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在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王晓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7-0070,共4页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案的应用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各35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平均动脉压、脉搏、尿量监测结果,观察组低...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案的应用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各35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平均动脉压、脉搏、尿量监测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凝血功能指标(复苏后1h),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10.89±1.36)s<(12.61±1.87)s,t=4.4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6.29±4.02)s<(39.18±3.75)s,t=3.110]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血气分析指标(复苏后1h),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90.49±4.29)mmHg>(83.21±5.71)mmHg,t=6.030]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9.51±3.64)mmHg<(43.18±4.81)mmHg,t=3.599]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复苏后1h),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39.27±2.76)pg/mL<(45.43±4.49)pg/mL,t=6.915]、白细胞介素-8[(41.27±5.31)pg/mL<(50.59±6.04)pg/mL,t=6.856]、肿瘤细胞因子-α[(47.10±4.59)pg/mL<(54.08±6.41)pg/mL,t=5.238]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心肌损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肌酸激酶(CK)水平[(23.18±3.57)U/L<(29.62±4.04)U/L,t=4.90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23.60±4.23)U/L<(30.45±5.81)U/L,t=5.639]、肌钙蛋白T(CTnT)[(2.14±0.55)U/L<(2.62±0.43)U/L,t=4068]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中,选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方案 急诊 创伤 失血性休克 疗效
下载PDF
不同复苏方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性凝血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永祺 陈发球 +2 位作者 邓文斌 王福权 蔡俊伟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而言,不同复苏方案对于创伤性凝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方案的不同分为传统复苏组与损伤控制复苏组,两组各分配患者50例,传统复苏组采用常规复苏方案,损伤控制复苏... 目的:探讨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而言,不同复苏方案对于创伤性凝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复苏方案的不同分为传统复苏组与损伤控制复苏组,两组各分配患者50例,传统复苏组采用常规复苏方案,损伤控制复苏组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损伤控制复苏组患者的低体温时间、凝血功能时间、酸中毒时间、出血量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复苏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预后情况方面,损伤控制复苏组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数据明显优于传统复苏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进行救治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及酸中毒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增加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不同复苏方案 创伤性凝血障碍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的ABCDE复苏方案与预后
3
作者 路永新 申素芳 赵润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90-292,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ABCDE复苏方案 预后
下载PDF
优化容量复苏方案流程管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胡珊珊 张海鹰 王英兰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2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容量复苏方案流程管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PP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管理,选择合适时机安排手术,观察组接受优化容量复苏方案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术前确诊率、... 目的:探讨优化容量复苏方案流程管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PP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管理,选择合适时机安排手术,观察组接受优化容量复苏方案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术前确诊率、态度认知行为改变、预存自体血、计划分娩率、急诊分娩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术中输血、输液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前确诊率、态度认知行为改变、预存自体血、计划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输液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容量复苏方案流程管理能提高PPP患者早期确诊率,降低急诊手术被动分娩率,减少患者出血及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容量复苏方案 流程管理 凶险性前置胎盘
下载PDF
复苏方案中初始氧浓度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急救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苏娟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年第10期587-589,共3页
目的分析复苏方案中初始氧浓度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急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共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给予21%初始氧浓度治疗)和观察组(n=35,40%初始氧浓度治疗)。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血... 目的分析复苏方案中初始氧浓度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急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共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给予21%初始氧浓度治疗)和观察组(n=35,40%初始氧浓度治疗)。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血氧饱和度大于90%的时间、建立自主呼吸的时间、开始啼哭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动脉血气监测指标、心室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血氧饱和度大于90%的时间、建立自主呼吸的时间、开始啼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儿动脉血气监测指标、心室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40%初始氧浓度治疗足月新生儿窒息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的血气监测指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病情和改善神经行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40%的氧浓度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方案 初始氧浓度 足月新生儿窒息 急救
下载PDF
40%氧及纯氧复苏方案在早产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冠浓 胡碧环 《青岛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40%氧与100%纯氧复苏方案在早产儿窒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窒息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100%纯氧复苏方案治疗,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窒息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采用40%氧... 目的分析40%氧与100%纯氧复苏方案在早产儿窒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窒息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100%纯氧复苏方案治疗,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窒息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采用40%氧复苏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复苏成功率、氧中毒发生率、新生儿Apagr评分、脐动脉血气(pH、PO_2、PCO_2)、建立自主呼吸及开始啼哭时间和5min时心率的临床差异。结果研究组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开始啼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复苏成功率、氧中毒发生率、新生儿Apagr评分、脐动脉血气(pH、PO_2、PCO_2)及5min时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100%纯氧复苏方案相比,采用40%氧复苏方案对窒息早产儿进行复苏效果比较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对于早产儿预后更为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窒息 40%氧 100%纯氧 复苏方案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方案治疗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7
作者 莫映 吴文钦 莫雄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3期95-98,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液体复苏方案治疗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疗效。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收入的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B组采...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液体复苏方案治疗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疗效。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收入的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B组采用高渗盐液体复苏方案,C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方案。比较3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并观察3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统计各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入院后24 h内和7 d内病死率、抢救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水平均有缩短,其中A组的PT、APTT短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7%、7.41%,低于C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种液体复苏方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电解质水平,但相比之下,限制性和高渗盐两种液体复苏的应用优势更突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并发症更少,尤其是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最佳,值得作为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方案 急诊 创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郭晓征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究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选择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的作用。方法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31例),试验组(31例),将21%初始氧浓度治... 目的探究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选择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的作用。方法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31例),试验组(31例),将21%初始氧浓度治疗应用于常规组患儿中,将40%初始氧浓度治疗应用于试验组患儿中。针对每组患儿临床指标、各时期心室率、血气监测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肌钙蛋白水平、治疗效果、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开始啼哭时间、建立自主呼吸时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及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组内治疗后心室率及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相较治疗前低;治疗后试验组患儿心室率及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常规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相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5 min、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相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组内治疗后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水平相较治疗前低,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水平相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依次是93.55%、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组内治疗后NBNA得分相较治疗前高,治疗后试验组患儿NBNA得分相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选择40%初始氧浓度治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调节心室率和血气监测指标,提高其神经行为功能及新生儿Apgar评分,强化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足月 复苏方案 起始浓度 血氧饱和度 神经行为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应用9年结果分析
9
作者 张丽娟 闫文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S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推广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方法ABCDE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恢复循环;D:药物治疗;E:评估和保温。结果实施近9年,我院出生新生儿病死率由2000年的11.0‰下降到2008年的2.9‰。结论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确实能降... 目的推广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方法ABCDE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恢复循环;D:药物治疗;E:评估和保温。结果实施近9年,我院出生新生儿病死率由2000年的11.0‰下降到2008年的2.9‰。结论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确实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方案 病死率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ICU胸科肿瘤术后患者动脉血乳酸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荣钦 时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7-548,共2页
动脉血乳酸清除率能够间接反映组织氧供给和氧需求之间的关系,与PHi一样可用于指导危重患者治疗、判断预后,且动脉血乳酸水平的检测较PHi检测更为简便易行。笔者拟通过检测不同液体复苏条件下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得到动脉血乳酸清除率... 动脉血乳酸清除率能够间接反映组织氧供给和氧需求之间的关系,与PHi一样可用于指导危重患者治疗、判断预后,且动脉血乳酸水平的检测较PHi检测更为简便易行。笔者拟通过检测不同液体复苏条件下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得到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来观察各个液体复苏方案对氧供需平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方案 血乳酸 清除率 动脉 术后患者 胸科肿瘤 ICU 氧供需平衡
原文传递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救治方案的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大鹏 王永清 +4 位作者 吕春雷 王凤娇 张霞 翟真真 郑文哲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液体复苏救治方式并预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西兰兔18只,通过急性失血方式建立收缩压下降曲线,形成THS模型,测定收缩压基础值(T_1),记录收缩压降至基础值2/3(T_2),基础...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液体复苏救治方式并预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西兰兔18只,通过急性失血方式建立收缩压下降曲线,形成THS模型,测定收缩压基础值(T_1),记录收缩压降至基础值2/3(T_2),基础值1/2(T_3),基础值1/3(T_4)的时间;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A、B、C共3组,分别按(1)^(3)复苏成分组合方案输注,并记录A^C实验组收缩压由T4达到T_2位置时间。结果收缩压下降T_1~T_2及T_2~T4段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及T_3~T_4段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后各组实验兔收缩压由T4升至T_2位置时间分别为(192.500±21.886)s、(392.000±180.191)s和(198.000±11.533)s,其中A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快速失血形成收缩压下降曲线方式可建立THS模型,液体复苏救治可选择收缩压基础值2/3位置作为临界血压维持点,根据由收缩压基础值1/3升到2/3位置时间优选复苏成分组合,其中5%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全血可作为院前THS液体复苏救治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院前救治 液体复苏方案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对不同血型烧伤病人液体复苏方案的探讨
12
作者 李方奇 杨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10期939-939,共1页
关键词 血型 烧伤病人 液体复苏方案 库存混合血浆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早期复苏方案对脓毒症合并低血压成年患者住院病死率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 被引量:4
13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95,共1页
在发展中国家早期复苏方案对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为了确定与常规治疗相比,早期复苏方案(包括静脉补液、升压药的应用和输血)是否降低了赞比亚脓毒症合并低血压成年患者的病死率,作者对赞比亚一家有1500张床位的中心医院急诊... 在发展中国家早期复苏方案对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为了确定与常规治疗相比,早期复苏方案(包括静脉补液、升压药的应用和输血)是否降低了赞比亚脓毒症合并低血压成年患者的病死率,作者对赞比亚一家有1500张床位的中心医院急诊科2012年10月22日-2013年11月11日收治的212例有脓毒症(疑似感染,符合SIRS标准2项及以上)合并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65mmHg,1mmHg=0.133kPa)的成年患者进行随机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临床试验 住院病死率 成年患者 复苏方案 脓毒症 低血压 早期 发展中国家
原文传递
探讨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
14
作者 热汗古力·亚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01-0004,共4页
探讨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从我院2022.1-2023.1月中选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21%初始氧浓度),观察组(40%初始氧浓度),观察其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用时均低于对照组;... 探讨不同起始浓度氧复苏方案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从我院2022.1-2023.1月中选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21%初始氧浓度),观察组(40%初始氧浓度),观察其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心室率、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足月新生儿窒息患者实施40%初始氧浓度进行复苏,能够强化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神经行为功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起始浓度氧 复苏方案 足月新生儿 窒息抢救 效果
下载PDF
探讨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
15
作者 高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92-93,共2页
探讨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氯化钠溶液(0.9%)进行复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60%)。结果 两组复苏前... 探讨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氯化钠溶液(0.9%)进行复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60%)。结果 两组复苏前的PVPI、GEDVI、IAP、PaO2/FiO2、EVLW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48小时后研究组的PVPI 、GEDVI 、IAP、EVLWI均比对照组低、PaO2/FiO2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复苏后8小时的液体输注总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苏后48小时的液体输注总量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应用氯化钠溶液(0.9%)进行复苏,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联合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60%)+氯化钠溶液(0.9%)复苏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指标以及血管外肺指数,降低复苏后的液体输注量,且有较理想的维持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案 重症急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复苏近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农绍汉 黄辉文 谢衍铭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24-526,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窒息复苏 窒息发生率 西方发达国家 复苏方案 窒息新生儿 呼吸支持 复苏效果
下载PDF
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秋兰 王香玉 张宏玉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产科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窒息采用ABCDE新法复苏程序的抢救效果,比较剖宫产与顺产组两种分娩方式发生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出生后1min内评分及复苏后(出生...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产科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窒息采用ABCDE新法复苏程序的抢救效果,比较剖宫产与顺产组两种分娩方式发生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出生后1min内评分及复苏后(出生后5min内评分)效果与预后评估等。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轻度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组(P<0.01),重度窒息及复苏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效果与预后均较理想,两组抢救成功率均100%,病死率均为0。结论剖宫产比顺产有更高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复苏效果均达100%,说明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强化培训,开展ABCDE新法复苏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提高复苏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ABCDE复苏方案 护理 新生儿
下载PDF
5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红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方法,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将58例患儿根据新旧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新法复苏组42例和旧法复苏组16例,评价两组复苏效果,其中新法复苏按照美国儿科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主编《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复苏方案,...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方法,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将58例患儿根据新旧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新法复苏组42例和旧法复苏组16例,评价两组复苏效果,其中新法复苏按照美国儿科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主编《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复苏方案,旧法复苏按照常规方法。结果新法复苏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3分和4~7分的发生率均低于旧法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要熟练掌握技术要领,默契配合,及时迅速抢救,严格执行新法复苏的ABCDE复苏方案,复苏后精心护理;这是保证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复苏方案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延迟复苏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宏 林国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延迟复苏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7医院提出的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下称"107复苏方案")对25例延迟入院的大而积烧伤患者进行复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延迟复苏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7医院提出的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下称"107复苏方案")对25例延迟入院的大而积烧伤患者进行复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分别于伤后第6天和第34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107复苏方案能够预估累积丢失量和输液速度,可用于延迟入院治疗的烧伤休克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延迟复苏 107复苏方案 疗效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150例的复苏及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秀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护理措施 复苏方案 复苏成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