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护理要点
1
作者 李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21期139-139,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因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患者近期及远期生活质量影响大,目前对身体条件允许者尽量采用手术内固定方式,可及加快康复进程,提高骨折病人生,
关键词 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后 护理
下载PDF
PFNA-Ⅱ联合支撑钢板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新红 陶德刚 +1 位作者 黄飞 于凤宾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0期1664-1666,共3页
目的 探讨和评估使用PFNA-Ⅱ联合支撑钢板内固定重建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通过切开复位,应用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并外侧壁不稳定型骨折56例,通过术后随防复查评估骨... 目的 探讨和评估使用PFNA-Ⅱ联合支撑钢板内固定重建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通过切开复位,应用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并外侧壁不稳定型骨折56例,通过术后随防复查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后按Harris髋部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56例患者通过支撑钢板复位固定股骨粗隆外侧壁骨折和PFNA-Ⅱ髓内固定后均获得了良好的复位、固定牢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防,随防时间3~18个月,平均(9±2.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50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6.4%.结论 通过PFNA-Ⅱ联合外侧支撑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并外侧壁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方式,保留了股骨粗隆外侧壁的完整性,增强了骨折端的稳定,具有较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支撑钢板 股骨隆间骨折 股骨外侧
下载PDF
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3
作者 李晗 徐执扬 +3 位作者 吴冯胜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长钉组(n=42)和标准组(n=41)。长钉组采用加长... 目的探讨加长InterTa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长钉组(n=42)和标准组(n=41)。长钉组采用加长InterTan治疗,标准组采用标准InterTan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射暴露时间、术中输血量、尖顶距(TAD)、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结果长钉组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长于标准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输血量、T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钉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标准组,Harris评分高于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长InterTan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加长InterTan 髓内钉 老年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蔡祥春 温子欢 潘琼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上饶市立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上饶市立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FNA内固定,研究组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PFN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Harris评分量表(HS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SF-3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PFNA内固定能够有效改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富血小板血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陈胜利 黄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探析半髋关节置换术(H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接收的50例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治疗的25例纳入对照组,将... 目的:探析半髋关节置换术(HA)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接收的50例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临床资料,将采取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治疗的25例纳入对照组,将采取HA治疗的25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其手术指标,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OHS)评分、骨密度,记录其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假体松动或滑脱、关节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及患肢恢复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FRS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F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H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OH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高于术前,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IFF患者采取HA治疗,可提高其骨密度,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进程,促使其患肢尽早恢复负重并开展日常活动,且安全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不稳定型 股骨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固定术
下载PDF
PFNA治疗老年伴小粗隆撕裂骨折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小粗隆固定与不固定疗效比较
6
作者 陆春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98-0101,共4页
分析伴小粗隆撕裂骨折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中关于小粗隆固定与不固定的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利用PFNA治疗,其中有62例实施小粗隆捆绑钢丝内固定,剩余则为不固定。结果 不固定组手... 分析伴小粗隆撕裂骨折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中关于小粗隆固定与不固定的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利用PFNA治疗,其中有62例实施小粗隆捆绑钢丝内固定,剩余则为不固定。结果 不固定组手术时间稍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但是组间差异不大,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小粗隆固定组术后恢复较好,但术后短期内髋关节外侧疼痛发生率较高。结论 伴小粗隆撕裂骨折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中,对小粗隆固定术后恢复优于不固定,但术后短期内髋关节外侧疼痛发生率较高,因此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固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隆撕裂骨折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隆固定 隆不固定
下载PDF
比较内固定物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7
作者 吕健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73-0076,共4页
探讨内固定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6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2和A3型)高龄患者(年龄大于70岁)共90例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组和... 探讨内固定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6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2和A3型)高龄患者(年龄大于70岁)共90例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对比疗效(每组45例)。结果 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髋关节置换组低(P<0.05);而下床活动时间、 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率和术后一年生存率,内固定组略低于关节置换,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内固定出血量、手术时间更优,而康复时间、并发症、关节功能,术后一年与关节置换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 高龄 内固定物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潘学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7-0050,共4页
此研究针对老年人群中因股骨粗隆间发生的不稳定型骨折,以此为出发点,细致观察半髋关节置换术所带来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中选取58名同样病症的老年人,随机将他们分设为两个不同的团体,一为接受常规手术的对比组(总计29名),一为实施半... 此研究针对老年人群中因股骨粗隆间发生的不稳定型骨折,以此为出发点,细致观察半髋关节置换术所带来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中选取58名同样病症的老年人,随机将他们分设为两个不同的团体,一为接受常规手术的对比组(总计29名),一为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的实验者(同样29名)。比较着他们手术前后的身体状况波动、手术过程中的各类细微可数参数,又或是术后他们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所带来的困扰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等。结果:手术7日后对比指标如血清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与平均住院天数,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相较于常规手术组有着更佳的表现,对比起来,其优越性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和对比组在术后髋关节 Harris功能评分和 VAS疼痛评分方面有明显的差别,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整体治疗效果上,实验组的并发症比对比组要少得多。结论半髋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症状,加快病人的髋关节功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常规的手术相比,它有很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髋关节功能恢复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张世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83-008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9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患者。对照组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选择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74%,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89.36%,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且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然而,在术后Hb、HCT及ALB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却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一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就手术情况而言,观察组患者的表现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的比率高达17.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9%,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同样显著(P<0.05)。结论 采取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其治疗效果更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对患者Hb、HCT及ALB水平相关指标进行改善,同时还可让患者早日下床进行康复锻炼,可大幅度减少患者整体住院时长。两种手术方式操作等方面存在差别,且各自存在优缺点,需要结合患者骨折程度,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既往病史等多方条件进行综合考量,以制定更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PFNA-Ⅱ内固定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下载PDF
半髋关节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10
作者 詹远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91-0094,共4页
研究半髋关节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1-2023.1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n=60)分为对照组(PFNA内固定术)和研究组(半髋关节置换术)... 研究半髋关节置换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1-2023.1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n=60)分为对照组(PFNA内固定术)和研究组(半髋关节置换术),各30例。比较各组手术实施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均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后早期负重时间、卧床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HHS得分对比无差异(P>0.05);手术后6个月,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26.67%高于对照组3.3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可降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长及切口长度,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促进患者术后患肢负重,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提高术后远期髋关节综合功能,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钢板辅助外侧壁重建结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11
作者 谢金辉 赵保辉 +1 位作者 刘清磊 郑根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5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观察钢板辅助外侧壁重建结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45例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性别、AO/OTA分... 目的观察钢板辅助外侧壁重建结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45例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性别、AO/OTA分型、骨折侧别与其相匹配的45例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加长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钢板辅助外侧壁重建结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尖顶距、术后1周、6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整体复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7.63±15.33)min,较对照组[(78.96±14.41)min]长,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愈合时间分别为(6.25±1.17)d、(6.52±1.27)周、(12.17±2.22)周,均较对照组[(7.89±1.45)d、(8.44±1.45)周、(14.96±2.87)周]短,术中出血量为(187.74±30.29)mL,较对照组[(142.23±25.56)mL]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放射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6个月、1年的尖顶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6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周、6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分别为(83.11±6.07)、(88.97±4.27)、(89.45±4.82)分,均高于对照组[(80.14±5.69)、(86.52±4.96)、(86.86±5.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整体复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辅助外侧壁重建结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地和开始负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外侧重建 InterTan髓内钉 外侧破裂型股骨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PFNA治疗伴或不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付建国 朱剑 +1 位作者 杨可为 徐闯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66-869,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效果是否与股骨外侧壁(简称外侧壁)的完整性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IFF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中、术后等影像学资料显示的外侧壁情况进行分组,分为...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效果是否与股骨外侧壁(简称外侧壁)的完整性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IFF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中、术后等影像学资料显示的外侧壁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外侧壁完整组(A组)和外侧壁损伤组(B组)(包括医源性外侧壁损伤),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术中和术后资料,探讨外侧壁完整性与PFNA手术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2组病人基线资料、尖顶距(TA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PFNA手术治疗IFF的效果与外侧壁的情况密切相关,外侧壁完整组较外侧壁损伤组病人手术效果好。术中应积极保护外侧壁避免发生医源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 外侧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应激、骨代谢、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艳彬 韩晓军 +1 位作者 刘志鹏 刘俊川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56-564,共9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应激、骨代谢、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应激、骨代谢、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4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DHS组(n=124)与PFNA组(n=116)。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疗效指标。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II)水平进行比较。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血浆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I型前胶原羟基端肽(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C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β-CTX)、25-二羟维生素D3[25-dihydroxyvitamin D3,25-(OH)2D3]、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活酶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进行比较。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血清PGE_(2)、SP、5-HT、NE、AngII水平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浆PTH、25-(OH)2D3、BGP、BALP、PINP、PICP水平均高于DHS组,血浆β-CTX、FBG、D-二聚体水平及PT、APTT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中,与DHS比较,PFNA在提升疗效、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应激、改善骨代谢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老年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疼痛应激 骨代谢 凝血指标
下载PDF
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应用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价值研究
14
作者 翁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09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行HA治疗的6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09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行HA治疗的6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室保温措施分为综合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和术中的体温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离开麻醉复苏室时间。统计低体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组患者的体温均较术前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但综合保温组患者的体温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常规保温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常规保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综合保温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开麻醉复苏室时间均短于常规保温组,低体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保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应用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HA的治疗中,有利于保持术中患者的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优化术后苏醒期指标,并可降低体温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
下载PDF
Gamma 3钉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警华 张道玲 +1 位作者 黄菲 张斌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Gamma 3钉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 目的分析比较Gamma 3钉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PFNA组采用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Gamma 3组采用Gamma 3钉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Gamma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地负重时间和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3组优良率(85.41%)与PFNA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3组和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58%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mma 3钉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相当,但PFNA具有切口创伤小,恢复较快,预后并发症情况更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 3钉 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立策 田林强 《大医生》 2023年第9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AFHR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和引流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下床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术后6、1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术后6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Hb、HCT及ALB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HR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缩短下床活动时间,更利于髋关节恢复,但出血量和引流量大于PFNA,而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近,因此应依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制订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17
作者 赵一峰 刘亮 吴天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3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3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患肢股骨颈长度丢失、颈干角丢失度数以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统计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随访3个月所见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股骨颈长度丢失水平、颈干角丢失水平分别为(1.7±0.1)mm、(0.9±0.2)°,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16、16.442,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3.5±10.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9,P<0.05)。观察组患侧肢体拄拐活动及弃拐活动时间分别为(16.2±2.5)、(26.2±3.3)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3、18.025,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5±0.8)个月,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者,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 不稳定型 股骨隆间骨折
下载PDF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庆广 蔡晓宇 吕信旺 《系统医学》 2023年第6期178-183,共6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高龄人群,由于高龄人群多合并骨质疏松症,肢体活动不灵活,直接或间接暴力易造成此类骨折,其发生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此类患者体质较弱,且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疾病,因此该类...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高龄人群,由于高龄人群多合并骨质疏松症,肢体活动不灵活,直接或间接暴力易造成此类骨折,其发生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此类患者体质较弱,且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疾病,因此该类患者存在以上高危因素,不能采取保守治疗,因为保守治疗比手术治疗有更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此类骨折的治疗目的包括及时治疗、股骨骨折断端的功能复位、早期康复锻炼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类骨折有多种方式,如髓外固定术、髓内固定术和髋关节置换,每个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InterTAN是改良的第四代髓内钉,该手术方式逐渐走进临床。本综述主要目的是阐述目前诊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隆间骨折(不稳定型) 髓外固定 髓内固定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柯绮敏 邱嘉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92例,采用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罗哌卡...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高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92例,采用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n=46,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阻滞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效果分级、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至最高平面时间、术后痛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30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24h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8.70%)少于对照组(26.09%),P<0.05。结论:不稳定型IFF高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阻滞起效迅速,MAP、HR波动小,术后疼痛较轻,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倒LISS钢板与PFNA治疗老年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小微 吴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6期54-57,共4页
目的:采用倒打LISS钢板与PFNA治疗老年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倒打LISS钢板组(n=32)和PFNA组(n=38)。... 目的:采用倒打LISS钢板与PFNA治疗老年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倒打LISS钢板组(n=32)和PFNA组(n=38)。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置物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倒打LISS钢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LISS钢板与PFNA治疗老年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LISS钢板 股骨隆间骨折 外侧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