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铁催化剂对神木煤加氢热解产物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小峰 杨冬冬 +6 位作者 李佳琦 古玉宽 陈红军 敬俊 杨晓霞 牛凤兴 周安宁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462-465,共4页
在固定床上考察了神木煤加氢热解过程中复合铁催化剂对产物分布的影响,制备了铁-铝复合催化剂和铁-硅复合催化剂。结果显示,催化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神木煤加氢热解转化率,其中催化剂Al/3Fe、Al/3Fe-A以及Si/3Fe有利于焦油生成,焦油收... 在固定床上考察了神木煤加氢热解过程中复合铁催化剂对产物分布的影响,制备了铁-铝复合催化剂和铁-硅复合催化剂。结果显示,催化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神木煤加氢热解转化率,其中催化剂Al/3Fe、Al/3Fe-A以及Si/3Fe有利于焦油生成,焦油收率平均提高3.7%;催化剂Fe/3Al、Fe/3Al-A、Fe/3Si以及Fe/3Si-A有利于气体生成,气体收率平均提高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煤 加氢热解 复合铁催化剂 收率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熊志波 郭东旭 +1 位作者 路春美 张信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NO初始浓度越高,每克催化剂的NO转化率越高;随着NH3/NO比的增加,NO转化率先迅速增加后趋势减缓,最终趋于稳定;O2在NH3-SCR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175~225℃下,Fe0.95Ce0.05Oz催化剂的NO和NH3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和0级,O2的反应级数接近0.5级,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沉淀剂对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3 位作者 韩奎华 郭东旭 王栋 张信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01-205,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碱金属沉淀剂(NaOH,KOH,Na2CO3和K2CO3)相比,氨基沉淀剂(NH4OH和(NH4)2CO3)制备的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SCR脱硝性能;氨基沉淀剂促使铁铈催化剂中形成铁铈固溶体,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表面积和孔容,细化其孔径,使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脱硝性能;FeCe-NH4OH和FeCe-(NH4)2CO3的比表面积依次为107.05,108.80 m2/g,分别为FeCe-NaOH和FeCe-Na2CO3比表面积的1.36和1.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剂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了其完全转化温度窗口,为最佳改性物。当钛的物质的量比逐渐由0.10增至0.40,铁铈钛催化剂低温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但其高温脱硝效率逐渐增大至100%,钛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15。XRD和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钛能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细化其孔径,并与催化剂中铁、铈氧化物形成良好的固溶体,从而提高了铁铈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Fe0.8Ce0.05Ti0.15Oz催化剂在150~400℃取得了高于90%的NOx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x 改性
下载PDF
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史荣会 董文威 +1 位作者 韩祯 张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铁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Fe掺加量、体积空速以及H2O和SO2的加入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e的掺加使催化剂表面的颗粒更均匀,提高了催化剂的分散度。实验结果表明:以Ce(NO3)3,Fe(NO3)3·9H2O,TiOSO4·2H2O为原料、按n(Ce)∶n(Fe)∶n(Ti)=0.2∶0.8∶1配比制得的Ce0.2Fe0.8TiOx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3 h、体积空速25 000 h-1的条件下,NO去除率为99.8%,N2选择性为100%;Fe的掺加显著提高了Ce0.2Fe0.8TiOx催化剂的抗H2O和SO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掺加 废气处理
下载PDF
新型固体铁系复合盐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酯化研究
6
作者 朱万仁 李家贵 《化工时刊》 CAS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报道新型固体复合盐催化剂(Ⅱ)的制备,应用5种催化剂分别进行催化乙酸和丁醇合成乙酸丁酯的对比试验,选出优良催化剂(Ⅱ)并进行催化酯化合成了18种酯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证明催化剂(Ⅱ)酯化性能优良(优于固体超强酸Fe2O3/SO42-),操作简... 报道新型固体复合盐催化剂(Ⅱ)的制备,应用5种催化剂分别进行催化乙酸和丁醇合成乙酸丁酯的对比试验,选出优良催化剂(Ⅱ)并进行催化酯化合成了18种酯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证明催化剂(Ⅱ)酯化性能优良(优于固体超强酸Fe2O3/SO42-),操作简单,污染小。在18种酯中乙酸丁酯的产率高达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固体复合催化剂 制备 催化酯化 研究
下载PDF
铁铈复合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碱金属(钾)中毒机理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霞 仲兆平 +1 位作者 朱林 杨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64-4071,共8页
采用湿法浸渍法将碱金属(钾和钠)负载到柠檬酸法制备的铁铈复合催化剂(FeCeO_x)表面模拟中毒,考察碱金属对此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活性的影响;通过N2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NO-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原位... 采用湿法浸渍法将碱金属(钾和钠)负载到柠檬酸法制备的铁铈复合催化剂(FeCeO_x)表面模拟中毒,考察碱金属对此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活性的影响;通过N2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NO-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in situ DRIFTS)等表征技术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碱金属钾比钠对铁铈复合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影响更大;碱金属钾中毒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氧化还原性能下降;钾降低了催化剂的低温NOx吸附能力,尤其是减少了活性硝酸盐物种而生成更多的惰性硝酸盐物种;催化剂表面酸性的显著下降是此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且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两种酸性位均受到钾的影响,抑制着NH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碱金属中毒 复合催化剂 失活 表征
下载PDF
铜铁双组分催化剂用于黑臭河道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齐旭东 李志会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6-61,共6页
对常见的黑臭河道水进行水质分析,使用微波辅助类芬顿技术进行预处理,发现可生化性显著提高,特别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铜铁双组分负载催化剂,以COD为指标对水质进行改善研究,当铜铁物质的量之比为1∶1、铜铁物质的量... 对常见的黑臭河道水进行水质分析,使用微波辅助类芬顿技术进行预处理,发现可生化性显著提高,特别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铜铁双组分负载催化剂,以COD为指标对水质进行改善研究,当铜铁物质的量之比为1∶1、铜铁物质的量总量为15 mmol、焙烧温度为400℃、过氧化氢投加量为6 m L/250 m L废水、微波辐照功率为中高火(539 W)、辐照时间为6 min时,污水COD去除率最高,为71.19%.同时对催化剂进行了机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铜氧化物的催化湿式氧化反应与铁氧化物的类芬顿反应表现出相互耦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催化剂 黑臭 地表水 河道 微波 类芬顿
下载PDF
Al-PILC负载铜铁复合氧化物在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中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斌 费兆阳 +3 位作者 陈献 汤吉海 崔咪芬 乔旭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02-1110,共9页
以铝柱撑黏土(Al-PILC)为载体采用旋蒸-浸渍法制备了铜、铁单组分催化剂(Cu/Al-PILC、Fe/Al-PILC)和铜铁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uFe/Al-PILC),并测试其对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的催化性能。相比Cu/Al-PILC和Fe/Al-PILC... 以铝柱撑黏土(Al-PILC)为载体采用旋蒸-浸渍法制备了铜、铁单组分催化剂(Cu/Al-PILC、Fe/Al-PILC)和铜铁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uFe/Al-PILC),并测试其对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的催化性能。相比Cu/Al-PILC和Fe/Al-PILC,CuFe/Al-PILC活性组分之间有较强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CuFe/Al-PILC在290~450℃的宽温区NO脱除效率保持90%以上,最高可达97%。此外,CuFe/Al-PILC有很好的抗水抗硫性能,催化活性不受反应气氛中水蒸气和SO2的影响。XRD、UV-vis、XPS和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表明,CuFe/Al-PILC中活性组分相互作用生成CuFe2O4,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H2-TPR表征结果表明,CuFe/Al-PILC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生成的CuFe2O4改善了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有利于NH3对NO选择性的还原;NH3-TPD表征结果表明,CuFe/Al-PILC在较宽温区范围内对NH3都有很好的吸附,这有利于提高催化剂表面还原物种的浓度,从而保证催化剂在较宽温区范围内具有较好的NO脱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还原 脱硝 铝柱撑黏土 复合催化剂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环己酮氧化制备己内酯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志伟 秦娟 +3 位作者 林加明 武文良 顾志强 刘晓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8-832,共5页
以Mg(NO3)2和Fe(NO3)3为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XRD、N2吸附-脱附和CO2-TPD等手段对所制备的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对环己酮氧化制备己内... 以Mg(NO3)2和Fe(NO3)3为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XRD、N2吸附-脱附和CO2-TPD等手段对所制备的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考察了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对环己酮氧化制备己内酯反应的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中出现了新相铁酸镁,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当Mg O与Fe2O3的摩尔比为4时,所得镁铁复合金属氧化物试样(Mg-Fe-4)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碱量,催化性能较高。以Mg-Fe-4为催化剂,在m(Mg-Fe-4)∶m(环己酮)=0.26、m(苯甲醛)∶m(环己酮)=2.6、m(乙腈)∶m(环己酮)=25、O2初始压力为1.0 MPa、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环己酮的转化率达92.8%,己内酯的选择性达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环己酮 己内酯 分子氧 氧化
下载PDF
Mg-Al-Fe复合氧化物上选择性催化合成乙二醇单乙醚
11
作者 杨利 纪敏 +2 位作者 朱建民 周立明 李雪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8-1063,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Mg-A1-Fe水滑石,并通过高温焙烧制得三元碱性复合金属氧化物(MMOs)催化剂,以乙醇和环氧乙烷(EO)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MMOs催化剂对乙氧基化合成乙二醇单乙醚(EGME)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XRD,FTIR,TG,CO...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Mg-A1-Fe水滑石,并通过高温焙烧制得三元碱性复合金属氧化物(MMOs)催化剂,以乙醇和环氧乙烷(EO)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MMOs催化剂对乙氧基化合成乙二醇单乙醚(EGME)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XRD,FTIR,TG,CO_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水滑石前体的焙烧温度、水滑石中n(Mg):n(A1)以及Fe掺杂量对MMO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碱性对其活性影响很大,n(Mg):n(A1):n(Fe)=10:5:0.76的水滑石前体在773 K下焙烧后制得的MMOs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反应压力0.4 MPa、反应温度393 K、n(乙醇):n(EO)=7:1、液态空速3 h^(-1)的条件下,EO转化率为81.5%,EGME选择性达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乙氧基化反应 乙二醇单乙醚 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下载PDF
铁钨复合氧化物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被引量:1
12
作者 戎雪佳 李永红 李晓良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9-23,62,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铁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考察了Fe/W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空速、SO2和H2O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同时运用SEM、XRD、BET、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晶型、比表面积、孔结构参数及表...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铁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考察了Fe/W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空速、SO2和H2O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同时运用SEM、XRD、BET、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晶型、比表面积、孔结构参数及表面酸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n(Fe)∶n(W)=4∶1时,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最佳,其在300~400℃温度范围内及GHSV=75 000 h-1条件下NO转化率仍保持在90%以上,同时其也显示出较强的抗SO2和H2O中毒性能。通过表征发现Fe与W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催化剂较强的酸性是催化剂催化活性较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原文传递
Direct decomposition of nitric oxide in low temperature over iron-based perovskite-type catalyst modified by Ru
13
作者 李丽 张密林 +3 位作者 袁福龙 史克英 张国 张丹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6年第5期568-570,共3页
Iron-based perovskite-type compounds modified by Ru were prepared through sol-gel process to study its catalytic activity of NOx direct decompos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and evaluate the conversion of NO under the expe... Iron-based perovskite-type compounds modified by Ru were prepared through sol-gel process to study its catalytic activity of NOx direct decompos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and evaluate the conversion of NO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La 0.9Ce 0.1Fe 0.8-nCo 0.2RunO3 (n=0.01,0.03,0.05,0.07,0.09)series for the NO, NO-CO two components, CO-HC-NO three component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catalytic investigation evidenced that the presence of Ru is necessary for making highly activity in decomposition of nitric oxide even at low temperature(400 ℃)and La 0.9Ce 0.9Fe 0.75Co 0.2Ru 0.05O3 (n=0.05) has better activity in all the samples, the conversion of it is 58.5%. With the reducing gas(CO,C3H6)added into the gas, the catalyst displayed very high activity in decomposition of NO and the conversion of it is 80% and 92.5% sepa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based perovskite-type compounds catalyst modified by Ru direct decomposition of nitric oxide in low temperature catalytic activity
下载PDF
Iron-based composite nanostructure catalysts used to produce COx-free hydrogen from ammonia 被引量:5
14
作者 Hui-Zhen Cui Ying-Qiu Gu +4 位作者 Xin-Xin He Shuai Wei Zhao Jin Chun-Jiang Jia Qi-Sheng So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20-226,共7页
Iron-based composite nanostructures with ceria or titania as shell coating on naked iron spher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used to catalyze ammonia decomposition. The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fresh and used ca... Iron-based composite nanostructures with ceria or titania as shell coating on naked iron spher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used to catalyze ammonia decomposition. The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fresh and us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by hydrogen,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For ammonia decomposition, the iron-based composite catalyst coated with cerium and titanium showed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compared with naked iron sphere catalyst, with the former yielding nearly 100 % ammonia conversions at 650 ℃ and showing high stability in the catalysis test (for 60 h) at 600 ℃ with a space velocity of 24,000 cm3 gcat h-1.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cerium and titanium played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catalytic activity for ammonia decomposition and enabling high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nanostructures Ammoniadecomposition In situ XRD TP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