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西北地区夏季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项阳 王璐 +1 位作者 王海东 张庆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95-299,共5页
为了探究皖西北地区夏季高温热浪事件的特点及规律,利用皖西北地区6个气象站1959-2016年夏季(6-8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对皖西北地区58年来夏季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及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西北地区高温热浪频次、... 为了探究皖西北地区夏季高温热浪事件的特点及规律,利用皖西北地区6个气象站1959-2016年夏季(6-8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对皖西北地区58年来夏季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及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西北地区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的空间分布基本相似,整体上西北部为高值区、东南部为低值区。皖西北地区是高温热浪多发地区,年均发生高温热浪频次为2.1次·年^-1,其中轻度热浪占1.5次·年^-1、中度0.5次·年^-1、重度0.1次·年^-1;年均热浪日数为11.0d·年^-1、强度为18.8℃·d·年^-1。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的年较差变化都较大,高值年基本都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21世纪出现在2013年。一般高温热浪频次多的年份对应的热浪日数较多,同时强度也较大。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整体上都呈减少趋势,分别以0.2次·10年^-1、1.7d·10年^-1、4.3℃·d·10年^-1的速度减小;其年代际变化极为相似,都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即20世纪50、60年代-90年代中期呈下降趋势,90年代末至今转为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北地区 夏季高温热浪 时空变化特征
下载PDF
2018年中国东北地区极端高温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TAO Panhong ZHANG Yaocu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9年第4期254-260,共7页
本文利用2479个台站的日平均温度的观测资料,分析2018年7月底至8月初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极端高温事件的温度特征以及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此次高温期间东北地区温度距平超过6℃,日平均最高温度超过35℃。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上空的反气旋... 本文利用2479个台站的日平均温度的观测资料,分析2018年7月底至8月初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极端高温事件的温度特征以及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此次高温期间东北地区温度距平超过6℃,日平均最高温度超过35℃。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上空的反气旋异常伴随的强下沉气流是此次高温的主要成因。西太副高的西伸北跳与南亚高压的东伸共同导致了东北地区上空的反气旋异常,从而加强了该地区的下沉气流;此外,对流层低层850 hPa存在异常的太平洋-日本遥相关(PJ)波列,进一步促进西太副高的西伸。分析对流层上层的波活动发现,北大西洋地区的波动分成两支向下游传播,一支沿中高纬经乌拉尔山地区向东南方向传播;另一支向南传播至地中海附近,而后沿低纬向东传播,最终两支波列汇聚在东北地区上空,加强了该地区的反气旋异常,有利于长波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环流异常 2018年夏季高温热浪 东北地区 波活动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