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2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筒丝袜在外周导管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秀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258-1258,共1页
外周导管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手臂活动及更换衣服时,导管外露部分受牵拉而经常会引起滑脱,影响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及患者的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外周导管中心静脉置管术 化疗 长筒丝祙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2
作者 李伟 陈占 +2 位作者 鲁磊 王冰涛 尚宏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65)和利伐沙班组(n=69)。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癌专科信息和启动抗凝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情况、放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导管功能失用率、上肢DVT复发率、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了轻微出血。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治疗乳腺癌患者PICC相关上肢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利伐沙班可能更方便患者出院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危重患儿外周动脉导管失效风险评估表及信效度检验
3
作者 张婷 马惠芳 +2 位作者 迟群 宋玉梅 杨秀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35-0038,共4页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危重患儿外周动脉导管失效风险评估量表,为评估外周动脉导管失效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构建量表条目池内容,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的方式编制初始版外周动脉导管失效评估表,并进一步评价其...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危重患儿外周动脉导管失效风险评估量表,为评估外周动脉导管失效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构建量表条目池内容,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的方式编制初始版外周动脉导管失效评估表,并进一步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经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制定了外周动脉导管失效风险评估表,包括4个维度29个条目。2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38,肯德尔和谐系数依次为0.385和0.308(均P<0.05),且具有较高信效度,整体Cronbach's Alpha为0.833,各维度Cronbach's Alpha为0.8030.907,结果 为0.605。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危重患儿外周动脉导管失效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及实用性,为评估危重患儿外周动脉导管发生失效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儿童 外周动脉导管 导管失效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的Meta分析
4
作者 钟学红 王晶晶 +1 位作者 吴旭红 王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与新生儿PICC相...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与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17日。双人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总样本量为4573例,其中共发生104例PICC相关性血栓。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1.7%(95%置信区间:0.5%~3.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年份为2017—2021年的文献、经下肢静脉置管的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更高。结论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1.68%。经下肢静脉置管时,血栓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血栓发生风险高的新生儿,应尽量避免选择经下肢静脉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新生儿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META分析
下载PDF
医院信息系统下结构化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专科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刘燕 梁芳 黎洪群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下结构化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科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为患者提供高层次和专业化服务。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下结构化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科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为患者提供高层次和专业化服务。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基于HIS设计,并采用专科护理门诊的高级护理实践模式,拟设计HIS下结构化PICC专科护理记录单,与传统门诊病历记录模式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记录时间、数据质量、数据统计便捷性等方面。结果观察组PICC护理书写时间和检查时间等记录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于完整性、易读性、可溯性得分和数据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于局部皮肤情况、针眼情况、导管刻度、导管冲封管情况和贴膜敷料情况等PICC护理数据便捷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IS下结构化PICC专科护理记录单进行PICC护理记录,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数据统计便捷性,缩短护理记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专科护理记录单
下载PDF
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失败的5年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李琳 刘福丽 +1 位作者 赵一凡 王子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超声引导PICC中置管失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0.12岁;身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超声引导PICC中置管失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0.1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6.55~31.26 kg/m^(2),平均BMI 22.56 kg/m^(2);恶性肿瘤32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血管疾病8例,高血压5例,心脏病4例,糖尿病2例;置管原因,化学治疗19例(59.4%),静脉营养15例(46.9%);病变位置,颈胸部18例(56.3%),其他部位14例(43.7%);既往相关治疗,肿瘤切除21例(65.6%),放化疗19例(59.4%)。置管失败后移至介入手术室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辅助PICC复位/重置者。统计PICC相关指标。评估超声引导PICC失败原因,并分析失败原因与其他指标[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血管病史、病变位置(颈胸部)、既往相关治疗、侧别和穿刺靶静脉]的相关性。结果左臂置入失败占56.3%(18/32)。穿刺贵要静脉者占65.6%(21/32),多于头静脉和肱静脉(P<0.001)。并发损伤仅为轻度痉挛或少量血栓占12.5%(4/32)。导管异位是置管失败主要原因占84.4%(27/32)。腋静脉最易发生异位(46.9%),贵要静脉(12.5%)、颈内静脉(9.38%)亦较常见。在DSA辅助下全部病例均复位/重置成功。导管异位与年龄、性别、BMI、血管病史、病变位置(颈胸部)、既往相关治疗、侧别和穿刺靶静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导管异位是超声引导PICC失败的首要原因,主要为血管变异所致。DSA辅助复位技术是解决超声引导PICC失败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插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阙秋萍 吴芸 +1 位作者 彭婕 张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均行PICC,位置分别为上肢静脉、下肢静脉、头部静脉。比较三组置管效果。结果:下肢静脉组PICC置管疼痛评分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三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上肢、头部静脉PICC置管,下肢静脉PICC置管能够减轻早产儿置管疼痛感,减少胆汁淤积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静脉 下肢静脉 头部静脉
下载PDF
外周中长导管输液在神经外科危重病员中的优势
8
作者 焦丹丹 李春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35-0039,共5页
探讨外周中长导管输液在神经外科危重病员中的优势。方法;把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83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纳入研究范围,并依据不同的导管放置手法,将这些病人划分为三个组别:中心静脉导管组(CVC,共61人)、外周中... 探讨外周中长导管输液在神经外科危重病员中的优势。方法;把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83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纳入研究范围,并依据不同的导管放置手法,将这些病人划分为三个组别:中心静脉导管组(CVC,共61人)、外周中长期导管组(同样是61人)和通过外周静脉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的PICC组(亦为61人)。对三个小组的穿刺成效、导管植入过程耗时、留置导管时长、副作用发作率以及相关耗材支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穿刺效果方面,中线队伍的成功率超过了中心静脉导管组以及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组,结果 在统计上显著(P<0.05)。CVC组在管道插入及保留时长上相较于中线队列及PICC队列表现出较短的时间,同时中线队列在这方面也先于PICC队列,所呈现出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P<0.05)。中线队列相比CVC组展现出较低的并发症整体发生频率,两者间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而中线队列与PICC队列间的并发症发生总率进行对照时,所得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P>0.05)。PICC队列所需的医疗耗材开支超过了中心线和中央静脉导管两个队列,而且其中心线队列的花费也比中央静脉导管队列来得高,这一费用差异在统计分析中显著(P<0.05)。结论 外周中长导管在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病患使用中显示出较高的穿刺准确性,其操作时间及导管维持时间均处于合理范围内,且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较小,医用耗材效用对成本的比值也相当合算,该技术能有效地契合病患的静脉输注需求,故有必要在医疗实践中广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长导管输液 神经外科 危重病员 优势
下载PDF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心包填塞的护理
9
作者 彭泽华 陈旋 王敏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本文总结1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起心包填塞的护理,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及预防。通过观察患儿局部与全身情况,采用胸部X线和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确诊患儿发生心包填塞及PICC异位,通过紧急行心包穿刺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 本文总结1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起心包填塞的护理,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及预防。通过观察患儿局部与全身情况,采用胸部X线和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确诊患儿发生心包填塞及PICC异位,通过紧急行心包穿刺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及时拔除中心静脉置管,给予呼吸、循环、营养、重新置管等方面的支持治疗,并积极做好早产儿术后精细化护理。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后,该患儿术后第7天心包腔无液性暗区、心影缩小,心率恢复正常,并在治疗68d后康复出院。积极预防深静脉导管并发症,在置管前应充分评估患儿,做好置管前准备。同时,置管及维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个体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护理方案,才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置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包填塞 护理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侧前臂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破裂患者一例的护理
10
作者 盛婉婷 杨小惠 +1 位作者 赵林芳 曹秀珠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由感染、创伤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动脉壁破裂,血液通过破裂的动脉壁渗入周围的软组织,形成一个被软组织包裹的动脉瘤囊腔[1].医源性因素是PSA形成的主要原因,如动脉穿刺不成功或穿刺后压迫止血时间不足[...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由感染、创伤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动脉壁破裂,血液通过破裂的动脉壁渗入周围的软组织,形成一个被软组织包裹的动脉瘤囊腔[1].医源性因素是PSA形成的主要原因,如动脉穿刺不成功或穿刺后压迫止血时间不足[2-3].PSA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堵塞远端动脉、压迫邻近血管或神经、破裂引起瘀血和血肿[1,4].然而,PSA形成之初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使其难以早期发现,从而导致治疗延误或出现并发症.目前,国内外有关上肢医源性PSA破裂致使同侧静脉导管穿刺处大量渗血的病例报极为少见.2022年8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患者予左上臂留置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3h后其穿刺处持续大量渗血,4h后置管侧手臂形成瘀斑,1d后左上肢瘀斑扩散至左背部,并出现广泛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护理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成人破伤风患者外周动脉导管并发症发生因素及护理对策
11
作者 蓝伟恩 甘霖 +2 位作者 韦樱芳 玉明柳 龚贝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6-0179,共4页
总结成人破伤风外周动脉导管并发症发生因素和护理对策,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可循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成人破伤风患者,留置外周动脉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置管时间、发生并发症情... 总结成人破伤风外周动脉导管并发症发生因素和护理对策,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可循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成人破伤风患者,留置外周动脉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置管时间、发生并发症情况,总结护理措施经验。结果 90例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3.12±1.45)天。留置桡动脉63例(占70%),足背动脉27例(占30%)。发生并发症21例(占23.33%),其中堵管8例(8.88%),渗血渗液6例(6.66%),穿刺部位肿胀4例(4.44%),导管脱出3例(3.33%)。结论 成人破伤风患者留置外周动脉导管发生并发症比非破伤风患者发生率高。有效的护理对策是降低成人破伤风患者留置外周动脉导管并发症发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破伤风 外周动脉导管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徐凯佳 杜理平 +3 位作者 李慧锋 王丽 郭亚男 王晓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肿瘤患者...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肿瘤患者拒绝二次PICC置管原因的真实感受可归纳为4个主题:支持系统薄弱、再次置管不确定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感受负担。结论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支持系统薄弱,自我感受负担较重,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其拒绝二次置管的具体原因与内心感受,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在血液肿瘤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3
作者 陈瑶 翟英俊 +2 位作者 谢小菊 张碧霞 黄继贤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8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方法在血液肿瘤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1、2、3组,各30... 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方法在血液肿瘤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1、2、3组,各30例。研究1组采用贴膜固定,研究2组采用“C”形固定,研究3组采用“Ω”结合“C”形改良固定法。比较三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舒适度评分、置管护理满意度、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3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研究1、2组,研究2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研究1、2组,研究2组VAS评分低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护理态度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整体满意度评分高于研究1、2组,研究2组护理态度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整体满意度评分高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3组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Ω”结合“C”形改良固定法进行PICC置管固定,可延长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置管舒适度和置管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PICC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肿瘤化疗 护理态度 满意度
下载PDF
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杨静 刘文静 +2 位作者 周文燕 琚慧 张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房接受PICC置管的176例80岁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前后时间顺...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房接受PICC置管的176例80岁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前后时间顺序,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置管患者共83例为对照组,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置管患者共8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置管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置管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管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在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5%,低于对照组(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并发症导致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41%,低于对照组(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长期住院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因并发症导致的非计划拔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手术后并发症 质量控制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15
作者 高丽丽 卢惠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PICC置管的42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PICC置管的42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发生分为发生组(186例)和未发生组(240例)。收集新生儿的性别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经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26例新生儿中,有186例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3.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胎龄、导管阻塞、导管部分脱出、是否合并基础性疾病、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穿刺位置、羊水污染和脐带异常均是影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1500 g、胎龄<30周、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以及合并基础性疾病(P均<0.05)。结论新生儿PICC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出生体重、胎龄、导管尖端位置和基础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应当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
16
作者 孙晓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8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叙事护...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8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希望水平、生活质量、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SDS及SCL-90分数均低于参考组;希望水平分数均高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行PICC肿瘤患者采用叙事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降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负性情绪
下载PDF
FMEA联合PDCA循环对骨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17
作者 赵檬 王欢 白华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联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对骨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骨肿瘤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30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联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对骨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骨肿瘤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30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联合FMEA+PDCA干预),每组1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导管利用率、疼痛程度、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RPN)、生活质量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导管利用率更高,疼痛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置管后护理、健康宣教、冲洗及封管操作、置管操作、导管、患者因素的RPN值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62%)明显低于对照组(1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PICC置管的骨肿瘤化疗患者中联合应用FMEA+PDCA干预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导管利用率,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骨肿瘤 化疗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18
作者 张伟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令导管到达临近心脏的大静脉,使药物能顺利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对于需要长期持续性进行静脉输液或是用药的患者,PICC置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肘正中静脉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科学技术出版社 头静脉 常见并发症 长期持续性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
19
作者 李月圆 高佩 +2 位作者 郭林芳 钱火红 曹洁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目的 检索、评价、汇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 目的 检索、评价、汇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最佳证据,为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的临床决策、实践指南、最佳证据、横断面研究等。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分别为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各4篇、系统评价及横断面各1篇、证据总结3篇。总结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评估内容、评估时机、评估工具5个主题,共34项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PICC携管期间预防皮肤损伤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皮肤损伤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
作者 于福娟 崔玲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的首选静脉通路。PICC置管可能引发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就老年恶性肿瘤PIC...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的首选静脉通路。PICC置管可能引发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就老年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并发CR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针对性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老年患者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化疗 营养支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