本文融合场景视角和环境视角,以分析实体物理空间再造为基础,引入对虚拟数码空间的升级再造思考,透过多视角、多维度分析,助力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首先以场景为视角,聚焦物理空间内用户行为需求及虚拟空间中高校图书馆的门户网页优化;其次从环境视角,分析物理空间的噪声、光照设计原则及数码空间中虚拟现实技术和360°全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通过复合视角对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进行更加全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空间再造 复合视角 实体空间 虚拟空间
下载PDF
复合生态视角下苏南城郊型乡镇生态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以无锡洛社镇为例
6
作者 王秋杨 王昆 《江苏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2-46,共5页
城郊型乡镇作为城镇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是实现高质量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提出城郊型乡镇生态空间建设,需满足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复合需求,走向复合生态功能;并以苏南城郊型乡镇--无锡洛社镇作为典型案例... 城郊型乡镇作为城镇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是实现高质量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提出城郊型乡镇生态空间建设,需满足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复合需求,走向复合生态功能;并以苏南城郊型乡镇--无锡洛社镇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其生态空间面临生态格局失序、生态功能下降等主要问题;提出复合生态视角下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复合功能提升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相似地区生态空间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乡镇 复合生态视角 生态空间 格局优化 功能提升 苏南地区
下载PDF
组织和谐管理:基于人与环境匹配复合型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翼 樊耘 阎亮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10期1433-1441,共9页
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和人与环境匹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组织和谐管理作出了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评价了组织和谐管理的2个实践性操作模型;分析了组织和谐管理面临的理论挑战;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的员工-组织复合型视角全面审视了组织和谐管理... 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和人与环境匹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组织和谐管理作出了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评价了组织和谐管理的2个实践性操作模型;分析了组织和谐管理面临的理论挑战;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的员工-组织复合型视角全面审视了组织和谐管理研究,提出了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和谐管理的实践性操作模型和量化实证研究的概念模型,为组织和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可操作化的指导,为量化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思路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在中国情境中对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和谐管理 人与环境匹配 复合视角 操作模型 概念模型
下载PDF
复合功能视角下的城市绿道设计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凌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提出基于复合功能的绿道设计和建设理念,以国内外相关绿道研究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上海市闵行区1号绿道建设为例,从生态、景观、休闲游憩和地域文化4个核心功能出发,通过复合视角下的系统化整合设计,构建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 为提出基于复合功能的绿道设计和建设理念,以国内外相关绿道研究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上海市闵行区1号绿道建设为例,从生态、景观、休闲游憩和地域文化4个核心功能出发,通过复合视角下的系统化整合设计,构建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道空间布局形式和功能结构,做到提升城市品位、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丰富市民的城市生活体验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复合视角 上海 生态景观设计
下载PDF
复合功能视角下农地制度改革再思考
9
作者 王海娟 《古今农业》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农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主要具有财产功能、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政策调控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当前以发挥财产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地权变革忽视了农地制度的其他功能及其合理性,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反而... 农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主要具有财产功能、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政策调控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当前以发挥财产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地权变革忽视了农地制度的其他功能及其合理性,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反而导致生产功能发挥受阻和社会保障功能、政策调控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的弱化,对经济增长、社会共同体的维系以及政治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地权变革应采取复合功能视角,在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兼顾多重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地功能 地权变革 复合功能视角
下载PDF
探究复合空间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泛学习空间”建设
10
作者 邵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 2019年第5期1-2,共2页
自从高校图书馆提出“泛学习空间”建筑后,极大地解放了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学习空间,直接面向学习需求,创建安全学习学习环境,从图书馆的复合空间视角对图书馆特定场所进行,合理利用图书馆的空间环境,对现阶段空闲的中庭空间、开架书库区... 自从高校图书馆提出“泛学习空间”建筑后,极大地解放了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学习空间,直接面向学习需求,创建安全学习学习环境,从图书馆的复合空间视角对图书馆特定场所进行,合理利用图书馆的空间环境,对现阶段空闲的中庭空间、开架书库区以及楼梯空间等进行改造,实现图书馆泛学习空间的界定和功能分区,彻底利用泛学习空间的创新性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学习支持服务。虽然现如今高校图书馆在泛学习空间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本文正是针对问题进行图书馆复合空间的划分,从实际图书馆的空间入手,设计开放性、创新性的全息学习空间,将传统学习空间和场所进行重新分配,打破界定,利用好图书馆的各个环境,提高图书馆的建设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空间视角 高校图书馆 “泛学习空间”
下载PDF
政治、民间与性别视角中的《艳阳天》乡村女性形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彦凤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4期26-29,共4页
浩然的农业合作化小说《艳阳天》在有限的乡村空间和短暂的特殊时间里浓缩了大容量的有关政治、阶级、革命等意识形态化的宏大政治叙事,自然宁静的乡村民间世界在政治风云变幻中上演幕幕紧张的政治阶级斗争情景剧。其中塑造的四种不同... 浩然的农业合作化小说《艳阳天》在有限的乡村空间和短暂的特殊时间里浓缩了大容量的有关政治、阶级、革命等意识形态化的宏大政治叙事,自然宁静的乡村民间世界在政治风云变幻中上演幕幕紧张的政治阶级斗争情景剧。其中塑造的四种不同类型的乡村女性形象包含了不同的道德等级,其背后蕴含着政治、民间、性别等复杂话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阳天》 乡村女性形象 复合视角 意义
下载PDF
媒介记忆视角下抗美援朝精神的当代传承--以《人民日报》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卫明 米雅璐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84,共2页
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历史叙事的载体,积极探索建构媒介记忆的创新路径。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其抗美援朝战争纪念话语,呈现抗美援朝精神在我国主流话语空间中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 媒介记忆 《人民日报》 复合视角 英雄群像
下载PDF
媒介劳动观的起源、塑造及变迁
13
作者 吕正兵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0,77,共8页
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商品社会,技术、资本、媒介发生第一融合,“分娩”出以印刷劳动、工业启蒙为特征的媒介劳动观。至信息革命时期,倡导“完全自由”的西方经济政策释放出技术创新的巨大动力,媒介资本以差异化的赋权模式迂回地主导个体的... 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商品社会,技术、资本、媒介发生第一融合,“分娩”出以印刷劳动、工业启蒙为特征的媒介劳动观。至信息革命时期,倡导“完全自由”的西方经济政策释放出技术创新的巨大动力,媒介资本以差异化的赋权模式迂回地主导个体的信息传播,信息劳动力二次形塑媒介劳动观。进入数字革命时代,智能化的数字劳动成为用户普遍的感性实践方式,泛在的虚拟交流与非物质性生产是劳动的“一体两面”,新媒介技术体系与私有资本催生了永动机式的新型媒介劳动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命 资本 媒介劳动观 复合视角
下载PDF
人与环境匹配:一个基于员工-组织复合型视角的模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翼 樊耘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人与环境匹配(P-E fit)的纷繁概念和理论导致匹配的评价颇为模糊,这也给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造成了困扰。整理述评了P-E fit的不同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从员工视角和组织视角分析整理了P-E fit各种理论,提出了十个相关命题,构建了一个基... 人与环境匹配(P-E fit)的纷繁概念和理论导致匹配的评价颇为模糊,这也给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造成了困扰。整理述评了P-E fit的不同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从员工视角和组织视角分析整理了P-E fit各种理论,提出了十个相关命题,构建了一个基于员工-组织复合型视角的P-E fit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不仅可有效测量P-E fit,而且是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环境匹配 员工-组织复合视角 评价模型 操作模型
原文传递
复合型视角下组织支持维度剖析与量表验证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邵芳 樊耘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9-170,共12页
借鉴社会交换理论的复合型研究视角和拟人化思想,结合组织支持的情感性和工具性内容划分观点,以及其上级和同事的支持来源,构建了基于组织与员工复合型视角下组织支持的概念模型,并在国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组织... 借鉴社会交换理论的复合型研究视角和拟人化思想,结合组织支持的情感性和工具性内容划分观点,以及其上级和同事的支持来源,构建了基于组织与员工复合型视角下组织支持的概念模型,并在国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组织支持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复合型视角下组织支持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的组织支持由4个维度18个题项构成,组织提供的支持由3个维度13个题项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的组织支持 组织提供的支持 复合视角 量表开发
原文传递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支持动态作用机制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邵芳 樊耘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69-1476,共8页
在构建组织与员工复合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支持单阶段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员工视角下二者的动态发展变化与企业建立反馈机制的需求,构建了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支持作用的多阶段动态纵向作用模型。然后,结合上述复... 在构建组织与员工复合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支持单阶段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员工视角下二者的动态发展变化与企业建立反馈机制的需求,构建了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支持作用的多阶段动态纵向作用模型。然后,结合上述复合型视角和动态思想,构建了复合型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支持作用机制多阶段动态模型,为揭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支持和员工行为提供了更为全面、动态的研究框架,也为下一步进行实验和实证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员工关系 多阶段动态研究 复合视角
下载PDF
论1985年以后莫言中短篇小说的“我向思维”叙事和虚构家族传奇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西强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0,共4页
莫言具有浓厚的"我向思维"叙事情结,他明显偏爱并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我"在莫言小说中同时扮演着故事人物和叙述者的双重角色,这种"我向思维"叙事策略造就了莫言小说"煞有介事"的叙事... 莫言具有浓厚的"我向思维"叙事情结,他明显偏爱并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我"在莫言小说中同时扮演着故事人物和叙述者的双重角色,这种"我向思维"叙事策略造就了莫言小说"煞有介事"的叙事腔调、"滚珠落玉"的叙事风格和"泥沙俱下"的语言浊流。同时,莫言在"高密东北乡"这一乡土人文语境中找到了挥洒他卓越文学才情的叙事空间和情感纬度,而真正帮他深入到这一文学地理空间的,是他创造性地使用的"我爷爷"、"我奶奶"等"类我"复合人称视角。在对家族往事亦真亦幻的追忆中,莫言通过这些复合人称视角完成了对传统单一叙事人称模式及其阅读审美感受的挑战与颠覆,得以自由穿行在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创造出了令人称道的"莫言体"叙事风格和大量的虚构家族传奇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我向思维”叙事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虚构家族传奇 复合人称视角
下载PDF
日本的《巴黎手稿》研究及其启示
18
作者 周德清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2期333-343,共11页
日本是世界上《巴黎手稿》研究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手稿》研究历经了从早期零散化、不受重视的状态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的高潮期;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漫长的沉寂状态,到21世纪初再次复兴的曲折历程。在此过程中,日本人形... 日本是世界上《巴黎手稿》研究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手稿》研究历经了从早期零散化、不受重视的状态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的高潮期;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漫长的沉寂状态,到21世纪初再次复兴的曲折历程。在此过程中,日本人形成了严谨的文献研究方式、精细且富有创见性的文本解读模式、以经济史为主的复合性研究视角以及重视学术论争的作用等《手稿》研究特色,取得了不少享誉世界的理论成果,为《手稿》研究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日本的《手稿》研究经验启示我们,在《手稿》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要善于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处理好文献文本研究与思想理论创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手稿》 文献学研究 文本解读 多元复合视角
下载PDF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日语复合动词研究》评介
19
作者 史曼 《高等日语教育》 2020年第1期151-157,共7页
杨晓敏.2019.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日语复合动词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57pp.《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日语复合动词研究》(2019年7月,复旦大学出版社)作者是复旦大学杨晓敏老师,该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资助。该书基于大量语料,利... 杨晓敏.2019.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日语复合动词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57pp.《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日语复合动词研究》(2019年7月,复旦大学出版社)作者是复旦大学杨晓敏老师,该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资助。该书基于大量语料,利用认知语义学理论中的隐喻理论及意象图式理论,对日语复合动词的多义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分析。多义性和复合动词是研究热点和难点,而复合动词的多义性问题则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词 多义性 动态性 隐喻理论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日语复合动词研究》 意象图式理论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好莱坞电影表演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雪菲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7,共6页
在数字电影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电影表演艺术越来越多地受到技术的影响。当代表演研究注重讨论表演方法、表演技巧和表演传递的情感及叙事功能,却很少提及进入数字技术时代之后,数字影像技术为表演实践提供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帮助。... 在数字电影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电影表演艺术越来越多地受到技术的影响。当代表演研究注重讨论表演方法、表演技巧和表演传递的情感及叙事功能,却很少提及进入数字技术时代之后,数字影像技术为表演实践提供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帮助。好莱坞电影借助数字技术的发展已走出了单纯依赖戏剧形式争取地位的阶段。数字影像技术如何作用于表演实践,并对传统的审美元素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成为数字技术语境下电影表演研究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塑造 数字技术 复合视角 审美优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