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与临床治疗
1
作者 张瑞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44-0046,共3页
探讨针对外伤性脑梗死者应用CT检查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纳入在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1例外伤性脑梗死者。针对患者均是接受CT影像检查,观察病变的情况以及获得的相关影像检查表现。针对患者均是予以临床治疗干预,针对患者... 探讨针对外伤性脑梗死者应用CT检查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纳入在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1例外伤性脑梗死者。针对患者均是接受CT影像检查,观察病变的情况以及获得的相关影像检查表现。针对患者均是予以临床治疗干预,针对患者经治疗效果观察,并且进行CT复查,观察梗死病变情况。结果 71例外伤性脑梗死,病变均是发生在梗死6h后的时间,主要梗死部位位于基底节-内囊区,多为单发病变,病灶直径多在0.5-3cm。研究对象经相应的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94.37%,经CT复查方式,梗死灶减少超过50%占比63.38%。结论 针对外伤性脑梗死病患,经CT检查方式对于病变显示好,可以观察病变的具体情况,了解病灶部位、大小以及形态等,对于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缩小梗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CT表现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陈登卫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外伤性脑梗死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常规扫描与增强扫描,观察与分析患者的CT诊断结果。结果: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 目的:探究外伤性脑梗死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常规扫描与增强扫描,观察与分析患者的CT诊断结果。结果: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肿增长28例,CT常规扫描检出20例(2例误诊),增强扫描检出28例(1例误诊)。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肿增长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扫描,且灵敏度、准确度与常规扫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0.5~120 h可见梗死灶;63.33%为单发性外伤性脑梗死,36.67%为多发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病灶大小不同,2例占一侧大脑半球,大病灶多呈扇形低密度影,小病灶多呈类圆形、椭圆形、楔形低密度影;梗死灶50%分布在基底节–内囊区,36.67%分布在脑叶区,10.00%分布在内囊区与脑叶区,3.33%分布在脑半球及脑干区。66.67%颅内损伤,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以及复合性颅脑损伤。确诊后经积极治疗,临床治疗优良率达到90.00%。结论:CT检查,尤其是CT增强扫描能够有效检出血肿增长情况,在外伤性脑梗死诊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临床可根据CT检查结果鉴别外伤性脑梗死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研究
3
作者 采江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58-0061,共4页
探究外伤性脑梗死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常规扫描与增强扫描,观察与分析患者的CT诊断结果。结果 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CT检查,尤其是CT增强扫... 探究外伤性脑梗死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常规扫描与增强扫描,观察与分析患者的CT诊断结果。结果 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CT检查,尤其是CT增强扫描能够有效检出血肿增长情况,在外伤性脑梗死诊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临床可根据CT检查结果鉴别外伤性脑梗死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荣军 游潮 +3 位作者 蔡博文 苑玉清 贺民 李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82-884,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64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 ,对照组仅西药常规治疗 ;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P ...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64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 ,对照组仅西药常规治疗 ;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P 选择素 (P 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和D 二聚体 (D dimer)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格拉斯格恢复评分 (GlasgowOutcomeScale,GOS)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浆P selectin、vWf和D dimer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人 ,治疗后两组患者P selectin、vWf和D dimer水平均下降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着凝血功能障碍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改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外伤性脑梗死 对照组 治疗组 复方丹参注射液 凝血功能 D—d 对外 程度 水平
下载PDF
11例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凡刚 吴承远 +5 位作者 朱树干 刘玉光 杨扬 王云彦 苏万东 刘仍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1,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诊断 治疗 CT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附68例报告) 被引量:14
6
作者 戴成国 王磊 +1 位作者 陈艳 李亚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临床资料 外伤性脑梗死 外伤 治疗 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远传 冯凌 +3 位作者 苟章洋 罗仁国 唐小平 段均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了204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探讨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了204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年龄、脑疝3个因素在统计学上对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主要相关因素从主到次分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年龄、脑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多因素分析 症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重型颅脑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蕴芳 魏迎兵 周丽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42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伤情(Glasgow昏迷评分)、有无颅底骨折、脑疝、感染、手术史或低血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42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伤情(Glasgow昏迷评分)、有无颅底骨折、脑疝、感染、手术史或低血压,脱水药及活血药使用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伤情、脑疝、感染、低血压、脱水药的过量使用是重型颅脑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活血药的使用是外伤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护士应关注重型颅脑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保证出入量平衡、预防颅内和肺部感染、合理使用脱水药等措施,尽量减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 外伤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的MRI表现及早期诊断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宿跃田 张家玮 杜超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15-1816,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早期诊断率 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 外伤 亡原因 诊断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预防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涛 李定君 +3 位作者 徐宏 邹兴军 唐渊 张袁汇翼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248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采用依达拉奉30mg,2次/d,静脉滴注,连用7d...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248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采用依达拉奉30mg,2次/d,静脉滴注,连用7d;对照组128例,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和3个月后的GOS评价,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8.3%(10/120)和18.8%(24/1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可减少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损伤 外伤性脑梗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刚 梁有明 +2 位作者 秦国文 蓝胜勇 唐秀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54-857,865,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5)及亚低温治疗组(观察组,n=25)。治疗7 d后,评估治疗效果,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5)及亚低温治疗组(观察组,n=25)。治疗7 d后,评估治疗效果,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昏迷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GCS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vs.80.00%,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BDNF及NGF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疗法有利于改善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亚低温 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血流速度联合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外伤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祖勇 董晓巧 +5 位作者 杜权 陈锋 付林 车志豪 俞文华 许培源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 Vm)和血液流变学诸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外伤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104例和健康体检者40例,用脑血管多普勒(TCD)检测MCA Vm,... 目的通过观察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 Vm)和血液流变学诸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外伤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104例和健康体检者40例,用脑血管多普勒(TCD)检测MCA Vm,同时测定全血低切黏度(LWBV)、全血高切黏度(HWBV)、血浆黏度(PV)和纤维蛋白原(Fi)含量,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重型颅脑外伤组术后第1天,MCAVm、LWBV、HWBV、PV和Fi含量明显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术后第1、3、5、7、14天的MCA 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者术后5个时间点MCA Vm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者(P〈0.05)。ROC曲线对预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血浆Fi含量尤为灵敏,TCD检测大脑MCA Vm联合血浆Fi含量测定预测外伤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53.1%。结论脑血管痉挛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颅脑外伤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参与外伤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TCD检测MCA Vm联合血浆Fi含量测定可明显提高外伤性脑梗死预测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损伤 经颅血管多普勒 血液流变学 外伤性脑梗死
下载PDF
CTA在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磊 王玉海 +4 位作者 何建青 朱军 张春雷 陈军辉 蒋冰洁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9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外伤性脑梗死(PTCI)早期诊断及患者预后判定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头部CT及CTA动态检查。结果伤后CT诊断PTCI 10例,查出时间为伤后(49.5±9.2)h...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外伤性脑梗死(PTCI)早期诊断及患者预后判定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头部CT及CTA动态检查。结果伤后CT诊断PTCI 10例,查出时间为伤后(49.5±9.2)h;CTA诊断PTCI 20例,检出时间为(27.7±5.3)h;两者检出时间差异显著(P<0.05)。按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CTA示动脉闭塞14例中,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CTA示颅内动脉穿支减少8例中,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CTA示静脉闭塞8例中,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5。结论 CTA可用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的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外伤性脑梗死 早期诊断 预后判定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相龙 任光旭 +1 位作者 李成福 金光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外伤 临床表现 发生机制 预后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整体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牟淑玲 潘春梅 王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患者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进行整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21例作为整体护理组;选取2007年以前进行常规护理的21例重型颅脑继发外伤性脑梗死患...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患者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进行整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21例作为整体护理组;选取2007年以前进行常规护理的21例重型颅脑继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体护理组治疗良好率为47.61%,高于常规护理组的33.33%(P<0.05);重残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4.28%、14.28%,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3.81%、23.81%(均P<0.05)。结论:积极、正确的整体护理措施是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外伤性脑梗死 护理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脑梗死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继跃 张士刚 +2 位作者 吕明 杨凤海 孙学礼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5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高压氧治疗 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楚胜华 袁先厚 陈卫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4例经CT或MRI证实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2例 ,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组 )和单纯西医方法 (对照组 )治疗 ,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4例经CT或MRI证实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2例 ,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组 )和单纯西医方法 (对照组 )治疗 ,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86.4% ,而对照组治愈率为 5 9.1% ( 2 =4.13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外伤性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 治愈率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及灌注成像评价外伤性脑梗死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献忠 许方洪 +2 位作者 陈伟建 杨运俊 段玉霞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784-786,F0004,共4页
近年来临床上开始采用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以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的形态学变化,而CT灌注成像(MSCTPI)能够获得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目前国内外对外伤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评价多限于常规CT平扫(NCCT)。笔者在NCCT的基础上,... 近年来临床上开始采用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以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的形态学变化,而CT灌注成像(MSCTPI)能够获得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目前国内外对外伤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评价多限于常规CT平扫(NCCT)。笔者在NCCT的基础上,将MSCTA及MSCTPI联合应用于外伤性脑梗死,以期更加全面了解外伤后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状况,指导临床早期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CT灌注成像 螺旋CT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血流动力学变化 MSCTPI 颅内动脉 形态学变化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探讨及诊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怀文 陈思强 +1 位作者 高潮 曹彦荣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5期410-411,共2页
随着颅脑损伤病人的增多,CT、MRI检查在临床的普及,外伤性脑梗死病例的发现逐年增多。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住了19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人,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例约1.65%。现就其病因及诊治情况作如下分析。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病因探讨 诊治 损伤病人 损伤病例 MRI检查
下载PDF
儿童外伤性脑梗死与蛋白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耿辉 孙利伟 孙莉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与蛋白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61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蛋白S基因A2148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蛋白S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GG基因型57...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与蛋白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61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蛋白S基因A2148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蛋白S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GG基因型57.38%、GA基因型37.70%、AA基因型6.55%,G等位基因76.23%、A等位基因23.77%;外伤性脑梗死患儿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S GG基因型发生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对危险高,OR值为3.14。结论蛋白S GG基因型可能是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型。开展儿童外伤性脑梗死与蛋白S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对于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寻找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保护基因和易感基因及预防和及时治疗儿童外伤性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蛋白S 基因多态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