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亲河复苏标准与目标研究
1
作者 朱党生 张建永 王晓红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1期8-13,共6页
开展母亲河复苏标准与目标研究是加快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分析母亲河复苏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实现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分区分类研究母亲河复苏标准,提出河湖复苏标准确定原则:重点把握河湖类型,分... 开展母亲河复苏标准与目标研究是加快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分析母亲河复苏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实现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分区分类研究母亲河复苏标准,提出河湖复苏标准确定原则:重点把握河湖类型,分类明确复苏标准;遵循河湖自然规律,恢复关键水文过程;坚持分区分类施策,体现复苏的差异性;落实相关规划要求,反映复苏的阶段性。研究提出统筹考虑河湖水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状况、工程调度和补水条件、河湖生态保护需求和复苏标准的复苏目标确定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包括生态流量保障、连通性恢复、地下水超采治理、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5个属性层的河湖复苏指标体系,并对检视复核后的88条(个)河湖复苏行动目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部分跨省河流2025年复苏目标,研究成果可为合理制定、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方案,科学评估母亲河复苏成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河 复苏行动 复苏标准 复苏目标 复苏指标
下载PDF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灌注指数和胸部按压分数在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杨艳鹏 吕菲菲 +1 位作者 马冬璞 刘毓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灌注指数和胸部按压分数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心脏骤停并且接受心肺复苏成功的59例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应用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灌注指数和胸部按压分数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心脏骤停并且接受心肺复苏成功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肺复苏后的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41)和预后不良组(n=18)。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心肺复苏相关指标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灌注指数(PI)和胸部按压分数(CCF)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与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及对良好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预后结局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和心脏骤停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和合并心肺疾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心肺复苏相关指标T_(0)、T_(1)和T_(2)时间均值均明显短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CQI、PI-1、PI-2和CCF结果均值均要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PI-1及CCF异常降低是心脏骤停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PI-1预测患者良好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95%CI:0.795~0.964),CCF预测患者良好预后的AUC为0.970(95%CI:0.935~1.000),PI-1联合CCF预测患者良好预后的AUC为0.989(95%CI:0.970~1.000)。结论心脏骤停患者接受心肺复苏过程中平均PI以及CCF可能成为预测心肺复苏良好预后的重要指标,且平均PI和CCF同时降低可能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 灌注指数 胸部按压分数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严重创伤休克的液体复苏新进展 被引量:46
3
作者 刘良明 胡沛红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液体复苏 正压复苏 低压复苏 限制复苏 延迟复苏 低温复苏 出血性休克
下载PDF
血清CitH3、PCT及IL-10检测对体外心肺复苏后急性肺损伤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王晓宁 孙家安 +1 位作者 王燕 段浩朋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瓜氨酸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 目的探究血清瓜氨酸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预测价值。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行ECPR的患者126例,入院次日空腹采血测定患者血清CitH3、PCT、IL⁃10水平。根据ECPR后ALI发生与否分为ALI组与非ALI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CitH3、PCT、IL-10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ECPR后ALI发生的危险因素。另外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itH3、PCT、IL-10对ALI的预测价值。结果因6例患者未配合完成相关检查等被剔除,最终纳入120例患者,其中住院期间ALI发生28例(ALI组),ALI未发生92例(非ALI组)。ALI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ing System,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心肺复苏到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大于非ALI组(P<0.05);ALI组血清CitH3、PCT、IL-10水平均高于非ALI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肺复苏到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血清CitH3、PCT及IL-10是A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itH3、PCT、IL-10单一及3项联合预测AL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86、0.837、0.852、0.951,3项联合的AUC均大于PCT、IL-10单一检测(P<0.05)。结论ECPR后ALI发生患者血清CitH3、PCT、IL-10水平上升,对ALI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特别是联合检测效能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 急性肺损伤 瓜氨酸组蛋白H3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复苏研究:理论框架、趋势特征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瑞 冯珺 《旅游论坛》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发展,旅游市场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疫情转段后我国旅游业复苏态势作出学理解释,并分别利用官方统计数据与第一手调查数据加以分析。研究显示:旅游业复苏的宏观趋势是国内旅... 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发展,旅游市场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疫情转段后我国旅游业复苏态势作出学理解释,并分别利用官方统计数据与第一手调查数据加以分析。研究显示:旅游业复苏的宏观趋势是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复苏主力,重要节假日市场带动整体复苏,入境旅游市场复苏形势优于出境旅游;旅游业复苏的微观特征为个人及家庭旅游消费明显回暖,自然观光游等产品更受青睐,旅游信息获取主要依赖线上平台,旅游交通和目的地信息等公共服务较受关注,游客整体满意度高但购物和旅行社评价偏低;旅游业复苏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旅游时间高度集中于法定节假日,旅游消费结构不均衡,行业复苏基础不牢固,市场预期需进一步增强。为此,短期内要巩固扩大旅游市场复苏趋势,长期要培育旅游业新质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旅游业价值,并针对痛点和堵点优化治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复苏 旅游消费市场 旅游复苏趋势与特征 中国旅游业
下载PDF
春天里,我们敲响生命复苏的钟声——2024全面启动中国心肺复苏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宗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据最新统计,我国仅心脏猝死每年已高达103万人,而抢救成功率却长期低于1%,全国的心肺复苏急救普及培训率也仅为1%。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启动的时代背景、中国复苏除颤科研受到全球高度关注、... 据最新统计,我国仅心脏猝死每年已高达103万人,而抢救成功率却长期低于1%,全国的心肺复苏急救普及培训率也仅为1%。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启动的时代背景、中国复苏除颤科研受到全球高度关注、中国CPR与国际共创共进3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CPR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开展的重要意义,我国CPR的现状,指出了2024年全面启动CPR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复苏除颤 国际合作
下载PDF
基于生态流量的永定河生态环境复苏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王立明 缪萍萍 薛万来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1期61-68,共8页
永定河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其生态环境复苏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流量作为维系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键要素,是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的核心和基础。基于生态流量... 永定河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其生态环境复苏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流量作为维系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键要素,是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的核心和基础。基于生态流量视角,提出“有水的河”“流动的河”“健康的河”阶梯型复苏目标,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生态水文需求,综合水文学、水力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适用于不同复苏目标的生态流量计算体系。融合可持续性与韧性理念,提出差异化生态流量管理概念,设立低、中、高生态流量标准,对接河流复苏的“有水—流动—健康”目标。结合永定河的生态功能定位及恢复目标,在识别生态保护与恢复目标的基础上,计算了生态基流、敏感期流量、全线贯通流量和保护物种有效栖息地恢复的适宜流量,提出了满足动态管理需求的永定河生态流量方案,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 河流复苏 复苏目标 生态水文需求 生态流量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脊柱侧弯矫正术后麻醉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颖 朱雅莉 +1 位作者 陈祖棋 于明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65-167,192,共4页
目的探究在脊柱侧弯矫正术后麻醉复苏室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5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行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全部患者术后均送... 目的探究在脊柱侧弯矫正术后麻醉复苏室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5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行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全部患者术后均送至麻醉复苏室接受相关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MDT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苏醒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试验组体温高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程度、寒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护理模式缩短苏醒时间及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减少躁动、寒战发生,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脊柱侧弯矫正术 麻醉复苏 复苏护理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成人心肺复苏培训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冯佳 邵翠梅 +6 位作者 陈姝怡 张秋霞 姚晓芳 郑苏炜 彭丹 郑琳琳 兰美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成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中的应用进行范围审查,以识别VR技术干预的内容要素和应用效果。方法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Emb... 目的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成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中的应用进行范围审查,以识别VR技术干预的内容要素和应用效果。方法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VR技术干预的内容要素包括实施CPR的意愿、反应、自我效能、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无血流时间、复训时间、时间成本;结局指标类型为心理指标、胸外按压的质量指标、经济指标。结论VR技术在成人CPR培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心理、胸外按压质量、经济等方面的效果还可进一步挖掘。未来可基于面对面培训联合数字化反馈装置,最大化发挥VR技术的优势,形成一套综合干预策略和创新的培训模式,以进一步提高CPR培训的整体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心肺复苏 培训 范围综述 自我效能 按压频率 按压深度 无复流时间
下载PDF
河湖长制背景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冠军 刘卓 +2 位作者 戴向前 庞靖鹏 刘啸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0期42-46,共5页
河湖长制是一项基于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结构而设计的重大制度创新,实施7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不仅涉及工程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理念、制度和管理层面突破... 河湖长制是一项基于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结构而设计的重大制度创新,实施7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不仅涉及工程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理念、制度和管理层面突破创新的挑战。在分析河湖长制制度效能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保护治理和制度政策3个维度探讨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建议:以河湖长制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有力手段和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将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河湖治理效能,统筹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河湖保护治理;以建设幸福河湖为目标,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各项任务落实;将健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制度和标准体系作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长制 制度效能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路径选择 幸福河湖
下载PDF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结合情景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磊 曹秋梅 +1 位作者 王大为 周开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98-50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1—2022年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学员20人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 目的观察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1—2022年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4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学员20人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为观察组,2021年学员2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为对照组。结束轮转出科前分别对两组学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心肺复苏技能考核、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评分(CTDI-CV)。结果两组学员出科前的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出科前心肺复苏术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出科时OSCE总评分及紧急情况判断及处置、沟通能力两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出科前CTDI-CV总评分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自信心及认知成熟度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培训中,更有利于学员心肺复苏的掌握,培养其全面分析、独立判断、开拓思维、紧急处置等综合能力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肺复苏
下载PDF
目标体温管理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神经功能结局和出院生存率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珍 程鹏飞 +5 位作者 郭璐瑶 王美玲 许赫 顾培培 吴金晶 杨旻斐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目标体温管理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神经功能结局和出院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lsevier、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知网、万方、Sino... 目的系统评价目标体温管理对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神经功能结局和出院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lsevier、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知网、万方、SinoMed、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目标体温管理对ECPR患者结局指标影响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6月1日。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包括3687例ECPR患者。与非目标体温管理组比较,目标体温管理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结局(OR=1.37,95%CI 0.89~2.13,P=0.16)和出院生存率(OR=0.98,95%CI 0.82~1.15,P=0.77),且两组出血、下肢缺血、肾损伤和感染等ECMO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4,95%CI 0.91~1.68,P=0.17)。结论目标体温管理对ECPR患者的神经结局和出院生存率无显著改善作用,但不会加重ECMO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ECPR) 心脏骤停 目标体温管理 生存率 神经功能 体外膜氧合(ECMO) Meta分析
下载PDF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可香 胡巧 +2 位作者 蒋丽丹 康欣 杜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 目的 探讨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湖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拟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结束即刻(L1)、入复苏室即刻(L2)、麻醉清醒时(L3)患者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两组麻醉复苏情况及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各时点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复苏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联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稳定小儿麻醉复苏期体征水平,促进小儿麻醉复苏期恢复,且可降低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 预见性护理 一体化模式 全程麻醉护理
下载PDF
分站式教学模式在基层官兵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 陶莉 +5 位作者 张莹 李云 路晶凯 姜同学 冯聪 翟文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目的研究分站式教学模式在基层官兵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同期进行成人心肺复苏培训的基层官兵80人,随机分为分站式教学组40人和一站式教学组40人。分站式教学组分4个模块:识别与呼救、胸外按压、气道开放与人... 目的研究分站式教学模式在基层官兵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同期进行成人心肺复苏培训的基层官兵80人,随机分为分站式教学组40人和一站式教学组40人。分站式教学组分4个模块:识别与呼救、胸外按压、气道开放与人工呼吸、体外自动除颤仪(AED)的使用,完成理论课程及各模块技能实践后再进行全流程模拟。一站式教学组在理论授课后直接进行全流程模拟。模拟中两组均利用实时反馈系统进行心肺复苏质量监测,课程完毕后进行基础知识及技能实践考核。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评价重点要素通过率及优秀率,并分析两组心肺复苏质量及胸外按压比例(CCF)。结果分站式教学组的技能考核成绩高于一站式教学组,而两组理论成绩无差异;技能考核重点要素对比,分站式教学组中颈动脉搏动判断及AED使用的通过率高于一站式教学组,呼吸判断、按压深度、气道开放及人工通气的优秀率高于一站式教学组;质量监测指标上,分站式教学组在胸廓回弹率上高于一站式教学组,平均按压中断时间及不良通气率低于一站式教学组,而平均按压深度及按压频率两组无差异;分站式教学组的CCF值高于一站式教学组。结论分站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基层官兵心肺复苏培训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站式教学 心肺复苏 培训 CPR AED CCF值
下载PDF
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爱华 陶红 +1 位作者 徐燕 桂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6期40-42,共3页
综述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复苏补液的量、速度、时机。
关键词 未控制失血性休克 复苏 研究进展 液体复苏 温度复苏 复苏终点标准
下载PDF
床旁超声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海燕 刘帅 +5 位作者 耿文锦 岳燕科 许笑雷 郭莎 刘岩 徐梅先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治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每组25例。患儿入院后均给...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治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每组25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呼吸支持等对症治疗。2组均给予初始液体复苏(20 mL/kg醋酸钠林格液)。常规组在初始液体复苏后按照指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6 h目标)继续液体复苏;超声组在初始液体复苏后根据超声测下腔静脉内径及肺部超声检查指导后续液体复苏。比较2组液体复苏6、12 h后心率、平均动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ystemic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患儿24 h液体入量及血管药物评分、液体复苏12、24、48 h氧合指数变化、肺水肿发生例数及28 d病死率。结果液体复苏6、12后2组患儿的心率、MAP、ScvO_(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24 h液体总入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12 h超声组氧合指数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24、48 h超声组患儿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液体复苏期间发生肺水肿的例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测下腔静脉内径联合肺部超声可以指导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液体管理,减少液体入量,优化容量状态,改善血流动力指标,降低肺水肿发生的风险,因超声具有无创性,在儿科临床应用更广泛,益于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下腔静脉内径 肺部超声 儿童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德庆 高玉广 +5 位作者 张元侃 王政林 邓海霞 黄夏冰 庞延 吴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58,共6页
目的基于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途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CPR)后神经功能及生存情况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室颤法建立CA/CPR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大鼠为参照,采用高通量测序分... 目的基于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途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CPR)后神经功能及生存情况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室颤法建立CA/CPR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大鼠为参照,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挖掘两者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其海马组织中GSNOR、GSNO含量;筛选血必净注射液活性成分,并与GSNOR进行分子对接。将同法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30只)、抑制剂(GSNOR抑制剂)组(30只)、血必净组(30只)、血必净+抑制剂组(30只),并设置假手术组(30只),分别于药物首次干预后3h、24h、3d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及生存情况记录,并检测上述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SNOR、GSNO含量,分析GSNOR、GSNO含量与大鼠改良的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程度评分表(m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GSNOR编码基因是模型组与假手术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之一;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SNOR含量显著升高,而GSNO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必净注射液中去甲丹参酮、鼠尾草酚酮等活性成分与GSNOR蛋白的结合能均低于-6 kcal/mol,以氢键连接为主。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的mNSS评分和海马组织中GSNOR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生存率和GSNO含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血必净组mNSS评分显著低于抑制剂组,抑制剂组GSNOR、GSNO含量的变化较血必净组更明显,血必净+抑制剂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血必净组和抑制剂组(P<0.05)。GSNOR含量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GSNO含量与mNS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CA/CPR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存率,该作用可能与下调GSNOR并上调GS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S-亚硝基谷胱甘肽 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
下载PDF
产后出血输血和液体复苏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洋 张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实施各种止血手段的同时进行紧急的液体复苏已成共识。近年各国妇产科学会和麻醉学会均更新了相关指南[1~3],强调应尽早容量复苏和成分输血,避免因...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实施各种止血手段的同时进行紧急的液体复苏已成共识。近年各国妇产科学会和麻醉学会均更新了相关指南[1~3],强调应尽早容量复苏和成分输血,避免因错过抢救时机而发生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因此,发生严重产后出血(SPPH)时如何提高液体复苏的及时性、安全性、有效性,降低PPH导致的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健康 液体复苏 诊治策略 孕产妇死亡 临床救治 产后出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预测预警
下载PDF
俯卧位心肺复苏
19
作者 阿依江·加马力丁 闫冬 +1 位作者 刘晨 马青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33,I0001,共8页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通常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进行。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外科手术中,患者可能会在处于俯卧位时发生心脏骤停。随着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普及,俯卧位CPR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大多数复苏指南都...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通常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进行。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外科手术中,患者可能会在处于俯卧位时发生心脏骤停。随着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普及,俯卧位CPR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大多数复苏指南都将俯卧位CPR作为其建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对俯卧位CPR的了解和实践在卫生保健工作者中可能并不普遍。因此,本综述旨在提高对俯卧位CPR的认识,并填补当前对俯卧位CPR知识的空白。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探讨俯卧位CPR的有效性、技术要点及临床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俯卧位心脏骤停 俯卧位心肺复苏
下载PDF
陪同模式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在小儿腺样体手术麻醉复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颖丽 杨一兰 +3 位作者 甘晓 沈凯 韦雨希 赵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7-29,33,共4页
[目的]观察陪同模式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护理措施在小儿腺样体手术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行小儿腺样体手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复苏护理,观察组行陪同模式结合集束化干... [目的]观察陪同模式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护理措施在小儿腺样体手术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行小儿腺样体手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复苏护理,观察组行陪同模式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麻醉复苏期间躁动发生率、躁动停留时间、总麻醉时间与麻醉复苏时间,并分析两组应激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81.00%;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6.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停留时间、总麻醉时间、麻醉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管拔管时各项应急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陪同模式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护理可减少小儿腺样体手术麻醉复苏期间躁动的发生率,降低麻醉复苏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 麻醉 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