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2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引黄灌区饲用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1
作者 张晓娟 孙权 +3 位作者 陈永伟 马文礼 马宏秀 蒋鹏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29,共5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宁夏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为了有效缓解灌区饲草产量低、栽培技术落后、季节性青饲料极其短缺造成的草畜发展极不平衡现状,通过2020—2022年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从饲用小黑麦播前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宁夏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为了有效缓解灌区饲草产量低、栽培技术落后、季节性青饲料极其短缺造成的草畜发展极不平衡现状,通过2020—2022年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从饲用小黑麦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机械播种、轮灌区组划分、水肥管理、越冬管理、适时收获和复种青贮玉米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机械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了宁夏引黄灌区饲用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光热和养分等资源利用率及饲草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灌区多熟种植改革及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饲用小黑麦 青贮玉米 复种 高效栽培
下载PDF
西兰花复种绿肥-当归高效轮作种植技术规程
2
作者 龚成文 米永伟 +3 位作者 邵武平 谢志军 石小强 范爱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推进高原夏菜和当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西兰花栽培技术、绿肥复种技术、轮作当归栽培技术等方面制订了西兰花复种绿肥-当... 为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推进高原夏菜和当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西兰花栽培技术、绿肥复种技术、轮作当归栽培技术等方面制订了西兰花复种绿肥-当归高效轮作种植技术规程,以更好地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轮作 西兰花 复种绿肥 种植规程
下载PDF
小果型西瓜优化复种豇豆、结球甘蓝周年栽培方法
3
作者 王宇楠 郭尚 +1 位作者 张作刚 王海珍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为解决设施春提早小果型西瓜种植中茬口、土壤地力等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总结出一种小果型西瓜优化复种豇豆、结球甘蓝周年栽培方法,通过选择最适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适时精细化育苗,固氮菌剂的施用,茬口间高温闷棚等技术的改进,实现温室... 为解决设施春提早小果型西瓜种植中茬口、土壤地力等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总结出一种小果型西瓜优化复种豇豆、结球甘蓝周年栽培方法,通过选择最适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适时精细化育苗,固氮菌剂的施用,茬口间高温闷棚等技术的改进,实现温室内早春茬种植小果型西瓜后再复种豇豆、结球甘蓝的周年高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并对调节温室地力,培土固氮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型西瓜 复种 豇豆 结球甘蓝 周年栽培
下载PDF
河西灌区减氮条件下小麦复种绿肥的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
4
作者 麻碧娇 陈桂平 +5 位作者 苟志文 殷文 樊志龙 胡发龙 范虹 何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0-754,共15页
【目的】针对河西绿洲灌区作物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探讨麦后复种绿肥及适量减施化学氮肥对小麦农田耗水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裂区试验,主区设置麦... 【目的】针对河西绿洲灌区作物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探讨麦后复种绿肥及适量减施化学氮肥对小麦农田耗水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裂区试验,主区设置麦后复种绿肥(W-G)和单作小麦(W)两种种植模式;副区为5个施氮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N_(0))、常规施氮(180 kg·hm^(-2),N_(4))、减施45%氮肥(N_(1))、减施30%氮肥(N_(2))和减施15%氮肥(N_(3))。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麦绿肥体系产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麦后复种绿肥以及适量减施化学氮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系统生物热能产,2019和2020年,W-G较W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0.8%和12.4%,系统生物热能产分别提高37.8%和40.3%;麦后复种绿肥结合减氮15%(W-G-N_(3))较单作小麦结合减氮15%(W-N_(3))和单作小麦传统施氮(W-N_(4))处理小麦分别增产6.9%—16.7%和7.9%—13.6%,生物热能产提高52.0%—62.2%和27.1%—58.9%。W-G较W小麦生育阶段耗水量降低6.3%—16.0%,W-G-N_(3)较W-N_(3)和W-N_(4)小麦季耗水量分别降低13.4%—20.5%和20.8%—29.0%,W-G由于绿肥生长季消耗水分,总耗水量显著高于W。W-G较W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7.9%和19.2%;2019年度W-G-N_(3)较W-N_(3)和W-N_(4)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3.5%和5.1%,差异显著。W-G-N_(3)可有效提高系统单位耗水生物热能产,较W-N_(3)和W-N_(4)分别提高2.7%—14.5%和9.3%—17.5%。W-G较W增加了成本投入,总产值也随之提高;2019年度W-G-N_(3)较W-N_(3)和W-N_(4)纯收益分别提高9.8%和9.5%,2020年度W-G-N_(3)较W-N_(3)和W-N_(4)纯收益则分别降低了15.6%和15.7%;2019和2020年W-G较W产投比分别降低20.7%和23.1%,W-G-N_(3)较W-N_(3)和W-N_(4)产投比降低比例均为14.8%—23.1%,W-G因较多的资源投入降低了系统单方水效益。【结论】在河西绿洲灌区,麦后复种绿肥结合适量减施化学氮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水资源利用效率也随之提高,其中麦后复种绿肥结合减量15%施氮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作为提高水资源利用及农民收益的理想种植模式及施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小麦 复种 减量施氮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筛选
5
作者 王芳芳 吕和平 +5 位作者 高彦萍 梁宏杰 吴雁斌 杨昕宇 李鹏 张武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0,共7页
为研究陇东旱塬区冬油菜收获后复种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区组设计,以陇薯7号原种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共设计8种栽培模式。通过对不同模式下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比较,筛选... 为研究陇东旱塬区冬油菜收获后复种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区组设计,以陇薯7号原种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共设计8种栽培模式。通过对不同模式下马铃薯农艺性状、商品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冬油菜茬复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秸秆带状覆盖、平作起垄、垄沟种植3个栽培模式表现较好,667 m^(2)产量分别为2292.81、1917.63、1655.46 kg,比对照露地平作分别增产41.27%、18.15%和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陇东旱塬区 复种 栽培模式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对麦后复种不同蔬菜模式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王巧玲 赵晓红 +4 位作者 刘根红 刘露露 张倩 李杨 杨伊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施氮量对麦后复种不同蔬菜模式下土壤特性及蔬菜产量的影响,为宁夏灌区麦后复种氮肥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麦后复种娃娃菜(小义和秋)、辣椒(娇龙7号)、萝卜(心里美)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3种复种蔬... 【目的】通过研究施氮量对麦后复种不同蔬菜模式下土壤特性及蔬菜产量的影响,为宁夏灌区麦后复种氮肥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麦后复种娃娃菜(小义和秋)、辣椒(娇龙7号)、萝卜(心里美)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3种复种蔬菜,娃娃菜(A)、辣椒(B)、萝卜(C),副区为4个施氮水平:0(N_(1))、180 kg/hm^(2)(N_(2))、225 kg/hm^(2)(N_(3))、270 kg/hm^(2)(N_(4)),通过作物生长及土壤相关指标测定,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在3种复种模式下对土壤养分及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其在N_(3)处理下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速效钾、含水量和容重则随施氮量增加有所下降;复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表现为为娃娃菜>萝卜>辣椒;各复种蔬菜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变化不同,辣椒和萝卜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N_(3)处理下值最高分别为1095.19 kg/667m^(2)、9006.24 kg/667m^(2),较其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1.64%~199.44%、21.22%~143.97%,娃娃菜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增加,N_(4)处理下值最高达8205.60 kg/667m^(2),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39.03%~314.89%。【结论】适宜的施氮量能有效改善土壤性状、促进养分循环与增加、提高蔬菜产量,适宜宁夏灌区麦后复种的施氮量为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麦后复种 蔬菜 土壤养分 产量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区复种燕麦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7
作者 袁波 徐丽君 +6 位作者 赵雅茹 聂莹莹 杨敏 薛玮 吴欣珈 孟庆全 孟宪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2-663,共12页
为筛选出适宜呼伦贝尔地区栽培的复种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从发芽特征、物候期、生产性能、茎叶比、生长速率和营养品质6个方面开展系统分析,本研究以综合产量和品质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选择的品种,筛选适应于试验区生产的品种... 为筛选出适宜呼伦贝尔地区栽培的复种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从发芽特征、物候期、生产性能、茎叶比、生长速率和营养品质6个方面开展系统分析,本研究以综合产量和品质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选择的品种,筛选适应于试验区生产的品种资源。结果表明:‘燕麦品系3’发芽率、发芽势表现最好;不同燕麦品种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燕麦品系1’与‘香燕8号’成熟性晚于其他试验品种;生产性能方面,‘香燕13号’株高、生长速率和干草产量表现最优,‘小燕麦’鲜草产量最高,‘香燕8号’的茎叶比最小,粗蛋白与饲料相对值表现最高,但产量最低。通过灰色关联统计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燕麦品系3’‘燕麦品系2’‘小燕麦’‘香燕13号’较适宜试验区作为复种燕麦品种进行栽培。通过燕麦复种,可以获取更高产量和优质的饲草,有利于缓解当地家畜冬季饲草匮乏和优质牧草短缺的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对保障试验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区 复种 燕麦 综合评价 品种筛选 生产性能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陇东地区秋播小黑麦茬后复种青贮玉米品种的筛选
8
作者 宋谦 马淑梅 +3 位作者 张兰 余小亮 杨晓 杜文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45,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地区与秋播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本试验连续2年对12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进行研究,以筛选出最佳适宜于秋播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从而为该区推广秋播小黑麦茬后复种青贮玉米“一年... 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地区与秋播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本试验连续2年对12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进行研究,以筛选出最佳适宜于秋播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从而为该区推广秋播小黑麦茬后复种青贮玉米“一年两作”饲草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秋播小黑麦茬后复种禾玉36和北农青贮208的鲜草产量分别为74.83、72.58 t/hm2,干草产量分别为24.59、22.85 t/hm2,而且2个年份均能够表现出高产、稳产的优势。因此,禾玉36和北农青贮208可作为陇东地区秋播小黑麦复种生产优质饲草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复种 青贮玉米 农艺性状 草产量
下载PDF
灵武农场秋播小黑麦后复种青贮玉米的种植效果分析
9
作者 崔建宁 张敏 +6 位作者 徐灿 陈永伟 杨波 哈蓉 王昊 靳韦 杨宏波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为有效缓解灌区饲草产量低、栽培技术落后、季节性青饲料极其短缺造成的草畜发展极不平衡现状,2020—2022年,经过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田间示范,初步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新型牛羊饲草生产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二者可进行上下茬... 为有效缓解灌区饲草产量低、栽培技术落后、季节性青饲料极其短缺造成的草畜发展极不平衡现状,2020—2022年,经过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田间示范,初步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新型牛羊饲草生产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二者可进行上下茬搭配,形成复种,可实现饲草周年生产。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模式下饲用小黑麦及青贮玉米品质均达到饲用标准,同时饲用小黑麦干草产量10.5 t/hm2,青贮玉米产量54 t/hm2,综合效益较春种玉米高8 055元/hm2。该模式下饲草生物产量及品质均较高,在宁夏引黄灌区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青贮玉米 复种模式 一年两熟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通辽地区洋葱复种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李振玉 沈祥军 +7 位作者 刘佳男 吕艳霞 葛星 时雪 包立岚 张燕 刘德云 袁亮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内蒙古通辽地区采取洋葱复种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种植收益。该文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总结了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基肥、移栽、除草、水肥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藏等技术要点,给种植者提供参考,... 内蒙古通辽地区采取洋葱复种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种植收益。该文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总结了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基肥、移栽、除草、水肥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藏等技术要点,给种植者提供参考,以期有效增加种植收益、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大白菜 复种 高产 高效 栽培技术 通辽
下载PDF
洞庭湖区辣椒油菜复种栽培技术简介
11
作者 白伟涛 彭元群 +4 位作者 柏秀芳 黄琳 杨连勇 张忠武 孙信成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169-172,共4页
辣椒油菜复种是缓解菜田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耕作轮作制度创新、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栽培模式。洞庭湖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年均温16.4~17℃,无霜期258~275 d,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蔬菜、油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近年来随着... 辣椒油菜复种是缓解菜田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耕作轮作制度创新、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栽培模式。洞庭湖区位于湖南省北部,年均温16.4~17℃,无霜期258~275 d,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蔬菜、油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辣椒油菜复种模式推广面积日益扩大。从辣椒和油菜的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整地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控和采收等方面介绍洞庭湖区辣椒油菜复种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油菜 复种 绿色栽培 洞庭湖区
下载PDF
塑料大棚甘蓝套糯玉米复种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2
作者 国秀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176-0179,共4页
为充分利用设施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大化,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土壤肥力较好的水浇地上开展了塑料大棚甘蓝套糯玉米复种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完善了当地套、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为充分利用设施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大化,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土壤肥力较好的水浇地上开展了塑料大棚甘蓝套糯玉米复种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完善了当地套、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经应用效果显著。因此,本文作者通过生产实践,详细总结了塑料大棚甘蓝套糯玉米复种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同类地区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甘蓝套糯玉米复种黄瓜 高产栽培
下载PDF
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与褐色中脉高丹草复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瑞鑫 石霞 +3 位作者 贾文娟 游永亮 赵海明 李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1-1577,共7页
为探讨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Triticale)与褐色中脉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复种的可行性。于2019—2022年,本研究采用试验与示范结合的方式,从两种饲草的播期效应、种植密度、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讨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Triticale)与褐色中脉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复种的可行性。于2019—2022年,本研究采用试验与示范结合的方式,从两种饲草的播期效应、种植密度、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可进行上下茬搭配,形成复种,创建了饲用小黑麦与褐色中脉高丹草一年两作复种的模式,可实现饲草周年生产。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公顷纯效益较冬小麦-夏玉米模式高3060元。节水、省肥、节药效果明显,每公顷节水1500~2250 m3;每公顷氮、磷、钾肥分别减少45%,50%,50%;全生育期无需农药防治虫害,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模式。饲用小黑麦与高丹草复种模式适宜在华北平原农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冀饲3号’ 褐色中脉 高丹草 ‘冀草6号’ 复种模式
下载PDF
河套灌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与化学氮肥减量配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14
作者 赵娜 王希全 +6 位作者 赵沛义 王志刚 曹巨峰 李晓红 马俊 刘晓东 张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64,共10页
研究河套灌区春小麦后复种毛叶苕子还田条件下,小麦季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绿肥轮作体系产量、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河套灌区绿肥还田下小麦氮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2018—2020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园子渠试... 研究河套灌区春小麦后复种毛叶苕子还田条件下,小麦季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绿肥轮作体系产量、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河套灌区绿肥还田下小麦氮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2018—2020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园子渠试验站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麦后夏休闲+小麦常规施氮为对照(CK),设置麦后复种毛叶苕子50%翻压还田+小麦减氮10%(GN_(90))、减氮20%(GN_(80))和减氮30%(GN_(70))。与CK相比,2019年GN_(80)处理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12%,2020年GN_(90)、GN_(80)显著增加了春小麦产量,增幅分别为16%和13%。春小麦季减氮对复种毛叶苕子鲜草产量没有影响,2020年毛叶苕子产量仅为2019年的52%。麦后复种毛叶苕子结合氮肥减量10%~30%显著增加了春小麦穗粒数及千粒重,实现增产稳产。与CK比较,2019年不同处理对土壤全量及速效养分含量影响不显著;2020年GN_(90)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为37%。GN_(90)、GN_(80)、GN_(70)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0%、23%、17%,GN_(90)、GN_(80)处理显著提高了有效磷含量,增幅分别21%、23%。2019年GN_(90)、GN_(80)、GN_(70)经济效益较CK分别增加39%、33%、29%;2020年由于毛叶苕子牧草收益大幅降低,导致GN_(80)、GN_(70)处理的纯增收益较CK分别低3%、5%。河套灌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50%翻压还田,后茬小麦季减氮10%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培肥土壤,同时具有较高经济生态效益,是一种适宜河套地区春小麦种植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春小麦 复种 毛叶苕子 氮肥减量
下载PDF
白银市沿黄河灌区春茬麦豆复种秋菜莴笋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健科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通过访谈农户、调查测算、试验研究、资料整理等环节,总结凝练出白银市沿黄河灌区春麦后复种莴笋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农户科学种粮、高效种菜提供技术支撑,也为该区推广夏粮复种秋菜生产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更为提高耕地产出率、劳动收益... 通过访谈农户、调查测算、试验研究、资料整理等环节,总结凝练出白银市沿黄河灌区春麦后复种莴笋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农户科学种粮、高效种菜提供技术支撑,也为该区推广夏粮复种秋菜生产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更为提高耕地产出率、劳动收益率、资源利用率,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栽培技术 沿黄灌区 莴笋 春麦
下载PDF
复种马铃薯田间除草剂的优选及安全性评价
16
作者 张武 张文伟 +5 位作者 高彦萍 吴雁斌 王芳芳 杨昕宇 吕和平 梁宏杰 《杂草学报》 2023年第2期41-48,共8页
为解决复种马铃薯田间次生油菜、次生小麦及杂草对马铃薯的危害,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及施药模式。除草剂在播种后第3天喷施,茎叶除草剂在马铃薯植株8~10 cm后喷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除草剂施用70%嗪草酮WP 30 g/667 m... 为解决复种马铃薯田间次生油菜、次生小麦及杂草对马铃薯的危害,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及施药模式。除草剂在播种后第3天喷施,茎叶除草剂在马铃薯植株8~10 cm后喷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除草剂施用70%嗪草酮WP 30 g/667 m^(2)+10.8%精喹禾灵EC 30 mL/667 m^(2)+33%二甲戊灵EC 35 mL/667 m^(2),施药后25 d对次生油菜等阔叶杂草的防效达84.61%,对次生小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69.69%;茎叶除草剂施用3%砜嘧磺隆WP 33 g/667 m^(2)+12%烯草酮EC 30 mL/667 m^(2)效果最佳,施药后15 d对次生油菜等阔叶杂草的防效达84.36%,对次生小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86.86%;2种处理在规范使用剂量下对马铃薯安全。复种马铃薯土壤封闭除草剂推荐选用70%嗪草酮WP+10.8%精喹禾灵EC+33%二甲戊灵EC,在马铃薯播种后3~5 d于地表面喷施;茎叶除草剂推荐选用3%砜嘧磺隆WP+12%烯草酮EC,在马铃薯苗后8~10 cm、杂草3~4叶期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马铃薯 土壤封闭除草剂 茎叶除草剂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渭北旱作区春菜豆套种大蒜复种甘蓝高效集雨栽培模式
17
作者 王萍 李文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45,共4页
春菜豆套种大蒜复种甘蓝高效集雨栽培模式选用互补型作物,合理轮作倒茬,实现了两年三熟。前茬菜豆4月下旬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穴播,同时增施抗旱保水剂,生育期内最大限度接纳自然降水,春菜豆于7月中旬开始收获,越冬大蒜(蒜薹)翌年5月采收... 春菜豆套种大蒜复种甘蓝高效集雨栽培模式选用互补型作物,合理轮作倒茬,实现了两年三熟。前茬菜豆4月下旬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穴播,同时增施抗旱保水剂,生育期内最大限度接纳自然降水,春菜豆于7月中旬开始收获,越冬大蒜(蒜薹)翌年5月采收,后茬秋甘蓝9月份集中上市。据2020—2022年统计,该模式菜豆、大蒜(蒜薹)、甘蓝3种蔬菜作物667 m^(2)产量可达6000 kg,产值1.8万元左右,扣除直接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纯收益在1.2万元以上,适宜北方雨养旱作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作区 套种复种模式 集雨 两年三熟 全膜双垄沟 保水剂
下载PDF
控释氮肥对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刘汝亮 王英 +4 位作者 周丽娜 洪瑜 王芳 冒辛平 刘根红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1期5-7,15,共4页
针对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玉米施肥不合理现状,以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控释氮肥优化施肥对麦后复种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优化施肥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其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9.58%... 针对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玉米施肥不合理现状,以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控释氮肥优化施肥对麦后复种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优化施肥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其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9.58%和7.38%,干草产量增加是通过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实现的。控释氮肥处理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秸秆和籽粒的氮素养分含量,增加植株氮素养分吸收量。控释氮肥处理玉米秸秆和籽粒中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0.56%和7.21%,籽粒中粗淀粉含量提高8.17%。控释氮肥优化施肥处理可以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增加氮、磷素养分吸收量,减少氮、磷素养分投入,降低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麦后复种 青贮玉米 控释氮肥
下载PDF
河套灌区复种制度推广的气候可行性分析
19
作者 王敏 《科技资讯》 2023年第21期162-165,共4页
1961—2020年,内蒙古河套灌区无霜期呈逐年延长趋势,延长的速率为6.1 d/10a;河套地区大于0℃积温呈增加趋势,以111.1(℃·d)/10a的速度增长。热量和无霜期的增加,为复种制度推广提供了保障。“春小麦+饲草大麦”“饲草大麦+移栽向... 1961—2020年,内蒙古河套灌区无霜期呈逐年延长趋势,延长的速率为6.1 d/10a;河套地区大于0℃积温呈增加趋势,以111.1(℃·d)/10a的速度增长。热量和无霜期的增加,为复种制度推广提供了保障。“春小麦+饲草大麦”“饲草大麦+移栽向日葵”两种种植模式均取得成功。从气象角度摸清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规律,综合给出2种复种模式在河套灌区不同地区推广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复种制度 气候资源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晋东南小麦茬后复种不同油料作物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20
作者 张东旭 闫海丽 +2 位作者 冯丽云 张旭峰 李岩华 《当代农机》 2023年第4期96-98,共3页
为了探究晋东南地区小麦茬后复种不同油料作物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我们以长豆18大豆和S606向日葵为供试品种,在小麦收获后进行了复种大豆(S),复种向日葵(F),大豆-向日葵套种(S-F)的试验,对3种模式下不同油料作物的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效益... 为了探究晋东南地区小麦茬后复种不同油料作物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我们以长豆18大豆和S606向日葵为供试品种,在小麦收获后进行了复种大豆(S),复种向日葵(F),大豆-向日葵套种(S-F)的试验,对3种模式下不同油料作物的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茬后复种大豆比复种向日葵的生育期短10天,采用大豆-向日葵套种方式能使生育期缩短2天左右;小麦收获后复种向日葵的产量最高,其次为大豆-向日葵套种,复种大豆的产量最低;小麦茬后复种不同油料作物的总投入、总收益表现为F处理>S-F处理>S处理,而总利润、产投比则表现为F处理>S处理>S-F处理。综上,在晋东南地区小麦茬后复种向日葵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茬后 复种 油料作物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