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联合外侧松解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炎 被引量:5
1
作者 叶培 董志兴 +3 位作者 王立晖 林军 高立华 臧学慧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联合外侧松解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联合外侧松解术治疗37例髌股关节炎患者。比较手术前后髌骨适合角(CA)、髌骨倾斜角(PTA)和髌骨外移(PLS);采用疼痛VAS评分、膝关节...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联合外侧松解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联合外侧松解术治疗37例髌股关节炎患者。比较手术前后髌骨适合角(CA)、髌骨倾斜角(PTA)和髌骨外移(PLS);采用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髌骨改良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12)评分评价髌股关节、膝关节整体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术后髌骨轴位X线或膝关节CT检查显示髌股关节炎为改良IwanoⅡ期,髌股关节外侧间隙恢复。CA、PTA、PLS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VAS评分末次随访时明显低于术前(P<0.01);ROM末次随访时明显大于术前(P<0.01);改良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SF-12评分末次随访时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联合外侧松解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炎,可减轻患者关节疼痛,增加膝关节屈曲度,有效改善髌股关节和膝关节功能,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保膝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 外侧松解术 髌股关节 关节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不同断裂程度对髌骨内外侧关节面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康华 张俊 +4 位作者 罗令 李国军 李思鸿 黄跃平 周锦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1898-1901,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断裂和部分断裂对髌骨内外侧关节面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10例新鲜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作为ACL完整组,在200N轴向载荷下,测试膝关节0°、30°、60°、90°髌骨内外侧关节面应变,测试完毕后...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断裂和部分断裂对髌骨内外侧关节面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10例新鲜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作为ACL完整组,在200N轴向载荷下,测试膝关节0°、30°、60°、90°髌骨内外侧关节面应变,测试完毕后随机将标本造模成前内侧束(AMB)切断组和后外侧束(PLB)切断组,各5例,在上述条件下测试,再将ACL中下1/3全切作为全切组进行测试。结果:膝伸直0°位各组应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膝屈曲30°、60°、90°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应变变化趋势为ACL完整组>PLB切断组>AMB切断组>全切组。且髌骨内侧面应变小于髌骨外侧面应变(P<0.05)。结论:ACL完全断裂,在不同载荷和角度下,对髌骨内外侧关节面的应变均有影响。ACL部分断裂在膝关节屈曲30°、60°、90°位可引起髌骨内外侧生物力学改变。ACL完全断裂,髌骨外侧应变高于髌骨内侧应变,其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髌骨 外侧关节面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3
作者 罗开祥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于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抽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于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抽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关节面塌陷高度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6周,观察组膝关节评分量表、膝关节日常功能评价表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膝关节伸直及伸屈最大角度均较对照组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不仅可以降低其关节面塌陷高度,还能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进度,提高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手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复位术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塌陷高度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霍乐乐 高文香 +3 位作者 陈磊 李书超 王明君 张方舒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采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24例(38膝),术后指导康复训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Lysh...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采用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24例(38膝),术后指导康复训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Lysholm评分系统评分,比较手术前后差异性,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4例患者(38膝)随访6~15个月,平均9个月,膝前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前Lysholm评分(52.8±4.2)分,术后(86.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外侧关节面成形术治疗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不仅使髌外侧支持带得到间接松解和延长,而且通过改造髌骨形态从根本上改善了髌股关节适合度,可明显减轻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引起的膝前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 髌骨 外侧关节面 成形术 髌股关节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髌骨移位修复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秀清 窦忠新 +4 位作者 谢劲松 陈振光 余国荣 王斌 柳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研究用带血管蒂髌骨移位的方法修复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缺损。方法:用37侧成人下肢标本,经解剖、厚切片和铸型研究髌骨的血管。观测30块髌骨和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结果:①供应髌骨血液的各支动脉先在髌骨周围... 目的:研究用带血管蒂髌骨移位的方法修复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缺损。方法:用37侧成人下肢标本,经解剖、厚切片和铸型研究髌骨的血管。观测30块髌骨和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结果:①供应髌骨血液的各支动脉先在髌骨周围吻合成髂周动脉环,再由该环发支进入髌骨;②于髌尖外下方参与形成髌周动脉环的膝下外动脉蒂长、径粗、位置恒定;③髌骨关节面与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形态大小相似。结论:带血管蒂髌骨可移位至胫骨外侧髁,利用其关节面,修复上关节面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外侧髁上关节 髌骨移植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带血管蒂髌骨移位修复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缺损的研究
6
作者 施建辉 陈秀清 邱大学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髌骨移位的方法修复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标本,解剖研究髌骨的血管,观测30块髌骨和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结果①供应髌骨血液的各支动脉先在髌骨周围吻合成髌周动脉环,再由...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髌骨移位的方法修复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标本,解剖研究髌骨的血管,观测30块髌骨和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的形态和面积。结果①供应髌骨血液的各支动脉先在髌骨周围吻合成髌周动脉环,再由该环发出分支进入髌骨;②于髌尖外下方参与形成髌周动脉环的膝下外侧动脉蒂长、径粗、位置恒定;③髌骨关节面与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形态大小相似。结论带血管蒂髌骨可移位至胫骨外侧髁,利用其关节面,修复上关节面缺损,以期最大限度地保留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膝下外侧血管 血管蒂 胫骨外侧髁上关节 缺损
下载PDF
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的MRI表现 被引量:4
7
作者 过哲 于爱红 +3 位作者 张晶 梁伟 张薇 程晓光 《中医正骨》 2018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研究对象36例,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患者11例(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健康志愿者25例(健康对照组)。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膝关节MRI表现,在MRI图像上测量髌腱–股骨外... 目的:探讨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研究对象36例,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患者11例(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健康志愿者25例(健康对照组)。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膝关节MRI表现,在MRI图像上测量髌腱–股骨外侧滑车关节面(patellar ligament to lateral trochlear facet,PL-T)最短距离、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cle to trochlear groove,TT-TG)距离及Install-Salvati指数(Install-Salvati ratio,ISR),ISR>1.3判定为髌骨高位。对2组研究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膝关节FS-PDWI序列MRI上可见斑片状高信号影,提示髌下脂肪垫外上部水肿;健康对照组均无髌下脂肪垫外上部水肿表现。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PL-T最短距离小于健康对照组,TT-TG距离、ISR均大于健康对照组[(4.27±1.23)mm,(8.01±1.83)mm,t=-6.579,P=0.000;(14.85±2.83)mm,(8.73±3.15)mm,t=5.879,P=0.000;1.40±0.11,1.01±0.08,t=11.865,P=0.000]。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12个膝关节髌骨高位,健康对照组无髌骨高位。结论: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MRI表现为髌下脂肪垫外上部水肿,PL-T最短距离减小,TT-TG距离及ISR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磁共振成像 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 髌腱-股骨外侧滑车关节最短距离 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 Install-Salvati指数
下载PDF
距下关节镜下切除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陶友伦 郝云甲 +5 位作者 张述才 范家强 常步青 冯仕明 张在轶 王爱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下切除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9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距下关节镜下治疗的12例13足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下切除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9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距下关节镜下治疗的12例13足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3~51(38±11)岁,左侧6足、右侧7足,5例伴有腓骨肌痉挛。12例患者均在距下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加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13足镜下均可见较大的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其中8足有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软骨损伤,12足有距跟前韧带损伤,5足有距跟骨间韧带损伤,4足有明显的关节滑膜炎表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1(17.46±6.28)个月。5例腓骨肌痉挛患者术后情况:3例腓骨肌痉挛消失;1例明显缓解,但长距离行走时仍可诱发,休息即可缓解,行腓骨短肌腱延长术后解除痉挛;1例未缓解,患者拒绝行肌腱延长术,针刺加药物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解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2.77±4.99)分和(1.62±1.33)分,与术前AOFAS评分(47.69±13.42)分、VAS评分(7.62±1.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0、14.162,P值均<0.01)。结论距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是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距骨前外侧关节 距跟撞击综合征 距下关节
原文传递
距下关节融合治疗成人伴腓骨肌痉挛的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
9
作者 陶友伦 卜祥博 +6 位作者 常步青 郝云甲 张述才 范家强 吕泽祥 张在轶 王爱国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治疗成人伴有腓骨肌痉挛的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AATF)撞击综合征(AATFIS)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纳入2017年3月—2021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伴腓骨肌痉挛的AATFIS成年患者18例(18足),其中男10例、女8...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治疗成人伴有腓骨肌痉挛的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AATF)撞击综合征(AATFIS)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纳入2017年3月—2021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伴腓骨肌痉挛的AATFIS成年患者18例(18足),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2~56(42±11)岁。18例患者均行距下关节融合+跗骨窦清理+AATF切除术,其中7例伴腓骨短肌短缩患者同期行腓骨短肌腱延长术。术中模拟患肢负重状态,并与非负重状态交替,观察两种情况下距下关节旋转以及AATF与跟骨颈撞击情况。术后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量表腓骨肌肌张力分级评估,并将末次随访观察数据与术前进行对比;同时,根据患者末次随访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可见较大的AATF,其中软骨损伤13足、距跟前韧带损伤16足、距跟骨间韧带损伤7足,副关节面周围及跟骨颈部骨赘增生11足。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43(17.5±6.3)个月。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影像学资料均显示距下关节融合良好,无不融合病例。术后患者痉挛解除或缓解,足弓恢复良好,后足力线良好,前中足无明显外展。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84.6±6.2)分]高于术前[(33.8±6.7)分],VAS评分[1(0,2)分]较术前[7(7,8)分]降低,改良Ashworth量表腓骨肌肌张力分级(0级9例、1级9例)较术前(3级6例、4级12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5、Z=3.78、Z=3.84,P值均<0.05)。根据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定疗效,本组患者疗效优5例、良9例、可4例。结论距下关节融合是治疗成人伴有腓骨肌痉挛的AATFIS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疾病 关节融合术 距下关节 距骨前外侧关节 撞击综合征 腓骨肌痉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