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月存 董白桦 +2 位作者 罗霞 王立水 江森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研究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以卵巢癌患者 36例为研究组 ;以良性卵巢肿瘤患者 17例及健康妇女 2 0例为对照组。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计数T... 目的 :研究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卵巢癌的临床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以卵巢癌患者 36例为研究组 ;以良性卵巢肿瘤患者 17例及健康妇女 2 0例为对照组。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计数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 (integratedsquare ,IS)。结果 :卵巢浆液性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粘液性腺癌及未分化腺癌的IS均值分别为 9.31± 1.96 %、7.4 1± 0 .39%、7.98± 2 .95 %、6 .78± 0 .70 % ;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卵巢癌患者IS均值分别为 9.6 6±1.85 %、8.37± 1.95 %、8.16± 2 .0 5 % ;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卵巢癌患者的IS均值分别为 8.80± 1.35 %、10 .6 5± 0 .96 %、9.12± 1.6 3%、6 .0 1± 0 .4 5 % ;良性卵巢肿瘤及健康妇女的IS均值分别为 9.0 9± 1.83%、9.6 3± 1.5 2 %。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级别卵巢癌患者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Ⅳ期卵巢癌与Ⅰ、Ⅱ、Ⅲ期卵巢癌及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Ⅳ期卵巢癌患者较Ⅰ、Ⅱ、Ⅲ期卵巢癌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 NA转录活性及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淋巴细胞 核仁组成 蛋白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军初 江道振 +4 位作者 徐昕昀 张玲珍 李莉 仲人前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62-962,96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核仁形成蛋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对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外周血染色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钟礼瀑 万祥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能直接应用于外周血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方法。方法取25mm×55mm的双层滤纸贴盖于经固定的血片上,自然光条件下滴加按1:2现配的银胶溶液,放暗盒内30℃水浴染50min,水洗晾干,先低倍找到最佳部位后换油镜...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能直接应用于外周血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方法。方法取25mm×55mm的双层滤纸贴盖于经固定的血片上,自然光条件下滴加按1:2现配的银胶溶液,放暗盒内30℃水浴染50min,水洗晾干,先低倍找到最佳部位后换油镜观察血膜染色后视野内背景清洁度、细胞结构和银染颗粒着色情况,并另作30 min和40 min同等条件对照。结果本法采用滤纸贴盖血膜面后,染液完全扩散于滤纸的时间较未用滤纸时以手工完全铺展液面的时间(即染色前试剂曝光时间)明显缩短,且利用了滤纸的过滤功能,使视野中杂质沉淀大为减少;适当延长染色时间能使细胞和银染颗粒着色程度加深,更易于检测识别。结论经此改进后的银染法可用于自然光条件下血片嗜银蛋白直接染色,适于各级医疗机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核仁组成蛋白 色法
下载PDF
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衍辉 超员祥 丁乃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 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10 0例健康查体者 (对照组 ) 3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肿瘤患者 (肿瘤组 )、 4 18例非肿瘤患者 (良性病组 )分别取静脉血 0 .5 ml,经培养、制片... 目的 探讨外周血 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10 0例健康查体者 (对照组 ) 3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肿瘤患者 (肿瘤组 )、 4 18例非肿瘤患者 (良性病组 )分别取静脉血 0 .5 ml,经培养、制片、银染、图像分析 4个步骤 ,以 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 (I.S%值 )作为 Ag- 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 对照组、良性病组及肿瘤组外周血 T淋巴细胞 Ag- NORs结果分别为(7.2 3± 0 .4 5 ) %、 (7.0 3± 0 .4 5 ) %和 (4 .5 2± 0 .2 5 ) %经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良性病组分别与肿瘤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良性病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核仁组成 蛋白 测定 肿瘤 诊断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曾黎峰 刘燕鸣 +2 位作者 孙敬 熊美丽 龙体生 《江西医学检验》 2002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69例良性病变和123例种瘤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人、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病人的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I.S%均值分别为7.66±0.92%、7.52±0.91%和5.42±0.88%,其中肿瘤病人与健康者和良性疾病患者之间的T细胞AgNORs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健康人与良性疾病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肿瘤之间相比,T细胞AgNORs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对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 图象处理 计算机辅助 肿瘤 T淋巴细胞 诊断 蛋白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表达
6
作者 刘流 温玉明 +1 位作者 李龙江 王昌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39,42,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_NORs)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 ,对 86例正常人、10 2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 87例恶性肿瘤...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_NORs)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 ,对 86例正常人、10 2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 8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_NORs进行检测 ,计算银染核仁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 (I.S % ) ,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组患者Ag_NORs表达与正常人组相比明显降低 ,良性肿瘤组平均I.S %值为 (5 72± 0 14 ) ,正常人组平均I.S%值为 (7 87± 0 12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恶性肿瘤组患者Ag_NORs表达降低更为明显 ,平均I S%值为 (4 19± 0 13) ,与正常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良性肿瘤患者组与恶性肿瘤组之间平均I.S%值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_NORs表达与口腔颌面部肿瘤呈良好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T淋巴细胞 核仁组成 蛋白 诊断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对腹水涂片中良恶性细胞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谭诗云 蒋琳 +2 位作者 罗和生 沈志祥 于皆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 :旨在探讨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腹水患者 75例 ,其中癌性腹水 32例 ,良性腹水 43例。将腹水离心、沉淀、涂片 ,分别行细胞学检查和胶质银染色。胶质银染片行颗粒计数和形态观察。结果 :良性腹... 目的 :旨在探讨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腹水患者 75例 ,其中癌性腹水 32例 ,良性腹水 43例。将腹水离心、沉淀、涂片 ,分别行细胞学检查和胶质银染色。胶质银染片行颗粒计数和形态观察。结果 :良性腹水与恶性腹水细胞核Ag-NOR计数存在显著差异 (1.6 4± 0 .2 8,4.5 2± 1.13 ,P<0 .0 1)。恶性腹水细胞核核仁显著增大 ,形态不规则。Ag -NOR计数特异性为 88.37% ,敏感性为71.88% ,其敏感性显著高于细胞学 (31.2 5 % ) (P <0 .0 1)。结论 :胶质银染技术能有效鉴别良恶性腹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核仁组成 鉴别 诊断 胶质技术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含量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华 高海燕 李晓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7期958-959,共2页
关键词 核仁组成蛋白 恶性肿瘤诊断 T淋巴细胞 蛋白含量 RDNA转录活性 AG-NORS 核仁 价值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坚 吴玲 +1 位作者 佟力 谢瑜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细胞培养液 ,以银染色试剂及其方法对正常人及ALL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细胞培养液 ,以银染色试剂及其方法对正常人及ALL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进行银染色和分析。结果 :正常人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明显高于ALL患者 (P <0 .0 5 ) ,正常人与ALL患者中完全缓解 (CR)者和未完全缓解 (NR)者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结论 :T淋巴细胞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T淋巴细胞 核仁组成 蛋白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表达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10
作者 蔡绍京 刘德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间期核和分裂期染色体AgNORs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色技术及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74例食管癌和50例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间期核和分裂期染色体AgNORs,结果分别以银染核仁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百分比...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间期核和分裂期染色体AgNORs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色技术及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74例食管癌和50例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间期核和分裂期染色体AgNORs,结果分别以银染核仁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百分比值(I.S%)和AgNORs数/细胞表示。结果食管癌组间期核AgNORs的I.S%(5.28±0.86)显著低于对照组(7.56±0.78)(P<0.001),分裂期染色体Ag-NORs数/细胞(5.64±0.4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7.35±0.55)(P<0.01);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这两种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2和r=0.87,均为P<0.01。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间期核AgNORs的I.S%和分裂期染色体AgNORs数/细胞均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前者检测方便、能自动计数,结果准确可靠,比后者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周血T淋巴细胞 核仁形成蛋白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慢粒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
11
作者 佟力 李继梅 +3 位作者 孔晋星 郝萍 唐睿珠 王秦秦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6,共3页
用核仁银染强度探讨慢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及机体免疫状况的关系 .方法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象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细胞培养银染试剂和方法 ,分析 2 4例不同时期的慢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的表达特点 .结果 :慢粒患... 用核仁银染强度探讨慢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及机体免疫状况的关系 .方法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象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细胞培养银染试剂和方法 ,分析 2 4例不同时期的慢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的表达特点 .结果 :慢粒患者rDNA转录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分组观察急变期与加速期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慢性期及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无明显差异(P >0 0 5 ) .结论 :该项指标可以灵敏地反映白血病病情进展程度与机体免疫状况的相互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核仁组成 蛋白 白血病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意义
12
作者 丁乃晴 谭萍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4期360-361,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 (Ag NoRs)测定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意义。方法 :5 0例健康查体者 ,6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且经病理组织细胞学分型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病理分型 ,分为低分化组 ( 2 3例 )、中分化组 ( 2 ...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 (Ag NoRs)测定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意义。方法 :5 0例健康查体者 ,6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且经病理组织细胞学分型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病理分型 ,分为低分化组 ( 2 3例 )、中分化组 ( 2 1例 )和高分化组 ( 19例 )。取静脉血 0 5mL(肿瘤患者均在术前 3d取血 ) ,经培养、制片、银染、图象分析 4个步骤 ,以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 (I S %值 )作为Ag 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 :健康组与恶性肿瘤组I S %均值分别为 7 2 3± 0 4 5、4 5 2± 0 2 5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在肿瘤患者中 ,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 1 S %均值分别为 2 76± 0 13、4 82± 0 35、5 2 1± 0 2 3,经统计学分析 ,低分化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组。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测定不仅对诊断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病理学 T淋巴细胞 核蛋白类 核仁组成 细胞分化 蛋白 测定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定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田景波 宋月荣 曹鹏霄 《中国厂矿医学》 2001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 3 2例膀胱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 (AgNORs)值的变化 ,并与 11例非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膀胱癌患者...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 3 2例膀胱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 (AgNORs)值的变化 ,并与 11例非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低于非肿瘤人群 ,其变化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手段等有关 ,而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 :认为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可以判断疾病良恶性 ,评价膀胱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指导治疗 ,判断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外周血淋巴细胞银染核仁组成区 图像分析技术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军业 戴淑琴 +6 位作者 李宝江 林鹏 戎铁华 杨名添 龙浩 姚广裕 陈捷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5例乳腺炎症患者和75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T淋巴细胞核仁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5例乳腺炎症患者和75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即I.S%),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乳腺癌患者CA153和CEA。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5.88±6.05%)明显低于健康人(7.07±0.81%)、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58±0.72%)和乳腺炎症患者(9.58±0.68%)(P=0.000);乳腺炎症患者AgNOR的活性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患者(P=0.000);健康人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AgNOR阳性率(65.00%)明显优于CA153(17.50%)和CEA(12.50%)的阳性率(P=0.000)。AgNO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AgNOR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客观生物学指标;在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仁组成 核仁组成蛋白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对肿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香梅 单小云 +1 位作者 郑昭景 徐瑞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5期543-544,共2页
关键词 AG-NORS 肿瘤患者 诊断价值 外周血T淋巴细胞 DNA RNA 核仁形成蛋白 组蛋白 转录
下载PDF
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晖 江楚文 符俊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5-6,共2页
目的 对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将14 8例健康体检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结果以银染核仁灰度面积与细胞核灰度面积比... 目的 对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将14 8例健康体检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结果以银染核仁灰度面积与细胞核灰度面积比值(I. S % )表示。结果 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在各年龄组内男、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中、老年组I S %值比青年组低(P分别小于0 . 0 5、0 . 0 1) ,老年组又比中年组稍低(P >0 .0 5 )。I S <6 %者所占比例在中、老年组中也远高于青年组。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存在随年龄递减的趋势,提示人体在逐步走向衰老的同时,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也渐渐下降。在体检时可将T淋巴细胞Ag -NORs作为一个参考性的免疫指标,达到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 T淋巴细胞 外周血 免疫性
下载PDF
消化系恶性肿瘤80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九成 马兴刚 +1 位作者 王昌成 刘树清 《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rDNA)转录活性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有无临床价值 ,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全部经病理证实的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80例 ,以122例非恶性肿瘤患者作对照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72小时后... [目的]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rDNA)转录活性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有无临床价值 ,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全部经病理证实的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80例 ,以122例非恶性肿瘤患者作对照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72小时后制片 ,计算机分析细胞核的银染核仁积分面积 /细胞核积分面积(I.S) ,银染核仁积分光密度 /细胞核积分光密度(I.O.D)。[结果]非肿瘤组 :I.S :(9.01±2.34) % ,I.O.D:(8.05±2.03) % ;肿瘤组 :I.S:(5.98±1.82) % ,I.O.D :(4.56±1.95) % ,差异显著(P<0.01)。非肿瘤组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颗粒大 ,数目多 ,染色深 ,大部分超过5个 /核。而肿瘤组颗粒较小染色浅 ,在1~3个 /核 ,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消化系恶性肿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的嗜银强度明显低于非肿瘤患者 ,说明消化系恶性肿瘤rDNA转录活性明显低于非肿瘤患者。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T淋巴细胞 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 转录活性 核仁组成蛋白
下载PDF
癌转移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相关性
18
作者 李前文 杜云翔 +2 位作者 韦淑贞 夏爱红 申文江 《南京部队医药》 1999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与肿瘤病期或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rDNA转录活性分析系统及其相关的细胞培养,银染色等方法,对62例恶性肿瘤患者(转移组30例,未转移组32例)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r...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与肿瘤病期或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rDNA转录活性分析系统及其相关的细胞培养,银染色等方法,对62例恶性肿瘤患者(转移组30例,未转移组32例)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进行了分析,以核仁积分面积/细胞核积分面积(I.S%)和核仁银染积分光密度/细胞核银染积分光密度(I.O.D%)表示。结果 62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参考值(>7.00),肿瘤或局部广泛侵润或远处转移者则rDNA转录活性进一步下降,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t=3.21 P<0.01)。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录活性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转录活性的下降程度可被认作反映肿瘤病变的敏感指标,对预测肿瘤是否有转移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转移 核仁组成上关嗜蛋白 RDNA转录活性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与亚群的变化和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卫 王耀莉 +3 位作者 邱定众 杜玲珍 夏文权 胡翊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7-379,39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白血病(AL)患儿T淋巴细胞(T细胞)表示rDNA和rRNA活性的嗜银蛋白的测定,了解患儿T细胞的功能状态,并分析其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图象分析法测定31例初发未化疗AL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核仁组... 目的通过对急性白血病(AL)患儿T淋巴细胞(T细胞)表示rDNA和rRNA活性的嗜银蛋白的测定,了解患儿T细胞的功能状态,并分析其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图象分析法测定31例初发未化疗AL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银染区)/细胞核面积(I.S%),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31例AL患儿I.S%值(5.78%±2.66%)较对照组(7.51%±1.06%)下降(P<0.01)。T细胞亚群测定中,CD4+(27.50%±12.56%)较正常值(35%±2.55%)下降(P<0.05);CD8+(26.11%±12.35%)与正常值(25%±2.0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8+(1.149±0.51)较正常值(2±0.26)下降(P<0.001)。结论在初发未化疗的AL患儿中,T细胞嗜银蛋白含量下降,代表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的CD4+和CD4+/CD8+值降低,显示患儿T细胞活性的改变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相符,患儿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核仁组成蛋白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儿童缓解前后血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卫 杜玲珍 +3 位作者 王耀莉 邱定众 夏文权 胡翊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975-976,共2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白血病(AL)儿童T淋巴细胞(T细胞)增殖活性的rDNA和rRNA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以了解患儿T细胞功能状态。方法分别对42例初发AL儿童化疗前与临床完全缓解后及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用图像分析法测定血T细胞Ag... 目的通过对急性白血病(AL)儿童T淋巴细胞(T细胞)增殖活性的rDNA和rRNA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以了解患儿T细胞功能状态。方法分别对42例初发AL儿童化疗前与临床完全缓解后及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用图像分析法测定血T细胞Ag-NORs(银染区)/细胞核面积(I.S%)。结果AL化疗前I.S%为5.06%±1.36%,与对照组7.51%±1.06%比较有显著差异(t=8.238 P<0.001),但在完全缓解后I.S%升至7.17%±0.98%,与化疗前比较(t=7.073 P<0.001);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t=1.403 P>0.05)。结论在初发未化疗AL儿童中,Ag-NORs水平降低,提示患儿有T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核仁组成蛋白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