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柴归方对CORT诱导的低分化PC12抑郁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静驿 高耀 +3 位作者 陈建丽 秦雪梅 田俊生 武嫣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25-4231,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柴归方(逍遥散化裁方,FFCGF)对皮质酮诱导的低分化PC12抑郁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皮质酮(CORT)诱导低分化PC12抑郁细胞模型,给予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1))FFCGF预处理PC12细胞36 h,MTT检... 目的探讨复方柴归方(逍遥散化裁方,FFCGF)对皮质酮诱导的低分化PC12抑郁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皮质酮(CORT)诱导低分化PC12抑郁细胞模型,给予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1))FFCGF预处理PC12细胞36 h,MTT检测细胞活力,观察FFCGF对CORT(500μM)细胞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LDH活性,判断药物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使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药物对CORT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检测线粒体膜电位以及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观察FFCGF的保护作用。结果研究表明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以后,细胞的活力的指标下降,而乳酸脱氢酶释放率、细胞凋亡率及钙离子浓度指标升高。给予FFCGF后对应的指标发生回调,表明FFCGF对CORT诱导低分化PC12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FFCGF对CORT诱导的低分化PC12抑郁细胞模型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归方 PC12细胞 抑郁细胞模型 细胞保护 皮质酮
下载PDF
基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的复方柴归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磊 刘欢 +4 位作者 陈建丽 高晓霞 周玉枝 田俊生 秦雪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080-4087,共8页
为了阐明复方柴归方的抗抑郁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考察其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将SD大鼠进行为期28 d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造模同时给予复方柴归方干预,实验期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用... 为了阐明复方柴归方的抗抑郁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考察其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将SD大鼠进行为期28 d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造模同时给予复方柴归方干预,实验期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A)以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相关的代表性激素浓度。并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寻找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复方柴归方能明显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活动,回调CUMS引起血清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睾酮(TESTO)浓度的降低,并且调节造模引起的内源性代谢产物乳酸、α-葡萄糖、胆碱、N-乙酰糖蛋白、氧化三甲胺、亮氨酸含量变化,使其趋近于正常对照组。关联分析发现HPTA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胆碱代谢均有一定联系,HPAA与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相关,而HPGA与糖代谢有关。表明复方柴归方抗抑郁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以及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胆碱代谢等途径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归方 抑郁症 神经内分泌激素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复方柴归方抗抑郁作用及其调控5-羟色胺代谢途径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涛 赵芳 +4 位作者 张潇 高晓霞 周玉枝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研究复方柴归方抗抑郁作用及其调控5-羟色胺(5-HT)代谢途径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模型组,化学药阳性对照组(文拉法辛0.035 g/kg),中药阳性对照组(舒肝解郁胶囊0.15 g/kg),复方柴归方高、中、低剂量(生药16.6、8.3... 目的研究复方柴归方抗抑郁作用及其调控5-羟色胺(5-HT)代谢途径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模型组,化学药阳性对照组(文拉法辛0.035 g/kg),中药阳性对照组(舒肝解郁胶囊0.15 g/kg),复方柴归方高、中、低剂量(生药16.6、8.3、4.2 g/kg)组,复制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造模同时ig给药4周,观察给药后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行为;采用LC-MS方法检测血清中色氨酸(Trp)、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的量。结果复方柴归方可显著回调CUMS模型大鼠异常水平的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行为和血清中Trp、5-HT、5-HIAA的量。结论复方柴归方抗抑郁作用明显,与文拉法辛或舒肝解郁胶囊作用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5-HT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归方 抑郁症 5-羟色胺代谢途径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 色氨酸 5-羟吲哚乙酸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研究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_2提取物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磊 郑晓芬 +4 位作者 高晓霞 周玉枝 郭晓擎 田俊生 秦雪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744-2750,共7页
采用小鼠悬尾试验(TST)、强迫游泳试验(FST)以及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评价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FFCGF)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探讨FFCGF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大鼠进行为期28 d... 采用小鼠悬尾试验(TST)、强迫游泳试验(FST)以及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评价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FFCGF)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探讨FFCGF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大鼠进行为期28 d的CUMS程序造模,药物干预28 d,与CUMS造模同时进行,造模过程中观察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的变化,造模结束后收集大鼠尿液,应用1H-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FFCGF能明显减少小鼠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的不动时间,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体重、糖水偏爱、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说明FFCGF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空白组和模型组能明显区分,CUMS模型大鼠尿液中甘氨酸和丙酮酸含量显著升高,醋酸、琥珀酸、2-氧化戊二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FFCGF能够明显调节CUMS程序引起的6种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使其恢复正常。FFCGF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 代谢组学 抑郁症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调控cAMP信号通路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向欢 高耀 +3 位作者 刘少博 韩雨梅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368-3373,共6页
目的从环磷酸腺苷(c AMP)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程序对大鼠进行造模,以高、中、低剂量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及文拉法辛为干预药物,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 目的从环磷酸腺苷(c AMP)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程序对大鼠进行造模,以高、中、低剂量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及文拉法辛为干预药物,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 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其相应m 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 AMP、PKA、p-CREB、BDNF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复方柴归方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c AMP、PKA、p-CREB、BDNF水平均出现回调(P<0.05、0.01);同时,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酪氨酸激酶B(TrkB)、PKA、p-CREB、BDNF的m 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复方柴归方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Trk B、PKA、p-CREB、BDNF的m RNA水平均出现回调(P<0.05、0.01)。结论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提取物可通过调控c 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归方 超临界CO2提取物 cAMP信号通路 抗抑郁 c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_2萃取组分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建丽 高耀 +1 位作者 秦雪梅 田俊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8-395,共8页
探讨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_2萃取组分抗抑郁作用机制。利用TCMSP、HIT、Pharm GKB和Gene Cards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药物、疾病及其共有靶点进行预测;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_2萃取组分干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后收集血清和海马组... 探讨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_2萃取组分抗抑郁作用机制。利用TCMSP、HIT、Pharm GKB和Gene Cards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药物、疾病及其共有靶点进行预测;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_2萃取组分干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后收集血清和海马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预测的潜在靶点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结果显示,组分中已鉴定的22个化学成分共有78个潜在药物靶点;抑郁症发生及发展相关的疾病靶点共有177个;二者共有靶点14个,分别是神经递质转运体、代谢酶和受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轴分泌激素,免疫相关因子等。ELISA结果表明,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_2萃取组分能够显著调节在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明显降低的磷酸环磷腺苷效应原件结合蛋白水平和在血清中升高的皮质酮、白介素6水平。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思路对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_2萃取组分的抗抑郁机制进行了探讨,为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归方超临界CO2萃取组分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
原文传递
基于~1H-NMR代谢组学复方柴归方干预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物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少博 许腾 +4 位作者 高耀 高晓霞 周玉枝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复方柴归方干预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物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程序对大鼠进行造模,以复方柴归方及阳性药(文拉法辛)为干预药物,采用核磁共振方法对大鼠血清进行分析,数据预...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复方柴归方干预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物组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程序对大鼠进行造模,以复方柴归方及阳性药(文拉法辛)为干预药物,采用核磁共振方法对大鼠血清进行分析,数据预处理后导入SIMCA-P 14.1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从小分子代谢物角度对复方柴归方的抗抑郁药效进行验证,并寻找出潜在的疾病生物标志物和药物疗效标志物。结果 CUMS抑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UMS抑郁大鼠经阳性药和复方柴归方干预后血清中异亮氨酸、氧化三甲胺和肌酸水平升高,N-乙酰糖蛋白、胆碱和葡萄糖水平降低,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复方柴归方干预后CUMS模型大鼠血清差异代谢物水平明显回调,该研究可为复方柴归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归方 抑郁症 代谢组学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 抑郁模型 内源性代谢物
原文传递
复方柴归方对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转录组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慧亮 高耀 +3 位作者 向欢 陈建丽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探讨复方柴归方对皮质酮(CORT)致低分化PC12细胞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复方柴归方对CORT诱导低分化PC12细胞模型进行干预,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方柴归方100 mg/L...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探讨复方柴归方对皮质酮(CORT)致低分化PC12细胞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复方柴归方对CORT诱导低分化PC12细胞模型进行干预,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方柴归方100 mg/L组PC12细胞的基因进行测序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鉴定出的差异基因比较,发现复方柴归方回调的差异基因有91个,其中上调基因74个,Prkaa2、Pdgfra、Adam10、Sesn3、Phip、Ep300、Ank2等基因;下调基因17个,Rps19、Ppp1r15a、Trib3、Gadd45b、Rps28、Ddit3、Gadd45g、Mt1、Gdf15、Mt2A等基因。这些基因富集显著回调通路有30条,涉及有信号转导中的PI3K-AKT、FoxO、MAPK、mTOR信号通路等;细胞通讯中的紧密连接、间隙连接等;细胞生长与死亡中的细胞凋亡、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环境适应性中的昼夜节律等。结论:复方柴归方的神经元保护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等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关系密切,可为进一步研究复方柴归方及其中药新制剂"柴归颗粒"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归方 抑郁症 低分化PC12细胞 转录组学 富集分析
原文传递
柴归颗粒对抑郁症伴发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腾 张潇 +5 位作者 高耀 周玉枝 高晓霞 邢婕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846-3851,共6页
目的探讨柴归颗粒(复方柴归方的制剂)对抑郁症伴发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该药物的药效特点。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模拟轻、中度抑郁症,考察柴归颗粒对CUMS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胃肠功能测试实验... 目的探讨柴归颗粒(复方柴归方的制剂)对抑郁症伴发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该药物的药效特点。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模拟轻、中度抑郁症,考察柴归颗粒对CUMS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胃肠功能测试实验中的影响。结果柴归颗粒各剂量均能显著降低Morris实验中大鼠平台探索潜伏期(P<0.05),增加进入平台次数(P<0.05);能够显著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臂时间比例和进入开臂次数比例(P<0.05、0.01);柴归颗粒低、中剂量(生药4.2、8.3 g/kg)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胃内残留率(P<0.05),柴归颗粒高、中、低剂量(生药16.6、8.3、4.2 g/kg)均能显著增加小肠推进率(P<0.05、0.01)。结论柴归颗粒能够明显改善CUMS模型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焦虑样情绪、胃肠功能障碍,表明其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状,而且对其伴发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或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归颗粒 复方柴归方 抑郁症 伴发症状 记忆功能 焦虑样情绪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