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T-RR间期回归方程中斜率、截距与心室动态复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英杰 秦地茂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人群24h动态心电监测中,QT-RR间期回归方程中斜率、截距对心室动态复极变化的评价作用。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24h动态心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人群24h动态心电监测中,QT-RR间期回归方程中斜率、截距对心室动态复极变化的评价作用。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24h动态心电监测检查者,其中健康人群组466例,尖端扭转型室速组7例,特发性室颤组10例,通过QT间期自动分析系统对每份动态心电监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得出QT-RR间期线性回归方程[QT]=A[RR]+B(A为斜率、B为截距),并对各组中的斜率、截距,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健康受试者的QT-RR间期线性回归方程中,女性人群斜率明显大于男性(0.185±0.036vs.0.161±0.033,P<0.001),其截距明显小于男性(0.229±0.028vs.0.240±0.027,P<0.001)。所有健康受试者线性回归方程中,斜率与截距所组成的散点图显示:两者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B=-0.62A+0.34,r=-0.79)。健康受试者、尖端扭转型室速与特发性室颤患者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与截距所组成的散点分布显示,与健康受试者比较,特发性室颤患者散点图位于健康受试者散点图左上角,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散点图位于健康受试者上方。结论24h动态心电监测中,QT-RR间期线性回归方程中斜率与截距指标,能够较有效地预测异常心室复极动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动态变化 24h动态心电监测 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早期心室复极动态变化规律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胡大一 李瑞杰 +3 位作者 杨新春 郭成军 贾三庆 郭晋萍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1期22-22,共1页
心室复极变化因关系到心电不稳定性而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干预治疗并发生再灌注时的心电特征特别是心室复极变化尚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本课题旨为探讨AMI再灌注早期心室复极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心电不稳定性的... 心室复极变化因关系到心电不稳定性而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干预治疗并发生再灌注时的心电特征特别是心室复极变化尚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本课题旨为探讨AMI再灌注早期心室复极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心电不稳定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早期心室动态变化规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跨室壁复极离散变化及其对心电图T波影响的在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龚志刚 黄从新 +3 位作者 江洪 赵庆彦 包明威 王腾 《起搏与心脏》 200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为探讨在体情况下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变化及其对心电图T波影响的可能机制。运用单相动作电位 (MAP)记录技术 ,同步记录 2 1只开胸兔的左室心肌心外膜层 (Epi) ,中层 (Mid) ,内膜层 (Endo)的MAP ,分别予以减慢心率、静脉注射索他洛尔 (dl... 为探讨在体情况下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变化及其对心电图T波影响的可能机制。运用单相动作电位 (MAP)记录技术 ,同步记录 2 1只开胸兔的左室心肌心外膜层 (Epi) ,中层 (Mid) ,内膜层 (Endo)的MAP ,分别予以减慢心率、静脉注射索他洛尔 (dl sotalol)、海葵毒素 (ATX Ⅱ )后 ,观察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变化以及心电图T波的相应改变。结果 :①慢频率导致Mid层细胞MAP复极时间 (RT)显著延长 (从 2 0 2± 19ms到 370± 34ms,P <0 .0 5 ) ,跨壁复极离散度 (TDR)增大 (从 11± 4ms到 40± 2 1ms,P <0 .0 5 ) ,QT间期延长 (从 2 0 5± 2 1ms到 371± 30ms,P <0 .0 5 ) ,T波增宽。②dl sotalol导致Mid层细胞MAP的RT显著的延长 (从 2 0 2± 19ms到 395± 34ms,P <0 .0 5 ) ,TDR增大 (从 10± 3ms到 75± 2 5ms ,P <0 .0 5 ) ,QT间期延长 (从 2 0 8± 16ms到 397± 33ms,P <0 .0 5 ) ,三层心肌MAP的 3相复极不同程度的延长 ,使复极电位梯度变化 ,产生增宽、低幅有切迹的T波。③ATX Ⅱ导致Mid层细胞MAP的RT显著的延长 (从370± 34ms到 473± 35ms,P <0 .0 5 ) ,TDR增大 (从 40± 2 1ms到 6 2± 19ms,P <0 .0 5 ) ,QT间期延长 (从 372± 33ms到 479± 33ms,P <0 .0 5 ) ,三层心肌MAP的 2相平台期不同程度延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室壁离散变化 心电图 T波 影响 单相动作电位 心室肌
原文传递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探讨
4
作者 刘存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5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改变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内科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脑梗死45例)、对照组(脑出血45例),进行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心电...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改变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内科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脑梗死45例)、对照组(脑出血45例),进行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具体异常分布情况(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复极变化);治疗后2周,统计疾病发展情况,分析不良预后情况与心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57.78%,低于对照组的93.33%,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复极变化总发生率分别为15.56%、13.33%、22.22%,均低于对照组的55.56%、46.67%、64.44%,均P<0.05。90例患者中,82例患者病情好转,好转率为91.11%;其中,前期心电图异常者共计46例,占比56.10%;8例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恶化率为8.89%,均为前期心电图异常患者,占比100.00%,P<0.05。结论心电图分析与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时,可通过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患者脑血管病情的严重程度。心电图异常程度越高,表明患者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越高,需提前做好准备(如心电监护,尽早药物干预),以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分析 心肌损伤 心律失常 复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