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鲜与陈旧外周抗凝血中mi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朱曼丽 焦谊 +2 位作者 王烨 毛新民 李琳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目的比较新鲜与陈旧外周抗凝血中miRNA(micro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取5份新鲜及6份陈旧外周抗凝血液样本,提取全血总RNA并测定其纯度与浓度,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析外周血中mi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经过核酸蛋白定量仪检测,新鲜与陈旧... 目的比较新鲜与陈旧外周抗凝血中miRNA(micro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取5份新鲜及6份陈旧外周抗凝血液样本,提取全血总RNA并测定其纯度与浓度,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析外周血中mi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经过核酸蛋白定量仪检测,新鲜与陈旧外周抗凝血液中总RNA A260/280值为1.8~2.0范围内。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新鲜与陈旧的外周抗凝血液中miRNA RNAU6-2的相对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与陈旧外周抗凝血液中miRNA RNAU6-2均有表达且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抗凝 微小RNA 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外周静脉抗凝血沉淀试验在羊水栓塞早期确诊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抗凝血沉淀试验在羊水栓塞早期确诊中的价值,为复苏与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液沉淀试验,通过回顾分析,对2005年3月~2014年3月发生在蒲城县医院和其他医院的10例羊水栓塞病人(观测组)的静脉抗凝血,离心后取血浆...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抗凝血沉淀试验在羊水栓塞早期确诊中的价值,为复苏与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液沉淀试验,通过回顾分析,对2005年3月~2014年3月发生在蒲城县医院和其他医院的10例羊水栓塞病人(观测组)的静脉抗凝血,离心后取血浆上层及全血底层样本,分别做羊水成分检测,并对同期该院随机抽取的10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破膜后至产后2h内的抗凝血标本做同样检测.结果 观测组10例,6例(60%)血浆上层和全血底层均检测到脂肪球、毳毛、鳞状上皮细胞、胎粪、黏液和碎片,3例(30%)检出脱落上皮和鳞状上皮,1例(10%)检出脂肪球和毳毛,阳性检出率100%.对照组100例,仅1例(1%)标本有极少量脂肪球,其余均未见任何羊水成分,阳性检出率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X2=192,P<0.005).结论 外周静脉抗凝血离心沉淀试验对羊水成分的检出,快速、简单、经济.具有更早期确诊和警示栓塞发生的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外周抗凝 离心沉淀 羊水成分检测 早期确诊 应用推广
下载PDF
EDTA-K_2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秋连 刘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2期1463-1464,1466,共3页
目的比较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EDTA-K2对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K2抗凝15、30、45min的外周血涂片,染色后计数100个淋巴细胞,并对... 目的比较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探讨EDTA-K2对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K2抗凝15、30、45min的外周血涂片,染色后计数100个淋巴细胞,并对其中的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计数。结果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和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异型淋巴细胞未抗凝外周血与不同时段EDTA-K2抗凝外周血异淋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段异型淋巴细胞总数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owney分型的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EDTA-K2抗凝的外周血进行初步筛查,当Ⅱ型异型淋巴细胞较多时,则应用未抗凝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以便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外周 EDTA-K2抗凝外周 异型淋巴细胞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包涵体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俊明 许香广 +1 位作者 张国良 李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56-1458,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液肺炎衣原体(Cpn)包涵体的检测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CHD患者150例和同期体检正常者55例的血液标本,采用-85℃冰冻保存的外周抗凝血液,低渗溶血制备淋巴细胞悬液,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检测特异性Cpn...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液肺炎衣原体(Cpn)包涵体的检测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CHD患者150例和同期体检正常者55例的血液标本,采用-85℃冰冻保存的外周抗凝血液,低渗溶血制备淋巴细胞悬液,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检测特异性Cpn包涵体。结果:冠心病组150例,包涵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13.3%;健康对照组55例,包涵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危险度为8.3,95%的可信区间为1.09~63.46。结论:CHD患者Cpn包涵体阳性率高于健康者,说明CHD患者存在Cpn感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包涵体 冰冻外周抗凝 直接免疫荧光法 冠心病
下载PDF
EDTA抗凝及其保存时间对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薛寒 彭剑虹 +2 位作者 黄伏生 叶光明 涂建成 《医学新知》 CAS 201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未抗凝外周血与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抗凝外周血在三个不同保存时间段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以指导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标本的合理留存。方法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抗凝1、2、3h外周血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计数10... 目的探讨未抗凝外周血与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抗凝外周血在三个不同保存时间段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以指导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标本的合理留存。方法分别对未抗凝外周血与EDTA抗凝1、2、3h外周血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计数100个白细胞中的异型淋巴细胞。结果EDTA抗凝1、2、3h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与未抗凝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EDTA抗凝,且保存时间在至少3h以内的计数结果都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外周 EDTA抗凝外周 异型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抗凝血因子、凝血相关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婵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591-1594,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抗凝血因子、凝血相关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治疗的8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80例门诊行无痛人流的妊娠5周~10周的早孕患者、78例同期门诊行宫内节...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抗凝血因子、凝血相关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治疗的8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80例门诊行无痛人流的妊娠5周~10周的早孕患者、78例同期门诊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1次~2次正常生育史非孕期妇女,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F1+2、TAT、AT-Ⅲ、PAI-1、APTT、PT、TT、FIB水平差异。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中的F1+2、TAT、PAI-1水平均高于非正常妊娠组和正常未孕组,反复自然流产组中的AT-Ⅲ水平低于非正常妊娠组和正常未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TT指标水平在正常未孕组、非正常妊娠组、反复流产组之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而FIB指标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对患者外周血凝血、抗凝血相关因子进行检测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可降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 外周抗凝血因子 凝血相关因子水平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5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文 任化云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2,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9~ 1999年 15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中 6例单纯行肠切除手术 ,其中 1例死亡 ,2例复发而再手术 ;9例行肠切除手术加外周抗凝溶栓及山莨菪碱...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9~ 1999年 15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中 6例单纯行肠切除手术 ,其中 1例死亡 ,2例复发而再手术 ;9例行肠切除手术加外周抗凝溶栓及山莨菪碱治疗 ,无复发及死亡。结论肠切除手术加外周抗凝溶栓及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 静脉血栓形成 外周抗凝 山茛菪碱 临床表现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