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气通腑健脾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血内毒素水平及肠道机械屏障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超 林孟柯 孙冉冉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3期452-455,共4页
目的观察调气通腑健脾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血内毒素水平及肠道机械屏障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调气通... 目的观察调气通腑健脾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血内毒素水平及肠道机械屏障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调气通腑健脾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17(IL-17)、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胃泌素-17(G-17)、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乳酸(Lac)、内毒素、SAA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用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BC、IL-17、SAA、sTREM-1、DAO、I-FABP、内毒素、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G-17、Ghr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调气通腑健脾方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可减少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患者炎症,降低血内毒素水平,促进肠道机械屏障修复,提升患者胃肠动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调气通腑健脾方 外周细胞因子 内毒素 肠道机械屏障修复
下载PDF
4~13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
2
作者 姚敏 叶伟伟 +1 位作者 梁文涛 王伊梦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3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4~13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12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治疗的56例4~13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接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 目的探讨4~13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12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治疗的56例4~13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接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比较分析临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药物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情况。结果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治疗3、6、12、24个月症状评分、药物评分、VAS评分、体征评分低于治疗前,sIgG4、IL-10、IL-13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13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有助于疾病症状的改善,减少药物治疗种类,且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有利于机体炎症状态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市 儿童 变应性鼻炎 舌下含服 免疫治疗 外周细胞因子
下载PDF
颈源性疼痛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武百山 刘声苹 倪家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2期2252-2253,共2页
颈源性疼痛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往常采用盲穿下颈神经根阻滞方法治疗.近年来高频超声作为一个新的介导技术逐渐应用于疼痛科[1,2].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的安全性以及对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外周细胞因子 神经根阻滞 颈源性疼痛 超声引导 细胞因子水平 慢性疾病 高频超声 阻滞方法
下载PDF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监测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虎永兰 耿排力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70例结核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内两两比较的SNK分析。结果结核病患者血清TNF-α为(0.117...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70例结核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内两两比较的SNK分析。结果结核病患者血清TNF-α为(0.117±0.03)ng/ml,健康对照组为(0.058±0.01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内两两比较发现,初治结核组、抗结核治疗3月组及活动性结核组患者的血清IFN-γ、IL-4、TNF-α含量均有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血清TNF-α、IFN-γ、IL-4的含量与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提示细胞因子的水平与结核的发生、发展、转归与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检测TNF-α、IFN-γ、IL-4对结核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细胞因子 结核病患者 血清TNF TNF-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IL-4 监测 两两比较
下载PDF
脓毒症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应东 余争平 +1 位作者 姚榛祥 杨从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的规律与意义。方法 :应用盲肠结扎穿孔 (CLP)复制脓毒症的病理模型 ,观察CLP后外周血细胞因子TNF α、IL 1β、IL 6、IL 10变化和心、肝、肺、肾功能及形态学损伤。结果 :在CLP模型上 ,血中...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的规律与意义。方法 :应用盲肠结扎穿孔 (CLP)复制脓毒症的病理模型 ,观察CLP后外周血细胞因子TNF α、IL 1β、IL 6、IL 10变化和心、肝、肺、肾功能及形态学损伤。结果 :在CLP模型上 ,血中TNF α浓度 3h开始升高 ,6h达到峰值水平 ;血清IL 1β水平 6h开始显著增高 ,2 4h达到峰值水平 ;血清IL 6水平 3h显著高于对照水平 ,12h达到峰值状态 ,至 72h显著低于对照水平 ;抗炎细胞因子IL 10在 2 4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值 ,4 8h达到峰值水平 ,至 72h恢复到对照水平 ;心、肾功能在 12h和肝功能于 2 4h出现显著改变。结论 :脓毒症早期存在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外周细胞因子 多脏器功能不全 盲肠 结扎穿孔 CLP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佳钧 李宏宇 孙大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27例,对照组为31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27例,对照组为31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检测,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腹泻型IBS组外周血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4浓度则显著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存在明确Th1优势失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免疫 Th细胞因子/外周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建荣 陈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1166-1167,共2页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有: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银屑病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生...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有: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银屑病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和光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细胞因子 银屑病患者 治疗前后 窄谱中波紫外线 水平变化 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免疫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复方青黛胶囊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因子及JAK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马燕 甄莉 白洁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胶囊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因子及JAK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胶囊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因子及JAK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ASI)、瘙痒评分、外周血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β(IL-1β)以及JAK3基因表达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23%较对照组51.0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SI、瘙痒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ASI、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17、IL-22、IL-23、IL-1β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IL-17、IL-22、IL-23、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PASI、瘙痒评分,调节Th17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减少JAK3基因表达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复方青黛胶囊 外周血Th17细胞因子 细胞介素 JAK3基因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外周血细胞因子及白细胞CD11b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竞 杨汉良 +1 位作者 邵世飚 刘君义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外周血细胞因子及白细胞CD11b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外周血细胞因子及白细胞CD11b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于围手术期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及白细胞CD11b。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IL-8、CRP、TNF-α、s ICAM-1水平术后1天显著上升,术后3、7天逐渐下降,观察组术后1、3、7天血清IL-6、IL-8、CRP、TNF-α、s 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淋巴细胞CD11b表达术后1天显著下降,术后3、7天逐渐回升,观察组术后1、3、7天血清IL-10水平、淋巴细胞CD11b表达均明显高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更小,手术应激反应轻,是结直肠癌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外周细胞因子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彩霞 段启瑞 +1 位作者 王莹 邱颐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病人外周血中TNF-а、IL-1、IL-1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单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二组(每组30例):A组(羟乙基淀粉组)、B组(复方乳酸钠林格组)。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二组病人...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病人外周血中TNF-а、IL-1、IL-1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单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二组(每组30例):A组(羟乙基淀粉组)、B组(复方乳酸钠林格组)。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二组病人均于入室后开放静脉,其中A组15 min内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m L,B组以相同的速度输入复方乳酸钠林格液500m L。两组病人术中均输入复方乳酸钠林格液维持液体出入平衡。两组病人均在上止血带前(T0)、松止血带后0.5h(T1)、4h(T2)、24h(T3)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а、IL-1和IL-10血浆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NF-а、IL-1,A组在T2时浓度增加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а,T0、T1、T2时明显低于B组(P<0.05)IL-10,A组在T1、T3时浓度降低较明显且P<0.05,T2时浓度在增加。IL-10,T0、T1时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以改善组织氧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 外周细胞因子
下载PDF
化痰通络颗粒对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方美凤 谭峰 +2 位作者 张炘 刘晓林 王学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颗粒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66例发病72 h内的风痰瘀阻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化痰通络颗粒加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颗粒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66例发病72 h内的风痰瘀阻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化痰通络颗粒加基础治疗,对照组32例仅基础治疗;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两组AC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血清SOCS-3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血清TNF-α水平,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同时用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血清SOCS-3、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SOCS-3水平(ng/L,360.98±123.31)高于对照组(281.87±133.66,P<0.05),TNF-α水平(ng/L,35.72±19.94)低于对照组(49.86±34.79,P<0.05);治疗第7、14天时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治疗后第14、21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颗粒促进风痰瘀阻型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可能与上调炎症抑制因子SOCS-3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水平,减轻脑缺血继发的炎症损伤等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风痰瘀阻型 外周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肿瘤坏死因子 化痰通络颗粒
下载PDF
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晓刚 张晓晨 陈游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5-79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在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进行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浓度检测。结果:胶质瘤组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在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进行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浓度检测。结果:胶质瘤组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者外周血IFN-γ、IL-2浓度及IFN-γ/IL-4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高级别组(Ⅲ~Ⅳ级)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Ⅰ~Ⅱ级),而前者外周血IFN-γ、IL-2浓度及IFN-γ/IL-4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可能有Th2优势表达,与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Th1/Th2细胞因子/外周 病理分级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大鹏 王文丰 +1 位作者 赵秀娟 李艳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AC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且能抑制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
下载PDF
复发性自然流产育龄期妇女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霞 王莲莲 罗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47-48,共2页
我们观察了21例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RSA)育龄期妇女外周血IL-4、IFN-γ表达水平及IFN-γ/IL-4比值变化,并与同期正常怀孕妇女的检测结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自然流产/复发性 Th1/Th2细胞因子/外周 IL-4 IFN-γ
下载PDF
基于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强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56-58,共3页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可分为中枢型(CSAHS)、阻塞型(OSAHS)和混合型(MSAHS)[1].其中,以OSAHS的发病率最高,在我国的香港地区约为4.1%,上海市约为3.62%,长春市约为4.81%[2].OSAHS多存在呼吸道...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可分为中枢型(CSAHS)、阻塞型(OSAHS)和混合型(MSAHS)[1].其中,以OSAHS的发病率最高,在我国的香港地区约为4.1%,上海市约为3.62%,长春市约为4.81%[2].OSAHS多存在呼吸道解剖结构的异常(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从而导致在睡眠状态下,呼吸道内肌肉对低氧和二氧化碳的刺激反应性降低[3].OSAHS除睡眠障碍外,严重者还可以引起心脑血管性疾病,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外周细胞因子 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水平变化 心脑血管性疾病 患者 OSAHS
下载PDF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战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59-361,379,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LRTI患儿为观察组,并根据有无特应性皮炎史和是否存在喘息分...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LRTI患儿为观察组,并根据有无特应性皮炎史和是否存在喘息分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以及CD4+CD25+FoxP3+Treg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嗜碱性粒细胞分别为0.25±0.05%、0.41±0.08%,IL-10分别为1.82±0.65pg/ml、6.09±1.14pg/ml、CD4+CD25+FoxP3+Treg分别为2.76±0.48%、9.03±1.38%,嗜酸性粒细胞分别为2.62±0.36%、0.90±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特应性皮炎史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L-10水平与有特应性皮炎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特应性皮炎史组CD4+CD25+FoxP3+Treg为9.45±1.67%与有特应性皮炎史组的8.64±1.08%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CD4+CD25+FoxP3+Treg水平与非喘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IL-10水平为5.75±0.92pg/ml与非喘息组的6.60±1.51pg/ml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IL-10以及CD4+CD25+FoxP3+Treg均参与了婴幼儿LRTI的发病机制;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水平较高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表现,而IL-10水平升高则表示患儿可能伴有喘息,可将两者作为婴幼儿LRTI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 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疗效观察及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向凯 邵晋凯 问晓东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3期76-78,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肾细胞癌的发病率日益升高,肾细胞癌主要治疗方法是肾部分切除术,传统的开腹肾部分切除术虽然手术疗效较好,但极易对肾脏的周围组织造成破坏,且术后恢复时间长[1]。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切口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肾细胞癌的发病率日益升高,肾细胞癌主要治疗方法是肾部分切除术,传统的开腹肾部分切除术虽然手术疗效较好,但极易对肾脏的周围组织造成破坏,且术后恢复时间长[1]。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切口小,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在临床上逐渐被应用于腹腔疾病的治疗[2]。本研究应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疗效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细胞 外周细胞因子 疗效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钦惠 袁劲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7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表达量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都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曲马多对人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吴云 刘晓荣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34-134,共1页
为了观察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对人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 IL-6)表达的影响 ,对 7例正常自愿者外周血进行了分组处理 ,并用 ELISA检测 IL -6的含量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曲马多可抑制 LPS诱导的 IL-6的产生 ( P<0 .0 5... 为了观察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对人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 IL-6)表达的影响 ,对 7例正常自愿者外周血进行了分组处理 ,并用 ELISA检测 IL -6的含量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曲马多可抑制 LPS诱导的 IL-6的产生 ( P<0 .0 5 ) ,且高剂量的曲马多对 L PS诱导的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外周细胞因子 IL-6 镇痛药 ELISA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对原发性癫痫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红梅 吴建平 谭华 《西部医学》 2018年第6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用对原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安全性及对外周血TNF-α、IL-2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确诊为原发性癫痫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单独给...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用对原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安全性及对外周血TNF-α、IL-2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确诊为原发性癫痫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单独给药,观察组予以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给药。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脑电图结果好转时间及异常放电率、治疗后发作频次、自尊量表SES评价分数、外周血TNF-α、IL-2水平、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脑电图好转时间及异常放电率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及6个月发作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ES自尊评价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TNF-α、IFN-γ、IL-2、IL-6、IL-17A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TNF-α、IFN-γ、IL-2、IL-6、IL-17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IL-10、IL-4、IL-23和IL-1β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原发性癫痫疗效确切,能更好地降低血TNF-α、IL-2水平,副作用较小,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原发性癫痫 外周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