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方法对复合触头材料导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春 李震彪 程礼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根据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各自特点 ,建立了计算复合触头材料电导率的三维单元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并与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这种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单元网络模型 复合触头材料 电导率 ICCG算法 导电特性 制备方法 电器
下载PDF
复合触头材料
2
《电工材料》 CAS 2016年第5期47-47,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触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铜基体层和银基层两层复合而成,所述银基层和所述铜基体层的相邻界面通过复合轧的方法而相互冶金结合形成结合区域,该结合区在继后的热处理中继续扩散,由铜基体材料和银基材料共同构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触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铜基体层和银基层两层复合而成,所述银基层和所述铜基体层的相邻界面通过复合轧的方法而相互冶金结合形成结合区域,该结合区在继后的热处理中继续扩散,由铜基体材料和银基材料共同构成结合层,所述银基层的厚度为0.01~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触头材料 银基材料 结合区域 铜基体 冶金结合 基体材料 热处理 结合层
下载PDF
Cu-Cr触头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敏 严有为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0-1401,共2页
研究了冷挤压致密化处理工艺对燃烧合成-熔铸成形Cu70Cr30的组织以及电导率、密度、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挤压致密化处理工艺不仅使合金的晶粒尺寸得到一定的细化,而且致密度、硬度、导电率均得到很大的提高,说明经过冷挤压工... 研究了冷挤压致密化处理工艺对燃烧合成-熔铸成形Cu70Cr30的组织以及电导率、密度、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挤压致密化处理工艺不仅使合金的晶粒尺寸得到一定的细化,而且致密度、硬度、导电率均得到很大的提高,说明经过冷挤压工艺处理后可以获得组织和性能更好的Cu-Cr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 Cu-Cr复合材料 致密化 显微组织 性能
下载PDF
AgSnO_2触头材料及其添加剂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燕 王俊勃 +3 位作者 李英民 陈立成 杨敏鸽 丁秉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7,共4页
综述了银基氧化物电触头材料的种类和发展状况,主要阐述了银基二氧化锡电触头材料的特性以及添加氧化物添加剂的重要作用,简述了纳米复合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对纳米复合 AgMeO 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AGSNO2 研究与发展 材料 氧化物添加剂 复合触头材料 发展状况 二氧化锡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纳米复合 国内外 银基
下载PDF
复合触头结合强度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仲 胡跃林 《电工合金文集》 1990年第3期20-26,共7页
一、前言结合强度是复合触头材料性能的主要评定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其检测可靠性和检测精度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目前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剪切法、压扁法、金相法、拉剪法等几种,但同一样品经过这些不同的方法检测后,往... 一、前言结合强度是复合触头材料性能的主要评定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其检测可靠性和检测精度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目前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剪切法、压扁法、金相法、拉剪法等几种,但同一样品经过这些不同的方法检测后,往往得出互相矛盾的结果,不同的测试方法其测量值当然不可能存在完全一致的对应关系,但也不致于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触头材料 结合强度 检测
下载PDF
CuCr_(50)Te/Cu双层触头材料烧结变形的研究
6
作者 傅肃嘉 吴仲春 +2 位作者 方敏 曾杰 陶应启 《电工材料》 CAS 2001年第4期7-12,共6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相对密度下 Cu及 Cu Cr50 Te粉末压制材料在 10 5 0℃烧结时收缩率的测定 ,分析了 Cu Cr50 Te/ Cu双层触头材料产生烧结变形的原因。通过选择适当的压制压力 ,减少 Cu层与Cu Cr50 Te层材料之间的烧结收缩率差别 ,解决了... 本文通过对不同相对密度下 Cu及 Cu Cr50 Te粉末压制材料在 10 5 0℃烧结时收缩率的测定 ,分析了 Cu Cr50 Te/ Cu双层触头材料产生烧结变形的原因。通过选择适当的压制压力 ,减少 Cu层与Cu Cr50 Te层材料之间的烧结收缩率差别 ,解决了烧结变形问题。同时还提出了粉末压烧材料的相对密度与收缩率的经验关系方程 ,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双层材料 复合触头材料 烧结变形
下载PDF
利用SHS熔铸工艺制备Cu-Cr复合材料 被引量:3
7
作者 严有为 李小敏 +1 位作者 程箴 金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0-62,共3页
以Cr2 O3 CuO Al为反应体系 ,提出了制备大功率真空断路器Cu Cr触头复合材料的SHS熔铸工艺 .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原理、SHS产物的凝固过程和最终获得材料的显微组织状况 ;研究了产生Cu Cr合金熔体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对复合材料凝固组... 以Cr2 O3 CuO Al为反应体系 ,提出了制备大功率真空断路器Cu Cr触头复合材料的SHS熔铸工艺 .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原理、SHS产物的凝固过程和最终获得材料的显微组织状况 ;研究了产生Cu Cr合金熔体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对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将SHS技术和铸造工艺结合起来 ,可以实现Cu Cr复合材料的同步合成与液态成形一体化 ;而且 ,提高冷却速度 ,可获得晶粒细小的Cu Cr复合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复合材料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 铸造
下载PDF
挤压对燃烧合成Cu-Cr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敏 田文峰 严有为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3-884,共2页
研究了冷挤压致密化处理对燃烧合成-熔铸CuCr30触头材料组织及其电导率、密度、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挤压致密化处理不仅可细化材料的晶粒尺寸,而且可提高材料的致密性、硬度、电导率。因此,对燃烧合成-熔铸的Cu-Cr合金进一步... 研究了冷挤压致密化处理对燃烧合成-熔铸CuCr30触头材料组织及其电导率、密度、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挤压致密化处理不仅可细化材料的晶粒尺寸,而且可提高材料的致密性、硬度、电导率。因此,对燃烧合成-熔铸的Cu-Cr合金进一步进行冷挤压致密化处理,可获得组织和性能更好的Cu-Cr触头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 燃烧合成-熔铸 Cu-Cr复合材料 致密化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Cu-Cr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熔铸过程的研究
9
作者 李小敏 严有为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17-719,共3页
提出了制备大功率真空断路器中Cu-Cr触头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熔铸工艺。通过对CuO-Cr2O3-Al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计算,分析了该体系发生燃烧合成反应并形成Cu-Cr合金熔体的可行性,研究了熔体的凝固过程和最终获得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 提出了制备大功率真空断路器中Cu-Cr触头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熔铸工艺。通过对CuO-Cr2O3-Al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计算,分析了该体系发生燃烧合成反应并形成Cu-Cr合金熔体的可行性,研究了熔体的凝固过程和最终获得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以廉价的CuO、Cr2O3、和Al粉为原料,利用燃烧合成-熔铸工艺可以制备晶粒细小的Cu-Cr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熔铸
下载PDF
专利、文摘
10
《电工材料》 CAS 2011年第4期53-55,共3页
一种钨基高压复合触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公告)号:CNl02237204A/公开(公告)日:2011.11.09/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科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本发明触头材料包括钨基体,钨基体含有镍、铜和黏结剂,钨基体熔渗有铜。制造方法... 一种钨基高压复合触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公告)号:CNl02237204A/公开(公告)日:2011.11.09/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科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本发明触头材料包括钨基体,钨基体含有镍、铜和黏结剂,钨基体熔渗有铜。制造方法:①混合:将钨粉、活化镍球磨细化得到合金粉,在合金粉中掺入铜粉混制,并添加黏结剂,制成混合粉;②压制:将混合粉装入模具中,压制得到压坯;③熔渗烧结:将压坯置于烧结炉内预烧结,形成骨架;在高温并有保护气氛的条件下,将铜熔化浇铸在骨架上,熔渗到骨架内。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钨基高压复合触头材料具有导电导热性好、耐侵蚀性强、抗熔焊性能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 复合触头材料 文摘 熔渗烧结 制造方法 抗熔焊性能 混合粉 电工材料
下载PDF
专利文摘
11
《电工材料》 CAS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专利文摘 TI3SIC2 复合触头材料 多层复合结构 电接材料 材料 制备工艺 制造方法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Ag-ZnO powders by hot mechanochemical processing 被引量:4
12
作者 D.GUZMáN C.AGUILAR +5 位作者 P.ROJAS J.M.CRIADO M.J.DIáNEZ R.ESPINOZA A.GUZMáN C.MARTíNEZ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65-373,共9页
Ag–CdO composites are still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in low-voltage applications 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Nevertheless,considering the restrictio... Ag–CdO composites are still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in low-voltage applications 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Nevertheless,considering the restriction on using Cd due to its toxicity,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lternative materials that can replace these composites.In this study,the synthesis of Ag-ZnO alloys from Ag-Zn solid solutions was investigated by hot mechanochemical processing.The hot mechanochemical processing was conducted in a modified attritor mill at 138℃under flowing O2 at 1200 cm3/min for 3.0 h.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ev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ometry,field emission gu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oxidation of Ag-Zn solid solution by hot mechanochemical processing at a low temperature and short time.This novel synthesis route can produce Ag-ZnO composites with a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nanoscale ZnO precipitates,which is impossible to achieve using the conventional material processing methods.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electric contact material performance resides in obtaining uniform dispersion of the second-phase in the Ag matrix,this new processing route could open the possibility for Ag-ZnO composites to replace non-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C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ZnO NANOCOMPOSITE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powder synthesis MILLING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in-situ Cu/NbC nanocomposite and its functionally graded behavior for electrical contact applications
13
作者 S.GHOLAMI SHIRI P.ABACHI +1 位作者 K.POURAZARANG M.MOHAMMADI RAHVARD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63-872,共10页
Cu&ndash;15%NbC (volume fraction) powder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starting powders of Cu, Nb and graphite in a high energy vibratory disc mill for 7 h of milling under argon atmosphere. A composite sample and a C... Cu&ndash;15%NbC (volume fraction) powder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starting powders of Cu, Nb and graphite in a high energy vibratory disc mill for 7 h of milling under argon atmosphere. A composite sample and a Cu/NbC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GM) sample were produced by using the two-step press and sintering at 900 &deg;C for 1 h under vacuum.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confirmed the synthesis of the nanostructure matrix of 18&ndash;27 nm with the nanoparticles reinforcement of 42 nm after sintering, verifying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is composite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hardness of Cu&ndash;15%NbC was five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Cu specimen. The volume reduction of the sample after the wear test de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ure Cu specime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specimen decreased to 36.68% IACS. The FGM specimen exhibite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orresponding to 75.83% IACS with the same hardness and wear properties as those of the composite sample on the composite surface. Thus, Cu/NbC FGM with goo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can be a good candidate for electrical contact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bC nanocomposite in-situ composite mechanical alloying electrical contact wear behavi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