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梁霄 仙木斯亚·买买提热夏提 +2 位作者 郑晓燕 王晓宁 闻淑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共计85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共计85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疾病分型、Ann Arbor分期、移植前状态、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动员前化疗次数及动员方案对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疾病分型、分期、动员前状态与动员采集CD34^(+)细胞数、动员采集成功率无相关性(P>0.05);男性患者CD34^(+)细胞数多于女性(P=0.01);动员前化疗周期≤4次是采集的有利因素(P<0.05);CHOP-E及CHOP-MTX联合G-CSF动员方案均可作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效的动员方案。多因素结果显示采集前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的独立因素,动员前化疗周期>4次是造血干细胞能否采集成功的不良因素。结论:CHOP-MTX+G-CSF动员方案比较CHOP-E+G-CSF采集CD34^(+)细胞数更多。男性患者、动员采集前化疗周期数较少时更有利于NHL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动员采集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燕 周正宇 +2 位作者 彭志强 余萍萍 钟幸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4-77,82,共5页
目的探索影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因素。方法收集80例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病程时间、化疗疗程、采集前疾病缓解状态、动员方案、采集前血常规指标,... 目的探索影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因素。方法收集80例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病程时间、化疗疗程、采集前疾病缓解状态、动员方案、采集前血常规指标,分析相关因素对CD34+细胞采集数的影响。结果干细胞采集成功患者63例,采集失败患者17例。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采集前缓解状态与CD34+细胞采集数无关(P>0.05)。病程时间、化疗疗程、动员方案、白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水平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重要影响因素。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的患者采集到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的患者(P<0.05),普乐沙福动员的患者CD34+细胞数量显著高于rhG-CSF动员和化疗+rhG-CSF动员的患者(P<0.05),采集成功患者的白细胞、单核细胞水平显著高于采集失败者(P<0.05)。结论病程时间和化疗疗程会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需要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应争取在病程时间≤12个月、化疗疗程<8次时动员,白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水平具有预测价值,必要时可采用普乐沙福动员以提高采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采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体重不超过20公斤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
3
作者 温建芸 陈丽白 +6 位作者 杜晶 徐肖肖 何岳林 阮永胜 李秀 李娟 吴学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评价体重不超过20公斤(kg)的重型地中海贫血(TM)患儿外周血干细胞(PBSCs)动员和采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中心170例体重不超过20 kg的TM患儿的PBSCs动员和采集数据。通过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 目的评价体重不超过20公斤(kg)的重型地中海贫血(TM)患儿外周血干细胞(PBSCs)动员和采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中心170例体重不超过20 kg的TM患儿的PBSCs动员和采集数据。通过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安全性,通过采集的CD34细胞数评估有效性。结果对170例体重不超过20 kg的TM患儿进行171次PBSCs采集,平均年龄(4.98±1.53)岁,平均体重(17.30±2.18)kg。第1次采集成功率99.41%(169/170),获得的平均CD34^(+)细胞数为(5.88±4.23)×10^(9)/kg。对于体重≤20 kg的TM患儿,采集前血红蛋白(Hb)至少在60 g/L是安全可行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痛,发生率为7.65%(13/170),高于本院健康儿童供者;采集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股静脉穿刺部位疼痛(6.47%,11/170)和进液低压(2.92%,5/170)。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与PBSCs动员、中心静脉导管(CVC)放置或单采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体重≤20 kg的TM患儿通过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s是安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动员 采集 不超过20公斤 重型地中海贫血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临床分析
4
作者 刘恒 葸瑞 +1 位作者 白海 吴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5-1851,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74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分期、病程、化...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74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分期、病程、化疗周期、复发、放疗、疾病状态、采集当天血常规指标等因素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的影响。结果:71例(95.9%)患者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成功,采集优良53例(71.6%);化疗周期≤6与> 6个的患者采集移植物中CD34^(+)细胞数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9.1±5.2)×106/kgvs (6.4±3.7)×10~6/kg,P=0.031];首次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采集当天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红细胞比容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4、0.486、0.306、0.289、0.353、0.428、0.528),其中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单核细胞数、红细胞比容这4种指标对首次CD34^(+)细胞采集效果的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1、0.7845、0.7319、0.7848)。结论:较小剂量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有效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前化疗周期≤6的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好;血常规指标对首次采集效果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CD34^(+)细胞 环磷酰胺 依托泊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对供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丹 王刚 +4 位作者 何苏英 李少文 郭楚霞 彭永正 陆志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前后供者凝血功能变化并评估现行采集方案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PBSC动员和采集的供者30名,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于PBSC单采集前后行血栓弹力图(TEG)...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前后供者凝血功能变化并评估现行采集方案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PBSC动员和采集的供者30名,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于PBSC单采集前后行血栓弹力图(TEG)与血常规检查;分析供者凝血功能、血常规指标与TEG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估PBSC动员采集对供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30名PBSC供者单采集前后TEG指标R(min)、K(min)、α(°)、MA(mm)及CI值分别为6.12±1.18、1.98±0.41、62.82±4.98、60.93±3.26、-0.31±1.40vs 7.25±2.16、2.45±0.64、57.3±6.67、55.37±4.41、-2.32±2.18(P<0.05),提示供者在PBSC动员及采集后均未出现高凝风险;采集后供者的白细胞(×10^(9)/L)、血小板(×10^(9)/L)、血红蛋白(g/L)峰值分别为62.02、357和162,提示供者动员采集后的血常规指标在安全值区间。PBSC采集后26.7%(8/30)供者的CI<-3,提示少数供者出现低凝风险。结论PBSC动员采集后对供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绝大多数供者无高凝血风险,但有少数供者凝血功能出现低凝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供者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 凝血功能 血常规
下载PDF
普乐沙福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艾燕 董艳 +1 位作者 杨洪霞 付微微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诊断为AL型淀... 目的探讨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SCT)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诊断为AL型淀粉样变性后行ASCT的患者共46例,采用单独G-CSF动员方案的2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的2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干细胞动员不良反应发生率、干细胞采集及回输情况、移植并发症及造血重建等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干细胞动员相关不良反应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采集前CD_(34)^(+)细胞计数及采集物CD_(34)^(+)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135±97)个/μl比(42±21)个/μl、(6.9±3.5)×10^(6)/kg比(3.2±1.7)×10^(6)/kg],采集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干细胞回输量、回输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移植粒缺期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粒缺时长、粒系植入时间、血小板植入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方案应用于AL型淀粉样变性行ASCT中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采集次数的同时提高采集质量,有效促进造血重建,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普乐沙福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动员
下载PDF
普乐沙福联合G-CSF动员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管方舒 何冬花 +7 位作者 李奕 张仪 郑高锋 朱园园 何静松 张恩帆 蔡真 赵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接受普乐沙福联合G-CSF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普乐沙福的用药...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接受普乐沙福联合G-CSF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普乐沙福的用药策略分为一线稳态动员、抢先干预及挽救性动员,对三种策略的采集成功率、优良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率进行统计,并对性别、年龄、疾病缓解状态、初诊时是否有骨髓累及、化疗线数、化疗次数、采集前一天血小板数及采集前一天外周血CD34+细胞数等因素对采集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3例患者,其中7例为一线稳态动员,19例为抢先干预,17例为挽救性动员。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后,总体采集成功率为58.1%(25/43),一线稳态动员采集成功率为100%,抢先干预为57.9%(11/19),挽救性动员为41.2%(7/17)。采集优良率为18.6%(8/43)。共有15例患者出现轻中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集前一天外周血CD34+细胞数<5个/μl是影响干细胞采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是淋巴瘤患者安全有效的动员方案。采集前一天外周血CD34+细胞数是预测干细胞采集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乐沙福 淋巴瘤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动员 CD34
下载PDF
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涂松涛 周玉兰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EC)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48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EC)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48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EC方案的动员成功率、优质动员率以及对MM患者移植疗效、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重建和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患者EC方案结束后14(10-19)d开始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细胞采集中位数为6.82(1.27-22.57)×10~6/kg,中位采集数2(1-4)次,动员成功率为98%(47/48),优质动员率为71%(34/48)。患者移植后缓解深度提高,完全缓解率从移植前的45.8%提升至移植后的87.5%(P<0.01)。无移植相关死亡,动员期间无需输血治疗,未发生黏膜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75.0%(36/48)。患者移植后均顺利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0(9-26)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0(8-33)d。截止末次随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未达到,5年估算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3.8%和82.4%。结论:EC方案采集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MM患者干细胞动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依托泊苷 环磷酰胺 干细胞动员
下载PDF
普乐沙福或环磷酰胺联合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婉婷 马梁明 +3 位作者 连玉 王权钢 高中杰 赵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3-140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普乐沙福(PXF)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PXF+G-CSF)与环磷酰胺(Cy)联合G-CSF(Cy+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采用PXF+G-CSF(18例)或Cy+G-... 目的:对比分析普乐沙福(PXF)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PXF+G-CSF)与环磷酰胺(Cy)联合G-CSF(Cy+G-CSF)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采用PXF+G-CSF(18例)或Cy+G-CSF(23例)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采集获得CD34^(+)细胞数、采集成功率、采集失败率及采集优良率,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DS分期、ISS分期、既往化疗疗程数、动员前疾病状态及动员方式等因素与采集结果之间的关系,并对两种动员方案的不良反应、住院天数与经济负担进行比较。结果:41例患者共进行了97次动员采集,采集CD34^(+)细胞中位数为6.09(0-34.07)×10^(6)/kg,采集成功率、优良率和失败率分别为90.2%、56.1%和9.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疾病分型及疾病分期与采集获得CD34^(+)细胞数及采集成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动员前疾病缓解程度达到部分缓解以上者更易获得较高的CD34^(+)细胞数(P<0.05);PXF+G-CSF组在首次采集获得CD34^(+)细胞数、首次采集成功率上均显著优于Cy+G-CSF组(均P<0.05),且动员期间感染风险低、住院周期短(均P<0.05),但经济负担较重(P<0.05)。结论:PXF+G-CSF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首次采集成功率高,所获干细胞数目多,所需采集次数少,住院周期短,但费用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普乐沙福 环磷酰胺 外周血干细胞 干细胞动员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曦 李忠俊 +7 位作者 陈幸华 张诚 高蕾 高力 龚奕 孔佩艳 刘红 彭贤贵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采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恶性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及健康供者经单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采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恶性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及健康供者经单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析不同动员方案、疾病、年龄、性别及供者的动员采集。结果所有患者和健康供者均成功动员和采集到了PBSC(MNC>5×108/kg,CD34+>2×106/kg);健康供者的动员效果为MNC(8.25±3.07)×109/L;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集所获得的MNC最多,为(7.48±2.62)×108/kg,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差,为(5.06±1.50)×108/kg;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集所获得的CD34+最多,为(5.36±2.64)×106/kg,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少,为(3.45±0.76)×106/kg。化疗联合G-CSF和IL-11为最好的动员方案;18—60岁患者采集效果最好,60—65岁患者最差;男性较女性好。结论健康供者较恶性血液病患者动员效果好,健康供者中性别对采集效果无影响;无论是健康供者还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动员、采集过程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健康供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动员 移植
下载PDF
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后采集的最佳时机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晓霞 王智明 +3 位作者 罗贤生 徐丹丹 李兴 雷美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背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首要条件是造血干细胞有效动员和采集,并能较快持久地重建造血。近年国内外不少单位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平均每例供者采集次数较多,且造血干细胞的产率高低差别较大。目的:探讨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后... 背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首要条件是造血干细胞有效动员和采集,并能较快持久地重建造血。近年国内外不少单位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平均每例供者采集次数较多,且造血干细胞的产率高低差别较大。目的:探讨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后采集的最佳时机。方法:2003-01/2008-12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健康捐赠者16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动员组6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10.0μg/(kg·d),共5d;联合组10例,在单纯动员组基础上,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每例供者均采集2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纯动员组与联合组又各分为2h,4h两个亚组,即若在第4天动员后2h采集,则第5天在动员后4h采集;若在第4天动员后4h采集,则第5天在动员后2h采集。16例供者采集量为4.0~5.0mL,推赶量3.0~5.0mL,总循环血量6.7~10.1L。结果与结论:单纯动员组、联合组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均达到(4.0~8.0)×108kg-1。与2h亚组比较,两组4h亚组采集物的单个核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第4,5天进行采集,4h采集物的细胞浓度明显高于2h;供者采集时循环血量是其自身循环血量的1.8~2.2倍时已能一次采集足够量的细胞数,有较合理的采集时间-价值-效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 采集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干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2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诚 陈幸华 +5 位作者 张曦 高蕾 孔佩艳 刘红 彭贤贵 王庆余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715-1717,172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及健康供者经单一生长因子和化疗联合生长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CS3000 Plus3000血细胞分离机(Baxter公司)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对不同动员方案、疾病、年龄...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及健康供者经单一生长因子和化疗联合生长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CS3000 Plus3000血细胞分离机(Baxter公司)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对不同动员方案、疾病、年龄、性别及供者的动员采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动员采集。健康供者较恶性血液病患者动员效果佳;在恶性血液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动员效果最好,多发性骨髓瘤最差。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采集所获得的单个核细胞数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好,多发性骨髓瘤最差,在采集所获得的CD34+细胞数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好,多发性骨髓瘤最差;化疗联合G-CSF和IL-11为最好的动员方案;成人采集效果最好,老年患者最差;男性较女性好。健康供者男女采集效果无差别;健康供者较恶性血液病患者采集效果好。无论是健康供者还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动员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结论根据不同的疾病、性别、年龄,采用不同的动员采集方案,一般可以成功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动员 移植
下载PDF
60例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 被引量:6
13
作者 邵莹 戴荣增 +5 位作者 张乃宁 任秀宝 任宝柱 崔秀珍 佟仲生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对60例实体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化疗联合造血因子动员剂方法动员肿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仪和程控冷冻降温方法采集、冷冻保存干细胞。结果:60例患者平均年龄41岁(24~5... 目的:对60例实体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化疗联合造血因子动员剂方法动员肿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仪和程控冷冻降温方法采集、冷冻保存干细胞。结果:60例患者平均年龄41岁(24~57),Ⅰ期3.4%,Ⅱ期25.0%,Ⅲ期38.3%,Ⅳ期33.3%;肿瘤负荷情况,CR46.6%,PR31.6%。平均采集次数2.6次,MNC5.6×108/kg,CFU-GM2.4×105/kg,BFU-E1.7×104/kg,CD34+10.1×106/kg,CFU-GM第1次收获率50.0%,第2次36.0%。各病种间除CD34+外均无统计学差异。恶性淋巴瘤组CD34+细胞数高于其他病种。一次动员成功率90.0%。干细胞冷冻复苏后平均MNC回收率77.0%,CFU-GM回收率69.0%,BFU-E回收率72.0%。各病种之间回收率无差异。结论:常规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因子是实体肿瘤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一种有效动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动员 细胞分离仪 实体瘤 采集
下载PDF
低体重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曦 陈幸华 +7 位作者 刘林 彭贤贵 王庆余 孔佩艳 刘红 张怡 高蕾 钟永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动员和采集低体重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 10例体重小于 30kg患者在经化疗 +生长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Baxter公司 )、专用SVCH分离夹并选择儿童单个核细胞收集程序进行外周血干细... 目的 探讨动员和采集低体重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 10例体重小于 30kg患者在经化疗 +生长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Baxter公司 )、专用SVCH分离夹并选择儿童单个核细胞收集程序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集成功 ,采集次数 2~ 4次 ,平均 2 3次 ,单个核细胞数 (MNC) :5 4 (3 6~ 7 8)× 10 8/kg ,CD34+ 细胞为 6 1(3 1~ 18 5 )× 10 6/kg,CFU GM为 3 3(1 6~ 5 1)× 10 5/kg ,台盼蓝拒染率 :98 5 %(97%~ 10 0 %) ,副作用小。结论 由于低体重患者自身的特殊性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较正常人不同 ,为确保采集成功应选用专用器械和程序 ,做好采集前准备、控制血液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患者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采集 白血病 淋巴肿瘤 并发症 造血功能重建
下载PDF
SPORT医疗照护模式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术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乔珍荣 沈志莹 +1 位作者 阮春红 钟竹青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SPORT医疗照护模式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被采集者舒适感、负性情绪、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血液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被采集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SPORT医疗照护模式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被采集者舒适感、负性情绪、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血液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被采集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SPORT医疗照护模式。在采集前1周、采集后1周分别采用舒适状况量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评估两组的舒适度和负性情绪水平;记录采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集后1周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采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PORT医疗照护模式有助于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被采集者的舒适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同时降低被采集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该医疗照护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照护模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35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令 张谊 +3 位作者 黄东生 杨怡平 刘晓超 吴怡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0-1023,共4页
背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实体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是决定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目的:主要评价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动员方案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 背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实体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是决定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目的:主要评价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动员方案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采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患儿,确诊神经母细胞瘤30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5例,采用CDV化疗方案动员,观察采集干细胞效果。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化疗后第4~9天(平均6.5d)白细胞<2×109L-1,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5~10mg/kg刺激造血,化疗后13~19d(平均15.5d)至白细胞>5×109L-1后开始采集。所有病例均采集到足够的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总采集次数1~4次,平均2.1次,单个核细胞:(6.1±1.2)×108/kg,CD34+细胞为(5.3±0.8)×106,锥虫蓝拒染率:99.5%(99%~100%),动员并发症少,患儿均能耐受。其中25例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白细胞开始回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1)时间为移植后10~20d(平均14d)血红蛋白恢复(>80g/L)的时间为移植后10~30d(平均18d),血小板恢复(>20×109L-1)时间为移植后12~35d(平均20d)。结果提示CDV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 动员 儿童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下载PDF
无关供者24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被引量:1
17
作者 宫立众 沈建良 +3 位作者 黄友章 赵德峰 刘毅 李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总结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情况。方法 24例无关供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μg.kg-1.d-1,每天皮下注射,第4、5天或5、6天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计数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MNC)... 目的总结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情况。方法 24例无关供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μg.kg-1.d-1,每天皮下注射,第4、5天或5、6天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计数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结果所有供者均安全顺利完成了PBSC动员和采集,收获的MNC为(5.57±1.19)×108/kg,CD34+细胞为(3.81±1.25)×106/kg受者,患者10~20 d获得造血重建。结论 5μg.kg-1.d-1的rhG-CSF动员PBS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供血者 造血干细胞动员 血样采集
下载PDF
未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伟萍 方琦 +2 位作者 陆紫敏 刘承重 李雪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8期2690-2693,共4页
目的探讨未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影响因素及采集效果。方法应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该院130例未动员采集者进行PBSC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白细胞(WBC)、CD34+细胞数分别与采集前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 目的探讨未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影响因素及采集效果。方法应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该院130例未动员采集者进行PBSC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白细胞(WBC)、CD34+细胞数分别与采集前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WBC、血红蛋白(Hb)、MNC等指标,以及采集时循环数、循环血量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其中50岁以下的2组(健康组与疾病组)的PBSC采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采集者均采集成功:(1)其外周血中是存在并能够采集到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的。(2)50岁以下采集者比较:健康组采集物中MNC、WBC计数均高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采集物CD34+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采集物的MNC总量和CD34+细胞数量与采集前自身的apoB、PLT、WBC、Hb、TG均无明显相关性。采集前的外周血MNC、BMI、Hct及采集时循环血量、循环数对采集效果有相关影响,其中外周血MNC水平与采集物MN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未作动员的采集者其外周血可安全采集到一定浓度的、并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PBSC。采集者自身PBSC采集效果与采集前MNC、BMI、Hct水平及采集时循环血量、循环数有关联,其中采集前MNC数量可预测采集者PBSC采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效果
下载PDF
HX-97方案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霆 贾永前 +4 位作者 卢忠平 秦莉 徐才刚 吴谨绪 邓长安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28-430,共3页
为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效率,作者从1997 年4 月至1999 年6月,进行了22 例异基因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方案(HX-97 方案)作... 为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效率,作者从1997 年4 月至1999 年6月,进行了22 例异基因或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方案(HX-97 方案)作了系统观察。HX-97方案的主要内容是: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rhG-CSF300μg/天,皮下注射,共6 天,第6 剂在干细胞采集前90分钟用; 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刺激因子,化疗强度务必使外周血WBC计数< 1.0×109 /L,待外周血WBC计数从最低点刚显示回升时,开始使用rhG-CSF;③移植后恢复造血序贯使用rhGM-CSF和rhG-CSF。造血干细胞动员后用COBE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果:22 例移植中16 例一次采集即成功,6 例作了第二次采集。按受者体重计,采集后计数MNC细胞数2.5~10.7×108/kg;CD34+ 细胞2.5~20.0×106/kg;CD34+ CD33- 早期造血干细胞1.8~7.5×106/kg;CD34+ CD33+ 晚期造血祖细胞0.7~12.5×106 /kg;CFU-GM 集落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动员方案 采集 造血重建
下载PDF
无关供者55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艳 李祎 李明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2S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对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影响和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5例PBSC无关供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皮下注射3~5 d,使用CS-3000 p lu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在动员和采...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对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影响和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5例PBSC无关供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皮下注射3~5 d,使用CS-3000 p lu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在动员和采集过程中给予相应的身心护理。结果:55例供者均顺利完成PBSC动员和采集,不良反应较少而且可预见、可控制,所有供者采集物单个核细胞数(MNC)和CD+34细胞数均达到移植要求。结论:良好的身心护理、充分的技术准备、娴熟的操作技巧以及严密的术中监测,在最大限度减轻供者躯体不适,消除其心理疑虑的同时,保障了PBSC动员和采集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动员 采集 无关供者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