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分析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在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中的效果
1
作者 宇文跃 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35-038,共4页
本文比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疾病的效果。针对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的54明病例患者数据整理,对以上两种手术多方面不同实施分析。方法 将54明患者按其接受的手术切口方式,将其划分为L形... 本文比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疾病的效果。针对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的54明病例患者数据整理,对以上两种手术多方面不同实施分析。方法 将54明患者按其接受的手术切口方式,将其划分为L形切口组和小切口组两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手术中的失血量和术后24小时的疼痛评分(使用VAS系统)。而且要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观察,评估了这些患者的玻勒评分、吉萨尼评分以及AOFAS指关节功能评分,记录了在此期间出现的所有并发症。结果 对比分析后,发现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术后24小时的疼痛评分上均优于L形切口组,这些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的显著性(P<0.05)。虽然两组在玻勒角度和吉萨尼角度的改善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小切口组在AOFAS评分上表现更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P<0.05)。结论 无论是经跗骨窦小切口还是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两者在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时均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但相比之下,小切口手术具有更多的优点,如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痛感轻、踝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好,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所以,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小切口内固定可能是一个更为优越的选择,特别适合追求快速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 SanderⅡ型跟骨骨折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余俊 胡磊 +2 位作者 周骏武 丁伟 李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2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Marland足部功能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3~16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分别为(53.1±10.3)min、(4.3±0.9)cm,明显短于对照组[(84.0±15.3)min、(11.1±1.2)cm],术后疼痛评分为(1.8±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强度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足部功能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内固定 经跗骨窦切口 外侧l切口 骨折复位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志明 林烨澎 汪志中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6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60例在本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比组(30例36足)和试验组(30例34足),对比组给...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60例在本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比组(30例36足)和试验组(30例34足),对比组给予外侧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经跗骨窦入路切口插入钢板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足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8.57±3.62)min与住院时间(7.25±2.14)d,均低于对比组的(65.71±5.45)min与(11.62±2.7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患者足功能评分为(80.57±4.62)分,明显高于对比组的(73.13±4.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比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治疗,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与治疗时间,改善了患者的足功能,减少了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 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4
作者 吴世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及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8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及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8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切口。比较两组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75.34±9.65)min、住院时间(15.14±3.08)d、切口愈合时间为(12.34±2.15)d,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5.36±5.62)m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更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促进足部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外侧l切口 钢板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国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2-94,共3页
目的 分析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01—2021-08于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行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切口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跗骨窦切口组)和传统外侧... 目的 分析经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01—2021-08于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行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切口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跗骨窦切口组)和传统外侧L形切口组(L形切口组)。术后均随访8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足Gissane角和Bohler角。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评价患足功能。结果 共纳入68例患者,每组34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L形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L形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患足的Gissane角和Bohler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Gissane角、Bohler角,以及AOF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和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均有可靠疗效,其中经跗骨窦小切口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患者能够早期开展功能锻炼,有效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外侧l切口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泽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4期2430-243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0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经外侧L形切口...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0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4d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X线的Bohler角、Gissane角均高于术前1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足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更好的微创性,可显著减少骨折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促进患者足功能恢复,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 跗骨窦小钢板 外侧l切口 内固定治疗 跟骨骨折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付明辉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在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和对照...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在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和对照组(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96.00%>64.00%)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32.00%)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而手术时间[(48.22±4.17)min<(79.73±6.08)min]、住院时间[(7.79±1.49)d<(12.36±2.05)d]以及骨伤愈合时间[(63.82±3.47)d<(71.43±4.08)d]相对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98、11.687、9.208,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更具有优势,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良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 外侧l切口钢板 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周国辉 曾荇 吴方前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恢复踝关节功能,明显提升患者恢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远端骨折 l钢板内固定 外侧入路 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戚盈杰 郑光磊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9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 目的:分析外侧横弧形切口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外侧横弧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给予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长于对照组,手术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0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0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0个月观察组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碎性跟骨骨折行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扩大L形切口手术损伤相对高于外侧横弧形切口,但是并未增加安全性风险,且复位效果与恢复结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粉碎性骨折 外侧横弧切口 扩大l切口 内固定手术 术后恢复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卫舒宾 赵淑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9-0032,共4页
探究跟骨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 选择7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38例患者,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疗... 探究跟骨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 选择7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38例患者,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跟骨矫正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手术创伤、术后恢复情况维度上优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跗骨窦入路复位 l切口复位 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传统 L形切口钢板固定与经跗骨窦切口钢板 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闫强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108-111,共4页
目的对比传统L形切口钢板固定与经跗骨窦切口钢板固定治疗对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 目的对比传统L形切口钢板固定与经跗骨窦切口钢板固定治疗对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钢板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钢板固定术。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56%(1/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钢板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固定治疗对比优势显著,出血更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缩短,加速骨折愈合,促进术后康复,安全性高,并发症风险低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l切口 跟骨骨折 功能康复 钢板固定 经跗骨窦切口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12
作者 杜玉杰 程仲武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STA)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患肢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太仓市港区医院收治的8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STA)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患肢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太仓市港区医院收治的8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A组(41例,行ELA治疗)、B组(42例,行STA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评分、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Maryland足部评分均升高,跟骨长度延长,Bolher角、Gissane角均增大(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STA与ELA均可提高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影像学指标,但与ELA相比,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STA治疗,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分型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入路 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外侧横切口与常规L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价值比较
13
作者 丁天明 颜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外侧横切口入路与常规L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恢复情况及跟骨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东方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76足)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 目的比较外侧横切口入路与常规L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恢复情况及跟骨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东方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76足)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行L切口入路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37足),行外侧横切口入路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39足),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跟骨影像学参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跟骨高度、Gissane角、Bohler角均增大,跟骨宽度均减小(均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3 d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跟骨高度、跟骨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实施外侧横切口入路与常规L切口入路均可恢复患者跟骨正常解剖结构,骨折愈合良好,临床疗效确切,但外侧横切口入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切口 常规l切口 锁定钢板 跟骨关节内骨折 影像学参数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与经外侧“L”形切口术对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
14
作者 张磊 王宏 +2 位作者 张小伟 孟位明 赵志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295-2299,共5页
目的 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经外侧“L”形切口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足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8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外侧“L”形切口术,... 目的 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经外侧“L”形切口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足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8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外侧“L”形切口术,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手术。检测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足功能、跟骨解剖结构、骨代谢、炎性因子、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高度、P1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环磷酰胺(CTX)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d 2组CRP、IL-6、MDA水平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跗骨窦小切口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理想,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炎症及应激反应,且可促进术后足功能、骨代谢恢复,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足功能 跗骨窦小切口 外侧l切口
下载PDF
外侧“L”形切口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近期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志鹏 袁亚兵 周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 比较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小切口... 目的 比较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小切口组(34例)和“L”形切口组(36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长)、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评分)、B?hler角、Gissane角、术后足部恢复优良率(Maryland足踝部评分标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结果 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长均显著低于“L”形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形切口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小切口组术后6个月评分显著高于“L”形切口组(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hler角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Gissane角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小切口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BI及SF-36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小切口组显著高于“L”形切口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外侧“L”切口,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更有利于足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l切口 跗骨窦小切口 SanderⅡ型跟骨骨折
下载PDF
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微...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前、术后随访12个月足踝功能指标[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水平,以及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6.49%(32/37),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AOFA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1/37),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和AOFAS评分,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微创切口 外侧l切口 钢板内固定 足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入路与经外侧L形切口入路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7
作者 陆贝晨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98-100,120,共4页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入路和经外侧L形切口入路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入路的48例纳入观察组,采用经外侧L形切口入路...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入路和经外侧L形切口入路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入路的48例纳入观察组,采用经外侧L形切口入路的3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踝-后足功能优良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Bohler角和Gissane角,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和伤口愈合时长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肢踝-后足功能优良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足部Gissane角和Bohler角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Gissane角和Bohler角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经跗骨窦切口入路相比经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效果更优,经跗骨窦切口入路手术术后患肢踝-后足功能恢复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相关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切口入路 外侧l切口入路 肢踝-后足功能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及对术后足部功能和血清应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陶宝琛 范洪伟 +2 位作者 原玉海 赵军 王利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515-518,550,共5页
目的:对比外侧L形切口与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并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足部功能和血清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100例患者,根... 目的:对比外侧L形切口与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并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足部功能和血清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1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n=49)和B组(跗骨窦切口钢板内固定,n=51),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足部功能和血清应激因子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较A组短,术后引流量较A组少(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均扩大(P<0.05)。两组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降,Maryland足功能评分升高(P<0.05)。两组术后7 d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升高(P<0.05),B组术后7 d Cor、E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P<0.05)。结论: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经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应激程度轻,创伤小,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l切口 跗骨窦切口 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 足部功能 应激因子
原文传递
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晓明 吴战坡 黄金秀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8期826-830,共5页
目的探究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受限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自2017-01—2022-01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00例新鲜闭合性单侧跟骨骨折,设为训练集;按照相同标准选取2022-02—2022-10采用同一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受限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自2017-01—2022-01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00例新鲜闭合性单侧跟骨骨折,设为训练集;按照相同标准选取2022-02—2022-10采用同一手术治疗的35例新鲜闭合性单侧跟骨骨折,设为验证集,行外部验证。训练集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距下关节活动受限,分为受限组(25例)和未受限组(75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距下关节活动受限的影响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建立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内翻活动度、外翻活动度、跟骨长度、跟骨高度、Böhler角、Gissane角以及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6个月跟骨宽度、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7个非零特征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腓骨肌痉挛、腓骨肌腱粘连、距下关节间隙狭窄、疼痛VAS评分>4分、并发症均是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AOFAS评分≥75分、早期功能锻炼均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BP神经网络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为4时,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最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和有效性均较高。结论术后腓骨肌痉挛、腓骨肌腱粘连、距下关节间隙狭窄、疼痛VAS评分>4分、并发症均是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AOFAS评分≥75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外侧l切口 内固定 距下关节
原文传递
跗骨窦切口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凯 潘天明 +1 位作者 李洪法 茅云伟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与“L”形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丹阳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5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6例...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与“L”形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丹阳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5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6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空心钉组),27例采用“L”形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钢板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术前、术后跟骨Bӧ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空心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优于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显示的跟骨宽度、跟骨高度、Bӧhler角、Gissane角,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AOFAS评分、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空心钉组优于钢板组(P<0.05);空心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与“L”形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均能获得有效的力学稳定,促进足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跗骨窦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对组织损伤小,极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l切口 空心钉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