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的复调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于丽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7-59,共3页
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一般在广场进行,属全体秧歌舞队的集体舞蹈,是陕北秧歌最为壮观热闹的一种表演形式。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器乐合奏曲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鲜明的风格特征。其复调特征极为明显。
关键词 陕北榆林 大场秧歌 音乐 复调特征
下载PDF
《押沙龙,押沙龙!》的复调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花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押沙龙,押沙龙!》中,主人公具有充分价值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叙述,全面且深刻的对话和意义的未终结性成了其显著的复调特征。
关键词 《押沙龙 押沙龙!》 复调特征 小说 美国 文学史 特征
下载PDF
江南丝竹音乐的复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元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3期81-87,共7页
江南丝竹音乐是一种民间器乐合奏曲,它没有预先写好的乐队总谱。现在的总谱,是专业音乐工作者根据原有的唱片资料记录下来的。最初,演奏者们只是根据乐曲的主旋律谱,即兴地加以演奏。这种既不脱离基本旋律而又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基本旋... 江南丝竹音乐是一种民间器乐合奏曲,它没有预先写好的乐队总谱。现在的总谱,是专业音乐工作者根据原有的唱片资料记录下来的。最初,演奏者们只是根据乐曲的主旋律谱,即兴地加以演奏。这种既不脱离基本旋律而又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基本旋律的即兴式的演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部 旋律 经过音 乐曲 音乐作品 不协和和弦 和声关系 不协和音程 江南丝竹音乐 主调音乐 节奏型 复调特征
下载PDF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的复调特征
4
作者 孙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89-93,共5页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的语言明显具有"双声性"特点,这些方面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复调特征,"复调性"给作品带来了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八月之光》 复调特征
下载PDF
江南丝竹音乐的复调特征
5
作者 姜元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3期81-87,共7页
江南丝竹音乐是一种民间器乐合奏曲,它没有预先写好的乐队总谱。现在的总谱,是专业音乐工作者根据原有的唱片资料记录下来的。最初,演奏者们只是根据乐曲的主旋律谱,即兴地加以演奏。这种既不脱离基本旋律而又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基本旋... 江南丝竹音乐是一种民间器乐合奏曲,它没有预先写好的乐队总谱。现在的总谱,是专业音乐工作者根据原有的唱片资料记录下来的。最初,演奏者们只是根据乐曲的主旋律谱,即兴地加以演奏。这种既不脱离基本旋律而又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基本旋律的即兴式的演奏,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多声部音乐,从而大大丰富了乐曲的表现能力,并且为乐曲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意趣。也许有人以为,这样的演奏很容易凑效,其实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部 旋律 乐曲 经过音 音乐作品 不协和和弦 和声关系 不协和音程 江南丝竹音乐 主调音乐 节奏型 复调特征
下载PDF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中的复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刚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88-489,共2页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通过采访大量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叙述他们的不同经历和感受,揭示了他们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出直击心灵的力量,让...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通过采访大量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叙述他们的不同经历和感受,揭示了他们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出直击心灵的力量,让世人产生共鸣,这些体现出复调小说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列克谢耶维奇 切尔诺贝利 核灾难 复调特征
原文传递
析《弦索十三套》——《十六板》中的复调性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青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6年第4期9-12,共4页
对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究竟是否具备复调性的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了“一直是单音音乐”到“具有简单的非复调的重叠和发达的衬腔复调形式”以及到目前为大家所基本认同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普遍存在着复调因素这样一个认识过程。
关键词 复调 声部进行 弦索 固定旋律 自由变奏 复调特征 民间音乐 总谱 节奏 合奏曲
下载PDF
《Couleurs du temps》中的复调性特征
8
作者 柴庆伟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1-97,共7页
《Couleurs du temps》是法国作曲家Yann Geslin于1982年创作的音响型电子音乐作品《Variations didactique》中的第二乐章。在作品中,作曲家以人的语言音响为素材,对其进行切分、重组、重复等变化方式将素材变形,并运用复调音乐的思维... 《Couleurs du temps》是法国作曲家Yann Geslin于1982年创作的音响型电子音乐作品《Variations didactique》中的第二乐章。在作品中,作曲家以人的语言音响为素材,对其进行切分、重组、重复等变化方式将素材变形,并运用复调音乐的思维方式将它们组织在一起。通过对其二声部特征及其音响材料组织方式的分析,讨论复调性特征在音响型电子音乐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leurs du temps》 电子音乐 二声部织体 复调特征 组织方式
下载PDF
比较巴赫两首c小调赋格曲中的复调思维特征
9
作者 邹舒 《音乐探索》 2007年第4期56-60,共5页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复调音乐的代表性著作,两册共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均以24个大小调式半音上行作顺。在相同调式调性、具有规范形式的赋格曲中巴赫采用的是不同的复调手法,在技术手法的运用上巴赫的驾驭能力是独具特色的。本文...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复调音乐的代表性著作,两册共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均以24个大小调式半音上行作顺。在相同调式调性、具有规范形式的赋格曲中巴赫采用的是不同的复调手法,在技术手法的运用上巴赫的驾驭能力是独具特色的。本文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两首c小调赋格曲为对象,分别就主题形态、调性、对位声部、间插段4个方面进行复调思维特征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 赋格曲 复调思维特征
下载PDF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复调叙事特征
10
作者 李悦 《普洱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6-67,共2页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以简洁的对话为主要叙事模式,突显复调叙事特征。通过从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狂欢化诗学出发,分析小说中明显的对话特征,并对小说结尾处年长侍者的语言狂欢作出解释。
关键词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对话 复调叙事特征 语言狂欢
下载PDF
狂欢、反叛的复调──谈《紫色》的魅力
11
作者 车晓勤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8-60,共3页
Basing on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novel Purple in content and artistically, theauthor holds that the novel propagateswomen’s fine humanist consciousnessthrough revealing the intrinsic humanistbeauty contained in the ... Basing on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novel Purple in content and artistically, theauthor holds that the novel propagateswomen’s fine humanist consciousnessthrough revealing the intrinsic humanistbeauty contained in the ugly lesbianism, atthe same time affirming the novel writer’srebellion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form ofexpression in novel wri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紫色》 艾丽丝·沃克 同性恋 女性人文主义 复调小说 形成过程 黑人女性 巴赫金 复调特征
下载PDF
曹文轩小说的双重叙事声音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伯瑾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62-64,74,共4页
曹文轩的"苦难和少年成长主题"小说一直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而揭示曹文轩小说中的双重叙事者以及体现在文本中的双重叙事声音,并探讨这种双重叙事声音的复调特征及其意义是曹文轩小说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
关键词 曹文轩 双重叙事者 双重叙事声音 复调特征 悲悯情怀
下载PDF
浅析《哥儿》中悲剧性元素的渗透
13
作者 范浩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24-26,共3页
《哥儿》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其以轻松幽默的风格而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但深入小说文本发现,不管是文本中清冷寂静的景致描写,还是情节中呈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抑或是作品所反映的复杂的社会状况,都具有悲剧性的... 《哥儿》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其以轻松幽默的风格而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但深入小说文本发现,不管是文本中清冷寂静的景致描写,还是情节中呈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抑或是作品所反映的复杂的社会状况,都具有悲剧性的意味。这种悲剧性在文本当中的渗透丰富了作品的意蕴,造就了《哥儿》这部小说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性元素 复调特征 写生文观 夏目漱石 《哥儿》
下载PDF
哈代小说的两个主题与人道主义思想
14
作者 段炼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在英国作家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存在着两个并行不悖的主题,那就是批判的主题和悲剧的主题;这两个主题之所以能够并行不悖,是因为在它们的下面有一个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决定性深层因素,即人道主义思想。从人道主义出发,哈代抨击了... 在英国作家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存在着两个并行不悖的主题,那就是批判的主题和悲剧的主题;这两个主题之所以能够并行不悖,是因为在它们的下面有一个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决定性深层因素,即人道主义思想。从人道主义出发,哈代抨击了违背人性的社会,同时,由于意识到他的人物在这一社会中的必然不幸,从批判的主题中又衍生出了悲剧的主题。这两个主题互相强化,形成了哈代小说的复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思想 哈代小说 “性格与环境小说” 主题 复调特征 人性 作家 英国 《远离尘嚣》 意识
原文传递
镂刻个体灵魂,透视时代隐痛
15
作者 邹小千 《黄金时代(下半月)》 2022年第5期54-55,共2页
如果把巴金先生的长篇小说《寒夜》与《家》进行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除了《寒夜》所具有的圆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细腻生动、多姿多彩的心理描写特征之外,它们还有三点不同:一是,巴金先生放弃了惯常以家族角度全景式描绘人生的方... 如果把巴金先生的长篇小说《寒夜》与《家》进行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除了《寒夜》所具有的圆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细腻生动、多姿多彩的心理描写特征之外,它们还有三点不同:一是,巴金先生放弃了惯常以家族角度全景式描绘人生的方式,发展了短篇集《小人小事》的思绪,以镂刻一对小人物来聚焦时代生活;二是,由前期创作的激情充沛的抒情咏叹进入到了后期创作的深刻冷峻的人生世相的揭示;三是,由前期对外部事件的重点刻画一变而为对小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生动、多姿多彩的显示,且有“复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先生 《寒夜》 人物内心世界 《家》 后期创作 复调特征 前期创作 人生世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