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频率刺激对后肢去负荷小鼠海马齿状回区颗粒神经元作用的电生理研究
1
作者 赵峻峤 朱明强 +4 位作者 朱海军 付蕊 张泽 王佳乐 丁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0-1686,共17页
目的近年来,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神经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技术对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积极影响。复合频率(不同频率刺激模式组成)的rTMS对... 目的近年来,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神经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技术对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积极影响。复合频率(不同频率刺激模式组成)的rTMS对由失重环境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仍有待深入研究。探索复合频率刺激(combined frequency stimulation,CFS)对失重环境造成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电生理机制,对于脑科学及磁刺激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40只C57BL/6小鼠,所有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刺激组、后肢去负荷(HU)组、10 Hz组、20 Hz组和CFS(10 Hz+20 Hz,CFS)组。对除sham组以外的小鼠建立维持14 d的模拟失重效应并同期进行14 d的rTMS。通过蔗糖偏好实验和水迷宫实验验证CFS对负性情绪和空间认知能力的改善效果。最后,通过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颗粒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静息膜电位以及离子通道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行为学结果表明,CFS(10 Hz+20 Hz)显著改善了模拟失重小鼠的认知障碍和负性情绪;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HU操作后小鼠海马DG区颗粒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而CFS显著提高了神经元的兴奋性并改善了电压门控Na^(+)、K^(+)通道的动力学特性。结论复合频率的rTMS(10 Hz+20 Hz)能够有效地改善模拟失重小鼠的认知障碍和负面情绪,这种改善可能与CFS对神经元兴奋性以及Na^(+)、K^(+)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有关。因此,本文有望为CFS改善失重环境下所产生的空间认知和负性情绪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频率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后肢去负荷 空间认知障碍 负性情绪 神经元兴奋性 离子通道
下载PDF
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曹洪丽 刘自金 +2 位作者 姜宏英 郑海彬 席家宁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0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超低频(2. 5Hz)复合生理频率(40 Hz)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 目的观察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超低频(2. 5Hz)复合生理频率(40 Hz)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生理频率(40 Hz)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org疲劳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卡氏(KPS)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比值(FEV1%)及最大呼气中段量(MMEF)]。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Borg疲劳评分、CAT评分、KPS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KPS评分高于对照组,Borg疲劳评分、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治疗组Pa O2、Sa O2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治疗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血气指标,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 体外膈肌起搏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