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翁启文 刘晓春 黄东 《现代医院》 2019年第6期851-854,共4页
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LCLC)是维持肘关节后外侧旋转稳定性的最重要组织结构之一:LCLC损伤主要引起肘关节后侧外旋不稳(PLRI):在临床上LCLC损伤的诊断主要以病史、临床症状及专科查体为主,辅以普通X线、MRI、高频超声及关节镜等检查... 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LCLC)是维持肘关节后外侧旋转稳定性的最重要组织结构之一:LCLC损伤主要引起肘关节后侧外旋不稳(PLRI):在临床上LCLC损伤的诊断主要以病史、临床症状及专科查体为主,辅以普通X线、MRI、高频超声及关节镜等检查协助进一步诊断:LCLC损伤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原位缝合术、锚钉缝合止点重建术、肘部筋膜转位重建术、肌腱移植重建术、关节镜下热缩形成术等.临床上应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且均取得了相应的治疗效果,但并没有相关研究指出哪种手术治疗方法有明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 临床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与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对肘关节后内侧旋转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董洪先 黄富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及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LCLC)损伤对肘关节后内侧旋转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取4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双上肢标本,分别按照以下顺序制备模型,包括:完整肘关节(A...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及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LCLC)损伤对肘关节后内侧旋转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取4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双上肢标本,分别按照以下顺序制备模型,包括:完整肘关节(A组,n=8)、单纯LCLC损伤模型(B组,n=4)、单纯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模型(C组,n=4)、LCLC损伤合并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模型(D组,n=8)。采用Instron 8874液压伺服生物力学测试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根据载荷-位移曲线计算扭矩。结果实验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肘关节完全脱位。A、B、C、D组扭矩分别为(10.286±0.166)、(5.775±0.124)、(6.566±0.139)、(3.004±0.063)N·m,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突前内侧骨折、LCLC损伤以及两者联合损伤均会影响肘关节后内侧旋转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后内侧旋转稳定性 冠状突骨折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两种技术修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外侧副韧带复合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景灵勇 赵华国 刘观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比较穿骨隧道缝合固定和锚钉固定修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外侧副韧带复合体(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LCLC)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锚钉固定... 目的比较穿骨隧道缝合固定和锚钉固定修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外侧副韧带复合体(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LCLC)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锚钉固定(锚钉组)、28例采用穿骨隧道缝合固定(穿骨隧道组)修复LCLC。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受伤至入院时间以及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及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MEPS)、关节活动度、Broberg-Morrey分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穿骨隧道组随访时间为(24.43±6.84)个月,锚钉组为(21.55±6.1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4,P=0.132)。X线片复查示,两组冠状突及桡骨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MEPS评分、Broberg-Morrey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无肘关节再脱位或不稳发生,穿骨隧道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8/28)、锚钉组为27.27%(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3,P=0.121)。结论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时,采用穿骨隧道固定或锚钉固定修复LCLC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 冠状突 桡骨头
原文传递
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修复治疗急性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蔡贵泉 何继业 +2 位作者 王晖 张家红 王栋梁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修复治疗急性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上海新华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患者20例,其中手术组11例,对照组(保守治疗)9例.20例患者均有肘关节脱位史.... 目的探讨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修复治疗急性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上海新华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患者20例,其中手术组11例,对照组(保守治疗)9例.20例患者均有肘关节脱位史.在麻醉下检查时,20例患者侧方轴移试验和后外侧抽屉试验均为阳性.手术组患者均使用带线锚钉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术后随访评估患者的疼痛、活动范围及稳定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和评级.结果 20例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手术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0.27±0.19)分和(1.56±0.41)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1.27±2.28)分和(77.78±4.96)分,手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正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取非常重要.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修复术可以很好地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 外侧旋转不稳定
原文传递
一期修复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建平 杨勇 +1 位作者 朱涛 杨海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观察一期修复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例肘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简单脱位23例,复杂脱位8例。所有患者均合并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其中16患者1期行切开探查并修复外侧... 目的观察一期修复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例肘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简单脱位23例,复杂脱位8例。所有患者均合并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其中16患者1期行切开探查并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15例患者1期予以肘关节铰链支具固定治疗,未行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修复。对比2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试验(PLRI test)及肱桡比例,评价疗效。结果术后2组间MEPS评分、PLRI te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肱桡比例比较,非应力状态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力状态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肘关节脱位患者,当恢复肘关节的骨性稳定结构后,一期修复肘关节后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增加肘关节的后外侧旋转稳定性,进而降低慢性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发生率,同时可加速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 一期修复 外侧旋转不稳定 肘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