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肯尼斯·伯克话语修辞观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以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峰 朱雯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67,共5页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的基本印象与总体评价,是一国可观的无形资产或曰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是政治性问题,也是语言性问题,国家形象的构建、推广与维护离不开语言。国家领导人作为一种官方形象,其外交演讲...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的基本印象与总体评价,是一国可观的无形资产或曰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是政治性问题,也是语言性问题,国家形象的构建、推广与维护离不开语言。国家领导人作为一种官方形象,其外交演讲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肯尼斯·伯克的话语修辞观,运用戏剧主义修辞分析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的技巧,并借助"同一"理论研究其如何运用策略构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重新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斯·伯克 话语修辞观 国家形象 外交演讲 习近平
下载PDF
基于西方修辞学的外交演讲解读之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玉芳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9,共6页
文章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入手,主要借鉴当代修辞学家Kenneth Burke动机修辞学的认同理论、Chaim Perelman的普世受众与普世价值理论及Stephen Toulmin的论辩模式,从修辞情景、演讲者与受众及演讲语篇的论辩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外交演讲话语... 文章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入手,主要借鉴当代修辞学家Kenneth Burke动机修辞学的认同理论、Chaim Perelman的普世受众与普世价值理论及Stephen Toulmin的论辩模式,从修辞情景、演讲者与受众及演讲语篇的论辩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外交演讲话语的修辞特性。由此探讨了批评解读外交演讲的基本框架:围绕演讲者与受众之间的权力互动关系,揭示双方在特定修辞情景的制约下如何为各自利益而展开修辞性互动,从而实现外交目的、完成外交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演讲 权力关系 修辞互动 修辞特性
下载PDF
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语言艺术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冠宇 李智宇 《世纪桥》 2014年第5期64-65,共2页
积极履行外交职能是宪法赋予国家主席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习近平同志自2013年3月当选以来,先后圆满完成了对俄罗斯等六国的友好访问,为新一届中央政府外交事业赢得"开门红"和"满堂彩"。在访问期间应邀发表的历... 积极履行外交职能是宪法赋予国家主席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习近平同志自2013年3月当选以来,先后圆满完成了对俄罗斯等六国的友好访问,为新一届中央政府外交事业赢得"开门红"和"满堂彩"。在访问期间应邀发表的历次演讲中,习主席灵活调用中国名句、巧妙使用对方话语、精准运用概念隐喻、适度采用修辞技巧,使演讲更具底蕴、更接地气、更显生动、更富文采,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外交演讲 语言艺术
下载PDF
基于修辞劝说理论的外交演讲英译分析——以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英译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鹂鸣 袁卓喜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外交演讲的英译可以看作是译者精心构建的修辞劝说性话语,而西方修辞学理论的核心是劝说方式研究,以西方修辞劝说理论中的亚里士多德修辞三诉诸理论和肯尼斯·伯克的"同一性"理论(又称"认同"理论)为基础。文章... 外交演讲的英译可以看作是译者精心构建的修辞劝说性话语,而西方修辞学理论的核心是劝说方式研究,以西方修辞劝说理论中的亚里士多德修辞三诉诸理论和肯尼斯·伯克的"同一性"理论(又称"认同"理论)为基础。文章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英译本为研究文本进行分析,旨在研究中国外交演讲英译文本中修辞劝说策略的运用,从而对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劝说理论 受众 外交演讲英译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话语建构与对外传播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演讲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康俊英 王建华 《对外传播》 2019年第12期49-52,共4页
近年来,因西方大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霸凌主义,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当前,人类处在一个互联互通、相互依存的多极化世界,人类命运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是必然选择。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和全... 近年来,因西方大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霸凌主义,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当前,人类处在一个互联互通、相互依存的多极化世界,人类命运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紧密相连,经济全球化是必然选择。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西方国家主导的旧全球化模式已难以适应时代要求,世界将进入一个新全球化时代,国家合作范式和条件需要作出相应调整。由于特朗普上任以来的一系列战略紧缩行动,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外交演讲 积极话语分析 情感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统文化价值观 分布分析 “中国威胁论” 国际关系理念 全球化 协和万邦 传统文化内涵 传播研究
下载PDF
国家领导人外交演讲中的话语策略分析——以习近平就任后的国事访问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贤军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592-1594,1598,共4页
2013年以来,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本文仅就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四次国事出访中的五场外交演讲为例,借助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剖析和研究我国领导人外交演讲的语境、内容、策略及其传播效... 2013年以来,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本文仅就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四次国事出访中的五场外交演讲为例,借助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剖析和研究我国领导人外交演讲的语境、内容、策略及其传播效果,尝试提出建构中国国际政治话语权的言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外交演讲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习近平主席讲话的修辞艺术研究——以2014年的外交演讲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冠宇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12-117,122,共7页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多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此期间,习主席发表了一系列旨在介绍国情、阐明国策的重要演讲,这些演讲文辞优美,蕴含了丰富的修辞艺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修辞艺术主要体现在:严格遵循修辞原则,包...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多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此期间,习主席发表了一系列旨在介绍国情、阐明国策的重要演讲,这些演讲文辞优美,蕴含了丰富的修辞艺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修辞艺术主要体现在:严格遵循修辞原则,包括"码本共通"原则和"角色认同"原则;精心挑选合适词语,注重词语的变换使用以及音节和韵律的安排;娴熟征引诗文名句,古今中外均囊括其中;巧妙利用多种比喻,以达到描绘形态、分析状况、解释原因、说明道理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修辞 外交演讲
下载PDF
元话语在外交演讲中的人际意义与语境创设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京京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外交演讲通过口述的书面语形式对受众传达政治观点、态度。演讲者的交际意图可以通过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共同实现。通过以Hyland的元话语理论为依据探讨元话语在政治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及语境创设功能,来体现其为演讲者顺利完成交际过程的... 外交演讲通过口述的书面语形式对受众传达政治观点、态度。演讲者的交际意图可以通过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共同实现。通过以Hyland的元话语理论为依据探讨元话语在政治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及语境创设功能,来体现其为演讲者顺利完成交际过程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话语 外交演讲 人际意义 语境创设
下载PDF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外交演讲英译解读
9
作者 杨海英 周密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1年第1期88-92,共5页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帮助人们用熟悉、形象的概念理解陌生、复杂的概念。外交演讲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习近平主席2017至2019年间发表的“一带一路”重要讲话为语料,总...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帮助人们用熟悉、形象的概念理解陌生、复杂的概念。外交演讲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习近平主席2017至2019年间发表的“一带一路”重要讲话为语料,总结出六种常用的概念隐喻方式,并分析了其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外交演讲 一带一路 翻译方法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演讲英译文的显化翻译策略
10
作者 卢欣 岳峰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1-76,共6页
习近平外交演讲文本兼具语言特色鲜明、文化信息密集和高度的政治政策性的特征。语料研究表明,为使译文既保持与原文的等值信息量,又兼顾演讲者政治立场的表达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译者需对文本语言和文化的默认值进行显化处理;通过延展模... 习近平外交演讲文本兼具语言特色鲜明、文化信息密集和高度的政治政策性的特征。语料研究表明,为使译文既保持与原文的等值信息量,又兼顾演讲者政治立场的表达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译者需对文本语言和文化的默认值进行显化处理;通过延展模糊语、中国特色词汇和四言词组内涵的策略,突出文化负载词;通过切换无主语句、拆分复合句和保留对偶句的方法,显化特色句式;通过明晰代词、连接词或其他话语标记语的手段,凸显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外交演讲文本 英译文本 显化翻译
下载PDF
外交演讲中概念隐喻解析——以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韩国和蒙古国演讲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晓婷 张红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2-65,共4页
作为认知工具的概念隐喻常被用于政治演讲中,目的是阐释抽象的政治概念。文章主要研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周边国家外交演讲中表达的概念隐喻,具体包括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韩国和蒙古国的演讲。通过对演讲中政治隐喻进行分析、归纳、... 作为认知工具的概念隐喻常被用于政治演讲中,目的是阐释抽象的政治概念。文章主要研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周边国家外交演讲中表达的概念隐喻,具体包括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韩国和蒙古国的演讲。通过对演讲中政治隐喻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文章得出演讲词中的两个根概念隐喻,即"国家是人"和"邻邦关系是伙伴关系"。通过初步分析这些政治隐喻的展现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新周边外交政策中体现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外交演讲 概念隐喻
下载PDF
国家间“群内成员关系”的修辞建构--以习近平外交演讲语篇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新强 闫亚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5-42,共8页
当今时代,话语博弈已成为国家间看不见的新战场。元首外交作为国际交往的最高形态,有着其他交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价值。因此,在元首外交演讲中,如何通过话语的战略性选用即修辞手段,有效而得体地构筑国家间的"群内成员关系... 当今时代,话语博弈已成为国家间看不见的新战场。元首外交作为国际交往的最高形态,有着其他交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战略价值。因此,在元首外交演讲中,如何通过话语的战略性选用即修辞手段,有效而得体地构筑国家间的"群内成员关系",从而确保双方在众多领域和国际场合保持合作与一致立场,已成为关乎国家的生存、荣辱和地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内容。在考察分析习近平大量外交演讲语篇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其外交演讲语篇中国家间"群内成员关系"修辞建构的词汇修辞手段、语篇修辞手段以及积极修辞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外交演讲 群内成员关系 修辞建构 修辞手段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演讲概念隐喻分析——以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睿萍 张楚鑫 《视听》 2017年第4期120-121,共2页
在国际关系中,外交演讲是非常重要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的语篇,它既是演讲者本身个人语言风格的展现,同时也是一国外交政策的对外实践,通过演讲语篇,呈现对外传播的态度,是政治话语实践的重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演讲中,较多地使用... 在国际关系中,外交演讲是非常重要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的语篇,它既是演讲者本身个人语言风格的展现,同时也是一国外交政策的对外实践,通过演讲语篇,呈现对外传播的态度,是政治话语实践的重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演讲中,较多地使用了隐喻,既满足作为受众的整个国家大众的接受习惯,又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话语实践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 概念隐喻 外交演讲 政治话语实践 传播
下载PDF
中法外交演讲的人际意义比较研究——以中法建交50周年两国元首演讲为例
14
作者 梁云 魏新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文章借助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人际意义的探讨,以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和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巴黎举行的纪念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为语料,从语气系统、情态动词和人称代词三方面,对比分析中法外交演讲语篇中人际意义表... 文章借助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人际意义的探讨,以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和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巴黎举行的纪念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为语料,从语气系统、情态动词和人称代词三方面,对比分析中法外交演讲语篇中人际意义表达的异同。研究发现中法外交演讲均趋向于使用陈述语气、低量值情态动词和第一人称代词,传达出沉稳庄重、亲切友好的人际意义,该研究对把握此类语篇的语言特点、语言表达习惯、整体语篇特征,并对中法外交演讲的翻译都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演讲 人际意义 中法对比 中法建交50周年
下载PDF
中国外交部长英文外交演讲的互文性研究——以王毅在2014北京APEC的演讲为例
15
作者 王慧 李晨 《普洱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1-83,共3页
互文性理论自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基于辛斌的互文性理论对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2014北京APEC的演讲进行互文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言人在外交演讲中以引用、提及、变换主体、阅读位置等互文手段作为支撑,使演讲更具说服力,... 互文性理论自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基于辛斌的互文性理论对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2014北京APEC的演讲进行互文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言人在外交演讲中以引用、提及、变换主体、阅读位置等互文手段作为支撑,使演讲更具说服力,在获取亚太各成员国认同的同时,也树立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外交演讲 国家形象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演讲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研究——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演讲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茜 刘彬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2-77,共6页
继隐喻研究逐步朝向认知方向倾斜后,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政治话语研究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外交演讲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实践活动,体现了源语的大量文化色彩。文中选取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作为... 继隐喻研究逐步朝向认知方向倾斜后,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政治话语研究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外交演讲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实践活动,体现了源语的大量文化色彩。文中选取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作为语料,通过对此次演讲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类统计,整理归纳出隐喻表达式84个,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英译本,总结对应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在外交演讲翻译过程中,源语与目的语中的隐喻意象趋同时,需保留源语意象;源语与目的语隐喻意象出现偏差或缺失时,需结合认知模式、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在目的语中进行有效地删除、调整和弥补,使目的语受众正确领悟其译本,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的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外交演讲 文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功能等效”视域下习近平主席西雅图外交演讲探究
17
作者 胡燕 汤堃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17期177-178,181,共3页
习近平主席的西雅图外交演讲充分体现了"功能等效"翻译原则的逆向运用。本文从语篇结构和内容选取两个方面,探究了该演讲中文文稿的行文风格,此文风在使两国理解彼此战略意图,增进了彼此的信任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 习近平主席的西雅图外交演讲充分体现了"功能等效"翻译原则的逆向运用。本文从语篇结构和内容选取两个方面,探究了该演讲中文文稿的行文风格,此文风在使两国理解彼此战略意图,增进了彼此的信任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此次外交演讲的"功能等效逆向运用"的细致分析,展望了广泛逆向运用"功能等效"原则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和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等效 逆向运用 外交演讲
下载PDF
伯克修辞观视角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分析——以习近平后疫情时代外交演讲话语为语料
18
作者 夏莉 崔山山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1-87,共7页
习近平在后疫情时代的对外演讲中,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修辞的使用。就伯克修辞观的戏剧五要素看,演讲基于各国不容乐观的严峻疫情形势阐释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世界局面,强调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必要... 习近平在后疫情时代的对外演讲中,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修辞的使用。就伯克修辞观的戏剧五要素看,演讲基于各国不容乐观的严峻疫情形势阐释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世界局面,强调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必要性;既采用“同情同一”的修辞策略拉近距离,消除误解,表明中国诚心合作的意愿和人文主义关怀,又运用“对立同一”的修辞策略强调共同的敌人——“病毒”,进而呼吁各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并使用“误同”的修辞策略,表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各国的益处,中国愿与各国共享经验,共建美好世界。这些修辞的使用有效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方案,契合了其他国家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意愿,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能力和构建更加完善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话语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外交演讲 伯克修辞观
下载PDF
政治等效理论视角下外交演讲的英译研究
19
作者 陈兰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基于政治等效理论,以外交演讲汉英翻译为研究对象,结合习近平2018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口译,研究政治等效理论指导下外交演讲英译可采用的策略。研究表明,译员在政治等效理论指导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有助... 基于政治等效理论,以外交演讲汉英翻译为研究对象,结合习近平2018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口译,研究政治等效理论指导下外交演讲英译可采用的策略。研究表明,译员在政治等效理论指导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有助于目的语听众理解源语的政治内涵,有效实现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等效 外交演讲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自建汉英语料库的习近平外交演讲十大汉语热词英译研究
20
作者 吴珊珊 吴雨乔 黄中习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文章基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3篇外交演讲的汉英双语语料,借助Tmxmall对齐软件,自建汉英双语句对平行语料库,对文本语料进行十大汉语热词英译对比研究,认为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热词英译应以直译为主,以达到自... 文章基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3篇外交演讲的汉英双语语料,借助Tmxmall对齐软件,自建汉英双语句对平行语料库,对文本语料进行十大汉语热词英译对比研究,认为习近平主席外交演讲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热词英译应以直译为主,以达到自信地传播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外交演讲 自建汉英双语语料库 热词 直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