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0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体软骨细胞复合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建华 吴朝阳 陈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探讨运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 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并应用 3H- Td R放射自显影方法鉴别软骨缺损修复的细胞来源。 方法 取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 2代 ,用 3H- Td R标记后复合Pluronic植入兔关节软骨缺... 目的 探讨运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 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并应用 3H- Td R放射自显影方法鉴别软骨缺损修复的细胞来源。 方法 取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 2代 ,用 3H- Td R标记后复合Pluronic植入兔关节软骨缺损区作为实验组 ,并采用单纯Pluronic植入作为材料对照组 ,不作任何处理组为空白对照组 ,分别于 4、8及 16周取材 ,观察其修复效果 ,并应用放射自显影方法鉴别修复组织的细胞来源。 结果 实验组术后 8周 ,缺损表面可见新生软骨形成 ,术后 16周缺损完全修复 ,表面光滑 ,与周围界限模糊 ,放射自显影证实所修复组织的细胞来源于植入细胞。材料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缺损均未见明显修复。 结论  1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 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是可行的 ;2  3H- Td R标记细胞可作为鉴别细胞来源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软骨细胞 复合pluronic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可行性
下载PDF
SDF-1α复合Pluronic F-127的构建及其对BMSCs的体外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甜 程继光 周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构建装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Pluronic F-127新型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生物效应。方法构建装载不同浓度SDF-1α(200、50 ng/ml)的Pluronic F-127复合水凝胶,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复合水... 目的构建装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Pluronic F-127新型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生物效应。方法构建装载不同浓度SDF-1α(200、50 ng/ml)的Pluronic F-127复合水凝胶,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复合水凝胶对BMSCs的体外趋化实验。将BMSCs与复合材料均匀混合,加成骨细胞诱导液进行培养,并对其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测定及茜素红染色,由结果可观察到BMSCs的成骨诱导分化情况,并用MTT法检测复合培养后细胞的活性状况。结果趋化实验结果显示,含SDF-1α浓度为200 ng/ml的复合水凝胶对BMSCs的募集效果显著(P<0.05)。MTT法证实了Pluronic F-127对细胞增殖不产生影响(P>0.05)。BMSCs-复合材料、单纯BMSCs在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两组细胞的AKP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并且都高于非成骨诱导组(P<0.05),同时诱导组镜下可见明显的钙结节形成。结论成功构建装载SDF-1α的Pluronic F-127新型复合材料,其在体外对BMSCs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在细胞材料复合培养的三维支架中,BMSCs能够存活并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pluronic F-127水凝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诱导分化
下载PDF
SDF-1α复合Pluronic F-127对兔上颌窦底提升术成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嘉芙 吴涛 +1 位作者 郑文龙 周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39-345,共7页
目的 :通过制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的Pluronic F-127复合凝胶材料,观察这种复合材料在体外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矿化及成血管作用和复合凝胶材料在兔上颌窦外提升术中的成骨及成血管效果。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 目的 :通过制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的Pluronic F-127复合凝胶材料,观察这种复合材料在体外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矿化及成血管作用和复合凝胶材料在兔上颌窦外提升术中的成骨及成血管效果。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0ng/ml SDF1-α和质量百分比浓度0.1%的Pluronic F-127复合培养,MTT法检测其细胞毒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及茜素红染色。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双侧植入不同的复合材料(共3种)并进行对照。材料分别为:β-磷酸三钙(β-TCP),生理盐水及SDF-1α复合Pluronic F-127凝胶。于术后4、8、12周处死,X线片观察双侧上颌窦骨质形成情况,行HE染色、CD31+、CD34+、BMP-2及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成骨及成血管作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外实验采用MTT法证实了0.1%w/w Pluronic F-127无细胞毒性(P>0.05)。BMSCs-SDF1α复合凝胶碱性磷酸酶染色下,细胞质可见大量碱性磷酸酶染色沉淀,其余3组未见沉淀。BMSCs-SDF1α复合凝胶、BMSCs-单纯凝胶、单纯BMSCs在成骨诱导培养条件下均产生矿化结节,非成骨诱导组未见矿化结节形成。体内实验,X线片结果显示BMSCs-SDF1-α复合凝胶及β-TCP充填侧均有阻射影,生理盐水组未见明显阻射影;HE染色结果显示BMSCs-SDF1-α复合凝胶成骨效果与β-TCP成骨效果明显,生理盐水组未见骨质形成,统计学分析表明BMSCs-SDF1-α复合凝胶成血管作用较β-TCP及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结论:SDF-1α复合Pluronic F-127凝胶能够成功诱导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无细胞毒性,在体外及兔上颌窦内成骨、成血管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 pluronic F-127水凝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诱导分化 上颌窦外提升术
下载PDF
Dual ligand-targeted Pluronic P123 polymeric micelles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reast cancer with bone metastases
4
作者 HUAN GAO JIE ZHANG +5 位作者 TONY GKLEIJN ZHAOYONG WU BING LIU YUJIN MA BAOYUE DING DONGFENG YIN 《Oncology Research》 SCIE 2024年第4期769-784,共16页
Bone metastasis secondary to breast cancer negatively impacts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is challenging since many anticancer drugs are not effectively delivered to the bone ... Bone metastasis secondary to breast cancer negatively impacts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is challenging since many anticancer drugs are not effectively delivered to the bone to exert a therapeutic effect.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acy,we developed Pluronic P123(P123)-based polymeric micelles dually decorated with alendronate(ALN)and cancer-specific phage protein DMPGTVLP(DP-8)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to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es.Doxorubicin(DOX)was selected as the anticancer drug and was encapsulated into the hydrophobic core of the micelles with a high drug loading capacity(3.44%).The DOX-loaded polymeric micelles were spherical,123 nm in diameter on average,and exhibited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The in vitro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a pH decrease from 7.4 to 5.0 markedly accelerated DOX release.The micelles were well internalized by cultured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the cell death rate of micelle-treated breast cancer cells was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at of free DOX-treated cells.Rapid binding of the micelles to hydroxyapatite(HA)microparticles indicated their high affinity for bone.P123-ALN/DP-8@DOX inhibited tumor growth and reduced bone resorption in a 3D cancer bone metastasis model.In vivo experiments using a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 nude model demonstrated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the micelles in the tumor region and considerable antitumor activity with no organ-specific histological damage and minimal systemic toxicity.In conclusion,our study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se pH-sensitive dual ligand-targeted polymeric micelles may be a successful treatment strategy for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 micelles Targeted nanotherapeutics Nanoparticulate drug delivery system Breast cancer with bone metastasis Therapeutic efficacy
下载PDF
Pluronic/TPGS共同修饰对姜黄素脂质体理化性质和释放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王奕 熊静文 +2 位作者 王坤玲 李文娟 李资玲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7,13,共8页
为改善脂质体包封效果和储藏稳定性,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构建普朗尼克(Pluronic F8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琥珀酸酯(TPGS)共同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考察Pluronic F87和TPGS质量比例对载体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 为改善脂质体包封效果和储藏稳定性,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构建普朗尼克(Pluronic F8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琥珀酸酯(TPGS)共同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考察Pluronic F87和TPGS质量比例对载体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PGS比例的增加,姜黄素脂质体粒径减小,分散性均较好,微观形态呈球状;体外释放行为表明,姜黄素脂质体均呈现初始阶段突释后缓慢释放的特性,随着TPGS的比例升高,姜黄素的累积释放量降低。本研究为开发新型脂质体并应用于药物包埋、缓释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琥珀酸酯(TPGS) 普朗尼克 修饰 脂质体
下载PDF
增强体表面改性在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志勇 文璟 +1 位作者 王日初 彭超群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55,共19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和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高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金刚石、石墨烯、硅等增强体与...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和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高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金刚石、石墨烯、硅等增强体与基体的润湿性差,或者在高温下与基体发生有害的界面反应,限制了此类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本文简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结合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因素,提出了几种改善界面结合的方法。增强体表面改性是改善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重要途径之一,常用工艺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化学镀法等;最后,对增强体表面改性在高热导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铜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 界面反应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复合应用聚羟基丁酸酯和Pluronic F-127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金兰 陈淑芹 邱玉金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70-272,I002,共4页
目的 对聚羟基丁酸酯 (Polyhydroxybutyrate ,PHB)与PluronicF 12 7复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研究。方法 传代培养健康成年大白兔软骨细胞 ,将第 3代细胞制成浓度为 5× 10 7 ml悬液。取悬液 1ml接种到PHB支架上 ,另取 1ml细... 目的 对聚羟基丁酸酯 (Polyhydroxybutyrate ,PHB)与PluronicF 12 7复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研究。方法 传代培养健康成年大白兔软骨细胞 ,将第 3代细胞制成浓度为 5× 10 7 ml悬液。取悬液 1ml接种到PHB支架上 ,另取 1ml细胞悬液与 2 5 %PluronicF 12 7在 4℃条件下均匀混合后接种到PHB支架上 ,形成两种不同的细胞 支架复合物 ,A :PHB +软骨细胞 ;B :PHB +PluronicF 12 7+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1周后植入兔自体背部皮下。 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①A、B两组均有软骨形成 ,组织学染色有软骨细胞存在并分泌酸性粘多糖基质。②A组在支架的表面和浅层有较连续的薄层软骨形成 ,细胞数量及基质酸性粘多糖含量较多 ;B组在支架浅层和深部均有大量软骨形成 ,软骨细胞数量多 ,基质酸性粘多糖含量丰富。结论 复合应用PHB与PluronicF 12 7作为支架材料生成的组织工程化软骨质量优于单用PH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材料实验聚羟基丁酸酯 pluronic F-127
下载PDF
发酵中药和油莎豆复合物对湖羊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鑫 乔宏兴 +2 位作者 王会伟 范明夏 王继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0-998,共9页
【目的】研究发酵中药和油莎豆复合物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湖羊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湖羊饲喂基础饲粮... 【目的】研究发酵中药和油莎豆复合物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湖羊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湖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湖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复合发酵物,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在正试期第0、42天分别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记录日采食量,计算料重比;在试验第1、21和42天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湖羊血清中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试验组湖羊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1天,试验组湖羊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IgG)、γ干扰素(INF-γ)含量分别提高了2.75%、3.46%、7.28%和4.55%(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12.72%(P<0.05);在试验第42天,CAT、T-AOC活性及IgG、INF-γ含量分别提高了3.17%、3.67%、9.77%和11.91%(P<0.05),MDA含量降低了15.10%(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2%发酵中药和油莎豆复合物能有效改善湖羊的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和免疫机能,可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到畜牧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发酵物 湖羊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板芪复合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晶 苗颖 +5 位作者 蔡永超 李琰 闫微 常伟辰 张红英 杨明凡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板芪复合物和益生菌发酵板芪复合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28日龄刚刚断奶的三元仔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在饲料中分别按照0.5%的比例添加益生菌发酵板芪复合物和未发酵的板芪复合物,连... 文章旨在研究板芪复合物和益生菌发酵板芪复合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28日龄刚刚断奶的三元仔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在饲料中分别按照0.5%的比例添加益生菌发酵板芪复合物和未发酵的板芪复合物,连续使用28?d,并分别在仔猪的35、42、49、56日龄采血,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计算仔猪腹泻率、日增重、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采用平板计数法分别对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进行计数。结果表明:添加0.5%的发酵和不发酵的板芪复合物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液中的血红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等(P <0.05);并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P <0.05);同时能增加断奶仔猪日增重(P <0.05);发酵板芪复合物组仔猪的直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未发酵组和对照组(P <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未发酵组和对照组(P <0.05)。试验表明,板芪复合物对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其腹泻率和死亡率均具有很好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芪复合 益生菌发酵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下载PDF
新型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复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鑫 郭祺 +2 位作者 涂春鸣 肖凡 侯玉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991,I0011,共12页
电分相与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向高速化、重载化发展的桎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为消弭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但既有贯通方案依然存在所需器件数目多、改造成本高、可靠性差等弊端。为此,在充分利用既有牵引变压器基础上,该... 电分相与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向高速化、重载化发展的桎梏。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为消弭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但既有贯通方案依然存在所需器件数目多、改造成本高、可靠性差等弊端。为此,在充分利用既有牵引变压器基础上,该文设计一种新型混合式贯通牵引供电装置。该装置通过共直流侧与功率均分手段有效抵消输入侧纹波功率,降低有源/无源器件数目与电容容量。同时,针对直流侧二次纹波与负荷功率冲击,提出一种输入端口复合控制策略,有效解决纹波传递与冲击波动问题。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装置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合式 牵引供电装置 公共直流母线 复合控制
下载PDF
超声检测在复合材料挖补修理结构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亚林 宁宁 +1 位作者 焦婷 王丹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挖补修理是复合材料结构最常用的修理方法。伴随挖补修理技术的发展,修理后结构的强度评估与损伤检测等问题亟待解决。以挖补修理后的层压板结构为例,对其可能产生的缺陷类型进行归纳,对各种类型缺陷的超声特征信号进行分析总结,将超声... 挖补修理是复合材料结构最常用的修理方法。伴随挖补修理技术的发展,修理后结构的强度评估与损伤检测等问题亟待解决。以挖补修理后的层压板结构为例,对其可能产生的缺陷类型进行归纳,对各种类型缺陷的超声特征信号进行分析总结,将超声特征信号和修理工艺特点互相比对验证,为此类结构缺陷超声检测完整判据的建立提供数据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修理结构 超声检测
下载PDF
石蜡/碱改性硅藻土/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梅 赵梦菲 +4 位作者 陈琳 李丁 李巍 韩维野 王鸿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3,共11页
通过碱处理,优化了硅藻土(DIA)的孔隙结构,提高了孔隙率,增加了石蜡(paraffin)负载量。通过直接浸渍法制备了新型性状稳定的石蜡/碱改性DIA/膨胀石墨(EG-alDIA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石蜡负载... 通过碱处理,优化了硅藻土(DIA)的孔隙结构,提高了孔隙率,增加了石蜡(paraffin)负载量。通过直接浸渍法制备了新型性状稳定的石蜡/碱改性DIA/膨胀石墨(EG-alDIA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石蜡负载量从47.4%提高到了61.1%,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储热性能;向改性DIA中添加膨胀石墨(EG)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传热能力,添加质量分数10%EG时导热系数提高了113%(从0.276 W·m^(-1)·K^(-1)提高到了0.589 W·m^(-1)·K^(-1))。随着EG含量的升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有所增加,但化学相容性、稳定性等无明显变化。含10%EG的石蜡/碱改性DIA复合材料具有可靠的储能性能、良好的温度调节性能和蓄放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石蜡 碱改性硅藻土 膨胀石墨
下载PDF
稠油开采中多元热复合流体相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洪毅 黄致新 +3 位作者 唐亮 魏超平 吴光焕 尹小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102,共16页
稠油的储量远超常规石油的储量,但因稠油黏度大和密度大的特点而难以开采,高效经济开发稠油已成为石油领域的研究重点。热复合开采技术是目前高效开发稠油油藏的关键技术,其中多元热复合流体的相态特征是稠油油藏开采流程设计与评价的... 稠油的储量远超常规石油的储量,但因稠油黏度大和密度大的特点而难以开采,高效经济开发稠油已成为石油领域的研究重点。热复合开采技术是目前高效开发稠油油藏的关键技术,其中多元热复合流体的相态特征是稠油油藏开采流程设计与评价的关键。为此,从热复合开采技术中的混合气体系和稠油-气体系2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多元热复合流体相态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对于混合气体系相态,多采用静态法进行实验测试,使用状态方程结合混合规则进行理论预测,CO_(2),N_(2),H_(2)O和CH_(4)等常见气体分子组成的二元体系的相态测试趋于成熟,但缺少多元体系的测试数据与预测模型;对于稠油-气体系相态,总结了一般性实验流程与近年实验结果,提出一种加速油气相平衡的新型实验装置构想,指出目前理论预测在气体种类、注气量、气体扩散模型、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对多元热复合流体相态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促进热复合开采技术进一步的机理研究与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开采 混合流体 稠油开采 相态特征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20钢/316L复合管固液复合制坯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桂海莲 胡晓彤 +7 位作者 刘浩 张琛 李强 胡建华 陈建勋 苟毓俊 双远华 张鹏岳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172-178,共7页
双金属复合管在石油运输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结合性能是考察复合管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能在轧制成形过程中得到高品质的复合管材,在复合管制坯过程中要求实现界面处的冶金复合。以20钢和316L为原材料,基于结合温度及元素扩散情... 双金属复合管在石油运输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结合性能是考察复合管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能在轧制成形过程中得到高品质的复合管材,在复合管制坯过程中要求实现界面处的冶金复合。以20钢和316L为原材料,基于结合温度及元素扩散情况,采用固液复合方式,并且结合界面的温度模型及通过Pro CAST软件模拟,获得了外模最佳预热温度为1050—1100℃。通过现场试制界面处实现了冶金复合,在最佳温度范围既保证了固态20钢和液态316L之间能达到冶金复合,又能使元素有充分的扩散时间而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同时又可以防止因元素过渡扩散而导致316L腐蚀性能下降。该方法为后续复合管连轧提供了优良的管坯,可实现高品质复合管的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复合 复合管坯 热传导 界面 结合强度 扩散 20钢/316L 模型
下载PDF
激光复合冷喷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波 胡耀峰 +3 位作者 田凯 姜家涛 吴丽娟 姚建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冷喷涂是一种基于材料高速撞击产生剧烈塑性变形实现结合的沉积方法,具备加工温度低、沉积效率高、热影响小等优势,已在增材制造、工业关键零部件的修复再制造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冷喷涂复合制造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其中激光复合冷... 冷喷涂是一种基于材料高速撞击产生剧烈塑性变形实现结合的沉积方法,具备加工温度低、沉积效率高、热影响小等优势,已在增材制造、工业关键零部件的修复再制造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冷喷涂复合制造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其中激光复合冷喷涂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激光复合冷喷涂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激光预处理、激光同步复合和激光后处理3种复合方式进行重点阐释。针对每种复合方式,分别从复合原理、复合优势及复合效果3个方面进行总结,对比激光复合冷喷涂技术与单一技术在沉积层微观组织以及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激光复合冷喷涂技术最新进展的全面总结和归纳,将为进一步推动激光复合冷喷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复合 激光技术 微观组织 性能
下载PDF
国家标准GB/T 18103—2022《实木复合地板》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瑞 唐召群 +4 位作者 吕斌 伍艳梅 张鹏 张玉萍 孟凡丹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国家标准GB/T 18103—2022《实木复合地板》已于2022年12月30发布,2023年7月1日实施。简述标准修订过程、修订原则和内容变化,通过对标准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的解读,引导标准的正... 国家标准GB/T 18103—2022《实木复合地板》已于2022年12月30发布,2023年7月1日实施。简述标准修订过程、修订原则和内容变化,通过对标准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的解读,引导标准的正确理解和实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木复合地板 国家标准 修订 理化性能要求
下载PDF
装配式日光温室柔性复合墙体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建明 李浩杰 +1 位作者 孙国涛 王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187,共9页
为解决装配式日光温室柔性墙体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在墙体内侧附加蓄热层的方式,设计了一种集蓄热、保温和防水多功能于一体的装配式柔性复合墙体。首先,通过对多种材料进行综合性能评估,筛选出优质的表层材料和保温材料,将... 为解决装配式日光温室柔性墙体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在墙体内侧附加蓄热层的方式,设计了一种集蓄热、保温和防水多功能于一体的装配式柔性复合墙体。首先,通过对多种材料进行综合性能评估,筛选出优质的表层材料和保温材料,将其复合制成柔性保温墙体;其次,将水、沙子、相变水凝胶(phase change hydrogel,PCH)作为蓄热层固定在柔性保温墙体内侧,从而形成柔性复合墙体;最后,在4个模型温室中分别对墙体进行性能测试,以未附加蓄热层的柔性保温墙体为对照(CK),分析试验墙体的蓄热和保温性能。单一墙体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表层材料中镀铝编织布、黑色淋膜毡抗拉性能好且不透水,断裂强力分别为1.06、0.56 kN,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0.99%、65.91%;保温材料中再生棉、太空棉和空气柱保温效果较好且使用成本低,热阻值分别为0.30、0.50、0.76(m^(2)·℃)/W。柔性复合墙体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5 kg/m^(2) PCH柔性复合墙体的蓄热和保温性能最佳,热阻值为2.50(m^(2)·℃)/W,单位面积累计吸热量与放热量分别为1.48、1.13 MJ/m^(2);在典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该处理的夜间室内平均温度分别比CK提高了3.08、1.87℃。上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柔性保温墙体内侧附加相变蓄热层的方式,能够增强墙体的蓄热和保温性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装配式日光温室柔性复合墙体设计及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度 柔性复合墙体 蓄热性能 保温性能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石榴皮百香果果皮复合饮料发酵工艺及抗疲劳功能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加良 王雪丽 +1 位作者 韩颖 张馨延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220-228,共9页
本研究以石榴皮和百香果果皮为原料,进行石榴皮及百香果果皮(Pomegranate and passion fruit peel,PPFP)复合发酵饮料的研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饮料发酵工艺条件,并探讨其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最佳发... 本研究以石榴皮和百香果果皮为原料,进行石榴皮及百香果果皮(Pomegranate and passion fruit peel,PPFP)复合发酵饮料的研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饮料发酵工艺条件,并探讨其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石榴皮汁添加量20%、百香果果皮汁添加量24%、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40℃,感官评分为(94.05±1.85)分,活菌数为(8.5±0.2)lg(CFU/g),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研制的复合饮料色泽均一,具有石榴皮混合发酵后的独特风味,酸甜适口,无明显分层现象。小鼠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显著增加,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乳酸和尿素氮含量(P<0.05)。说明PPFP复合发酵饮料有利于提高小鼠机体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百香果果皮 抗疲劳 发酵 复合饮料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世强 付笑茹 +1 位作者 李婵娟 王钟葆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0,共6页
针对空间微波能量收集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微带线行波激励的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该天线由一个工作在低频段的微带圆环和一个工作在高频段的微带圆片复合而成,分别由两种不同的正交十字缝隙耦合馈电,采用微带线级联依次相... 针对空间微波能量收集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微带线行波激励的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复合微带天线。该天线由一个工作在低频段的微带圆环和一个工作在高频段的微带圆片复合而成,分别由两种不同的正交十字缝隙耦合馈电,采用微带线级联依次相差90°顺序旋转四馈电实现圆极化,通过对称性结构设计,分别从两个不同端口输入获得双圆极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880~960 MHz和1.85~2.45 GHz频带内S11<−10 dB,阻抗相对带宽分别为8.7%和30%;在885~920 MHz和1.86~2.43 GHz频带内轴比小于3 dB,圆极化相对带宽分别为4%和29%;天线的方向性在工作频段内良好,在低频段增益达到5.4 dB,在高频段增益达到7.7 dB。该天线结构紧凑且加工简单,为双端口双频双圆极化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耦合 行波激励 双频双圆极化 复合天线
下载PDF
高性能纤维增强抗弹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岩 徐兴亚 +7 位作者 郭雁 段婷婷 孙金辉 黄玉松 李林 闫少谦 王玲玲 王吉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0-196,共7页
简述了高性能纤维增强抗弹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抗弹防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以及天然植物纤维等新型纤维增... 简述了高性能纤维增强抗弹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抗弹防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以及天然植物纤维等新型纤维增强抗弹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高效吸能、弹道性能优异等突出优点,在轻量化和高防护力的抗弹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可广泛应用于坦克、装甲车辆、武装直升机及单兵防护,满足未来战争高机动、高生存力的军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抗弹 轻量化 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