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重建贺兰山1890年以来夏季(6~8月)气温
被引量:
41
1
作者
刘禹
马利民
+3 位作者
蔡秋芳
安芷生
刘卫国
高玲瑜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67-674,共8页
贺兰山油松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年6~8月的平均气温越高,树轮α-纤维素中的δ13C值则越高;反之,6~8月的平均气温越低,δ13C值越低.在此基础上,采用转换函数对贺兰山地区夏季6~8月气温进行了模拟重建,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为34....
贺兰山油松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年6~8月的平均气温越高,树轮α-纤维素中的δ13C值则越高;反之,6~8月的平均气温越低,δ13C值越低.在此基础上,采用转换函数对贺兰山地区夏季6~8月气温进行了模拟重建,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为34.9%(F=15.01,p<0.001).中国夏季(6~8月)的最高气温时段(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在重建序列中被证实.同时1910年以来贺兰山地区夏季气温与热带太平洋海温遥相对应,尤其是1920年前后、1947年前后的极端低温时段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冷气候态非常一致.表明贺兰山地区气候信号不仅含有区域特征,同时也受全球大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功率谱分析表明,贺兰山地区夏季(6~8月)气温存在2.56~2.63a的准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90年以来
6-8月
贺兰山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
夏季气温重建
气候变化
树木年轮气候学
Α-纤维素
原文传递
利用兴安落叶松树轮最大晚材密度重建大兴安岭北部5~8月气温变化
被引量:
6
2
作者
孙毓
王丽丽
+1 位作者
陈津
段建平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785-1793,共9页
对大兴安岭北部3个样点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树轮样本进行树轮密度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年表与夏季气温变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其中两个样点的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对研究区1855年以来5~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
对大兴安岭北部3个样点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树轮样本进行树轮密度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年表与夏季气温变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其中两个样点的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对研究区1855年以来5~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值的解释方差量为39.5%.在大兴安岭北部过去的154年里,存在4个冷期:1874~1893,1927~1948,1951~1960和1992~2002年;以及4个暖期:1855~1873,1894~1916,1961~1991和2003~2008年.该地区20世纪末冬季气温的变暖现象比夏季更为明显.重建结果与研究区周边的气温序列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指示较大区域的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树木年轮
最大晚材密度
夏季气温重建
原文传递
题名
采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重建贺兰山1890年以来夏季(6~8月)气温
被引量:
41
1
作者
刘禹
马利民
蔡秋芳
安芷生
刘卫国
高玲瑜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67-674,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编号:KZCX1-10-02
KZCXZ-SW-118
+5 种基金
KZCX2-108)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编号:NKBRSFG1990434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071081
40023003
90102017)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贺兰山油松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年6~8月的平均气温越高,树轮α-纤维素中的δ13C值则越高;反之,6~8月的平均气温越低,δ13C值越低.在此基础上,采用转换函数对贺兰山地区夏季6~8月气温进行了模拟重建,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为34.9%(F=15.01,p<0.001).中国夏季(6~8月)的最高气温时段(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在重建序列中被证实.同时1910年以来贺兰山地区夏季气温与热带太平洋海温遥相对应,尤其是1920年前后、1947年前后的极端低温时段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冷气候态非常一致.表明贺兰山地区气候信号不仅含有区域特征,同时也受全球大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功率谱分析表明,贺兰山地区夏季(6~8月)气温存在2.56~2.63a的准周期.
关键词
1890年以来
6-8月
贺兰山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
夏季气温重建
气候变化
树木年轮气候学
Α-纤维素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利用兴安落叶松树轮最大晚材密度重建大兴安岭北部5~8月气温变化
被引量:
6
2
作者
孙毓
王丽丽
陈津
段建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785-179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58)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YHY20080601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220200)资助
文摘
对大兴安岭北部3个样点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树轮样本进行树轮密度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年表与夏季气温变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其中两个样点的树轮最大晚材密度对研究区1855年以来5~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值的解释方差量为39.5%.在大兴安岭北部过去的154年里,存在4个冷期:1874~1893,1927~1948,1951~1960和1992~2002年;以及4个暖期:1855~1873,1894~1916,1961~1991和2003~2008年.该地区20世纪末冬季气温的变暖现象比夏季更为明显.重建结果与研究区周边的气温序列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指示较大区域的气候特征.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树木年轮
最大晚材密度
夏季气温重建
分类号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重建贺兰山1890年以来夏季(6~8月)气温
刘禹
马利民
蔡秋芳
安芷生
刘卫国
高玲瑜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1
原文传递
2
利用兴安落叶松树轮最大晚材密度重建大兴安岭北部5~8月气温变化
孙毓
王丽丽
陈津
段建平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