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四例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戴利 周晓莉 +2 位作者 顾文贤 王更芳 程羽青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47-165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SMIL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子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SMIL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示3例未见上皮内病变,1例倾向上皮内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3例高危型HPV阳性,1例HPV阴性。巨检均未见占位病变。镜下见细胞排列成复层,可见明显的细胞内黏液,细胞拥挤,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细胞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象。1例伴有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例伴有宫颈原位腺癌(AI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4例肿瘤细胞P16和Ki-67弥漫强阳性,Cam5.2阳性及P63阴性。4例患者经过宫颈锥切、电切和全子宫切除诊疗,术后随访复查均无复发。结论SMILE是一种罕见的宫颈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有助于和HSIL、AIS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佐鸿 赵春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62-466,共5页
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新增加一种宫颈原位腺癌(AIS)亚型,即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该亚型有独特的病理特点,临床并不常见,处理上应该按照AIS处理。本文将回顾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关键词 宫颈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李君 刘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59-360,356,共3页
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由Park等^([1])于2000年首次报道,遂后报道非常少,直至2014年第4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把SMILE归属于宫颈原位腺癌(AIS)的一种亚型^([2])。宫... 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由Park等^([1])于2000年首次报道,遂后报道非常少,直至2014年第4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把SMILE归属于宫颈原位腺癌(AIS)的一种亚型^([2])。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是一种少见的宫颈浸润性癌,由Lastra等^([3])于201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与SMILE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特征,被认为是SMILE的浸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浸润性复层黏液性癌 宫颈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文静 陈伟芳 +4 位作者 李荔 康小玲 郭玉娟 林慧娟 张江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6例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6例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患者年龄28... 目的探讨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6例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6例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患者年龄28~33岁,平均29. 5岁。患者3例因体检发现,3例以不规则出血就诊。5例行细胞学检查阳性,6例行HPV检测均提示高危型感染。显微镜下病变与周围间质边界清晰,腺腔内由复层未成熟圆形、卵圆形细胞核与含黏蛋白的空泡大小不等的上皮细胞混合构成。5例伴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伴子宫颈原位腺癌。6例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均表达p16和CEA,不表达ER和vimentin,其中5例p63散在表达,Ki-67增殖指数高,特殊染色PAS、AB-PAS均阳性。2例行全子宫切除,4例行子宫颈锥切。随访6~4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子宫颈产生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年轻女性的特殊类型子宫颈原位腺癌,与高危型HPV密切相关,常伴其他病变。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结合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治疗可酌情采用宫颈锥切,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子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闵琴琴 徐华 +6 位作者 黄忠华 李振国 余学问 梁莹莹 徐洲稳 王家传 邵牧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SMILE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 目的探讨子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SMILE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SMILE均为女性,年龄32~49岁。病变组织在镜下均见异型增生的复层上皮细胞,核深染;可见明显的黏液细胞,胞质空泡状;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常见。其中3例伴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子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1例为单纯性SMILE。免疫表型:4例肿瘤细胞p16胞核与胞质阳性,CAM5. 2胞质弥漫阳性,2例IMP3阴性、2例IMP3阳性,4例p63、p40均为部分肿瘤巢基底部上皮细胞表达,Ki-67增殖指数20%~60%。2例获得细胞学随访,均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 SMILE不同于HSIL或AIS,有其独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需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上皮病变及未成熟鳞状化生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强 金玉兰 何春燕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ous-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4例宫颈SMILE患者,... 目的探讨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ous-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4例宫颈SMILE患者,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HPV感染状态以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患者年龄27~35岁,平均30岁,所有患者发病部位均位于宫颈。其中单纯SMILE 1例,SMILE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lesion,HSIL)1例,SMILE合并HSIL和普通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insitu,AIS)2例。镜下细胞排列成复层,可见明显的细胞内黏液,细胞拥挤,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细胞核轻至中度异型,可见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未见明确腺腔结构,可累及腺体。在宫颈其他区域还可见到HSIL和普通型AI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4例均弥漫性强表达P16,Ki-67染色提示其增殖指数较高。复习文献发现,国外学者报道的SMILE病例中,大部分伴有HSIL或AIS,单纯SMILE病例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在免疫组化方面,国外学者发现IMP3在AIS及SMILE中呈局部阳性表达,而在良性腺性病变中呈阴性表达,这提示IMP3在SMILE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论 SMILE是一种少见的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的宫颈原位腺癌的特殊组织学亚型,其病理形态学特征与HSIL、普通型AIS及宫颈腺体增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仔细的形态学观察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SMIL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位腺癌 浸润性复层黏液的癌
下载PDF
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肿瘤性病变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雪 杜红雁 +1 位作者 郭祎男 王明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 对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和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9-01—2020-11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肿瘤性病变,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组织... 目的 对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和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9-01—2020-11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肿瘤性病变,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组织化学染色特点。结果 7例患者,HPV高危型均为阳性,其中SMILE 6例,ISMC 1例。SMILE患者年龄32~48岁,合并HSIL/AIS;1例ISMC,年龄62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16、CK7、AE1/AE3、CEA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40、P63阴性或灶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高达50%以上。组织化学AB和PAS染色证实细胞质内富含黏液。所有患者随访均存活。结论 宫颈SMILE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常因合并HSIL或AIS而偶然发现,宫颈冷刀锥切切缘阴性可能是SMILE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ISMC可能是SMILE的浸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位腺癌 浸润性复层黏液的癌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杨文婷 陈芳 +1 位作者 韩靖 陈水莲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宫颈的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病理诊断为ISMC或含有ISMC成分的宫颈腺癌,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行HE、免疫... 目的探讨发生于宫颈的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病理诊断为ISMC或含有ISMC成分的宫颈腺癌,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治疗预后等进行讨论。结果4例患者检测出高危型HPV,余1例未行该检测。ISMC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弥漫浸润性生长,上皮巢内见数量不等微小囊腔形成,周边上皮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囊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坏死物或黏液分布。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P16和CK7均弥漫强阳性,CEA(4/5)阳性,CK5/6和P63阴性或局灶阳性,AB-PAS特殊染色显示有黏液。结论ISMC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组织学的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黏液型,与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普通型和鳞状细胞癌相比,ISMC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和不良预后,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正确识别ISMC对临床和病理医师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复层黏液性癌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HPV相关性宫颈浸润性腺癌 高危型HPV病毒
下载PDF
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相关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王秀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0066-0067,共2页
对收集的宫颈产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病理特征,并开展疾病的相关影像学鉴别诊断检查,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方法:选取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SMILE患者1例,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各项免疫表型特点。结果:患... 对收集的宫颈产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病理特征,并开展疾病的相关影像学鉴别诊断检查,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方法:选取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SMILE患者1例,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各项免疫表型特点。结果:患者年龄48岁,为SMILE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EA、cam5.2、IMP3强表达,Ki-67染色增殖指数较高,P16阳性,P63阴性。结论:SMILE属于一种特殊的宫颈原位癌腺癌病变,其临床发病与HPV感染有密切的关系,采用显微镜镜检,可见其病理学形态特征与宫颈宫颈HSIL以及AIS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并根据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结果,进行该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位腺癌
下载PDF
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5例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张爱格 王莉萍 +1 位作者 杨毅斌 孔令员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8期3186-318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SMILE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态以及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0.4... 目的:探讨子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SMILE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态以及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0.4岁(35~46岁),镜下观察:细胞呈复层,排列紊乱,核增大,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容易见到,部分细胞可见明显细胞内黏液。其中2例单纯性SMILE,1例SMILE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例SMILE合并原位腺癌(AIS)和HSIL,1例SMILE合并普通型宫颈腺癌(UEA)和HSIL;5例均有高危型HPV18/52等感染,免疫组化标记P16均弥漫强阳,Ki67增殖指数高(70%~90%),CK5/6和CK8均有强、弱不等的表达。结论:SMILE是HPV相关性病变,与HSIL和AIS不同,有其独特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需要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上皮内病变以及不成熟鳞化等鉴别,其准确诊断对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位腺癌
下载PDF
宫颈复层产黏液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孟苹 徐佳佳 +2 位作者 王国庆 赵雪寒 张丽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ISMC和1例单纯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MILE),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和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ISMC和1例单纯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MILE),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和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临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肿块切面多为灰白、灰黄色,实性,质中或稍硬。镜下ISMC肿瘤细胞排列呈复层,巢团状、实性片状,无明显腺样结构,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胞质内含多少不等的黏液,瘤巢中央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p16、CK7弥漫强(+),CEA、IMP3(+),CK5/6局灶(+),Ki-67增值指数25%~70%;p40、ER及PR(-)。HPV检测显示,1例为高危型HPV-16(+),3例为高危型HPV-18(+),余1例未进行检测。结论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具有特征性组织学改变的浸润性癌,发病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目前研究认为,属于浸润性腺癌的特殊类型,治疗和预后与普通型腺癌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性癌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海凤 林维真 +1 位作者 周璐 张娜娜 《新医学》 2020年第11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子宫颈ISMC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表达特点。以“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复层产黏液上...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子宫颈ISMC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表达特点。以“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子宫颈肿瘤”及“病理诊断”为检索词(包括中英文),对2020年3月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该例女性患者50岁,因阴道排液、出血就诊,盆腔MRI示子宫颈局部肿物考虑子宫颈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提示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18型阳性。病理活组织检查肿瘤呈乳头状增生并局部呈实性巢片状浸润性生长,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胞浆透亮,可见黏液空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角蛋白7(CK7)及P16弥漫强阳性,CK5/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部分阳性,P40、P63阴性,Ki67约90%阳性,黏液染色(阿尔新蓝染色)阳性,病理诊断为子宫颈ISMC。文献复习22例,多数病例中出现阴道流液、出血等症状,发病年龄29~66岁、中位年龄48岁,随访1.5~126个月,其中5例因疾病进展死亡,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ISMC是组织学形态类似于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的浸润性癌,子宫颈ISMC非常罕见,正确识别及诊断子宫颈ISMC对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性癌 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连花 马强 +1 位作者 付萍 马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于子宫颈处见一暗褐色菜花样新生物,大小2.0 cm×2.0 cm,似侵犯肌层。镜下肿瘤细胞类似于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肿瘤排列呈巢团状,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可见促纤维增生性反应及炎细胞浸润。肿瘤周边可见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成分。肿瘤表面可见SMILE成分,局部可见SMILE累及腺体成分。PAS及AB染色阳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p16及CEA弥漫强阳性,CK5/6及p63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结论ISMC是近年来提出的组织学形态类似于SMILE的浸润性肿瘤,尚未收入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一种新的病理学实体肿瘤,易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性癌 复层黏液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冬梅 林丽燕 +2 位作者 陈雪燕 朱伟峰 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39,45,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褔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褔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均可见经典的ISMC形态,实性癌巢由胞质内黏液多少不等的复层上皮细胞组成,边界较圆钝,巢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类似子宫颈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转移灶与原发灶形态一致或癌巢较不规则。免疫表型:肿瘤细胞p16、CEA、CK7、CK8/18均阳性,ER、PR、PAX8和Syn均阴性,CK5/6、p40阴性或灶性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70%~80%。结论子宫颈ISMC是新近命名的HPV相关的腺癌亚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预后较其它HPV相关腺癌差,识别子宫颈癌中ISMC成分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的癌 HPV相关腺癌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1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冬梅 魏建国 +1 位作者 赵芳 梁文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41,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子宫颈病变5天入院。1个月前性生活后阴道出血1次。实验室检查:HPV18型阳性,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03 ng/mL,子宫颈TCT提示:未见恶性细胞和上皮内病变细胞。阴道B超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子宫颈病变5天入院。1个月前性生活后阴道出血1次。实验室检查:HPV18型阳性,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03 ng/mL,子宫颈TCT提示:未见恶性细胞和上皮内病变细胞。阴道B超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明显积液。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一处见腺上皮异型增生,倾向于原位癌变。妇科检查:子宫颈正常大小,后唇可见一大小2.5 cm×2.0 cm的片状增生,接触性出血明显,子宫旁未触及异常。患者行子宫+左侧附件+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复层上皮内病变 黏液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幼玉 潘冰川 史连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808-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2例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年龄均为39岁,发病部位均为宫颈,临床均有HPV感染,其中ISMC合并...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2例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年龄均为39岁,发病部位均为宫颈,临床均有HPV感染,其中ISMC合并普通型中分化腺癌1例,ISMC合并产黏液的复层上皮内病变(SMILE)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1例。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团状及腺管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柱状,细胞胞质丰富,部分嗜碱性,部分胞质空亮,内见黏液,核异性明显,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易见。免疫组化:2例肿瘤细胞CK7、CEA、p16均弥漫(+),Ki-67高增殖指数,1例CK5/6及p63为(-),另1例CK5/6及p63为局灶(+)。结论 ISMC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与HPV感染相关,容易出现误诊及漏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诊断主要依赖于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性癌 黏液复层上皮内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的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巧云 沈苗苗 王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宫颈腺癌中的罕见类型,现已收录入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认识和掌握此类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宫颈腺癌中的罕见类型,现已收录入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认识和掌握此类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特殊染色、ISMC相关的原位病变、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回顾相关文献,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浸润性复层黏液的癌 人乳头瘤病毒 病理诊断 原位病变 免疫表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例
18
作者 向丽萍 袁静萍 +3 位作者 吴小艳 刘琳 向彩萍 张修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2-1403,共2页
例1,女性,61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后壁片状异常信号伴强化。实验室检查:HPV 16型阳性,HPV 53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例2,女性,42岁,因间断阴道出血半年入院。盆腔MRI示:子宫... 例1,女性,61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后壁片状异常信号伴强化。实验室检查:HPV 16型阳性,HPV 53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例2,女性,42岁,因间断阴道出血半年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左后壁见混杂结节信号。实验室检查:HPV 18、58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病理检查眼观:例1,子宫颈外口光滑,未见明显肿物。例2,子宫颈外口糜烂,切开可见大小2 cm×2 cm×1 cm的灰白色肿物,未侵及子宫颈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黏液的癌 复层黏液上皮内病变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鳞状细胞癌及原位腺癌共存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羽丽 林雅 +1 位作者 朱倩倩 朱杨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5-256,共2页
患者女性,5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液半年,下腹坠胀半个月入院。妇科检查:阴道畅,见血迹,子宫颈中度糜烂,肥大,腹部触及不规则盆腔肿块。实验室检查:HC2阳性。阴道B超示:子宫左、右侧见囊实性包块,大小分别约99 mm×93 mm×80 mm、5... 患者女性,5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液半年,下腹坠胀半个月入院。妇科检查:阴道畅,见血迹,子宫颈中度糜烂,肥大,腹部触及不规则盆腔肿块。实验室检查:HC2阳性。阴道B超示:子宫左、右侧见囊实性包块,大小分别约99 mm×93 mm×80 mm、59 mm×46 mm×46 mm,边界清,囊性部分可见小囊状结构及分隔,内呈网格状,实性部分为中等回声,血流信号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复层黏液的癌 复层上皮内病变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8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方平 汪静 陈宗科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8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SMC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ISMC的患者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46岁,中位年龄43.5岁。2例因体检发现,4例以不...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SMC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ISMC的患者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46岁,中位年龄43.5岁。2例因体检发现,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2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8例ISMC患者HPV检测均提示高危型感染。镜下组织病变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主要特点为实性巢团状,巢团内细胞镶嵌式或叠瓦状排列,其内可见散在分布、数量不等的产黏液细胞,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4例为ISMC伴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例为ISMC伴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例为ISMC伴普通型腺癌,1例为ISMC伴腺鳞癌,1例为单纯性ISMC。8例ISMC均表达CK7、p16和CEA,CK5/6弥漫性表达或部分表达,p40散在表达或不表达,p63散在表达,不表达Pax-8、p53、ER和PR,Ki-67增殖指数均90%以上。腺癌的特殊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阳性。8例均行子宫颈活检,1例行子宫颈锥切,7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随访后,均未复发。结论 ISMC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少见的宫颈浸润性黏液性腺癌,与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高度相关,组织学特征独特,可独立发生或伴发于其他类型宫颈癌,临床预后好于胃型黏液腺癌,差于普通型腺癌。需与腺鳞癌、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伴有少许黏液细胞的鳞状细胞癌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浸润性复层黏液的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HP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