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外周血干细胞单采术患者的护理
1
作者 薛丽娜 《常州实用医学》 2015年第5期336-337,共2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从而治疗一系列血液病的重要方法,常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问世,血细胞单采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应用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 患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细胞分离机 静脉输注 免疫系统
下载PDF
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联合造血因子动员和大容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一虹 李宝林 +7 位作者 主鸿鸿 李德鹏 陈令松 王林 李振宇 鹿群先 徐开林 吴德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7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讨米托蒽醌 (MIT)为主的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PBSC)的动员效果。方法 :MA动员方案 :MIT 10mg·m-2 ·d-1静脉滴注 ,第 2、3天 ;阿糖胞苷 (Ar... 目的 :探讨米托蒽醌 (MIT)为主的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PBSC)的动员效果。方法 :MA动员方案 :MIT 10mg·m-2 ·d-1静脉滴注 ,第 2、3天 ;阿糖胞苷 (Ara -C) 2 g/m2 静脉滴注 ,每 12h 1次 ,第 1、2天。MOED方案 :MIT6~ 8mg·m-2 ·d-1,第 1~ 3天静脉滴注 ;长春新碱 (VCR) 1.4mg/m2 ,第 1天静脉滴注 ,足叶乙甙 (VP16) 10 0mg/d ,第 1~ 5天静脉滴注 ;地塞米松 (DXM ) 6mg·m-2 ·d-1,第 1~ 5天静脉滴注。当白细胞 (WBC)降至最低点开始回升时 ,皮下注射G -CSF 5ug·kg-1·d-1或G -CSF 3ug·kg-1·d-1(早 6 :0 0 ) +GM -CSF 3ug·kg-1·d-1(晚 6 :0 0 )至采集结束。WBC恢复至 (8.0 2± 3.6 5 )× 10 9/L、CD+ 3 4 细胞 (1.6 8± 0 .79) %时 ,开始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连续 2d采集APBSC。当累计采集的单个核细胞 (MNC)达到 5× 10 8/kg以上时停止采集。结果 :2 0例患者连续采集APBSC 2次 ,共采集到MNC(4.6 7± 2 .11)× 10 8/kg、CD+ 3 4 细胞 (7.86± 2 .14 )× 10 6/kg、CFU -GM(2 .86± 2 .10 )× 10 5/kg。无严重毒副反应。 18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者造血功能均获得满意重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造血生长因子 外周血干细胞 细胞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大容量白细胞单采术采集外周血干/祖细胞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会友 朱康儿 +3 位作者 江朝富 汪传喜 梁华钦 黄可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1-332,共2页
关键词 干细胞 大容量白细胞 外周血 细胞
下载PDF
米托蒽醌、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动员方案及大容量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英文)
4
作者 黄一虹 徐开林 +6 位作者 何徐彭 李德鹏 鹿群先 李宝林 嵇月红 孙海英 潘秀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837-4841,共5页
背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干细胞的有效动员和采集,选择高效低毒的动员方案,掌握动员和采集时机与动员效果密切相关。目的:探讨米托蒽醌-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后,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粒-巨噬... 背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干细胞的有效动员和采集,选择高效低毒的动员方案,掌握动员和采集时机与动员效果密切相关。目的:探讨米托蒽醌-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后,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合用对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对象:选择1998-09/2006-12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2例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患者,诊断符合国际白血病分型及世界卫生组织新分类标准。男25例,女17例,年龄7~54岁,平均29岁,体质量(52±18)kg。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5例,霍奇金淋巴瘤4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晚期乳癌2例。患者均经常规化疗达到或接近完全缓解,骨髓细胞学检查无肿瘤细胞浸润。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正常。动员前化疗疗程平均8次,所有患者均对治疗项目知情同意。方法:患者均采用米托蒽醌10mg/(m2·d)静脉滴注第2~3d后,阿糖胞苷2g/m2静脉滴注第1~2d,1次/12h。当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最低点开始回升时,20例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7.5μg/(kg·d),连用3~5d,22例患者早6:00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7.5μg/(kg·d),晚6:00给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7μg/(kg·d)。白细胞计数>2.5×109 L-1,CD34+细胞≥1%时,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连续2d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检测CD34+细胞含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①单个核细胞与FITC标记的CD34+、CD3和CD8单抗及与CD4PE标记的CD4单抗4℃混合30min,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和T细胞亚群,分析5×105个细胞,得出CD3、CD34+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用甲基纤维素法测定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②观察术后相关不良反应。③针对不同类型疾病给予相应预处理36~48h后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并行单个核细胞计数及台盼蓝染色,解冻后检测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和CD34+细胞。主要观察指标:①动员前后CD34+细胞和T细胞亚群变化。②术后相关不良反应。③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量(单个核细胞计数、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和CD34+细胞数)。结果:纳入患者4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动员前后CD34+细胞和T细胞亚群变化: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外周血CD34+细胞明显增加[(0.054±0.032)%,(1.82±0.76)%,P<0.01]。22例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患者CD34+细胞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分别为(8.76±3.39)×106/kg,(3.52±1.33)×105/kg,明显高于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20例患者[(6.12±2.11)×106/kg,(2.03±1.07)×105/kg,P<0.05]。单独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合用后随CD34+细胞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②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相关不良反应:全部病例出现Ⅱ~Ⅲ度脱发,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54.43±26.14)×109 L-1,21例患者出现感染性发热(37.8~41.0℃),经抗生素治疗感染均在短期内得到控制。13例患者在白细胞快速上升时出现骨骼疼痛(腰骶部为主)。③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非程控冷冻-80℃保存2.0~6.5个月,细胞回收率(88.7±7.4)%,台盼蓝拒染率(92.1±5.5)%,回输的单个核细胞(5.21±2.44)×108/kg,CD34+细胞(6.89±3.55)×106/kg,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2.58±2.33)×105/kg。④循环血量每次10~16L(终点分血量均在3个TBV上)。无严重毒副反应。26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者造血功能均获得满意重建。结论:米托蒽醌-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后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合用均能安全、有效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但以合用更为有效。大容量采集是提高干细胞产率,减少采集次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动员 细胞 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 造血生长因子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粒细胞缺乏期输注辐照单采血小板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艾燕 杨洪霞 周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粒细胞缺乏期输注辐照单采血小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59例(394例次)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粒细胞缺乏期输注辐照单采血小板治疗,对辐照单采血小板输注导致的不良反应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辐... 目的总结原发性淀粉样变性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粒细胞缺乏期输注辐照单采血小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59例(394例次)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粒细胞缺乏期输注辐照单采血小板治疗,对辐照单采血小板输注导致的不良反应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辐照单采血小板输注导致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反应(发生率0.25%)、过敏反应(发生率6.09%),经对症治疗好转;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3.14%。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均造血重建,白细胞植入时间(+9.0±1.9)d,血小板植入时间(+11.0±2.9)d。结论辐照单采血小板输注可有效降低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其他输血相关不良反应,护理中严格按照血小板输注要求,保证血小板输注效果,可提高干细胞移植粒细胞缺乏期患者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辐照血小板 骨髓抑制 不良反应 发热 过敏 护理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概况
6
作者 洪缨 贾苍松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5期424-427,共4页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可分为自体PBSCT(auto-PBSCT)和异基因PBSCT(allo- PBSCT)。在正常情况下,外周血干细胞(PBSC)浓度很低,应用动员技术能将骨髓中的干细胞动员释放到外周血中,采用血细胞分离机的白细胞单采程序,经过1~3次采集,...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可分为自体PBSCT(auto-PBSCT)和异基因PBSCT(allo- PBSCT)。在正常情况下,外周血干细胞(PBSC)浓度很低,应用动员技术能将骨髓中的干细胞动员释放到外周血中,采用血细胞分离机的白细胞单采程序,经过1~3次采集,能获得持久移植需要的最低CD34+ 细胞量(2~2.5×106/kg受者体重)。因PBSC采集容易,无需全麻,auto-PBSCT后造血功能恢复快,移植后并发症少,过去10年中,美国的auto-PBSCT几乎替代自体骨髓移植。allo-PBSCT后,造血恢复快,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较高,这也增加了移植物对抗肿瘤的效果。健康供者使用细胞生长因子动员,是否存在长远的影响,仍不清楚,目前allo-PBSCT不能取替异体骨髓移植。本文就PBSC动员、采集、制品处理、保存及移植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动员 细胞 CD34+细胞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PBSCT 细胞分离机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在治疗性单采术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何其通 余晋林 +2 位作者 李军娥 谢文涛 吕文基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08A期1446-1447,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分离机 治疗 细胞 血小板计数 外周血干细胞
下载PDF
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大容量白细胞单采术采集小儿外周血干细胞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宏贵 黎阳 +3 位作者 夏焱 梁洁云 黄绍良 方建培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6期35-40,共6页
目的总结血细胞分离机大容量白细胞单采术(large-volume leukapheresis,LVLs)采集小儿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经验,探讨采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自1999年1月至2... 目的总结血细胞分离机大容量白细胞单采术(large-volume leukapheresis,LVLs)采集小儿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经验,探讨采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CS 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选择儿童单个核细胞(MNC)收集程序,进行40例患儿大容量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单个核细胞采集量与采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和对外周血象与电解质的影响,以及采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机器常见报警(故障)。结果对40例个体大容量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共计76次。其中,采集1次为5例,3次为1例,其余均采集2次。每次循环3~4倍血容量,单个核细胞采集效率平均为45.2%(30.0%~112.0%),收集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2.5(1.2~6.5)×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3.5(2.7~14.9)×106/kg,后两者间有良好相关性(r=0.78,P<0.05)。单个核细胞采集量与总处理血容量呈正相关(r=0.45,P<0.05),与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外周血CD34+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60,P<0.05);(r=0.68,P<0.05);(r=0.75,P<0.05)。采集后,外周血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下降,第2次采集后与采集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采集大容量外周血干细胞前、后,个体的电解质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76例次大容量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发生相关不良反应14例次(18.4%,14/76),机器出现报警或故障67例次(88.2%,67/76),处理后均顺利完成采集。结论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大容量白细胞单采术采集小儿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可靠,采集过程安全,可收集足量造血干(祖)细胞。适当增加处理血容量、改善动员效果,可提高单个核细胞采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大容量白细胞 细胞分离机 儿童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文静 王海龙 刘林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4期622-622,共1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患者行化疗、放疗及免疫移植等预处理治疗后,输注供者或自身造血干细胞,从而建立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同卵双生间的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患者行化疗、放疗及免疫移植等预处理治疗后,输注供者或自身造血干细胞,从而建立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同卵双生间的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oto-HSCT)。50多年前首次以保存的自体骨髓治疗经放疗/化疗后骨髓严重抑制患者并取得成功。30多年前Appelbaum等人通过自体骨髓输注治疗一组9例复发淋巴瘤,其中3例获得长期无病生存,提示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可使部分患者得以治愈[1],从而奠定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基础。随着造血生长因子及血细胞单采技术的进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解决了骨髓移植造血重建速度慢、骨髓采集困难等缺点。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即auto-HSCT及allo-HSCT,auto-HSCT有花费较低(相对于allo-HSCT)、不受供者来源限制,移植后无排斥反应,移植相关死亡率死亡率较低等优点,同时因干细胞来源于自身,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肿瘤细胞或患者经预处理后体内仍存在残留肿瘤细胞,故复发率相对于al o-HSCT较高。相反的,allo-HSCT有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复发率相对较低,可能是治愈某些血液系统肿瘤的唯一方法,但供者来源不足、花费较高,多数患者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应该充分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移植相关死亡率 自体骨髓移植 细胞移植治疗 患者 肿瘤细胞 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细胞来源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生长因子 预处理 血液系统肿瘤 化疗 复发率 细胞 重建速度 治愈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一献血者在PBPC单采过程中发生的循环停止
10
作者 CassensU 叶兵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6期569-570,共2页
背景 目前,对健康献血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PBPs)单采已是常规方法。rHu G-CSF动员及整个单采过程都能很好地耐受,而且没有严重的副作用。设计及方法
关键词 献血 PBPC 循环停止 外周血干细胞 并发症
下载PDF
新技术背景下骨髓捐献补偿机制的法学思考——以美国弗林案为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也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弗林案中,美国法院认为通过外周血干细胞单采技术从血中获取的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的子部分而非骨髓的子部分,因而《国家器官移植法》的补偿禁令不适用于此项新技术。尽管此判决具有些许瑕疵,但其确立了骨髓捐献的补偿机制,对增加骨髓造... 在弗林案中,美国法院认为通过外周血干细胞单采技术从血中获取的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的子部分而非骨髓的子部分,因而《国家器官移植法》的补偿禁令不适用于此项新技术。尽管此判决具有些许瑕疵,但其确立了骨髓捐献的补偿机制,对增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积极的政策意义。对于采用外周血干细胞单采技术进行的骨髓捐献,我国应允许补偿机制,现阶段应优先考虑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因而对此问题宜准用《献血法》而非《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单采技术 骨髓捐献补偿机制 弗林案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献血法》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的治疗性临床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宇琦 杨秀荣 +3 位作者 石春平 王晓梅 唐丽萍 张宝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2期62-62,共1页
血细胞分离机是一种流动式离心设备,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差异离心分离并收集各种成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式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清除、淋巴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外周血... 血细胞分离机是一种流动式离心设备,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差异离心分离并收集各种成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式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清除、淋巴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等,本科自引进该分离机以来,已经完成了56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现对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影响血液成分单采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机 临床应用效果 治疗性 血液成分 外周血干细胞 细胞 淋巴细胞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的治疗性临床应用与探讨
13
作者 张宇琦 杨秀荣 +3 位作者 石春平 王晓梅 唐丽萍 张宝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4期82-82,共1页
血细胞分离机是一种流动式离心设备,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差异离心分离并收集各种成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式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清除、淋巴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外周血... 血细胞分离机是一种流动式离心设备,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差异离心分离并收集各种成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式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清除、淋巴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等,本科自引进该分离机以来,已经完成了56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现对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影响血液成分单采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离机 临床应用效果 治疗性 血液成分 外周血干细胞 细胞 淋巴细胞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