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发热病人口服降温药与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育云 霍世英 +2 位作者 支晨 赵美娜 陈敬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2期628-629,共2页
为了解高龄发热人群不同降温治疗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对采用口服药或物理降温的高龄发热病人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龄发热病人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降温后90min,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降温后90min,口服... 为了解高龄发热人群不同降温治疗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对采用口服药或物理降温的高龄发热病人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龄发热病人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降温后90min,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降温后90min,口服柴桂解表颗粒降温的最佳复测体温时间为120min;冰毯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降温后60min,温水、乙醇擦浴后复测最佳时间为降温后90min,冰袋冷敷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高龄病人 降温 口服药物 物理降温 复测体温 最佳时间
下载PDF
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支晨 黄叶莉 +3 位作者 霍世英 吴育云 王素玲 任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530-353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发热病人应用各种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口服解热药治疗的高龄病人147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口服解热药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的体温,对其降温速... [目的]探讨高龄发热病人应用各种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口服解热药治疗的高龄病人147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口服解热药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的体温,对其降温速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平均降低温度最大时间段末的时间点。[结果]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60min,口服柴桂解表颗粒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90min,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120min。[结论]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最佳时间均大于降温后30min,应用不同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发热 解热药 复测体温时间 口服
下载PDF
使用冰力降温贴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陶娟 周蓉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期135-136,共2页
目的:了解冰力降温贴物理降温后的体温变化,探讨适合测量降温效果的时间。方法:103例高热患者使用冰力降温贴后分别于30分钟、45分钟、60分钟复测体温(腋温)并记录,观察体温下降情况。结果:用冰力降温贴后60分钟较用冰力降温贴前体温变... 目的:了解冰力降温贴物理降温后的体温变化,探讨适合测量降温效果的时间。方法:103例高热患者使用冰力降温贴后分别于30分钟、45分钟、60分钟复测体温(腋温)并记录,观察体温下降情况。结果:用冰力降温贴后60分钟较用冰力降温贴前体温变化显著;经两两比较,用冰力降温贴后60分钟与其他3个时间点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冰力降温贴后60分钟与用冰力降温贴前,其体温降幅明显大于用冰力降温贴后30分钟及用冰力降温贴45分钟的体温降幅,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血液病高热患者实施冰力降温贴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在使用冰力降温贴后60分钟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冰力降温贴 复测体温 最佳时间
下载PDF
高龄发热患者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支晨 黄叶莉 +2 位作者 欧敏 吴妮 王素玲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探讨高龄发热患者运用各种物理降温法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物理降温的高龄发热患者196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降温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的体温,... 目的 探讨高龄发热患者运用各种物理降温法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物理降温的高龄发热患者196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降温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的体温,分别计算T1:0~30 min、T2:31~60min、T3:61~90 min、T4:91 ~ 120 min高龄发热患者的降温速率,找到患者物理降温效果最佳时间点.结果 冰毯降温患者T1 ~2平均体温下降幅度最大,温水及酒精擦浴患者T2~3平均体温下降幅度最大,冰袋降温患者T3~4平均体温下降幅度最大.结论 由于高龄发热患者代谢水平低、循环慢等因素,各种物理降温最佳时间均大于降温后30 min;不同物理降温方式的接触面积及时间不同,因此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发热 物理降温 复测体温
下载PDF
高热患者降温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江芝芹 《中外医疗》 2009年第36期183-183,共1页
目的针对临床上高热病人降温后半小时体温不降或不降反升的现象,再次观察研究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将腋温≥38.5℃的高热病人随机分组,采用温水檫浴、酒精檫浴、复方氨基比林2mLim、双氯酚酸钠栓1粒塞肛4种不同的... 目的针对临床上高热病人降温后半小时体温不降或不降反升的现象,再次观察研究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将腋温≥38.5℃的高热病人随机分组,采用温水檫浴、酒精檫浴、复方氨基比林2mLim、双氯酚酸钠栓1粒塞肛4种不同的给药途径降温,分别于药后30、45、60、90、120min测量1次体温并记录。结果使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30min后所测体温较原始体温上升者29%,平均下降体温不足0.3℃,药后60min所测体温较原始体温上升者5%,平均下降体温0.9℃,对照组>1.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体温降至37.5℃为参照,物理降温后60~90min测量结果较接近,药物降温后60min更接近,故最佳复测体温时间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降温 复测体温 最佳时间
下载PDF
高热患者降温后复测体温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芦锁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11期1455-1456,共2页
目的探讨高热患者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方法将192例腋温≥38.5℃的高热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冰袋冷敷、酒精擦浴、布洛芬0.2 g口服、吲哚美辛栓100 mg肛塞四种不同的降温方法。分别于30,60,90,120 min后复测体温并记录。结果采用... 目的探讨高热患者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时间。方法将192例腋温≥38.5℃的高热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冰袋冷敷、酒精擦浴、布洛芬0.2 g口服、吲哚美辛栓100 mg肛塞四种不同的降温方法。分别于30,60,90,120 min后复测体温并记录。结果采用解热措施30 min后平均降温度数与60 min后比较(P<0.05);采用解热措施30 min后温度未降人例数与60 min后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最佳复测体温的时间应在采取解热措施60 min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降温 复测体温 时间
下载PDF
高热患者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探讨
7
作者 李复员 陈淑英 +5 位作者 周余辉 彭辉 田金莲 曾瑜 喻爱吾 何恒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2期3531-3533,3536,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种类降温药物采用不同方式予高热患者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 间点.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5个内科科室和5个外科科室采用药物降温的成人高热患者506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给药后30 min(T1)、60m...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种类降温药物采用不同方式予高热患者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 间点.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5个内科科室和5个外科科室采用药物降温的成人高热患者506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给药后30 min(T1)、60min (T2)、90 min(T3)、120 min(T4)的体温,分别计算高热病人T0~T1、T1~T2、T2~T3、T3~T4的降温速率,平均降温幅度最大的时间段末为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结果 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赖氨匹林注射液降温的高热病人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为给药后60 min,口服布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降温的高热病人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为给药后90 min.结论 成人高热患者采取药物降温治疗后最佳复测体温时间均大于30min;应根据药物种类、给药途径、高热患者的年龄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复测体温时间点,为临床提供有效诊疗信息,节省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药物降温 复测体温 最佳时间
下载PDF
血液发热患者使用琥氢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观察
8
作者 姚静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8-10,共3页
通过观察对血液科发热患者使用琥氢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情况,找到最佳的体温复测点。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我院血液科收取的200例随机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琥氢(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注射以降温,并在降... 通过观察对血液科发热患者使用琥氢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情况,找到最佳的体温复测点。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我院血液科收取的200例随机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琥氢(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注射以降温,并在降温后的30min、45min、60min、90min不同时间段实施体温复测,对不同时间内所降温度差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结果 200例发热患者注射琥氢药物降温后30min内对体温进行复测,温度降低幅度较小,为0.35℃,而在药物降温45min后对患者体温进行复测,发现温度降低幅度较为明显,为1.01℃,药物降温60min后体温复测与药物降温90min后体温复测,平均温度下降分别为1.14℃、1/11℃,均>1.0℃;药物降温后30min后复测体温,温度未降人数占比在>20%以上;45min后复测体温,温度未降人数占比为11.5%;60min复测体温,温度未降人数占比为7.5%,90min后复测体温,温度未降人数占比为6.0%。结论 血液科发热患者在使用琥氢注射药物降温后30min内不建议进行体温复测,药物降温后45min~60min之间再次复测体温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发热患者 琥氢 复测体温最佳时间
下载PDF
高热患者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最佳复测体温时间研究
9
作者 王丽英 郭彬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21-22,共2页
研究高热患者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最佳复测体温时间。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151例典型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后30min、45min、60min、90min的时间进行体温复测,依次测得0~30min、30~45min、45~60min... 研究高热患者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最佳复测体温时间。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151例典型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后30min、45min、60min、90min的时间进行体温复测,依次测得0~30min、30~45min、45~60min、60~90min的平均下降体温T0~1、T1~2、T2~3、T3~4。比较不同时间内所降的平均温度,平均温度降低幅度最大的时间段之后即为最佳复测体温时间点。结论:复方氨林巴比妥的降温效果需要到45min后才能初步显示,需要到90min才能达到高峰。建议应用复方氨林巴比妥的高热患者体温复测时间为用药后45min后,最佳体温复测时间为45min~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复方氨林巴比妥 体温复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