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品复合隐喻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利 周强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97-99,111,共4页
根据目标物和来源物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匹配特点,可将隐喻细化为造型隐喻、功能隐喻和情境隐喻,按照产品设计特征获取、特征相似性判断、特征关系结构匹配、产品设计语意生成和产品创新设计实现5个主要阶段的流程,详细论述了产品复合隐喻... 根据目标物和来源物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匹配特点,可将隐喻细化为造型隐喻、功能隐喻和情境隐喻,按照产品设计特征获取、特征相似性判断、特征关系结构匹配、产品设计语意生成和产品创新设计实现5个主要阶段的流程,详细论述了产品复合隐喻编码方法。最后,以"福禄灯"设计为例,提出了产品复合隐喻设计方法的主要特征和编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隐喻 设计创新 编码 产品设计方法
下载PDF
复合隐喻的认知心理图式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丽丽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48,共4页
复合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语篇中。文章在界定复合隐喻的基础上,阐释复合隐喻在结构、语义、映射方面的特点,并将复合隐喻认知研究置于复合空间理论视域中,以《太阳报》中一则报道为语料,... 复合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语篇中。文章在界定复合隐喻的基础上,阐释复合隐喻在结构、语义、映射方面的特点,并将复合隐喻认知研究置于复合空间理论视域中,以《太阳报》中一则报道为语料,分析其中一个复合隐喻的复合心理空间网络,揭示复合隐喻的认知心理空间特点,建构复合隐喻的认知心理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隐喻 心理空间 认知心理图式
下载PDF
语篇中复合隐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为 王晓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8-62,共5页
复合隐喻作为现实生活中常用的隐喻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语篇。对语篇中复合隐喻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在界定复合隐喻的概念、分析复合隐喻特点基础上,从语篇角度,剖析复合隐喻的构建作用机制、衔接作用机制以及复合隐喻在语篇分析中... 复合隐喻作为现实生活中常用的隐喻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语篇。对语篇中复合隐喻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在界定复合隐喻的概念、分析复合隐喻特点基础上,从语篇角度,剖析复合隐喻的构建作用机制、衔接作用机制以及复合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连贯作用机制。从语篇角度研究复合隐喻的作用机制,既突破语言形式的桎梏,又开辟复合隐喻研究的新途径,同时也为语篇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复合隐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复合隐喻的界定、类别与功能——兼谈中国官方扶贫文本的复合隐喻 被引量:1
4
作者 唐青叶 李小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本文对复合隐喻的界定、类别和功能作出阐释,认为复合隐喻是基于不同视点的语篇空间内多重概念域的映射复合而成的层创结构,包括辐射式、平行式、递进式和嵌入式4种复合类型,复合隐喻与语篇话题/主题及...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本文对复合隐喻的界定、类别和功能作出阐释,认为复合隐喻是基于不同视点的语篇空间内多重概念域的映射复合而成的层创结构,包括辐射式、平行式、递进式和嵌入式4种复合类型,复合隐喻与语篇话题/主题及语言使用者乃至言语社区的思维图式密切相关。以《摆脱贫困》和《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的英文本为语料,通过分析其复合隐喻模式,本文发现在不同时空语境下中国官方建构扶贫议题的认知心理图式差异,并揭示其历时演进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隐喻 映射 概念整合 扶贫文本 心理图式 时空语境
下载PDF
从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的角度探讨成语中隐喻的翻译
5
作者 徐彩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1年第9期63-64,共2页
成语中隐喻的翻译一向是成语翻译的难点。虽然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不是概念隐喻,但概念隐喻在深层制约着语言表达的方式。在1999年新版的概念隐喻理论中Lakoff和Johnson区分了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从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这个新角度出发研... 成语中隐喻的翻译一向是成语翻译的难点。虽然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不是概念隐喻,但概念隐喻在深层制约着语言表达的方式。在1999年新版的概念隐喻理论中Lakoff和Johnson区分了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从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这个新角度出发研究成语中的隐喻翻译,能帮助译者从认知的高度对隐喻进行充分解读,从而做到在翻译的过程中,在关注表面语言形式的转换的同时,还关注到了深层认知过程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翻译 成语 基本隐喻 复合隐喻
原文传递
最佳关联视角下的隐喻性复合词的翻译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磊 刘著妍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0X期214-215,共2页
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性复合词,但他们在隐喻构词方面的差异给翻译理解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此为了探索汉语隐喻性复合词翻译新视角,该文首先阐述了关联理论对隐喻翻译的影响,指出翻译的最终目标是其源于文本的最佳关联这一原则,然后... 英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性复合词,但他们在隐喻构词方面的差异给翻译理解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此为了探索汉语隐喻性复合词翻译新视角,该文首先阐述了关联理论对隐喻翻译的影响,指出翻译的最终目标是其源于文本的最佳关联这一原则,然后探讨了汉英隐喻性复合词的基本类型及现象,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语隐喻性复合词的常见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隐喻复合 翻译方法
下载PDF
推理性语境视域下英语隐喻性复合词的理解模型建构
7
作者 伍丽萍 邹喆 《高教学刊》 2021年第30期33-35,41,共4页
文章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以问卷测试的形式,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探究英语学习者在推理性语境中理解隐喻性复合词所采用的心理联想策略,并建立心理联想模型。结果表明,在因果或条件关联等强推理性语境中,学习者主要利用纵聚合联想策略;其次是... 文章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以问卷测试的形式,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探究英语学习者在推理性语境中理解隐喻性复合词所采用的心理联想策略,并建立心理联想模型。结果表明,在因果或条件关联等强推理性语境中,学习者主要利用纵聚合联想策略;其次是利用横向分离-组合联想策略;使用较少的是横组合联想。而在转折关联弱推理性语境中,学习者较多采用的是横向分离-组合联想策略。学习者更多呈现出纵横联想型模型来理解英语隐喻性复合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隐喻复合 联想策略 推理性语境 纵横联想型模型
下载PDF
基于概念隐喻角度的英语复合词学习策略探究
8
作者 庄杏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7期1-3,共3页
概念隐喻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整体发展。本文从概念隐喻的理论出发,对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隐喻性复合词学习中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归纳概括,最后从隐喻性思维对英语学习者词汇量扩展的意义、了解复合词隐喻意义中的跨文化差... 概念隐喻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整体发展。本文从概念隐喻的理论出发,对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隐喻性复合词学习中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归纳概括,最后从隐喻性思维对英语学习者词汇量扩展的意义、了解复合词隐喻意义中的跨文化差异的必要性、培养隐喻性思维的重要性、利用语境对隐喻性复合词的理解和记忆这几个方面总结概括隐喻思维对英语复合词学习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英语隐喻复合 学习策略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下的诗歌意境隐喻理解模式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5,共4页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中国古诗《锦瑟》揭示基本隐喻是如何合成复合隐喻的。由于诗歌中具体的"象"之间的互相影响及限制对"意"的影响,心理空间中的基本隐喻进行组合,完善和扩展。通过投射在层创空间中基本隐喻合...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中国古诗《锦瑟》揭示基本隐喻是如何合成复合隐喻的。由于诗歌中具体的"象"之间的互相影响及限制对"意"的影响,心理空间中的基本隐喻进行组合,完善和扩展。通过投射在层创空间中基本隐喻合成为复合隐喻,即意境。百科知识的差异导致空间中"意"的一个或多个意或者意的缺省。这些都会在跨空间映射和投射时带来组合、完善和扩展的差异。这些差异也解释了层创结构中不同的复合隐喻,即不同意境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复合隐喻 诗歌意境
下载PDF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振强 郭雅欣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2-42,共11页
当今隐喻研究分为认知派和交际派两大主流研究范式。共现性和相似性是两派争论的焦点和热点课题。对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共现性和相似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三大隐喻虽然生产和理解机制不同,但并不是截然分离,而是存在交叉并呈连续统分... 当今隐喻研究分为认知派和交际派两大主流研究范式。共现性和相似性是两派争论的焦点和热点课题。对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共现性和相似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三大隐喻虽然生产和理解机制不同,但并不是截然分离,而是存在交叉并呈连续统分布;(2)连续统的一端是以共现性为主的初始隐喻(由最初的方位隐喻发展而来),连续统的另一端是基于相似性的本体隐喻;(3)位于中间地带的结构隐喻分为两类:复合结构隐喻基于共现性,因而与初始隐喻交叉;复杂结构隐喻基于相似性,因而与本体隐喻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本体隐喻 初始隐喻 结构隐喻 复合结构隐喻 复杂结构隐喻 共现性 相似性
下载PDF
汉英“手/Hand”范畴的名名隐转喻复合模式对比研究
11
作者 贾舒舒 周先武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7期2949-2957,共9页
汉英不同原型范畴在其名名隐转喻概念合成中的地位存在差异,其构词中的隐、转喻复合模式也相应地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概念合成与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引,基于自建词典静态语料数据,以汉英实体范畴“手/hand”所参与的名名复合组构为基点,... 汉英不同原型范畴在其名名隐转喻概念合成中的地位存在差异,其构词中的隐、转喻复合模式也相应地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概念合成与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引,基于自建词典静态语料数据,以汉英实体范畴“手/hand”所参与的名名复合组构为基点,管窥汉英原型范畴名名隐转喻复合的共相与殊相。研究发现:1) 汉英语言中“手/hand”范畴所参与的名名复合组构的隐、转喻复合能力均较强,且其成分名词的转喻分布略优于隐喻分布,但“手”范畴的隐转喻名名复合组构能力明显高于英语“hand”,且其名名隐转喻复合组构更为复杂,语义兼容性也更强;2) 从“手/hand”范畴的名名复合组构中的隐、转喻分布来看,两种语言中左置成分名词转喻化均具有绝对优势,且其转喻义多表征该范畴的工具性,其工具格得以突显;而汉语中成分名词所表征范畴的类属性则更为突显;3) 隐、转喻思维参与名名复合组构具有跨语言共性,但在概念语义合成层面,隐喻与转喻思维的分布并不均等,这可能是受到语言类型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范畴 隐喻复合模式 转喻复合模式 HAN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