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旱獭、土拨鼠肝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Ⅰ型干扰素受体的表达情况
1
作者 张艳琼 刘艺 +6 位作者 毛高峰 樊奕翔 桂文甲 陶颖 李智 杨东亮 樊和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旱獭、土拨鼠肝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Ⅰ型干扰素受体(type Ⅰ interferon receptor,mhIFNA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中国旱獭、土拨鼠肝组织、PBMC中mhIFNAR... 目的了解中国旱獭、土拨鼠肝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Ⅰ型干扰素受体(type Ⅰ interferon receptor,mhIFNA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中国旱獭、土拨鼠肝组织、PBMC中mhIFNAR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感染状态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WH12-6、PWH细胞在α、γ干扰素刺激下mhIFNAR的表达情况。结果中国旱獭肝组织、PBMC中mhIFNAR表达,肝组织现症感染组及未感染组中mhIFNAR1和mhIFNAR2分别为3.9±2.6、6.2±3.90(P=0.405),2.97±1.25、49.58±34.53(P=0.064),PBMC中分别为:5.675±3.076、5.18±1.16(P=0.694),32.04±13.01、4.35±1.44(P=0.000)。α和γ干扰素可以使WH12-6细胞中mhIFNAR1和mhIFNAR2分别上调(3.002±6.788)倍、(42.51±5.42)倍,而γ干扰素分别上调(11.342±0.242)倍和(13.72±1.48)倍。土拨鼠不同感染状态下肝组织中mhIFNAR的表达如下:mhIFNAR1和mhIFNAR2在慢性感染组、急性感染组、未感染组及合并HDV感染组分别为2.658±0.988、6.928±6.678、7.516±4.391、20.481±7.985(P=0.001);mhIFNAR2则分别为4.202±1.983、11.951±10.587、8.075±1.310、30.750±6.408(P=0.000);PWH在α、γ干扰素刺激下,其中mhIFNAR2分别上调(1.55±0.193)倍及(2.015±0.145)倍。结论中国旱獭肝组织、PBMC可以检测到mhIFNAR的表达,且PBMC中mhIFNAR2的表达量与感染结局存在相关性,同样在土拨鼠肝组织内mhIFNAR的表达与感染状态存在相关性,慢性感染组偏低。而α、γ干扰素可以上调mhIFNAR的表达,为其抗病毒治疗的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受体 肝组织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中国旱獭 土拨鼠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尿沉渣中NLRP3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李慎谟 单中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究NLRP3基因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及尿沉渣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60例良性病变者(良性病变组)和6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及尿液样本,采用... 目的:探究NLRP3基因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及尿沉渣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60例良性病变者(良性病变组)和6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及尿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尿沉渣中NLRP3 mRNA的表达,比较三组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尿沉渣NLRP3 mRNA的表达,并用ROC曲线评价其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NLRP3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和良性病变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尿沉渣NLRP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膀胱癌组尿沉渣NLRP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尿沉渣NLRP3诊断膀胱癌的AUC分别为0.754和0.922,但尿沉渣NLRP3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尿沉渣NLRP3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分级及TNM分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低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率为87.5%,与高表达组的70.4%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尿沉渣NLRP3低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率为90.5%,显著高于高表达组的66.0%(P<0.05)。结论:NLRP3在膀胱癌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及尿沉渣中高表达,与膀胱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膀胱癌早期诊断及复发监测的潜在肿瘤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外周血单核细胞 尿沉渣 NLRP3
下载PDF
放疗联合安多霖胶囊对老年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李青 刘权 郑立舒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放疗联合安多霖胶囊对老年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6例老年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仅... 目的探究放疗联合安多霖胶囊对老年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6例老年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仅采用放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多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外周血单核细胞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低于对照组的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坏死率、细胞凋亡率、细胞早期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4、10周,两组QLQ-C30评分均高于前一时间点,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安多霖胶囊治疗老年鼻咽癌效果较好,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控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率,还可缓解患者疼痛及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鼻咽癌 安多霖胶囊 炎症因子 外周血单核细胞 心理状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刘芳 曾国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18例N... 目的探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18例NAFLD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10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以及罹患高血压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AMC)、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水平及MLR、PLR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MI、LYM、AMC、TG水平及MLR、PLR升高是NAFL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LR、PLR水平对NAFLD病情评估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具有获得简便、经济、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外周血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与重症肺炎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王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2808-2811,共4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对重症肺炎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测效能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2020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1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将其分为... 目的: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对重症肺炎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测效能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2020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1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51例)和未感染组(6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可导致重症肺炎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TLR4表达水平及肺炎CURB-65评分、6个月内的死亡率,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验证TLR2、TLR4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治疗情况、炎症因子及TLR2、TLR4表达情况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应用≥2种、抗菌治疗时间≥14d、白细胞计数(WBC)>10×10^(9)/L、TLR2高阳性表达、TLR4高阳性表达为导致重症肺炎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的TLR2、TLR4的相对表达量及CURB-65评分、6个月内死亡率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TLR2、TLR4相对表达量与重症肺炎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CURB-65评分及6个月内死亡率呈正相关。结论:合并脑卒中、多种侵入性操作、长期应用2种及以上抗生素治疗及TLR受体阳性表达为重症肺炎患者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高表达TLR2、TLR4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联合EB病毒DNA载量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沈肖明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联合EB病毒DNA载量(EBV-DNA)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IM患儿作为IM组,另外选择同期在龙岩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例健... 目的研究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联合EB病毒DNA载量(EBV-DNA)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IM患儿作为IM组,另外选择同期在龙岩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2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ALY、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比例(LY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EBV-DNA;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LYM、LYM%、外周血ALY与EBV-DNA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考察外周血ALY联合EBV-DNA检测对IM的诊断价值。结果IM组患儿的外周血ALY、LYM、LYM%以及EBV-DN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ALY:(25.62±8.31)%比(18.01±4.62)%;LYM(×10~7/mL):8.35±2.61比5.54±0.34;LYM%:(50.35±10.36)%比(37.69±6.31)%;EBV-DNA(拷贝/mL):7.85±2.64比5.31±1.10;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组患儿的LYM、LYM%、外周血ALY与EBV-DN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4、0.490、0.632,P值分别为0.016、0.010、0.008)。外周血ALY诊断小儿IM的AUC为0.773,95%可信区间(95%CI)为0.680~0.866,敏感度为48.00%,特异度为72.00%;EBV-DNA诊断小儿IM的AUC为0.810,95%CI为0.718~0.902,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96.00%;外周血ALY与EBV-DNA联合检测诊断小儿IM的AUC最高,为0.904,95%CI为0.843~0.964,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2.00%。结论IM患儿外周血ALY和EBV-DNA均显著增高,二者联合检测能够辅助诊断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DNA载量
下载PDF
miR-14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究miR-14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 目的探究miR-14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单核细胞中miR-144的表达水平.分析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单核细胞中miR-144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单核细胞miR-144表达水平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的相关关系.ROC曲线分析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单核细胞miR-144水平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单核细胞中miR-144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单核细胞中miR-144的表达水平均随着肺功能严重程度的加重而依次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单核细胞miR-144表达水平与FEV1均呈负相关关系(r=-0.517,r=-0.46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血清和单核细胞miR-144水平对COPD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0.849,截断值为1.371、1.890,敏感度为84.50%、84.50%,特异性为80.00%、88.90%.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单核细胞miR-144水平显著上调,且参与调节疾病的发展程度,对发生COP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miR-144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程琦 朱峰 周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三者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儿童感染科收治的120例脓毒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按病情分为轻症组...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三者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儿童感染科收治的120例脓毒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按病情分为轻症组(76例)、重症组(44例)。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按10天转归情况将脓毒血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上述血清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和儿童序贯器官衰竭(p-SOFA)评分,并分析影响脓毒血症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水平对脓毒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症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水平高于重症组(t=7.033,4.828,P<0.05),IL-6低于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80,P<0.05);预后良好组外周血淋巴细胞、LMR均高于预后不良组(t=6.915,5.932,P<0.05),APACHEⅡ、p-SOFA评分及IL-6、CRP、PCT、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52,7.893,6.778,17.540,14.868,12.296,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CRP、PCT、TNF-α及APACHEⅡ和p-SOFA均是引起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检测(AUC=0.957,P<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LMR、IL-6在脓毒血症患儿中表达异常且均为其预后不良影响因素,三者联合预测对脓毒血症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6 外周血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脓毒血症 预后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慧 刘晶 杨金英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2020年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5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2020年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5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CD4^(+)/CD8^(+))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淋巴亚群对IM诊断价值;依据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淋巴亚群与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儿童的CD8^(+)、CD3^(+)分别为(40.33±7.26)%、(78.29±7.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9±6.28)%、(62.94±8.14)%,CD4^(+)、CD4^(+)/CD8^(+)分别为(20.53±5.19)%、(0.63±0.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4±6.57)%、(1.34±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CD8^(+)、CD4^(+)、CD3^(+)、CD4^(+)/CD8^(+)用于IM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0.848、0.810、0.771。急性期组儿童的CD8^(+)、CD3^(+)分别为(44.23±5.79)%、(80.55±7.22)%,明显高于恢复期组的(33.16±2.89)%、(74.14±6.31)%,CD4^(+)、CD4^(+)/CD8^(+)分别为(18.19±3.22)%、(0.59±0.17),明显低于恢复期组的(24.83±5.40)%、(0.7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儿童的CD8^(+)、CD3^(+)分别为(44.76±4.67)%、(81.11±8.25)%,明显高于轻症组的(33.94±5.29)%、(33.94±5.29)%,CD4^(+)、CD4^(+)/CD8^(+)分别为(18.15±3.70)%、(0.56±0.17),明显低于轻症组的(23.96±5.14)%、(0.73±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8^(+)、CD3^(+)水平与病程呈负相关(r=-0.428,-0.625;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94,0.614;P<0.05);CD4^(+)、CD4^(+)/CD8^(+)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r=0.509,0.722;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19,-0.747;P<0.05)。结论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可用于患者病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诊断价值 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大片形吸虫外泌体对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0
作者 王渝瑞 王乐铭 +1 位作者 朱彬 王冬英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探讨大片形吸虫外泌体(FgExo)在宿主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聚合物沉淀法和超速离心法从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gESP)中分离得到FgExo;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的FgESP或FgExo作用于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φ... 为探讨大片形吸虫外泌体(FgExo)在宿主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聚合物沉淀法和超速离心法从大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gESP)中分离得到FgExo;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的FgESP或FgExo作用于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φ)后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的转录水平;根据qPCR结果选择50μg/mL FgExo(+5μg/mL脂多糖)、200μg/mL FgESP(+5μg/mL脂多糖)作为试验组,以PBS为阴性对照组、脂多糖为阳性对照组,分别作用于Mφ后采用qPCR检测Mφ分型相关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86、精氨酸酶2(Arg-2)、CD206的转录水平;ELISA检测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水平。结果显示:FgExo和FgESP可显著上调MφIL-10 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抑制IFN-γ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M2型Mφ标记物CD206及相关因子Arg-2、TGF-β1的表达,显著抑制M1型Mφ标记物CD86及相关因子iNOS、IL-1β的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FgExo和FgESP均能够使水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利于大片形吸虫在水牛体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外泌体 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极化
下载PDF
胃癌细胞FoxP3的表达及其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相互作用
11
作者 马桂芬 缪青 +1 位作者 刘以梅 陈世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检测叉头样蛋白3(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分布,并探讨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和胃癌细胞共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oxP3蛋白的表达定位;建... 目的检测叉头样蛋白3(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分布,并探讨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和胃癌细胞共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oxP3蛋白的表达定位;建立胃癌细胞和PBMCs的体外共培养体系,然后用CCK-8法检测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共培养后胃癌细胞和PBMCs中FoxP3mRNA表达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共培养后两种细胞中Fox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FoxP3表达于胃癌细胞的胞质和胞核。胃癌细胞与PBMCs共培养时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直接和间接共培养后MKN28胃癌细胞的FoxP3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均增加(P=0.031;P=0.015);与单培养相比,来源于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淋巴细胞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后其FoxP3 MFI均明显增加(P=0.016;P=0.034),且IL-2能促进间接培养条件下PBMCs的FoxP3表达(P=0.024),而对直接共培养影响不大。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FoxP3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直接共培养较间接共培养增加更明显(P=0.035)。结论胃癌细胞与PBMCs的相互作用主要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方式,FoxP3的表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可能跟肿瘤免疫逃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样蛋白3(FoxP3) 胃癌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共培养
下载PDF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EB病毒抗体检测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尤亚辉 孙弯弯 李雅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EB病毒抗体检测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69例同时间... 目的: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EB病毒抗体检测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69例同时间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EB病毒抗体检测,单一及联合检测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VCA-IgM抗体阳性率;对照组分别是2.27%、9.09%,研究组分别是76.19%、83.33%,研究组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真阳性32例,真阴性30例;VCA-IgM检测真阳性27例,真阴性31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与VCA-IgM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0%、80.85%、82.05%。结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EB病毒抗体检测,能有效提高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EB病毒抗体检测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42-3p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
13
作者 张雅静 张红刚 渠会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142-3p(miR-142-3p)在梅毒中的表达及其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组本院收治的72例梅毒患者。并同时入组红斑狼疮患者14例,湿疹患者11例和健康对照人群36例。将梅毒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潜伏梅毒(LS... 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142-3p(miR-142-3p)在梅毒中的表达及其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组本院收治的72例梅毒患者。并同时入组红斑狼疮患者14例,湿疹患者11例和健康对照人群36例。将梅毒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潜伏梅毒(LS)、原发性梅毒(PS)、继发性梅毒(SS)。分离各组人群PBMC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定量miR-142-3p。分析miR-142-3p在不同人群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诊断价值。结果 miR-142-3p在LS、PS和SS期梅毒患者PBMC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S和SS期梅毒患者PBMC中miR-142-3p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红斑狼疮及湿疹组患者(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miR-142-3p的表达量与梅毒患者TRUST的滴度呈显著正相关(R2=0.4145,P<0.05)。而在诊断价值上,除了区分LS期患者与健康人之外其他期的梅毒患者与健康人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而在区分梅毒与湿疹或红斑狼疮上AUC值也均大于0.7。结论 miR-142-3p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不仅能够区分梅毒患者与健康人,在梅毒与湿疹或红斑狼疮的区分上也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外周血单核细胞 miR-142-3p 诊断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上调且与肾损害相关
14
作者 王为光 张凯 +1 位作者 孙晓鹏 付冰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3-637,共5页
目的 研究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肾炎活动性与自噬及炎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狼疮肾炎组与非狼疮肾炎组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表达,ELISA检测SLE患者... 目的 研究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肾炎活动性与自噬及炎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狼疮肾炎组与非狼疮肾炎组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表达,ELISA检测SLE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LC3Ⅱ/LC3Ⅰ比值与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尿蛋白、 TNF-α及IFN-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PBMC的LC3表达增加、 P62表达减少。与不伴肾脏损害的SLE患者相比,伴肾脏损害的SLE患者组自噬水平增加更明显。SLE患者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增加。LC3Ⅱ/LC3Ⅰ比值与SLEDAI(r=0.4560)、 24 h尿蛋白(r=0.3753)、 IFN-γ(r=0.5685)水平正相关,与TNF-α水平(r=0.04 683)无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PBMC存在自噬,自噬水平与狼疮肾炎患者肾损害及炎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性肾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自噬
下载PDF
宫腔灌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
15
作者 刘珊 贾君 +4 位作者 高艳霞 吴园园 刘荣娜 程立立 吴小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4-907,913,共5页
目的:观察胚胎移植前不同时间行宫腔灌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解冻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生殖医学科行冻融胚胎解冻移植的RI... 目的:观察胚胎移植前不同时间行宫腔灌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解冻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生殖医学科行冻融胚胎解冻移植的RIF患者195例。宫腔灌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患者为观察组(105例),分为3个亚组,胚胎移植前72h宫腔灌注PBMCs为Ⅰ组(35例),胚胎移植前48h行宫腔灌注PBMCs为Ⅱ组(37例),胚胎移植前24h宫腔灌注PBMCs为Ⅲ组(33例);胚胎移植前未行宫腔灌注的RIF患者为对照组(90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及观察组各亚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胚胎移植情况、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胚胎移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临床妊娠率(28.9%)、胚胎种植率(21.1%)及活产率(23.3%)高于对照组(44.8%,31.9%,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早期流产率(15.4%vs 1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亚组之间一般情况、胚胎移植情况、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及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腔灌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能改善RIF患者的妊娠结局,胚胎移植前24~72h行宫腔灌注临床结局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宫腔灌注 子宫内膜容受性 胚胎移植 反复种植失败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6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余洁 彭哲 +1 位作者 谢婷 莫运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80-1583,158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木犀草素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促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分泌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分离24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PBMCs,分别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5、2 μmol/L...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木犀草素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促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分泌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分离24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PBMCs,分别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5、2 μmol/L)木犀草素对其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培养48 h后各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的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PBMCs 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和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对PBMCs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刺激PBMCs细胞后,PBMCs上清液中TNF-α、IL-6的浓度明显降低,其抑制作用呈线性相关;此外,TLR4、NF-κB和MyD8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结论:木犀草素可抑制哮喘患儿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分泌,其可能通过作用于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效应,对哮喘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外周血单核细胞 木犀草素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严重烧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DR抗原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静杰 胡森 +4 位作者 董宁 孙丹 柴家科 朱敬民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 DR抗原受体 (HL A DR)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烧伤患者 30例 ,依据病程长短选取病程中 1~ 5个时间点静脉采血 ,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 HL A DR的表达率 ,并根据烧... 目的 :探讨烧伤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 DR抗原受体 (HL A DR)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烧伤患者 30例 ,依据病程长短选取病程中 1~ 5个时间点静脉采血 ,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 HL A DR的表达率 ,并根据烧伤程度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伤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HL A DR的表达率明显降低 ,降低程度及持续时间与伤情有关 ,特重烧伤患者与中度烧伤患者〔(4.30± 1.5 0 ) %比(13.86 %± 2 .4 0 ) %〕、中度烧伤患者与轻度烧伤患者〔(13.86± 2 .4 0 ) %比 (5 8.80± 5 .6 0 ) %〕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 <0 .0 1)。结论 :单核细胞 HL A DR的表达率是反映免疫功能的简单实用的指标。重症烧伤后免疫麻痹可持续较长时间 ,必要的免疫加强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外周血 单核细胞 细胞DR抗原
下载PDF
钙离子载体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军 王捷 +3 位作者 杨太成 赖晃文 郑文岭 王晓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3,89,共3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CI)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加入重组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μg/L、rhGM-CSF 100μg/L+CI 10μg/L及rhGM-CSF+CI各100...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CI)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加入重组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00μg/L、rhGM-CSF 100μg/L+CI 10μg/L及rhGM-CSF+CI各100μg/L。体外培养40 h后,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上述分子对自体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CSF+CI各100μg/L的条件下培养40 h,就可看到典型的DC形态,其表面CD14分子表达减少,HLA- DR、CD40、CD83及CD86分子的表达明显增高,且具有明显 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CI有显著加速GM-CSF 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向DC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载体 外周血 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明胶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被引量:9
19
作者 雷著斌 秦永文 +1 位作者 沈茜 荆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039-1040,共2页
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AS中单核细胞作用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矛盾的文献报道,这可能是由于单核细胞提纯困难的缘故。单核细胞大约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0%~20%[1]。以往单核细胞的提... 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AS中单核细胞作用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矛盾的文献报道,这可能是由于单核细胞提纯困难的缘故。单核细胞大约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0%~20%[1]。以往单核细胞的提纯方法经常会造成高比例的淋巴细胞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血 单核细胞 明胶法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46a及miR-155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亚丽 郭向华 +2 位作者 邵莉 王少春 陈东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miR-146a及miR-15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RA患者30例(RA组),其中活动期22例、非活动期8例,正常对照组10例。提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microRNA,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6a及m... 目的探讨miR-146a及miR-15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RA患者30例(RA组),其中活动期22例、非活动期8例,正常对照组10例。提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microRNA,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6a及miR-155的表达,以小分子RNA U6作为内参,计算microRNA的相对表达量,以2-ΔΔCT表示。结果 RA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9±5.27、3.19±4.24,两组比较,t=-2.335,P<0.05;miR-155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9±0.005、0.010±0.005,两组比较,t=0.091,P>0.05。miR-146a在RA活动期患者及非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07±0.185、0.225±0.006,两组比较,t=2.455,P<0.05;miR-155在RA活动期及非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008±0.005、0.010±0.005,两组比较,t=0.154,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46a异常高表达,而miR-155的表达未见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外周血单核细胞 miRNA-146a miRNA-15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