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干旱区孜然复播大豆栽培技术
1
作者 宁丰 罗剑洪 +2 位作者 罗巧 陈前文 郑金平 《新疆农垦科技》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位于南疆塔里木垦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独特,光热资源丰富,近年来大力发展“孜然+”特色种植产业,有力地促进了职工群众增收。本文立足三十四团生产实际,总结出干旱区冬灌春不复水播种孜然复播大豆栽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位于南疆塔里木垦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独特,光热资源丰富,近年来大力发展“孜然+”特色种植产业,有力地促进了职工群众增收。本文立足三十四团生产实际,总结出干旱区冬灌春不复水播种孜然复播大豆栽培技术,以期为其他地区发展孜然产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孜然 复播大豆 干旱区
下载PDF
南疆麦后复播大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
作者 李慧琴 王潭刚 +1 位作者 汤晓昀 郝全有 《农村科技》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新疆南疆丰富的光热资源为麦后复播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保障,而复播大豆既能充分利用麦收后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播大豆产值不足。本文通过阐述南疆麦后复播大豆的现状,分析在复播大豆过程中存在的盲目引进大... 新疆南疆丰富的光热资源为麦后复播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保障,而复播大豆既能充分利用麦收后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播大豆产值不足。本文通过阐述南疆麦后复播大豆的现状,分析在复播大豆过程中存在的盲目引进大豆品种、播种模式不统一、滴水施肥不合理、病虫草害防治不到位、收获时浪费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选择本区域适宜的复播大豆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模式、科学合理滴水施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减少浪费等对策建议,为麦后复播大豆在南疆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助力大豆扩种取得新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 复播大豆 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冬小麦复播大豆两熟栽培技术研究与分析
3
作者 李美宁 耿卫东 《新疆农垦科技》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伊犁河谷大豆生产以夏播大豆(麦后复播大豆)为主,在“稳口粮”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冬小麦复播大豆两熟制种植模式是当前扩大大豆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伊犁河谷冬小麦复播大豆两熟制种植模式,对其进一步优化完善形成一套完整... 伊犁河谷大豆生产以夏播大豆(麦后复播大豆)为主,在“稳口粮”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冬小麦复播大豆两熟制种植模式是当前扩大大豆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伊犁河谷冬小麦复播大豆两熟制种植模式,对其进一步优化完善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技术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复播大豆 两熟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株行配置对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树 冉新月 +4 位作者 黄兴军 张磊 陈国栋 吴全忠 翟云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为研究适宜在南疆地区种植的复播大豆最佳株行配置,采用不同株行配置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试验,设3种行距处理15 cm(H1)、30 cm(H2)、45 cm(H3),3种密度处理52.56万株·hm^(-2)(M1)、55万株·hm^(-2)(M2)、60万株·hm^(... 为研究适宜在南疆地区种植的复播大豆最佳株行配置,采用不同株行配置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试验,设3种行距处理15 cm(H1)、30 cm(H2)、45 cm(H3),3种密度处理52.56万株·hm^(-2)(M1)、55万株·hm^(-2)(M2)、60万株·hm^(-2)(M3),分析株行配置对复播大豆植株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大豆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叶形指数、LAI、LAD和荚果干物质分配比例均逐渐增加,茎干物质分配比例逐渐降低,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3处理大豆株高与主茎节数最高,分别达到67.38 cm和12.7节,M1处理茎粗与叶形指数最高,分别达到0.64 cm和2.72。H1M3处理在R6~R8期干物质积累最多,且产量最高,达到6 155.8 kg·hm^(-2),H3M2处理产量最低,达到4 142.6 kg·hm^(-2),H1M3处理较H3M2处理产量高48.6%,说明H1M3处理对大豆产量促进效果最佳。结果说明在南疆地区复播种植绥农35适宜的株行配置为行距15 cm、密度6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南疆 密度 行距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下载PDF
根瘤菌接种方式对复播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树 徐玥 +4 位作者 胥雅馨 黄兴军 吴全忠 陈国栋 翟云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最佳的接种方式及根瘤菌。【方法】采用3种接种方式(拌种、种肥、滴施)和3种根瘤菌剂(SMH12、T6、SN7-2)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接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测定大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最佳的接种方式及根瘤菌。【方法】采用3种接种方式(拌种、种肥、滴施)和3种根瘤菌剂(SMH12、T6、SN7-2)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接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测定大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不同接种方式接种根瘤菌均能不同程度促进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拌种T6处理对大豆平均主茎节数生长最佳;滴施T6处理对大豆平均株高、LAI生长最佳;滴施SN7-2处理对促进大豆茎粗、LAD、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生长最佳;拌种SN7-2处理对大豆植株Tr、Gs、Pn、单株粒重及产量为最佳。【结论】产量效果最好的组合为拌种-SN7-2,高达5946.0 kg/hm^(2)。产量较好的组合为滴施-T6达到5888.6 kg/hm^(2),种肥-SN7-2为5461.6 kg/hm^(2),种肥-SMH12为5446.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根瘤菌 接种方式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株行配置对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齐鑫 吴树 +4 位作者 黄兴军 高兴 陈国栋 吴全忠 翟云龙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第2期4-8,共5页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株行配置对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本地区种植复播大豆的最佳株行配置。试验结果如下:Pn(净光合速率)、Gs(气孔导度)、Tr(蒸腾速率)、Ci(细胞间隙CO_(2)浓度)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株行配置对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本地区种植复播大豆的最佳株行配置。试验结果如下:Pn(净光合速率)、Gs(气孔导度)、Tr(蒸腾速率)、Ci(细胞间隙CO_(2)浓度)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结荚期达到最大值。H3M3处理Fo最大,达到248.25,H2M2处理Fm、Fv/Fm、Fv/Fo达到最大,分别达到856.33、0.80、3.91。H1M3处理产量最高,为6 155.8 kg/hm^(2);H3M2处理产量最低,为4 142.6 kg/hm^(2),说明H1M3处理对提高大豆产量效果较好,推荐在南疆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种植密度 行距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对麦-豆轮作体系周年施氮量的响应
7
作者 房彦飞 徐文修 +5 位作者 唐江华 符小文 张永杰 杜孝敬 张娜 安崇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5-312,共8页
为了揭示周年施氮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后效及叠加效应,于2017—2019年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麦–豆周年轮作体系下,设置不同施氮组合(麦季施氮0、104、173、242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N3;复播大豆施氮0、69、138 kg/hm^... 为了揭示周年施氮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后效及叠加效应,于2017—2019年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麦–豆周年轮作体系下,设置不同施氮组合(麦季施氮0、104、173、242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N3;复播大豆施氮0、69、138 kg/hm^(2),分别标记为S0、S1、S2),探究豆茬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土壤菌群结构和氮素生理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前茬麦季施氮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显著的后效;复播大豆不施氮条件下,麦季N2~N3施氮范围有利于增加豆茬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氮素生理群数量。在冬小麦不施氮条件下,当季豆茬施氮较不施氮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3大类微生物和氮素生理群数量,但豆茬施氮量较高反而显著降低氨化细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麦季各施氮处理与豆茬S1处理组合下土壤3大类微生物数量,细菌与真菌比值(B/F)及放线菌与真菌比值(A/F),氨化细菌、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基本均高于与S2处理组合,其中N1S1施氮组合下豆茬土壤放线菌数量、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B/F和A/F值达到最高,N2S1施氮组合下土壤细菌、真菌和氨化细菌数量基本达到顶峰,当季施氮或周年施氮量过高则增加了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显著降低B/F、A/F值,对土壤3大类群微生物及其他氮素生理群数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前茬小麦和后茬大豆适量施氮是维持土壤优势菌群的重要措施,周年氮肥的优化施用要充分考虑前、后茬氮肥的叠加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麦季施氮104~173 kg/hm^(2)(N1~N2),大豆季增施氮肥69 kg/hm^(2)(S1)的周年施氮量组合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良化土壤质量,对提高土壤肥力及维持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周年施氮量 土壤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麦后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时晓磊 丁孙磊 +4 位作者 丛花 王兴州 曲可佳 韩岱 严勇亮 《农村科技》 2023年第3期3-7,共5页
合农71是近年来引进筛选的适合新疆南疆地区复播种植的优质大豆品种,该品种2020年—2022年连续3年在泽普县麦后复播667米2实收产量超过300千克。本文介绍了大豆品种合农71品种来源与特性,并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合农71是近年来引进筛选的适合新疆南疆地区复播种植的优质大豆品种,该品种2020年—2022年连续3年在泽普县麦后复播667米2实收产量超过300千克。本文介绍了大豆品种合农71品种来源与特性,并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合农71在南疆范围麦后复播高产栽培技术,为南疆地区麦收后复播大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合农71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出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继军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第3期8-10,共3页
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地膜覆盖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农艺措施。覆膜复播在增加土地产出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地膜的使用量,造成白色污染,使土壤环境逐年恶化。本试验主要研究比较复播大豆覆膜种植和露地直播两种播种方式对... 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地膜覆盖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农艺措施。覆膜复播在增加土地产出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地膜的使用量,造成白色污染,使土壤环境逐年恶化。本试验主要研究比较复播大豆覆膜种植和露地直播两种播种方式对复播大豆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出苗率仅为65.31%,露地播种出苗率为72.59%,第六师五家渠垦区复播大豆宜采用露地播种模式,可提高出苗率、节约种植成本、减少地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出苗率 覆膜种植 露地直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永强 张娜 +3 位作者 王娜 唐江华 李亚杰 徐文修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1-578,共8页
以大豆品种‘黑河43’为材料,于2012和2013年连续2年进行5种不同种植密度——37.5(A)、45.0(B)、52.5(C)、60.0(D)和67.5万株·hm-2(E)的田间复播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密度对大豆功能叶叶绿素值(SPAD)、叶面积指数(LAI... 以大豆品种‘黑河43’为材料,于2012和2013年连续2年进行5种不同种植密度——37.5(A)、45.0(B)、52.5(C)、60.0(D)和67.5万株·hm-2(E)的田间复播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密度对大豆功能叶叶绿素值(SPAD)、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面积(SLA)、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1)密度对复播大豆苗期叶片SPAD值影响较小,苗期之后处理间差异显著,且整个生育期SPAD值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2)LAI在2年试验中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均在鼓粒期左右达到峰值,处理E在2012年和2013年的最大值分别为6.24和5.56,较同期最低的处理A分别显著提高18.41%和36.17%;SLA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生长发育前期和后期处理间差异明显,中期差异相对较小。(3)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气孔导度(Gs)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后降,且均以C处理最高,Pn、Gs在结荚期达到极值,而Tr在开花期最大;胞间CO2浓度(Ci)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降后增的趋势,2012年和2013年均以C处理最低,分别为185.70和179.61μmol·mol-1。(4)各处理2年的籽粒产量均以中等密度的C处理达最高,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3 205.0和3 142.53kg·hm-2,并分别比同年的其余处理显著高出1.42%~14.26%和1.08%~27.65%。研究表明,适宜密度的复播大豆不仅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群体对光能的利用,同时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而不致植株郁闭,有效保证了群体内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提高了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种植密度 复播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永强 张娜 +2 位作者 唐江华 徐文修 胡春辉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11,共5页
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37.5万株/hm2(A处理)、45.0万株/hm2(B处理)、52.5万株/hm2(C处理)、60.0万株/hm2(D处理)、67.5万株/hm2(E处理)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北疆复播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D、干物质... 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37.5万株/hm2(A处理)、45.0万株/hm2(B处理)、52.5万株/hm2(C处理)、60.0万株/hm2(D处理)、67.5万株/hm2(E处理)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北疆复播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D、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茎粗变细,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928;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单株干物质重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以52.5万株/hm2的C处理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分别较A处理、B处理、D处理、E处理的分别高出14.26%,4.09%,1.42%,5.88%,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北疆复播大豆的密度控制在52.5万~60.0万株/hm2可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复播大豆 生长动态 产量
下载PDF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荚粒时空分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永强 张娜 +4 位作者 唐江华 徐文修 王娜 郝维维 李怀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滴灌条件下,对北疆复播大豆不同密度茎节性状、荚粒时空分布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空荚数、单株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主要改变了荚粒在上层和下层的分布比例,而对中...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滴灌条件下,对北疆复播大豆不同密度茎节性状、荚粒时空分布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空荚数、单株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主要改变了荚粒在上层和下层的分布比例,而对中层荚粒所占比例影响很小。着粒密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最低密度处理较最高密度处理着粒密度提高了63.16%。随着密度的增大,株高增高,茎节节间长度呈增大趋势,而茎粗呈现减小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趋势。试验设计条件下以5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复播大豆 密度 荚粒分布 产量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滴灌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亚杰 徐文修 +4 位作者 张娜 苏丽丽 张永强 唐江华 郝维维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4,90,共7页
为探明不同水氮组合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年7—10月在新疆伊宁县进行了不同滴灌量与施氮量的裂区田间试验。滴灌量为主因子,分设3 000 m3·hm-2(W1)、3 600 m3·hm-2(W2)、4 200 m3·hm-2(W3)... 为探明不同水氮组合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年7—10月在新疆伊宁县进行了不同滴灌量与施氮量的裂区田间试验。滴灌量为主因子,分设3 000 m3·hm-2(W1)、3 600 m3·hm-2(W2)、4 200 m3·hm-2(W3)、4 800 m3·hm-2(W4)四个灌水梯度;施氮量为副因子,设0 kg·hm-2(N0)、150 kg·hm-2(N1)、300 kg·hm-2(N2)三个水平。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各施氮处理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干物质积累持续时间及氮素吸收量基本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均在W3处理(4 200 m3·hm-2)达到最大;在低水量(W1)条件下增加氮肥的投入,有利于增加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提高复播大豆氮素吸收量,进而提高复播大豆产量,但降低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水分充足时适量增施氮肥能促进大豆干物质的积累,增加植株氮素的吸收量,增加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而过量追施氮肥,阻碍根系吸收氮素进入植株体内,降低氮素的利用效率,且W3N1组合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吸收量、产量均达到最大,产量达到3 741.23 kg·hm-2,分别比低水低肥处理(W1N0)、高水高肥处理(W4N2)增加了54.30%、1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滴灌 复播大豆 干物质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新疆麦后复播大豆适宜滴灌量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永强 徐文修 +4 位作者 李亚杰 张娜 彭姜龙 苏丽丽 胡春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3-1140,共8页
【目的】随着北疆地区麦-豆两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麦后复播大豆加剧了与春播作物的用水矛盾,因此,为缓解农业用水压力,本研究通过设定不同滴灌量,从中筛选出适宜复播大豆种植的灌水量,为复播大豆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随着北疆地区麦-豆两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麦后复播大豆加剧了与春播作物的用水矛盾,因此,为缓解农业用水压力,本研究通过设定不同滴灌量,从中筛选出适宜复播大豆种植的灌水量,为复播大豆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以‘黑河43'为试验材料,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设置3000、3600、4200、4800 m^3/hm^2四个灌溉量处理,研究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植株中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结果】复播大豆干物质、植株中N、P_2O_5及K_2O的积累均符合Logictic生长函数模型。复播大豆单株干物质重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以灌水量4200 m^3/hm^2处理最高;各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均在出苗后49.5 53.0 d,快速积累期为30.3 31.9 d,最大积累速率平均为0.48 g/(plant·d)。不同滴灌量处理大豆植株中N、P_2O_5和K_2O含量随着滴灌量的增加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出现在苗后47.1 49.9 d、44.8 45.1 d和44.6 46.1 d,快速积累期分别为31.7 36.4 d、22.2 22.4 d和28.7 31.46 d,最大积累速率平均分别为26.35、8.15和9.30 mg/(plant·d)。滴灌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以4200 m^3/hm^2(W3处理)最高,为3741.23 kg/hm2,分别较3000、3600和4800 m^3/hm^2三个处理增产30.42%、13.98%和8.44%。子粒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蛋白质和脂肪总量以4200 m^3/hm^2处理最高,为53.03%。【结论】适当增加灌水量,不仅能够促进复播大豆植株养分的吸收、积累,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同时还提高了子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总含量。但灌水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养分的吸收利用,导致产量降低。因此,推荐灌水量为4200 m^3/hm^2作为北疆复播大豆高产、节水的合理灌溉定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滴灌量 干物质 品质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复播大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彭姜龙 张晗 +2 位作者 李亚杰 苏丽丽 徐文修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筛选适宜于北疆推广种植的高产复播大豆品种。【方法】2013年在伊宁县进行复播大豆不同品种田间比较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供试的8个夏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黑河35号产量最高达... 【目的】筛选适宜于北疆推广种植的高产复播大豆品种。【方法】2013年在伊宁县进行复播大豆不同品种田间比较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供试的8个夏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黑河35号产量最高达3 160.7 kg/hm2,其次为黑河45号为3 081.17 kg/hm2和黑河43号为2 973.43 kg/hm2。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节数>荚数>株高>茎粗>空腔数。【结论】适宜于伊犁地区种植的复播大豆品种为黑河35号、黑河45号和黑河4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滴灌量对复播大豆生理特性及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永强 张娜 +4 位作者 李亚杰 苏丽丽 徐文修 彭姜龙 胡春辉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3,共8页
2013年7-10月进行复播大豆滴灌量的田间试验,以研究不同滴灌量(3000、3600、4200和4800m3?hm-2,分别用W1、W2、W3、W4表示)对复播大豆冠层透光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开花期和结荚期,大豆群体冠层不同... 2013年7-10月进行复播大豆滴灌量的田间试验,以研究不同滴灌量(3000、3600、4200和4800m3?hm-2,分别用W1、W2、W3、W4表示)对复播大豆冠层透光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开花期和结荚期,大豆群体冠层不同层次的透光率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而减小,并均以距地面20cm处的透光率最小,且各处理群体冠层透光率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8,P<0.01)。(2)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大豆群体内部距地面40cm处冠层的空气温度降低而湿度增加,且温度与湿度呈相反的日变化趋势。(3)开花期和结荚期,复播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气孔限制值(Ls)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均以W3处理最高。(4)大豆产量也以W3处理最高,为3741.23kg?hm-2,分别较W1、W2和W4处理增产30.42%、13.98%和8.44%,且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条件下,滴灌量为4200m3?hm-2(W3)时复播大豆群体生态环境较好,光合效率最高,达到了高产和节水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量 复播大豆 光合特性 农田小气候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麦后复播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江华 苏丽丽 +4 位作者 李亚杰 徐文修 彭姜龙 张永强 郝维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9-675,共7页
为探究适合北疆滴灌条件下麦后复播大豆的高产耕作方式,分别于2012年、2013年进行了滴灌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复播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各生育时期的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翻耕(T)>旋耕(RT)&... 为探究适合北疆滴灌条件下麦后复播大豆的高产耕作方式,分别于2012年、2013年进行了滴灌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复播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各生育时期的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均表现为:翻耕(T)>旋耕(RT)>免耕(NT)。其中,T处理两年LAI均值高出NT处理的27.25%,2013年增加翻耕覆膜处理(TP)后,全生育时期LAI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同年RT处理和NT处理的,比同年T处理也高出11.81%,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增大了叶片对光能的截获面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由产量构成因素可知,T处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两年的均值分别较NT处理的高出23.18%、19.69%、8.89%,增产达13.35%,增收32.11%。尤其是2013年翻耕覆膜处理,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较同年T处理高出28.00%、27.46%、2.72%,增产达7.43%,差异极显著(p≤0.01),增收12.15%,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认为,北疆麦后复播大豆宜实施翻耕的耕作措施并以地膜覆盖采用膜下滴灌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耕 旋耕 免耕 复播大豆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生长、生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姜龙 张永强 +5 位作者 王娜 李亚杰 李大平 苏丽丽 胡春辉 徐文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W_1(3 000 m3·hm^(^(-2)))、W_2(3 600 m3·hm^(^(-2)))、W_3(4 200 m3·hm^(-2))、W_4(4 800 m3·hm^(-2))4个灌溉量处理,研究了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W_1(3 000 m3·hm^(^(-2)))、W_2(3 600 m3·hm^(^(-2)))、W_3(4 200 m3·hm^(-2))、W_4(4 800 m3·hm^(-2))4个灌溉量处理,研究了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播大豆的LAI、SPAD值在整个生育期内均表现为W_3>W_4>W_2>W_1。从开花期至鼓粒期,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但叶片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却"先降后增"。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呈"S"形变化趋势;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快增期的持续时间(Δt)及干物质总量均以W_3处理最高。产量以W_3处理最高,为3 741.23 kg·hm^(-2),较W_1、W_2和W_4处理分别高出30.42%、13.98%和8.44%,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灌溉水利用效率(IW_UE)在W_1、W_2、W_33个灌溉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W_4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北疆复播大豆的最适滴灌量为4 20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量 复播大豆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水氮管理对麦后复播大豆土壤固碳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亚杰 徐文修 +4 位作者 苏丽丽 王娜 张娜 王婷 郝维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4-531,共8页
为探求伊犁河谷地区复播大豆高产低碳的水氮管理组合,为建立高产固碳农业技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2012—2014年于伊宁县开展了不同水氮管理对复播大豆土壤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及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采用水、氮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 为探求伊犁河谷地区复播大豆高产低碳的水氮管理组合,为建立高产固碳农业技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2012—2014年于伊宁县开展了不同水氮管理对复播大豆土壤总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及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采用水、氮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灌水量处理:3000(W1)、3600(W2)、4200(W3)、4800(W4)m^3·hm^(-2);设置3个施氮量处理:0(N0)、150(N1)、300(N2)kg·hm^(-2)。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灌水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均在W3N1组合处理下达到最大,且其碳库管理指数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大豆产量与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与活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898,说明W3N1组合处理不仅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而且有利于复播大豆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管理 复播大豆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滴灌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葛宇 何新林 +1 位作者 王振华 宋常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57-360,共4页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复播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灌水次数相同的情况下,试验设置了4个灌水处理,灌水定额分别为30mm、37.5mm、45mm、52.5mm;观测了复播大豆不同生育阶段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测量了复播大豆的理...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复播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灌水次数相同的情况下,试验设置了4个灌水处理,灌水定额分别为30mm、37.5mm、45mm、52.5mm;观测了复播大豆不同生育阶段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测量了复播大豆的理论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复播大豆株高、叶面积系数、茎粗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复播大豆生育期内灌溉定额在300-360mm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灌水量 复播大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