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及并发症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廖习如 刘忠国 +1 位作者 陈家生 许志向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6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笔者所自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观察分析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笔者所自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跟骨外侧"L"型切口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AOFAS评分、Gissane角、Bohler角、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为91.1%,对照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为95.6%,研究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Gissane角与Bohler角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1%,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均有不错的效果,而经跗骨窦小切口治疗的创伤小、手术及愈合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跗骨窦小切口 跟骨外侧“l”型切口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足外侧血管链在防治跟骨外侧“L”型切口皮肤坏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许斌 池征璘 +1 位作者 官建中 吴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58-159,163,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L"型切口皮瓣血供与血管链的关系,探寻安全的手术切口。方法:解剖5具尸体标本,了解足外侧"L"型切口皮瓣的血管链供应情况。选取跟骨骨折10例,根据尸体解剖的结果,均采用外侧扩大"L"型...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L"型切口皮瓣血供与血管链的关系,探寻安全的手术切口。方法:解剖5具尸体标本,了解足外侧"L"型切口皮瓣的血管链供应情况。选取跟骨骨折10例,根据尸体解剖的结果,均采用外侧扩大"L"型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病例,观察病人的切口皮肤愈合状况。结果:腓动脉和胫前动脉在足外侧形成的血管链是"L"型切口皮瓣的主要血供来源。10例扩大"L"型切口皮瓣均成活良好,无伤口坏死、感染。结论:保护足外侧血管链可以避免对"L"型切口皮瓣血供的破坏,可以减少跟骨骨折外侧"L"型切口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外侧血管链 外侧“l”型切口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泽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的固定治疗中运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在东莞市塘厦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将其进行随机性的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的固定治疗中运用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在东莞市塘厦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将其进行随机性的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运用跗骨窦小切口固定的方式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Kofoed评分以及Maryland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时间内,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分别为50.5%和1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优势更加明显,且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加少,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上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小切口 跟骨骨折 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跟骨骨折外侧“L”切口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0
4
作者 金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2期1895-1897,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皮缘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14年9月采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53例跟骨骨折病例,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6~8个月,平均随访4.5个月,了...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皮缘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14年9月采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53例跟骨骨折病例,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6~8个月,平均随访4.5个月,了解患者的切口愈合状况及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9例,占随访病例的12.4%,其中皮缘局部坏死17例、钢板部分外露2例;经过换药等治疗后,17例愈合,2例皮缘坏死钢板外露伴感染者经过长期换药后拆除钢板,再经换药,创面逐渐愈合。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全身状况、合并的基础疾病、跟骨的解剖特点、手术的时机选择、内固定物的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等多种因素相关。结论纠正全身不良情况,提高机体抗手术打击能力,熟练掌握跟骨及周围软组织的解剖,选择好手术时机、保持术中操作的规范性、引流充分、尽量避免对皮瓣血供的破坏是减少跟骨骨折外侧"L"切口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外侧“l”型切口 切口愈合不良
下载PDF
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与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陈军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5期2494-249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与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采用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跗骨窦... 目的:比较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与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采用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足部功能、跟骨中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A组短,且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Maryland分、跟骨中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均上升,且B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A组低(2.27%VS 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采用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更高,且并发症更少,可有效提高患者足部功能,促进身体恢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窦入路 传统外侧扩大“l”型切口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耀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7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予以经外侧"...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予以经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3d 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2、3 d 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Ⅲ 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术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案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彬 郑兆云 马松涛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3512-3514,共3页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96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共96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96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共96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48足)。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后的Bohlers角、Gissanes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跟骨长度,以及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放射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ohlers角、Gissanes角、跟骨高度及跟骨长度的增大程度和跟骨宽度的降低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伤性关节炎、切口并发症、距下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费用,且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外侧“l”型切口 疗效
下载PDF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唐一仑 宋金辉 +1 位作者 党晓谦 张晨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3期213-214,共2页
目的分析闭合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方法 2009年5月~2013年5月间,我科有61例(78侧足)跟骨骨折患者行跟骨外侧L型切口,其中53例男性(67侧足),8例女性(11侧足),年龄21~57岁(平均39岁)。56例(71足)是高处坠落... 目的分析闭合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方法 2009年5月~2013年5月间,我科有61例(78侧足)跟骨骨折患者行跟骨外侧L型切口,其中53例男性(67侧足),8例女性(11侧足),年龄21~57岁(平均39岁)。56例(71足)是高处坠落伤,5例(7足)是交通伤。手术时间为伤后3h^22d,平均9d。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34足,Ⅲ型31足,Ⅳ型13足。对这些患者的全身状况、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内固定物的选择、手术后处理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0.5~3年,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结果有7例患者(9侧足)发生切口边缘坏死或裂开,占11.5%。经相应治疗,均获得愈合。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全身状况、合并的基础疾病、跟骨的解剖特点、手术的时机选择、内固定物的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等多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跟骨骨折 外侧“l”型切口 切口愈合不良
下载PDF
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宋金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S0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析收治跟骨骨折患者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确诊跟骨骨折患者50例,24例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ELA)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6例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STA... 目的探析收治跟骨骨折患者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确诊跟骨骨折患者50例,24例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ELA)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6例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STA)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为观察组。从两种术式手术指标、并发症事件及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等观察组数据有明显优势(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Bohler角、Gissane角,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STA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性,利于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 外侧“l”型切口入路 钢板内固定 足部功能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Bohler、Gissane角及足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外侧“L”...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外侧“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及足功能。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两组Bohler、Gissane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Maryland足功能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切口较小,疼痛程度较为轻微,利于足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 外侧“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体会
11
作者 王占江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6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型切口,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52例。结果对52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骨折随访6~18个月,疗效按美国足踝骨科学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型切口,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52例。结果对52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骨折随访6~18个月,疗效按美国足踝骨科学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很好40例,好9例,一般3例。结论采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对SandersⅡ型骨折效果最佳,对SandersⅢ、Ⅳ型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跟骨粉碎骨折 跟骨外侧扩大“l”型切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